`

隔夜菜是否真的致癌?

阅读更多


<!-- google_ad_client = "pub-2416224910262877"; google_ad_width = 728; google_ad_height = 90; google_ad_format = "728x90_as"; google_ad_channel = ""; google_color_border = "E1771E"; google_color_bg = "FFFFFF"; google_color_link = "0000FF"; google_color_text = "000000"; google_color_url = "008000"; // -->

大凡关注食品健康的人,肯定听过“隔夜菜致癌”的说法。在网络、报刊上,甚至有某人吃了隔夜菜被送进急救室的报道。许多专家也纷纷解释:隔夜菜会产生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是一种致癌物;更有甚者,指出“蔬菜每加热一次致癌物增加几十倍”。那么,蔬菜中有多少致癌物?它们又从何而来?“隔夜”过程中发生了什么?蔬菜,又该如何保存和食用呢?

致癌物,不可避免的存在

氮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元素,植物的生长必须要有氮肥。植物吸收环境中的氮,通过复杂的生化反应最终合成氨基酸。在这个过程中,硝酸盐是不可避免的一步。在植物体内有一些还原酶,可以把一部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
所以,所有的植物中都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现在的科学研究结果一般认为硝酸盐本身是无毒的。而亚硝酸盐如果大量进入人体的话,可能导致“高铁血红蛋白症”,血液失去携带氧的能力,从而出现缺氧症状,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亚硝酸盐更广泛的忧虑还在于它在人体内可能转化成亚硝胺,而后者是一种致癌物。

我们的所有饮食,水、肉、蔬菜、水果等,都不可避免地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根据欧美等国的统计,在正常饮食中,蔬菜是硝酸盐最主要的来源,而亚硝酸盐往往跟硝酸盐的转化相关。在植物性食物中,又以绿叶蔬菜的含量最高。

除了蔬菜种类本身,硝酸盐的含量还跟种植方式、收割期等因素有关。不同的蔬菜之间,同种蔬菜的不同产地不同季节之间,硝酸盐的含量也会大大不同。
不过,正常情况下,蔬菜中的这些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距离危害人体的剂量还有相当的差距。而且,蔬菜对人体健康有着许多明确的好处。所以,科学界、食品卫生机构还是推荐人们多吃蔬菜。

这样,我们关心的问题就变成了:如何在获得蔬菜带来的好处的同时,尽量减少可能的危害?

“隔夜菜”,与“夜”无关

晚上炒了一盘菜,没吃完,第二天再吃,当然就叫“隔夜菜”。不过,正如有人问的:如果我半夜吃呢?如果我早晨炒了,晚上吃呢?

从食品科学的角度来说,隔不隔夜不是问题所在。问题的实质是做好的菜在保存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我们担心的,是蔬菜中的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这个转化过程可以由蔬菜中本来的还原酶来实现,不过在菜被加热作熟的过程中,这些酶失去了活性,这条路也就被截断了。另一种途径是细菌的作用。本来蔬菜被作熟,其中的细菌也被杀得差不多了。但是在吃的过程中,筷子上会有一些细菌进入剩菜;保存过程中,也可能会有一些空气中细菌进入。作熟的蔬菜更适合细菌,在适当的条件下它们会大量生长,而生长过程中硝酸盐就可能转化成亚硝酸盐。

这样的一个过程,跟隔不隔夜无关,只跟保存条件有关。最后菜中会有多少亚硝酸盐产生,首先取决与蔬菜本身;其次是做熟的蔬菜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保存;第三才是保存了多长时间。

不吃“隔夜菜”,吃什么?

根据前面的分析,“隔夜菜”确实是可能产生致癌物亚硝酸盐的。如果我们不吃“隔夜菜”,是不是就解决问题了呢?

那得看跟什么吃法相比:

如果,我们可以每一次买新鲜的蔬菜,做多少吃多少,那么不吃“隔夜菜”是有意义的。但是,如果我们只是把买来的蔬菜放到“隔夜”之后再做,跟做熟了之后放“隔夜”相比,差别在哪儿呢?

首先,蔬菜里的还原酶还保持活性,它们可能继续把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另一方面,蔬菜上的细菌依然存在,外部的细菌也依然可以到蔬菜里去。不过因为蔬菜是完整的,它们对于细菌的天然保护机制可能还继续起作用,所以细菌的生长也可能不如在“熟菜”中那么如鱼得水。

毫无疑问,不管是做成了“熟菜”还是把生蔬菜放到第二天再作,菜中都可能产生亚硝酸盐。一旦产生,就无法去除。至于哪种方式产生得多,影响因素太多,除非针对每一种菜每一种保存条件来做实验检测,否则难以得出简单的结论。

话题之外,“隔夜肉”又如何?

在继续说蔬菜之前,我们顺便来说说“隔夜肉”的问题。肉中天然含有的硝酸盐非常少,通常肉的安全性问题更多地来自于细菌生长。跟蔬菜不一样的是,生肉也很适合细菌的生长,而且生肉本身携带的细菌可能更多。即使是在冰箱的“保鲜”温度下(通常4 C左右),生肉也放不了几天就会长出大量细菌。如果把肉煮熟,杀死了本来携带的“菌种”,就会要好一些。

不过,保存后的生肉在作熟的时候会经过高温长时间的加热,长出的细菌会被杀死。而熟肉的加热通常要温和得多(“热菜”嘛,顾名思义弄热了就行),已经产生了细菌不会被杀死,反而会更危险一些。

所以,对于肉来说,最有效的方式是每次少买,尽量减少储存时间。如果要保存的话,尽量放在冷冻室中,基本上可以防止细菌的生长。“保鲜”储存的肉,洗干净、包好可以减少细菌的入侵机会。做熟的肉,也要密封,下一次吃的时候充分加热。对于肉来说,通常的加热不会产生任何有害成分,最多只是影响口味而已。

肉中本身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都不多。工业加工的肉类熟食,一般会含有一些防腐剂。最常用的防腐剂正是亚硝酸钠。亚硝酸钠的安全性已经有了大量的检测数据。简单说来,就是合法使用量下不会给人体带来能够检测到的危害。但是如果来源不明的熟肉制品,超量使用的话,就比较危险了。

总结,如何保存和食用蔬菜?

回到蔬菜上来。因为蔬菜对于健康明确的好处,我们不可能因为“可能”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存在就不吃。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又使得很多人不可能象农民那样每顿从地里现拔蔬菜来吃。对许多人来说,买一次菜吃几天也是很普通很平常的事情。所以,保存蔬菜,就成了食品健康中很重要的问题。

蔬菜中亚硝酸盐的产生,原料是蔬菜中的硝酸盐,转化条件主要是细菌生长,“隔夜”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减少亚硝酸盐的产生,可以多管齐下。首先,减少蔬菜尤其是绿叶蔬菜的保存时间,增加买菜频率。其次,需要保存的蔬菜,洗净包好可以减少携带的细菌。作好没吃完的蔬菜,也可以封好保存在冰箱中。“隔夜”并非亚硝酸盐产生的关键,加热也不会增加致癌物的含量。当然,蔬菜中的许多种维生素,在加热的时候会被破坏,多次加热的蔬菜也比较难吃。从“好吃”的角度来说,“隔夜菜”确实比较差;从营养的角度说,多次加热确实有一定影响;从安全性的角度说,加热并没有什么问题。隔夜菜,也完全没有传说中的“致癌”能力。

from 科学松鼠会

作者 云无心

<!-- google_ad_client = "pub-2416224910262877"; google_ad_width = 468; google_ad_height = 60; google_ad_format = "468x60_as"; google_ad_type = "image"; google_ad_channel = ""; // -->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这三种隔夜菜恐能致癌?

    隔夜菜是否致癌问题的探讨 在健康饮食的领域,隔夜菜是否会导致癌症的话题始终牵动着人们的关注。本文将基于给定的文件信息,探讨隔夜绿叶蔬菜、海鲜和银耳蘑菇这三种食物在放置一段时间后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 ...

    这四种蔬菜真的致癌吗?

    关于这四种蔬菜是否真的致癌,我们需要科学地分析每一种蔬菜的情况。首先,蕨菜被认为可能致癌,原因在于它含有的原蕨苷。原蕨苷在人体内代谢后,会产生能够损伤DNA并可能导致癌症的物质。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蕨菜...

    五种隔夜菜, “打死也不能吃”。.doc

    食品安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议题,尤其是对于隔夜菜的处理,民间流传着许多警告。专家指出,长时间放置的食物确实可能增加有毒成分,甚至存在致癌风险。本文将深入探讨五种“打死也不能吃”的隔夜菜,并解析其...

    染发致癌吗?

    关于“染发致癌”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长期争论的议题。染发剂中确实存在一些可能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如硝基苯和苯二胺,这些成分被许多研究机构列为潜在的致癌物质。苯二胺尤其值得关注,因为它既是常见的过敏原...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120种一类致癌物详细清单.pdf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120种一类致癌物详细清单.pdf 一类致癌物是指对人类的致癌性证据确凿无疑的物质,以下是120种一类致癌物的详细清单: 酒精饮料 酒精饮料中含有乙醛、乙醇等致癌物质。乙醛是乙醇在人体代谢中的...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物清单.pdf

    标题和描述中提到的文件名为“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物清单.pdf”,从这个标题可以知道,该文件应该是由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内容涉及一系列被认定为致癌物的物质...

    初中语文文摘社会10个致癌疑惑清单解读

    【标题】和【描述】提及的是对一些关于致癌因素的流言进行解读,主要涉及到的是生活中常见的健康误区。这些误区包括过度使用手机、微波炉加热食物、二手烟的危害、咀嚼食物的习惯以及注射宫颈癌疫苗的效果。接下来,...

    论文研究 - 静电致癌作用

    纳米级静电在翠菊(纺锤体)的... 在这里,我们提出癌细胞的特征在于跨膜和膜内电位异常,从而导致活性Na + / K +质膜泵送丧失,细胞内钠和其他离子浓度增加以及碱性核细胞质pH值降低,这些都是与致癌有关并不可或缺。

    电磁波有致癌可能性.pdf

    标题和描述中提到的主要知识点是电磁波的致癌可能性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组织指出,电磁波可能具有致癌性,并呼吁各国政府和电力行业采取相应措施。这一结论基于一系列科学研究,...

    论文研究 - 非洲由病毒引起的癌症:流行病学和致癌机制

    致癌病毒,例如人乳头瘤病毒(HPV),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人疱疹病毒8和爱泼斯坦巴尔病毒与人免疫缺陷病毒相关联,是非洲癌症的主要病毒病因,约占致癌原因的30%。 乐观地讲,非洲可以预防30%的癌症。 但是,...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120种一类致癌物详细清单.doc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120种一类致癌物详细清单是一份重要的公共卫生资料,旨在提醒人们注意生活中潜在的致癌风险。这些物质被归类为1类致癌物,意味着它们对人类具有明确的致癌作用。以下是清单中部分重要致癌物的详细...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物清单2017年.docx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物清单2017年】 这份清单是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发布的一份关于已知或潜在致癌物质的列表,旨在帮助公众...

    致癌风险评估指南 Guidelines for Carcinogen Risk Assessment.pdf

    致癌风险评估指南是一份由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出版的权威指导手册,用于指导环境污染、土壤致癌风险评估等生态风险评价工作。该指南于2005年发布,是目前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参考资料。以下是致癌风险评估指南中...

    2017世界卫生组织,2类致癌物清单.doc

    《2017世界卫生组织2类致癌物清单详解》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定期更新并发布致癌物质清单,以帮助公众了解潜在的健康风险。2017年的清单中,2类致癌物分为2A类和2B类,分别代表对人很...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物清单.doc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物清单.doc"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物清单是指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编制的致癌物质目录,列举了116种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的致癌物质。这些物质可能存在于日常...

    2017世界卫生组织致癌物清单-1类致癌物清单(共120种).docx

    2017世界卫生组织致癌物清单-1类致癌物清单(共120种).docx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物清单2017年.doc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物清单2017年】 这份清单是由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发布,旨在列出已知或疑似能引起人类癌症的物质和环境...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