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入Java核心 探秘Java垃圾回收机制

阅读更多

首先要明确几点:

Java是在堆上为对象分配空间的

垃圾回收器只跟内存有关,什么IO啊,网络连接啊,管它P事

当可用内存数量较低时,Sun版本的垃圾回收器才会被激活

在垃圾回收器回收垃圾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Java分配对象的方式,Java的堆更像一个传送带,每分配一个新对象,它就往前移动一格。这意味着对象存储空间的分配速度相当快。Java的“堆指针”只是简单地移动到尚未分配的领域。也就是说,分配空间的时候,“堆指针”只管依次往前移动而不管后面的对象是否还要被释放掉。如果可用内存耗尽之前程序就退出就再好不过了,这样的话垃圾回收器压根就不会被激活。

但是由于“堆指针”只管依次往前移动,那么你肯定会想,总有一天内存会被耗尽,垃圾回收器就开始释放内存。这里有人肯定会问:怎么判断某个对象该被回收呢?答案就是当堆栈或静态存储区没有对这个对象的引用时,就表示程序(员)对这个对象没有兴趣了,它就应该被回收了。有两种方法来知道这个对象有没有被引用:第一种是遍历堆上的对象找引用;第二种是遍历堆栈或静态存储区的引用找对象。

前者的实现叫做“引用计数法”,意思就是当有引用连接至对象时,引用计数加1,当引用离开作用域或被置为null时,引用计数减1,这种方法有个缺陷,如果对象之间存在循环引用,可能会出现“对象应该被回收,但引用计数却不为零”的情况。

 

Java采用的是后者,在这种方式下,Java虚拟机采用一种“自适应”的垃圾回收技术,如何处理找到的存活对象(也就是说不是垃圾)

Java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停止-复制”:理论上是先暂停程序的运行(所以它不属于后台回收模式),然后将所有存活的对象从当前堆复制到另一个堆,没有被复制的全是垃圾。当对象被复制到新堆上时,它们是一个挨着一个的,所以新堆保持紧凑排列(这也是为什么分配对象的时候“堆指针”只管依次往前移动)。然后就可以按前述方法简单、直接地分配内存了。这将导致大量内存复制行为,内存分配是以较大的“块”为单位的。有了块之后,垃圾回收器就可以不往堆里拷贝对象了,直接就可以往废弃的块里拷贝对象了。

 

另一种是“标记-清扫”:它的思路同样是从堆栈和静态存储区出发,遍历所有的引用,进而找出所有存活的对象。每当它找到一个存活对象,就会给对象一个标记。这个过程中不会回收任何对象。只有全部标记完成时,没有标记的对象将被释放,不会发生任何复制工作,所以剩下的堆空间是不连续的,然后垃圾回收器重新整理剩余的对象,使它们是连续排列的。

当垃圾回收器第一次启动时,它执行的是“停止-复制”,因为这个时刻内存有太多的垃圾。然后Java虚拟机会进行监视,如果所有对象都很稳定,垃圾回收器的效率降低的话,就切换到“标记-清扫”方式;同样,Java虚拟机会跟踪“标记-清扫”效果,要是堆空间出现很多碎片,就会切换到“停止-复制”方式。这就是所谓的“自适应”技术。

其实仔细想一下,“停止-复制”和“标记-清扫”无非就是:“在大量的垃圾中找干净的东西和在大量干净的东西里找垃圾”。不同的环境用不同的方式,这样做完全是为了提高效率,要知道,无论哪种方式,Java都会先暂停程序的运行,所以,垃圾回收器的效率其实是很低的。Java用效率换回了C++没有的垃圾回收器和运行时的灵活,我认为这是明智的选择(虽然它只跟内存有关),随着硬件的飞速发展,我相信,开发时间要比运行效率重要得多!

 

垃圾收集GC(Garbage Collection)是Java语言的核心技术之一,之前我们曾专门探讨过Java 7新增的垃圾回收器G1的新特性,但在JVM的内部运行机制上看,Java的垃圾回收原理与机制并未改变。垃圾收集的目的在于清除不再使用的对象。GC通过确定对象是否被活动对象引用来确定是否收集该对象。GC首先要判断该对象是否是时候可以收集。两种常用的方法是引用计数和对象引用遍历。

引用计数收集器

引用计数是垃圾收集器中的早期策略。在这种方法中,堆中每个对象(不是引用)都有一个引用计数。当一个对象被创建时,且将该对象分配给一个变量,该变量计数设置为1。当任何其它变量被赋值为这个对象的引用时,计数加1(a = b,则b引用的对象+1),但当一个对象的某个引用超过了生命周期或者被设置为一个新值时,对象的引用计数减1。任何引用计数为0的对象可以被当作垃圾收集。当一个对象被垃圾收集时,它引用的任何对象计数减1。

优点:引用计数收集器可以很快的执行,交织在程序运行中。对程序不被长时间打断的实时环境比较有利。

缺点: 无法检测出循环引用。如父对象有一个对子对象的引用,子对象反过来引用父对象。这样,他们的引用计数永远不可能为0.

跟踪收集器
 
早期的JVM使用引用计数,现在大多数JVM采用对象引用遍历。对象引用遍历从一组对象开始,沿着整个对象图上的每条链接,递归确定可到达(reachable)的对象。如果某对象不能从这些根对象的一个(至少一个)到达,则将它作为垃圾收集。在对象遍历阶段,GC必须记住哪些对象可以到达,以便删除不可到达的对象,这称为标记(marking)对象。

下一步,GC要删除不可到达的对象。删除时,有些GC只是简单的扫描堆栈,删除未标记的未标记的对象,并释放它们的内存以生成新的对象,这叫做清除(sweeping)。这种方法的问题在于内存会分成好多小段,而它们不足以用于新的对象,但是组合起来却很大。因此,许多GC可以重新组织内存中的对象,并进行压缩(compact),形成可利用的空间。

为此,GC需要停止其他的活动活动。这种方法意味着所有与应用程序相关的工作停止,只有GC运行。结果,在响应期间增减了许多混杂请求。另外,更复杂的 GC不断增加或同时运行以减少或者清除应用程序的中断。有的GC使用单线程完成这项工作,有的则采用多线程以增加效率。

 

一些常用的垃圾收集器
 
◆标记-清除收集器
 
这种收集器首先遍历对象图并标记可到达的对象,然后扫描堆栈以寻找未标记对象并释放它们的内存。这种收集器一般使用单线程工作并停止其他操作。并且,由于它只是清除了那些未标记的对象,而并没有对标记对象进行压缩,导致会产生大量内存碎片,从而浪费内存。
 
◆标记-压缩收集器
 
有时也叫标记-清除-压缩收集器,与标记-清除收集器有相同的标记阶段。在第二阶段,则把标记对象复制到堆栈的新域中以便压缩堆栈。这种收集器也停止其他操作。

 

复制收集器
 
这种收集器将堆栈分为两个域,常称为半空间。每次仅使用一半的空间,JVM生成的新对象则放在另一半空间中。GC运行时,它把可到达对象复制到另一半空间,从而压缩了堆栈。这种方法适用于短生存期的对象,持续复制长生存期的对象则导致效率降低。并且对于指定大小堆来说,需要两倍大小的内存,因为任何时候都只使用其中的一半。

 

增量收集器
 
增量收集器把堆栈分为多个域,每次仅从一个域收集垃圾,也可理解为把堆栈分成一小块一小块,每次仅对某一个块进行垃圾收集。这会造成较小的应用程序中断时间,使得用户一般不能觉察到垃圾收集器正在工作。

 

分代收集器
  
复制收集器的缺点是:每次收集时,所有的标记对象都要被拷贝,从而导致一些生命周期很长的对象被来回拷贝多次,消耗大量的时间。而分代收集器则可解决这个问题,分代收集器把堆栈分为两个或多个域,用以存放不同寿命的对象。JVM生成的新对象一般放在其中的某个域中。过一段时间,继续存在的对象(非短命对象)将获得使用期并转入更长寿命的域中。分代收集器对不同的域使用不同的算法以优化性能。

 

并行收集器
 
并行收集器使用某种传统的算法并使用多线程并行的执行它们的工作。在多CPU机器上使用多线程技术可以显著的提高java应用程序的可扩展性。

最后,贴出一个非常简单的跟踪收集器的例图,以便大家加深对收集器的理解:

 

 
跟踪收集器图例

 

 

 使用垃圾收集器要注意的地方
 
下面将提出一些有关垃圾收集器要注意的地方,垃圾收集器知识很多,下面只列出一部分必要的知识:
 
◆每个对象只能调用finalize(   )方法一次。如果在finalize(   )方法执行时产生异常(exception),则该对象仍可以被垃圾收集器收集。
 
◆垃圾收集器跟踪每一个对象,收集那些不可触及的对象(即该对象不再被程序引用 了),回收其占有的内存空间。但在进行垃圾收集的时候,垃圾收集器会调用该对象的finalize(   )方法(如果有)。如果在finalize()方法中,又使得该对象被程序引用(俗称复活了),则该对象就变成了可触及的对象,暂时不会被垃圾收集了。但是由于每个对象只能调用一次finalize(   )方法,所以每个对象也只可能 "复活 "一次。
 
◆Java语言允许程序员为任何方法添加finalize(   )方法,该方法会在垃圾收集器交换回收对象之前被调用。但不要过分依赖该方法对系统资源进行回收和再利用,因为该方法调用后的执行结果是不可预知的。
 
◆垃圾收集器不可以被强制执行,但程序员可以通过调研System.gc方法来建议执行垃圾收集。记住,只是建议。一般不建议自己写System.gc,因为会加大垃圾收集工作量。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探秘Java:如何像计算机科学家一样思考].(唐尼).张平.扫描版.pdf

    总的来说,《探秘Java:如何像计算机科学家一样思考》这本书将引导读者不仅学习Java语法,还深入理解计算机科学背后的逻辑,培养解决问题和设计系统的能力。通过学习,读者将能够以更加科学和系统的方式思考和编写...

    08-Java虚拟机(JVM)面试题-重点.docx

    垃圾回收算法是 JVM 垃圾回收机制的核心部分,负责回收 Java 对象占用的内存空间。常见的垃圾回收算法有: #### 7.1 标记-清除算法 标记-清除算法是最简单的垃圾回收算法,它首先标记出所有的活动对象,然后清除...

    java应用详解

    理解JVM的工作原理,特别是垃圾回收机制,对于优化性能和防止内存泄漏至关重要。 然后,我们会讨论Java的高级特性,如反射,允许程序在运行时检查和操作类、接口和对象。还有注解(Annotations),可以用来提供元...

    最新大厂Java面试题(上).pdf

    综上所述,本文档包含了众多的Java面试题目和知识点,涉及JVM内存区域、垃圾收集器、内存分配策略、类加载机制、JVM调优、Spring框架的各种特性、SpringMVC、并发编程中的JUC包以及其他相关的高级知识点。...

    java内存分配 .pdf

    ### Java内存分配详解 #### 一、Java内存区域与内存溢出异常 ...综上所述,Java内存管理和垃圾收集机制是Java编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理解这些概念有助于开发者更好地编写高效、可靠的Java应用程序。

    Java虚拟机(JVM)面试题(2022最新版)-重点

    **内存泄漏(Memory Leak):** Java虽然有自动垃圾回收机制,但在某些情况下仍然可能出现内存泄漏,如长时间持有的无用对象引用、静态集合类等。内存泄漏会导致可用内存逐渐减少,最终可能导致性能下降甚至崩溃。 ###...

    Java虚拟机技术手册.docx

    通过对JVM内存管理、垃圾回收、类加载机制等方面的深入理解,可以有效地提升程序的性能和稳定性。此外,掌握常见的数据结构和集合框架,能够帮助开发者更好地设计和优化应用程序。同时,了解JVM的优化技术和工具,有...

    学习笔记之java虚拟机

    - 可选择实现垃圾回收机制。 - 在HotSpot虚拟机中,通常被称为“永久代”。 6. **运行时常量池**: - 是方法区的一部分,用于存放编译期间产生的各种字面量和符号引用。 - 支持在程序运行期间添加新的常量。 -...

    Java虚拟机

    全书共分为五大部分,围绕内存管理、执行子系统、程序编译与优化、高效并发等核心主题对JVM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深刻揭示了JVM的工作原理。第一部分从宏观的角度介绍了整个Java技术体系、Java和JVM的发展历程、...

    writeily-nightly

    Java作为一款跨平台的面向对象编程语言,以其强类型、垃圾回收机制和丰富的类库深受开发者喜爱。在Android平台上,Java是原生开发的主要语言,因此选择Java来构建writeily-nightly的夜间模式是非常自然的选择。Java...

    The Practice of Programming(中文版)——程序设计实践

    书中讨论了动态内存分配、垃圾回收以及内存对齐等问题。 11. **编程语言选择**:Kernighan和Pike并没有推崇某一特定语言,而是提倡根据任务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他们认为,理解不同语言的优缺点有助于做出明智的...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