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NI完全手册(转载)

阅读更多
首先引用一篇文章,介绍一个简单的JNI的调用的过程。
JAVA以其跨平台的特性深受人们喜爱,而又正由于它的跨平台的目的,使得它和本地机器的各种内部联系变得很少,约束了它的功能。解决JAVA对本地操作的一种方法就是JNI。
JAVA通过JNI调用本地方法,而本地方法是以库文件的形式存放的(在WINDOWS平台上是DLL文件形式,在UNIX机器上是SO文件形式)。通过调用本地的库文件的内部方法,使JAVA可以实现和本地机器的紧密联系,调用系统级的各接口方法。
简单介绍及应用如下:
一、JAVA中所需要做的工作
在JAVA程序中,首先需要在类中声明所调用的库名称,如下:
static {
System.loadLibrary(“goodluck”);
}

在这里,库的扩展名字可以不用写出来,究竟是DLL还是SO,由系统自己判断。
还需要对将要调用的方法做本地声明,关键字为native。并且只需要声明,而不需要具 体实现。如下:
public native static void set(int i);
public native static int get();
然后编译该JAVA程序文件,生成CLASS,再用JAVAH命令,JNI就会生成C/C++的头文件。
例如程序testdll.java,内容为:
public class testdll
{
static
{
System.loadLibrary("goodluck");
}
public native static int get();
public native static void set(int i);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estdll test = new testdll();
test.set(10);
System.out.println(test.get());
}
}

用javac testdll.java编译它,会生成testdll.class。
再用javah testdll,则会在当前目录下生成testdll.h文件,这个文件需要被C/C++程序调用来生成所需的库文件。
二、C/C++中所需要做的工作
对于已生成的.h头文件,C/C++所需要做的,就是把它的各个方法具体的实现。然后编译连接成库文件即可。再把库文件拷贝到JAVA程序的路径下面,就可以用JAVA调用C/C++所实现的功能了。
接上例子。我们先看一下testdll.h文件的内容:
/* DO NOT EDIT THIS FILE - it is machine generated */
#include <jni.h>
/* Header for class testdll */
#ifndef _Included_testdll
#define _Included_testdll
#ifdef __cplusplus
extern "C" {
#endif
/*
* Class: testdll
* Method: get
* Signature: ()I
*/
JNIEXPORT jint JNICALL Java_testdll_get (JNIEnv *, jclass);
/*
* Class: testdll
* Method: set
* Signature: (I)V
*/
JNIEXPORT void JNICALL Java_testdll_set (JNIEnv *, jclass, jint);
#ifdef __cplusplus
}
#endif
#endif
在具体实现的时候,我们只关心两个函数原型
JNIEXPORT jint JNICALL Java_testdll_get (JNIEnv *, jclass); 和
JNIEXPORT void JNICALL Java_testdll_set (JNIEnv *, jclass, jint);
这里JNIEXPORT和JNICALL都是JNI的关键字,表示此函数是要被JNI调用的。而jint是以JNI为中介使JAVA的int类型与本地的int沟通的一种类型,我们可以视而不见,就当做int使用。函数的名称是JAVA_再加上java程序的package路径再加函数名组成的。参数中,我们也只需要关心在JAVA程序中存在的参数,至于JNIEnv*和jclass我们一般没有必要去碰它。
好,下面我们用testdll.cpp文件具体实现这两个函数:
#include "testdll.h"
int i = 0;
JNIEXPORT jint JNICALL Java_testdll_get (JNIEnv *, jclass)
{
return i;
}
JNIEXPORT void JNICALL Java_testdll_set (JNIEnv *, jclass, jint j)
{
i = j;
}
编译连接成库文件,本例是在WINDOWS下做的,生成的是DLL文件。并且名称要与JAVA中需要调用的一致,这里就是goodluck.dll 。把goodluck.dll拷贝到testdll.class的目录下,java testdll运行它,就可以观察到结果了。
我的项目比较复杂,需要调用动态链接库,这样在JNI传送参数到C程序时,需要对参数进行处理转换。才可以被C程序识别。
大体程序如下:
public class SendSMS {
static
{
System.out.println(System.getProperty("java.library.path"));
System.loadLibrary("sms");
}
public native static int SmsInit();
public native static int SmsSend(byte[] mobileNo, byte[] smContent);
}
在这里要注意的是,path里一定要包含类库的路径,否则在程序运行时会抛出异常:
java.lang.UnsatisfiedLinkError: no sms in java.library.path
at java.lang.ClassLoader.loadLibrary(ClassLoader.java:1491)
at java.lang.Runtime.loadLibrary0(Runtime.java:788)
at java.lang.System.loadLibrary(System.java:834)
at com.mobilesoft.sms.mobilesoftinfo.SendSMS.<clinit>(SendSMS.java:14)
at com.mobilesoft.sms.mobilesoftinfo.test.main(test.java:18)
Exception in thread "main"
指引的路径应该到.dll文件的上一级,如果指到.dll,则会报:
java.lang.UnsatisfiedLinkError: C:\sms.dll: Can't find dependent libraries
at java.lang.ClassLoader$NativeLibrary.load(Native Method)
at java.lang.ClassLoader.loadLibrary0(ClassLoader.java:1560)
at java.lang.ClassLoader.loadLibrary(ClassLoader.java:1485)
at java.lang.Runtime.loadLibrary0(Runtime.java:788)
at java.lang.System.loadLibrary(System.java:834)
at com.mobilesoft.sms.mobilesoftinfo.SendSMS.<clinit>(SendSMS.java:14)
at com.mobilesoft.sms.mobilesoftinfo.test.main(test.java:18)
Exception in thread "main"
通过编译,生成com_mobilesoft_sms_mobilesoftinfo_SendSMS.h头文件。(建议使用Jbuilder进行编译,操作比较简单!)这个头文件就是Java和C之间的纽带。要特别注意的是方法中传递的参数jbyteArray,这在接下来的过程中会重点介绍。
/* DO NOT EDIT THIS FILE - it is machine generated */
#include <jni.h>
/* Header for class com_mobilesoft_sms_mobilesoftinfo_SendSMS */
#ifndef _Included_com_mobilesoft_sms_mobilesoftinfo_SendSMS
#define _Included_com_mobilesoft_sms_mobilesoftinfo_SendSMS
#ifdef __cplusplus
extern "C" {
#endif
/*
* Class: com_mobilesoft_sms_mobilesoftinfo_SendSMS
* Method: SmsInit
* Signature: ()I
*/
JNIEXPORT jint JNICALL Java_com_mobilesoft_sms_mobilesoftinfo_SendSMS_SmsInit
(JNIEnv *, jclass);
/*
* Class: com_mobilesoft_sms_mobilesoftinfo_SendSMS
* Method: SmsSend
* Signature: ([B[B)I
*/
JNIEXPORT jint JNICALL Java_com_mobilesoft_sms_mobilesoftinfo_SendSMS_SmsSend
(JNIEnv *, jclass, jbyteArray, jbyteArray);
#ifdef __cplusplus
}
#endif
#endif

对于我要调用的C程序的动态链接库,C程序也要提供一个头文件,sms.h。这个文件将要调用的方法罗列了出来。
/*
* SMS API
* Author: yippit
* Date: 2004.6.8
*/
#ifndef MCS_SMS_H
#define MCS_SMS_H
#define DLLEXPORT __declspec(dllexport)
/*sms storage*/
#define SMS_SIM 0
#define SMS_MT 1
/*sms states*/
#define SMS_UNREAD 0
#define SMS_READ 1
/*sms type*/
#define SMS_NOPARSE -1
#define SMS_NORMAL 0
#define SMS_FLASH 1
#define SMS_MMSNOTI 2
typedef struct tagSmsEntry {
int index; /*index, start from 1*/
int status; /*read, unread*/
int type; /*-1-can't parser 0-normal, 1-flash, 2-mms*/
int storage; /*SMS_SIM, SMS_MT*/
char date[24];
char number[32];
char text[144];
} SmsEntry;
DLLEXPORT int SmsInit(void);
DLLEXPORT int SmsSend(char *phonenum, char *content);
DLLEXPORT int SmsSetSCA(char *sca);
DLLEXPORT int SmsGetSCA(char *sca);
DLLEXPORT int SmsSetInd(int ind);
DLLEXPORT int SmsGetInd(void);
DLLEXPORT int SmsGetInfo(int storage, int *max, int *used);
DLLEXPORT int SmsSaveFlash(int flag);
DLLEXPORT int SmsRead(SmsEntry *entry, int storage, int index);
DLLEXPORT int SmsDelete(int storage, int index);
DLLEXPORT int SmsModifyStatus(int storage, int index); /*unread -> read*/
#endif

在有了这两个头文件之后,就可以进行C程序的编写了。也就是实现对JNI调用的两个方法。在网上的资料中,由于调用的方法实现的都比较简单,(大多是打印字符串等)所以避开了JNI中最麻烦的部分,也是最关键的部分,参数的传递。由于Java和C的编码是不同的,所以传递的参数是要进行再处理,否则C程序是会对参数在编译过程中提出警告,例如;warning C4024: 'SmsSend' : different types for formal and actual parameter 2等。
Sms.c的程序如下:
#include "sms.h"
#include "com_mobilesoft_sms_mobilesoftinfo_SendSMS.h"
JNIEXPORT jint JNICALL Java_com_mobilesoft_sms_mobilesoftinfo_SendSMS_SmsInit(JNIEnv * env, jclass jobject)
{
return SmsInit();
}

JNIEXPORT jint JNICALL Java_com_mobilesoft_sms_mobilesoftinfo_SendSMS_SmsSend(JNIEnv * env, jclass jobject, jbyteArray mobileno, jbyteArray smscontent)
{
char * pSmscontent ;
//jsize theArrayLengthJ = (*env)->GetArrayLength(env,mobileno);
jbyte * arrayBody = (*env)->GetByteArrayElements(env,mobileno,0);
char * pMobileNo = (char *)arrayBody;
printf("[%s]\n ", pMobileNo);
//jsize size = (*env)->GetArrayLength(env,smscontent);
arrayBody = (*env)->GetByteArrayElements(env,smscontent,0);
pSmscontent = (char *)arrayBody;
printf("<%s>\n", pSmscontent);
return SmsSend(pMobileNo,pSmscontent);
}

对于C或C++,在程序上是会有稍微的不同,这可以由读者对其进行适当的修改。这里要注意的是GetArrayLength,GetByteArrayElements等这些JNI中已经包含的方法,这些方法是专门对转换参数类型而提供的。具体的方法有很多,在下一篇中会做专门的介绍。
在完成了上述的文件后,可以对sms.c进行编译,生成.dll文件(建议在release中编译,这样动态链接库的容积会比较小!)
完成.dll文件的编译后,就可以在Java中调用C程序中的方法了。例如文件test.java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test()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byte[] mobileno = {
0x31, 0x33, 0x36, 0x36, 0x31, 0x36, 0x33, 0x30, 0x36, 0x36, 0x37, 0x00};
String smscontentemp = "早上好";
byte[] temp = {0};
try {
byte[] smscontentdb = smscontentemp.getBytes("gbk");
byte[] smscontent = new byte[smscontentdb.length + temp.length];
System.arraycopy(smscontentdb, 0, smscontent, 0, smscontentdb.length);
System.arraycopy(temp, 0, smscontent, smscontentdb.length, temp.length);
SendSMS sendSMS = new SendSMS();
sendSMS.SmsInit();
if (sendSMS.SmsSend(mobileno, smscontent) >= 0) {
System.out.println("chenggong !");
}
else {
System.out.println("shibai !");
}
}catch (Exception ex) {}
}
}

在这个文件中要注意的有一点,就是在传递字节数组到C程序中时,最后的结尾一定要以0结束。这是一个偷懒的做法,不过是个有效的做法。因为大多数情况下,接口是由第三方提供的。所以我们一般是不知道在C的方法里,具体是怎么处理参数的。而C又是要求数组是有长度。所以,在Java中,如果你不想写程序传数组的长度,那么在数组中以0结尾就是最方便的方法了。当然,如果有更好的方法也希望大家提出。
到这里,一个完整的Java通过JNI调用动态链接库的程序就完成了。实际上也不是很复杂。只要多注意一下细节,是很容易得出来的。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JNI完全技术手册 带完整书签

    Chap1:JNI完全手册... 3 Chap2:JNI-百度百科... 11 Chap 3:javah命令帮助信息... 16 Chap 4:用javah产生一个.h文件... 17 Chap5:jni教程(very very good) 19 Chap6: JNI传递返回值... 26 15.2.2.3 传递字符...

    JNI调用大全

    Chap1:JNI完全手册... 3 Chap2:JNI-百度百科... 11 Chap 3:javah命令帮助信息... 16 Chap 4:用javah产生一个.h文件... 17 Chap5:jni教程(very very good) 19 Chap6: JNI传递返回值... 26 15.2.2.3 传递字符串... ...

    计算机术语.pdf

    计算机术语.pdf

    包括缺陷和有限视场效应的Etalon模型 matlab代码.rar

    1.版本:matlab2014/2019a/2024a 2.附赠案例数据可直接运行matlab程序。 3.代码特点:参数化编程、参数可方便更改、代码编程思路清晰、注释明细。 4.适用对象: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数学等专业的大学生课程设计、期末大作业和毕业设计。

    基于PLC和组态软件的智能停车场收费系统:电气控制与梯形图程序详解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组态软件的智能停车场收费系统的实现方法和技术细节。首先,文章概述了系统的总体架构,指出PLC用于控制停车场的电气设备,而组态软件则提供直观的操作界面。接着,深入解析了PLC梯形图程序的具体逻辑,包括车辆检测、闸门控制、收费计算等功能模块。此外,文章还讨论了接线图的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如防止电磁干扰、确保系统稳定性的措施。最后,介绍了组态画面的设计思路及其优化方法,如动态显示车位状态、实时更新收费信息等。通过这些内容,读者能够全面了解智能停车场收费系统的内部运作机制。 适合人群:从事自动化控制、工业物联网、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工作技术人员,尤其是对PLC编程和组态软件应用感兴趣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新建或改造停车场项目的规划与实施阶段,帮助工程师理解和设计类似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提高停车场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大量实际案例和技术细节,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掌握相关技术和应对实际工程中的挑战。

    MATLAB实现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耦合优化调度模型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利用MATLAB及其工具箱YALMIP和求解器CPLEX/Gurobi构建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耦合优化调度模型的方法。首先,文章描述了电网部分采用39节点系统进行直流潮流建模,气网部分则使用比利时20节点配气网,并对Weymouth方程进行了线性化处理,将非线性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热网部分引入了热电联产(CHP)和电转气(P2G)设备,实现了热电耦合。通过模块化设计,代码能够灵活地添加新的能量存储或转换设备。实验结果显示,相比单一网络优化,三网耦合优化降低了12.6%的系统总成本,并显著改善了负荷峰谷差。 适合人群:从事能源系统优化研究的专业人士,尤其是熟悉MATLAB编程和优化理论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综合能源系统耦合优化调度机制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主要目标是掌握如何使用MATLAB搭建电-气-热耦合优化模型,理解各个子系统的数学建模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详细的代码片段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复现模型。此外,还讨论了一些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如求解器的选择、参数调优等。

    计算机三级网络机试考试试题及答案(下).pdf

    计算机三级网络机试考试试题及答案(下).pdf

    NX MCD时序仿真中机械臂抓取仿真的参数配置与PLC联动实现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使用NX MCD进行机械臂抓取仿真的方法和技术要点。首先探讨了运行时参数的配置,如夹爪力度的动态调整和位置控制的脚本编写。接着讨论了条件仿真序列的设计,包括状态机跳转、阻塞等待、异步响应和超时保护等关键概念。此外,文章还讲解了与PLC的联合仿真,展示了如何通过TIA Portal实现抓取力度的动态补偿以及信号同步。最后分享了一些实用的调试技巧,如使用半速模式观察力学变化、设置碰撞检测触发器等。 适合人群:从事自动化设备开发、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的技术人员,尤其是对NX MCD和PLC有一定了解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进行复杂机械臂抓取仿真的项目,帮助工程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NX MCD与时序仿真的核心技术,提高仿真精度和可靠性。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大量具体的代码片段和配置示例,便于读者快速上手实践。同时强调了参数化配置的重要性,指出这是为了在现场调试时提供更大的灵活性。

    计算机数控系统.pdf

    计算机数控系统.pdf

    基于Qt框架的音频采集与播放工具

    本人创作,禁止商用

    大型流水线贴膜机PLC与触摸屏程序:初学者必备的工业控制项目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一款大型流水线贴膜机的PLC程序和触摸屏程序,涵盖多个控制工艺如上下气缸控制、输送带电机控制、贴膜伺服控制等。程序适用于西门子S7-1200 PLC和KTP700触摸屏,支持V13及以上版本。文中提供了详细的代码示例和分析,解释了各个控制部分的工作原理及其优化技巧。此外,还介绍了异常处理机制、报警处理模块、以及触摸屏界面上的一些实用功能,如动画流程图显示和参数微调。 适合人群: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初学者,尤其是对PLC编程和运动控制感兴趣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 学习PLC编程和触摸屏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② 掌握常见工业控制元件的编程方法和优化技巧;③ 提高对复杂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能力。 其他说明:文章强调了程序中的关键技术和注意事项,如定时器保护、光电开关连锁、位置补偿算法等,有助于初学者避免常见错误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基于51单片机的多点测温系统:利用DS18B20传感器与LCD1602实现实时温度监测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51单片机的多点测温系统的构建方法。系统采用五个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采集,并将数据实时显示在LCD1602屏幕上。文中涵盖了硬件连接、单总线通信协议、温度读取与显示的具体实现细节,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特别强调了ROM匹配算法的应用,确保多个传感器在同一总线上能够正确通信。此外,还提供了Proteus仿真的注意事项和一些调试技巧。 适合人群:对嵌入式系统开发感兴趣的初学者和有一定单片机基础的研发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恒温箱监控、多房间温控等应用场景,旨在帮助开发者掌握多点温度监测系统的搭建方法和技术要点。 其他说明:文中附有完整的硬件连接图和核心代码片段,便于读者理解和实践。同时提到了一些扩展功能,如温度单位切换、阈值报警等,增加了项目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直流电机模糊PID控制技术详解及其Python与C语言实现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将模糊控制与传统PID相结合应用于直流电机控制的方法。首先阐述了传统PID控制在面对负载突变或转速大幅变化时的局限性,随后引入模糊PID的概念并展示了具体的实现步骤。文中提供了完整的Python和C语言代码示例,涵盖模糊规则表的设计、隶属度函数的选择以及参数自适应调整机制。此外,作者还分享了多个实用的经验技巧,如参数调整范围限制、误差量化因子选择、抗积分饱和算法的应用等。并通过实验数据对比证明了模糊PID相比传统PID在响应速度和稳定性方面的优势。 适合人群:具有一定自动化控制理论基础和技术实践经验的研发人员,尤其是从事电机控制系统开发的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提高直流电机控制系统鲁棒性和响应速度的实际工程项目。主要目标是在保持系统稳定的前提下,缩短调节时间和减少超调量,从而提升整体性能。 其他说明:尽管模糊PID能够显著改善某些特定条件下的控制效果,但仍需注意合理设置初始参数和调整幅度限制。同时,对于不同类型的电机和应用场景,可能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模糊规则和隶属度函数。

    计算机试题office应用.pdf

    计算机试题office应用.pdf

    强化学习算法的功能实现,举了一个小例子,运行无问题 matlab代码.rar

    1.版本:matlab2014/2019a/2024a 2.附赠案例数据可直接运行matlab程序。 3.代码特点:参数化编程、参数可方便更改、代码编程思路清晰、注释明细。 4.适用对象: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数学等专业的大学生课程设计、期末大作业和毕业设计。

    基于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的CCHP联供系统MATLAB优化代码解析与应用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用于冷热电联供系统(CCHP)的多目标粒子群优化(MOPSO)算法MATLAB实现。该代码通过动态惯性权重、轮盘赌全局最优选取和约束集成等特性,解决了燃气轮机出力与风光发电波动的平衡问题,优化了电制冷机和锅炉的启停策略,从而提高系统的经济性和环保性能。文中展示了核心代码片段,如粒子位置更新、适应度函数构建、约束处理策略以及帕累托前沿筛选等,强调了工程化思维的应用,如设备启停控制、风光预测处理等。 适合人群:从事能源系统优化的研究人员、工程师和技术爱好者,尤其是对MATLAB编程和多目标优化算法有一定了解的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优化冷热电联供系统运行策略的场合,旨在实现系统运行成本最小化和碳排放量最低的目标。具体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工业园区能源管理、分布式能源系统调度、智能电网优化等。 其他说明:该代码不仅提供了理论上的优化方案,还通过实际案例验证了其有效性,如在夏季负荷高峰场景下的动态调度策略。此外,代码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实用性,支持多种设备模型和目标函数的定制化修改。

    计算机求职笔试内容与分类

    计算机求职笔试内容与分类

    料箱输送线程序:WCS与PLC的Socket接口及分拣控制详解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欧洲进口料箱分拣系统的程序架构及其核心技术。系统采用西门子S7-1500 PLC作为控制器,通过Socket接口实现WCS(仓储控制系统)与PLC之间的高效通信。文中展示了PLC端的Socket服务端代码,以及分拣逻辑的具体实现,包括动态权重算法优化分拣路径、异常处理机制、变频器控制和报警处理模块的设计。此外,文章还探讨了硬件配置如扫码枪、直流辊筒电机和变频器的作用,以及程序中的模块化设计和工业级代码规范。 适合人群:从事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PLC编程、WCS集成和工业物联网感兴趣的读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深入了解料箱输送线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优化分拣效率、提高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的应用场景。目标是帮助读者掌握WCS与PLC的Socket通信设计、分拣逻辑优化及硬件配置的最佳实践。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提供了详细的代码示例,还分享了许多实际调试经验和设计思路,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技术。

    三菱FX5U PLC ST语言螺丝机程序详解:涵盖轴控制、气缸逻辑及触摸屏交互的标准模板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三菱FX5U PLC的螺丝机项目的ST语言程序,涵盖了轴控制、气缸逻辑以及威纶通触摸屏交互的设计与实现。程序采用功能块(FB)封装的方式,将复杂的运动控制和气缸操作简化为易于理解和使用的模块。轴控制部分利用状态机实现了伺服回原点等功能,并加入了类型校验和异常处理机制。气缸控制则通过状态机和超时保护确保可靠性。触摸屏程序通过严格的变量映射和结构化设计,实现了PLC与HMI的无缝对接。此外,还包括详细的注释和报警处理机制,使得系统更加健壮。 适合人群:具备PLC编程基础的技术人员,尤其是对三菱FX系列PLC和ST语言感兴趣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深入了解PLC编程和工业自动化系统的工程师,帮助他们在实际项目中快速掌握ST语言的应用技巧,提高开发效率并减少调试时间。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大量实际案例和技术细节,如轴控制、气缸控制、触摸屏交互等,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技术。同时,丰富的注释和错误处理机制也为后续维护提供了便利。

    地铁线路最短路径规划1.1版本

    帮助用户规划地铁出行路线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