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arrytang
  • 浏览: 20279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上海
最近访客 更多访客>>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IOCP模型总结

    博客分类:
  • VC++
阅读更多
IOCP(I/O Completion Port,I/O完成端口)是性能最好的一种I/O模型。它是应用程序使用线程池处理异步I/O请求的一种机制。在处理多个并发的异步I/O请求时,以往的模型都是在接收请求是创建一个线程来应答请求。这样就有很多的线程并行地运行在系统中。而这些线程都是可运行的,Windows内核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进行线程的上下文切换,并没有多少时间花在线程运行上。再加上创建新线程的开销比较大,所以造成了效率的低下。

调用的步骤如下:
抽象出一个完成端口大概的处理流程:
1:创建一个完成端口。
2:创建一个线程A。
3:A线程循环调用GetQueuedCompletionStatus()函数来得到IO操作结果,这个函数是个阻塞函数。
4:主线程循环里调用accept等待客户端连接上来。
5:主线程里accept返回新连接建立以后,把这个新的套接字句柄用CreateIoCompletionPort关联到完成端口,然后发出一个异步的WSASend或者WSARecv调用,因为是异步函数,WSASend/WSARecv会马上返回,实际的发送或者接收数据的操作由WINDOWS系统去做。
6:主线程继续下一次循环,阻塞在accept这里等待客户端连接。
7:WINDOWS系统完成WSASend或者WSArecv的操作,把结果发到完成端口。
8:A线程里的GetQueuedCompletionStatus()马上返回,并从完成端口取得刚完成的WSASend/WSARecv的结果。
9:在A线程里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如果处理过程很耗时,需要新开线程处理),然后接着发出WSASend/WSARecv,并继续下一次循环阻塞在GetQueuedCompletionStatus()这里。
归根到底概括完成端口模型一句话:
我们不停地发出异步的WSASend/WSARecv IO操作,具体的IO处理过程由WINDOWS系统完成,WINDOWS系统完成实际的IO处理后,把结果送到完成端口上(如果有多个IO都完成了,那么就在完成端口那里排成一个队列)。我们在另外一个线程里从完成端口不断地取出IO操作结果,然后根据需要再发出WSASend/WSARecv IO操作。

而IOCP模型是事先开好了N个线程,存储在线程池中,让他们hold。然后将所有用户的请求都投递到一个完成端口上,然后N个工作线程逐一地从完成端口中取得用户消息并加以处理。这样就避免了为每个用户开一个线程。既减少了线程资源,又提高了线程的利用率。

完成端口模型是怎样实现的呢?我们先创建一个完成端口(::CreateIoCompletioPort())。然后再创建一个或多个工作线程,并指定他们到这个完成端口上去读取数据。我们再将远程连接的套接字句柄关联到这个完成端口(还是用::CreateIoCompletionPort())。一切就OK了。

工作线程都干些什么呢?首先是调用::GetQueuedCompletionStatus()函数在关联到这个完成端口上的所有套接字上等待I/O的完成。再判断完成了什么类型的I/O。一般来说,有三种类型的I/O,OP_ACCEPT,OP_READ和OP_WIRTE。我们到数据缓冲区内读取数据后,再投递一个或是多个同类型的I/O即可(::AcceptEx()、::WSARecv()、::WSASend())。对读取到的数据,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来进行相应的处理。

为此,我们需要一个以OVERLAPPED(重叠I/O)结构为第一个字段的per-I/O数据自定义结构。
typedef struct _PER_IO_DATA 
{ 
	OVERLAPPED ol;           // 重叠I/O结构 
	char buf[BUFFER_SIZE];   // 数据缓冲区 
	int nOperationType;      // I/O操作类型 
#define OP_READ 1 
#define OP_WRITE 2 
#define OP_ACCEPT 3 
} PER_IO_DATA, *PPER_IO_DATA;


将一个PER_IO_DATA结构强制转化成一个OVERLAPPED结构传给::GetQueuedCompletionStatus()函数,返回的这个PER_IO_DATA结构的的nOperationType就是I/O操作的类型。当然,这些类型都是在投递I/O请求时自己设置的。

这样一个IOCP服务器的框架就出来了。当然,要做一个好的IOCP服务器,还有考虑很多问题,如内存资源管理、接受连接的方法、恶意的客户连接、包的重排序等等。以上是个人对于IOCP模型的一些理解与看法,还有待完善。另外各Winsock API的用法参见MSDN。


补充IOCP模型的实现:
//创建一个完成端口 
HANDLE hCompletPort = CreateIoCompletionPort(INVALID_HANDLE_VALUE, 0, 0, 0); 

//接受远程连接,并把这个连接的socket句柄绑定到刚才创建的IOCP上 
AConnect = accept(FListenSock, addr, len); 
CreateIoCompletionPort(AConnect, hCompletPort, NULL, 0); 

//创建CPU数*2 + 2个线程 
SYSTEM_INFO si;
GetSystemInfo(&si);
for (int i = 1; si.dwNumberOfProcessors*2+2; i++) 
{
   AThread = TRecvSendThread.Create(false); 
   AThread.CompletPort = hCompletPort; // 告诉这个线程,你要去这个IOCP去访问数据 
}


OK,就这么简单,我们要做的就是建立一个IOCP,把远程连接的socket句柄绑定到刚才创建的IOCP上,最后创建n个线程,并告诉这n个线程到这个IOCP上去访问数据就可以了。

再看一下TRecvSendThread线程都干些什么:
void TRecvSendThread.Execute(...)
{
   while (!self.Terminated) 
   {
     //查询IOCP状态(数据读写操作是否完成) 
     GetQueuedCompletionStatus(hCompletPort, BytesTransd, CompletKey, POVERLAPPED(pPerIoDat), TIME_OUT); 

     if (BytesTransd !=0) ....... 
       ....;//数据读写操作完成 

     //再投递一个读数据请求 
     WSARecv(CompletKey, &(pPerIoDat->BufData), 1, BytesRecv, Flags, &(pPerIoDat->Overlap), NULL); 
   }
}


读写线程只是简单地检查IOCP是否完成了我们投递的读写操作,如果完成了则再投递一个新的读写请求。

应该注意到,我们创建的所有TRecvSendThread都在访问同一个IOCP(因为我们只创建了一个IOCP),并且我们没有使用临界区!难道不会产生冲突吗?不用考虑同步问题吗?
这正是IOCP的奥妙所在。IOCP不是一个普通的对象,不需要考虑线程安全问题。它会自动调配访问它的线程:如果某个socket上有一个线程A正在访问,那么线程B的访问请求会被分配到另外一个socket。这一切都是由系统自动调配的,我们无需过问。

实例:
简单实现,适合IOCP入门
参考:《WINDOWS网络与通信程序设计》
/****************************************************************** 
* 
* 文件名称:IOCPHeader.h 
* 摘   要: IOCP定义文件 
* 
******************************************************************/

#ifndef _IOCPHEADER_H_20080916_ 
#define _IOCPHEADER_H_20080916_

#include <WINSOCK2.H> 
#include <windows.h>

#define BUFFER_SIZE 1024

/****************************************************************** 
* per_handle 数据 
*******************************************************************/ 
typedef struct _PER_HANDLE_DATA 
{ 
    SOCKET      s;      // 对应的套接字句柄 
    sockaddr_in addr;   // 对方的地址

}PER_HANDLE_DATA, *PPER_HANDLE_DATA;

/****************************************************************** 
* per_io 数据 
*******************************************************************/ 
typedef struct _PER_IO_DATA 
{ 
    OVERLAPPED ol;                  // 重叠结构 
    char        buf[BUFFER_SIZE];   // 数据缓冲区 
    int         nOperationType;     // 操作类型
#define OP_READ   1 
#define OP_WRITE 2 
#define OP_ACCEPT 3
}PER_IO_DATA, *PPER_IO_DATA;

#endif


/****************************************************************** 
* 
* 文件名称:main.cpp 
* 摘   要: iocp demo 
* 
******************************************************************/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ring> 
#include "IOCPHeader.h" 
using namespace std;

DWORD WINAPI ServerThread( LPVOID lpParam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WSADATA wsaData;
    i(0 != WSAStartup( MAKEWORD( 2, 2 ), &wsaData)) 
    { 
        printf( "Using %s (Status:%s)\n", wsaData.szDescription, wsaData.szSystemStatus ); 
        printf( "with API versions: %d.%d to %d.%d", 
                 LOBYTE( wsaData.wVersion), HIBYTE( wsaData.wVersion ), 
                 LOBYTE( wsaData.wHighVersion), HIBYTE( wsaData.wHighVersion) );

        return -1; 
    } 
    else 
    { 
        printf("Windows sockets 2.2 startup\n"); 
    }

    int nPort = 20055;

    // 创建完成端口对象 
    // 创建工作线程处理完成端口对象的事件 
    HANDLE hIocp = ::CreateIoCompletionPort( INVALID_HANDLE_VALUE, 0, 0, 0 ); 
    ::CreateThread( NULL, 0, ServerThread, (LPVOID)hIocp, 0, 0 );

    // 创建监听套接字,绑定本地端口,开始监听 
    SOCKET sListen = ::socket( AF_INET,-SOCK_STREAM, 0 );

    SOCKADDR_IN addr; 
    addr.sin_family = AF_INET; 
    addr.sin_port = ::htons( nPort ); 
    addr.sin_addr.S_un.S_addr = INADDR_ANY; 
    ::bind( sListen, (sockaddr *)&addr, sizeof( addr ) ); 
    ::listen( sListen, 5 );

    printf( "iocp demo start......\n" );

    // 循环处理到来的请求 
    while ( TRUE ) 
    { 
        // 等待接受未决的连接请求 
        SOCKADDR_IN saRemote; 
        int nRemoteLen = sizeof( saRemote ); 
        SOCKET sRemote = ::accept( sListen, (sockaddr *)&saRemote, &nRemoteLen );

        // 接受到新连接之后,为它创建一个per_handle数据,并将他们关联到完成端口对象 
        PPER_HANDLE_DATA pPerHandle = ( PPER_HANDLE_DATA )::GlobalAlloc( GPTR, sizeof( PPER_HANDLE_DATA ) ); 
        if( pPerHandle == NULL ) 
        { 
            break; 
        }

        pPerHandle->s = sRemote; 
        memcpy( &pPerHandle->addr, &saRemote, nRemoteLen );

        ::CreateIoCompletionPort( ( HANDLE)pPerHandle->s, hIocp, (DWORD)pPerHandle, 0 );

        // 投递一个接受请求 
        PPER_IO_DATA pIoData = ( PPER_IO_DATA )::GlobalAlloc( GPTR, sizeof( PPER_IO_DATA ) ); 
        if( pIoData == NULL ) 
        { 
            break; 
        }

        pIoData->nOperationType = OP_READ; 
        WSABUF buf; 
        buf.buf = pIoData->buf; 
        buf.len = BUFFER_SIZE; 
         
        DWORD dwRecv = 0; 
        DWORD dwFlags = 0;

        ::WSARecv( pPerHandle->s, &buf, 1, &dwRecv, &dwFlags, &pIoData->ol, NULL );

    }

    ////////////////////////////////////////////////////////////////////////// 
ERROR_PROC: 
    WSACleanup(); 
    //////////////////////////////////////////////////////////////////////////

    return 0; 
}

/****************************************************************** 
* 函数介绍:处理完成端口对象事件的线程 
* 输入参数: 
* 输出参数: 
* 返回值 : 
*******************************************************************/ 
DWORD WINAPI ServerThread( LPVOID lpParam ) 
{ 
    HANDLE hIocp = ( HANDLE )lpParam; 
    if( hIocp == NULL ) 
    { 
        return -1; 
    }

    DWORD dwTrans = 0; 
    PPER_HANDLE_DATA pPerHandle; 
    PPER_IO_DATA     pPerIo; 
     
    while( TRUE ) 
    { 
        // 在关联到此完成端口的所有套接字上等待I/O完成 
        BOOL bRet = ::GetQueuedCompletionStatus( hIocp, &dwTrans, (LPDWORD)&pPerHandle, (LPOVERLAPPED*)&pPerIo, WSA_INFINITE ); 
        if( !bRet )     // 发生错误 
        { 
            ::closesocket( pPerHandle->s ); 
            ::GlobalFree( pPerHandle ); 
            ::GlobalFree( pPerIo );

            cout << "error" << endl; 
            continue; 
        }

        // 套接字被对方关闭 
        if( dwTrans == 0 && ( pPerIo->nOperationType == OP_READ || pPerIo->nOperationType&nb-sp;== OP_WRITE ) ) 
        { 
            ::closesocket( pPerHandle->s ); 
            ::GlobalFree( pPerHandle ); 
            ::GlobalFree( pPerIo );

            cout << "client closed" << endl; 
            continue; 
        }

        switch ( pPerIo->nOperationType ) 
        { 
        case OP_READ:       // 完成一个接收请求 
            { 
                pPerIo->buf[dwTrans] = '\0'; 
                printf( "%s\n", pPerIo->buf );

                // 继续投递接受操作 
                WSABUF buf; 
                buf.buf = pPerIo->buf; 
                buf.len = BUFFER_SIZE; 
                pPerIo->nOperationType = OP_READ; 
                 
                DWORD dwRecv = 0; 
                DWORD dwFlags = 0; 
                 
                ::WSARecv( pPerHandle->s, &buf, 1, &dwRecv, &dwFlags, &pPerIo->ol, NULL );

            } 
            break; 
        case OP_WRITE: 
        case OP_ACCEPT: 
            break;

        }

    }

    return 0; 
}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IOCP模型总结:里面有理论总结和代码实现

    ### IOCP模型详解:理论与实践 #### 一、引言 IOCP,即I/O Completion Port(I/O完成端口),是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中提供的一种高性能I/O模型,特别适用于处理大量并发的异步I/O请求场景。相比于传统的基于线程的...

    IOCP 模型学习总结代码

    下面是对IOCP模型的详细解释及其在实战中的应用。 1. IOCP的基本概念: I/O完成端口是一种多线程调度机制,当一个I/O操作完成后,系统会将完成的信息放入一个特定的端口,然后唤醒等待在这个端口上的线程,进行...

    IOCP模型 ,最高效的socket模型 海量套接字连接首选

    总结起来,IOCP模型是Windows平台下构建高性能、高并发网络服务的理想选择,尤其适合处理海量套接字连接的场景。通过有效地利用异步I/O和线程池,它能提供出色的系统效率和可扩展性。然而,理解和实现IOCP模型需要...

    基于IOCP模型的端口转发器_全部源代码(XE7编译) (20161129_1121).rar

    《基于IOCP模型的端口转发器:深入解析与源码分析》 IOCP(I/O完成端口,Input/Output Completion Port)是Windows操作系统提供的一种高效、异步的I/O模型,它允许应用程序处理大量的并发连接。在本文中,我们将...

    IOCP多线程socket模型

    IOCP模型的优势在于,它能有效地利用多核处理器的性能,通过工作线程池平衡负载,减少了线程上下文切换的开销。同时,由于I/O操作的非阻塞特性,服务器可以快速响应新的连接,提升了整体的服务质量。 总结来说,...

    IOCP完成端口模型

    IOCP模型主要适用于网络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需要高效处理大量并发连接的应用场景。 IOCP的核心思想是将I/O操作的执行与结果通知分离,当一个I/O操作开始后,系统会负责实际的数据传输工作,而应用程序则可以立即...

    iocp三层架构服务器模型

    1. **高并发**:IOCp模型能够有效地处理大量并发连接,避免了线程阻塞问题。 2. **资源优化**:通过线程池管理,减少线程创建和销毁的开销。 3. **可扩展性**:三层架构使得各层职责明确,易于扩展和维护。 4. **...

    vc以IOCP完成端口方式实现网络数据传输 iocp服务器+客户端.zip

    Socket是网络通信的基础,而在IOCP模型中,我们可以将socket与完成端口关联起来。这样,socket上的所有读写操作都会通过完成端口返回结果,而非阻塞在调用上。 4. Server端实现: - 同步Accept:描述中提到服务器...

    windows socket网络编程之iocp完成端口模型的例子

    这个文件可能是例子中的一个文档,可能包含了关于IOCP模型的详细代码示例或讲解。实际内容需打开文件查看。 5. **common、ServerShutdown、iocpsys、IOCPDemo** 这些可能是项目中的不同组件: - **common**:...

    IOCP的演示源代码

    总结,IOCP是Windows平台上的高效I/O机制,它结合了异步I/O、完成端口和线程池的优势,为高性能服务器设计提供了强大的支持。"ClientIOCP"源代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实践IOCP技术的良好起点。通过深入理解和实践...

    把Winsock IOCP完成端口模型封装成c++类.zip

    总结来说,将Winsock的IOCP模型封装成C++类是一项涉及系统级编程、多线程技术和网络协议的工作。这个过程旨在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复用性,同时也方便开发者理解和应用IOCP模型,以构建高效、可扩展的网络...

    IOCP聊天室纯C语言实现

    IOCP(I/O Completion Port)是一种高级的异步I/O模型,它允许多个线程同时处理来自不同I/O操作的完成通知。当I/O操作完成时,系统会将结果放入完成端口,并唤醒等待该端口的线程。这种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服务器处理...

    简单IOCPserver模型

    **IOCP(I/O完成端口)服务器模型详解** IOCP(I/O完成端口,Input/Output Completion Port)是Windows系统中一种高效、多线程的I/O处理机制,常用于构建高性能的网络服务器。它允许多个线程并发处理I/O操作,通过...

    完成端口(IOCP)模型示例

    总结,IOCP模型通过异步I/O和完成端口的组合,实现了高效的并发处理能力,是构建高性能网络服务器的基础。本示例代码将帮助开发者理解和实现这一模型,从而设计出能够处理高并发场景的应用。在实际开发中,可以根据...

    公认不错的IOCP封装类

    总结来说,IOCP封装类在项目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实现了高效稳定的网络通信,通过异步处理机制和线程池,能够处理大量并发连接,适合高性能服务器的开发需求。理解和掌握IOCP的原理和应用是提升服务器性能的重要途径。

    C#下IOCP简单例子.rar

    总结来说,这个"C#下IOCP简单例子"是一个学习和理解IOCP如何在C#中应用的宝贵资源。通过研究和运行这个示例,开发者能够深入了解如何利用IOCP提升网络I/O性能,这对于开发高性能的服务器应用尤其有价值。

    diocp3:delphi iocp 模型、iocp 引擎、iocp 套接字、iocp 任务

    **Delphi IOCP模型** IOCP(I/O完成端口,Input/Output Completion Port)是Windows操作系统提供的一种高效处理I/O操作的机制,特别适用于高并发的网络编程。在Delphi中,IOCP模型被广泛用于开发高性能的服务器应用...

    IOCP.rar_C语言IOCP_IOCP_windows iocp_完成端口_完成端口模型

    - 高性能:IOCP模型可以同时处理大量并发连接,利用线程池避免了频繁的线程创建和销毁。 - 异步处理:I/O操作在后台完成,主线程无需阻塞等待,提高了系统响应速度。 - 资源优化:通过复用线程,减少了上下文切换的...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