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wxl(小亮),信区:Graduate
标题:文革期间科学技术还能快速进步的奥秘
发信站:哈工大紫丁香(WedJul2008:11:552005),转信
作者:老田
老田前不久访问了一个老工程师,他参加过“两弹一星”的技术攻关过程,
他说中国当时的技术力量,无论是就人员数量还是技术装备水平而言,都远远不
如苏联和美国,但是中国从原子弹爆炸到突破氢弹技术的障碍,在时间上都反过
来比苏联和美国短得多。他说取得这样的“奇迹”不是偶然的,根据自己的体会,
文革期间技术能够进步的关键奥秘有三个,而且这些奥秘是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都
无法具备的。
第一个关键的原因是真正的技术民主。他说,由于当时批判学术权威,
报章上连篇累牍地严厉指责各种管卡压和专制学阀作风,因此,几乎没有什么人
敢于以权威和老子自居,在研究队伍内部形成高度民主的风气,大学刚刚毕业的
学生和老资格的科学家可以同场辩论,有的时候为了争论技术问题通宵达旦,甚
至拍桌子,邓稼先这样的老科学家也常常参与跟毛头小伙子的拍桌子辩论,这样
充分的学术民主带来了思想和技术的快速进步。不仅加快了技术进步的速度,在
这样的过程中间也加快了技术梯队的成长过程。这个老工程师还谈到,当时由于
人与人关系的普遍平等,许多社会和阶级的藩篱都实质上不存在了,一些老工人
也参与拍桌子讨论,许多细节问题和工艺障碍也能够集思广益,结果使得整个的
项目进程相对均衡,而不是局限于关键技术的率先突破,这就避免了后续试验中
间细节引致的失败,所以当时许多项目的试验,几乎都是一次成功,所有的问题
和隐患常常是在技术民主中间,已经得到充分的“鸣放”和重视,提前就有了很
多的预案和设计。
第二个非常关键的地方是彻底地破除了“技术私有观念”。这个老工程师回
顾说,不管是什么样的研究机构,无论是他们花了多少心血得出的最新成果,只
要持一纸介绍信到,只要符合保密的规定,他们所有的最新成果都会无条件地呈
现给你,而没有一丝一毫的保留。这在任何国家都做不到。技术创新如果联系着
市场潜在利益,当然就格外需要保密,即便是仅仅联系着个人的职称和学术地位
评价,相关人员也肯定有藏私的必要,但是在当时的中国,一切私有观念都遭到
彻底批判,许多有助于巩固私有观念的评价体系都被破坏,所以人们能够空前地
敞开自己的所得,公之于众。这样,全国只要任何一个研究所,任何一个研究人
员在技术上有了突破,其他的相关人员或者项目,都不再有必要进行重复劳动了,
都可以无成本地共享最新的技术成就。彻底破除私有观念,是真正意义上的“全
国性的技术大协作”成为可能,有限的技术力量和经费能够空前地节约和有效地
利用,避免了许多可能的浪费。
第三个原因是几乎“如人使臂、如臂使指”那样的高灵敏协调机制。这个老
工程师提到,在卫星项目中间,有一个同步控制问题当时只能是用机械方式实现,
这个就要求四个完全一样的小弹簧。项目单位反映到主管的聂荣臻元帅那里,说
上海工业力量比较强,希望请上海的同志帮助解决。聂荣臻给张春桥写了个小纸
条,张春桥给马天水打了个电话,马天水连夜召集上海几十个单位的老工人技师
开会,一个校办工厂的老工人说他能够实现,回去之后连夜就把符合要求的弹簧
做出来了,合计不到24小时。在这样的过程中间,没有任何一个人讲条件讲价钱,
所以几乎没有耗费什么谈判时间和交易费用。
老田前不久还访问了一个南京大学的老师,他在1969年参与主持我国的电子
计算机项目。据他所说,当时的项目立项完全不需要去找路子跑关系,国家直接
按照技术力量优势所在,甚至在没有事先打招呼的情况下,就拨给南京大学1000
万元经费,指定用于电子计算机项目,项目办公室成立之后,不需要他去找江苏
省委,而是项目立项的同时由国家指定江苏省委配合研究工作,无条件地承担项
目的协调工作,许多电子部系统的七字头的工厂,就按照研究进度和要求来进行
配合试验,江苏省和南京市的相关部门直接受项目小组的领导,结果是“产、学、
研”的高度紧密结合。项目经费绝对不容许个人为私人目的动用,许多工厂在利
用自己的技术和工艺积累基础上来参与这个项目,已经有的技术和工艺都不再重
复投资和花钱。
计算机项目的背景是1963年说要继续大跃进,不能老是跟在洋人的后
头搞“爬行主义”,要尽可能地采用已有的先进技术,跟踪科技发展的先进水平,
这个意见在三届人大上通过。为此,中央科学小组、国家科委党组于1963年12月
提出一九六三年至一九七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报告、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及
科学技术事业规划,这个规划是在原有的1956-1967年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的基础上,参照世界科学技术进展状况制定的,总的要求是动员和组织全国的科
学技术力量,自力更生地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关键性的科学技术问题,在
重要的急需的方面掌握六十年代的科学技术,力求接近和赶上世界先进科学技术
水平的道路上,实现大跃进。这样在文革期间政治上初步稳定之后,许多科学技
术项目就分解落实到具体的研究机构,除了南京大学之外,清华大学也是计算机
项目实施的重点单位,到1970年代末期,已经产生丰硕的成果,一个清华的教授
告诉我说当时的计算机技术水平,中国实际上和美国是基本同步的,后来由于这
些项目和“运十飞机”的命运一样下马,这样我们国家在今天的关键技术领域,
就被西方国家远远甩在后面。清华大学在1970年代中期就拉出了单晶硅,现在反
而不会了。还有一个人告诉过我,前几年某研究单位以单晶硅立项,结果得到数
千万的研究经费,最后是在美国去拉出单晶硅来结项的,事情竟然演变到这个样
子,特别值得那些真诚关心中国技术进步的人们深思了。
当时中国能够以有限的技术力量,去跟踪世界先进水平,优势在于全国技术
力量的无成本合作,有限的经费和人力资源能够集中使用,在产学研紧密结合的
基础上搞集中突破,降低相互学习的成本并实现研究队伍的迅速成熟和壮大。而
中国今天的问题还在于,中国不仅落在后面,在市场规则急功近利的“短视”眼
界里根本就丧失了追赶的动力,而且在中国技术力量和经费和西方国家有巨大差
距的情况下,还硬要一味地抄袭西方的技术发展路线,这注定只能是产生“爬行
主义”后果,一切有价值的成果都不可能产生在中国。
分享到:
相关推荐
速算奥秘 速算奥秘 速算奥秘 速算奥秘 速算奥秘 速算奥秘 速算奥秘 速算奥秘
最新2022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探究昆虫的奥秘》精美教案 .pdf
大脑的奥秘神经科学导论.pdf大脑的奥秘神经科学导论.pdf大脑的奥秘神经科学导论.pdf大脑的奥秘神经科学导论.pdf大脑的奥秘神经科学导论.pdf
《编码的奥秘》是由Charles Petzold撰写的一本深入探讨计算机编码原理和技术的书籍,其主要内容涵盖了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知识,特别是与数据表示、程序设计和计算机硬件交互相关的部分。这本书对于理解计算机如何处理...
《编程的奥秘--.NET软件技术学习与实践》是一本难得的学习VB.NET的好书,是金旭亮老师贡献给初学VB.NET者的一本启蒙书,有了这本书的指引,我们就能踏上面向对象编程之路。《编程的奥秘--.NET软件技术学习与实践》...
科学六下太阳系的奥秘课件.ppt
6502编程大奥秘是一本专注于游戏机编程的参考资料,主要针对6502微处理器进行深入探讨。6502是一款经典的8位CPU,由WDC(Western Digital Corporation)于1975年设计,广泛应用于早期的家用游戏机、个人计算机和其他...
《编程的奥秘--.NET软件技术学习与实践》是一本难得的学习VB.NET的好书,是金旭亮老师贡献给初学VB.NET者的一本启蒙书,有了这本书的指引,我们就能踏上面向对象编程之路。《编程的奥秘--.NET软件技术学习与实践》...
### 时间之箭——揭开时间最大奥秘之科学旅程 #### 科学的探索与时间的秘密 本书《时间之箭——揭开时间最大奥秘之科学旅程》是一部深入浅出的科普著作,旨在引领读者探索时间这一宇宙中最神秘的概念之一。通过...
探索硬盘的奥秘 探索硬盘的奥秘 探索硬盘的奥秘
算法心得:高效算法的奥秘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种重要技术,指的是能够在有限时间内解决大规模、复杂问题的算法。这类算法具有简单性、通用性、并行性和鲁棒性等特点,能够大大提高计算效率和精度,降低计算成本。 ...
中国哲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科学技术史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中西方哲学的差异显著。中国哲学强调伦理性,注重人际关系和社会伦理,这反映在中国古代科技发展中,很多发明创造都与道德规范和社会秩序...
科学技术发展史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篇章,它记录了人类逐步揭示自然界奥秘、改造自然环境的历史。在当今时代,科技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无论是军事防御、经济发展,还是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科技的支持...
《编程的核心奥秘》是一本为青少年量身定做的编程...它不仅解决了青少年在学习计算机和编程时面临的问题,还为他们提供了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高效方法和途径,值得每一个有志于从事计算机科学的青少年阅读和学习。
芯片技术是现代电子科技的核心,其发展离不开众多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不懈努力。芯片,亦即集成电路(IC),是通过半导体工艺将晶体管、电阻、电容等电子元件集成在一块硅片上的微型电子电路。它的发展历程中,重要的...
而算法是解决问题的具体步骤,如排序算法(冒泡排序、快速排序)、查找算法(二分查找、哈希查找)等,它们直接影响程序的效率。 编程语言是实现编码的工具,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语法和设计理念。例如,C++是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