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和IGMP(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fenbie用于网络侦错和组播,多播管理。
如下一些常用的IP分组:
224.0.0.1:该子网所有系统组
224.0.0.2:该子网所有路由器组
224.0.1.1:网络时间协议NTP
224.0.0.9:路由协议RIP-2
多播MAC地址是48bit需IP贡献低23位加01:00:5e前缀。
IGMP使用规则:
1.当第一个进程加入一个组时,主机就发送一个IGMP报告。
2.进程离开一个组时,主机不发送IGMP报告。主机在知道组中不在有成员时,在随后说到的IGMP查询中不再发送报告报文。
3.多播路由器会定时发送IGMP查询是否有任何主机包含有属于多播组的进程。
4.主机通过发送IGMP报告来响应一个IGMP查询,对每个至少包含一个进程的组均要发送IGMP报告。
inte_protocol_base变量指向系统中所有定义的这些“上层协议”,对应的inet_protocold的结构查找并使用这些这个系统队列,如TCP被插入到6这个位置。
分享到:
相关推荐
Linux内核协议栈是Linux操作系统中负责处理网络数据包传输的核心组件。它按照TCP/IP协议模型的分层设计,将网络通信划分为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和应用层四个层次,并为每层提供了相应的协议实现与数据结构。 在...
《Linux网络体系结构:Linux内核中网络协议的设计与实现》是深入理解Linux网络操作系统的经典之作,尤其对于网络协议栈的实现有详尽的解析。本书主要关注于Linux内核如何处理网络通信,涵盖了从数据链路层到应用层的...
《TCP/IP协议内核源码分析》是一本深入解析TCP/IP协议实现的书籍,特别针对Linux内核中的TCP/IP协议栈进行了详尽的探讨。这本书是对于那些希望从理论跨越到实践,理解网络协议在操作系统内部工作原理的读者的理想...
网络层包括IP协议、ICMP协议和IGMP协议。IP协议,即互联网协议,负责将数据包从一个主机发送到另一个主机,主要处理寻址和路由选择等问题。ICMP协议用于IP协议主机和路由器之间传递控制消息,比如我们熟知的ping命令...
- **TCP/IP协议栈**:TCP/IP协议栈是互联网的基础,包括多个层次的协议。其中最重要的几个层次如下: - **传输层**:TCP(传输控制协议)和UDP(用户数据报协议)。TCP是一种面向连接、可靠的传输协议;而UDP则是一...
它深入剖析了TCP/IP协议栈在不同操作系统上的工作原理,包括Linux、Unix及Windows等。读者可以了解到如何配置和管理网络设备,以及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书中详细讲述了TCP的拥塞控制算法,如慢启动、拥塞避免和快速...
总的来说,Linux网络编程涉及到理解TCP/IP协议栈的工作原理,掌握套接字编程接口,以及处理网络连接、数据传输和错误处理等问题。对于开发网络服务、构建分布式系统或者进行网络诊断等任务,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知识...
总的来说,Linux网络编程涉及众多协议和设计模式的理解与应用,开发者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技术栈,以构建高效、稳定且符合业务需求的网络服务。无论是深入理解TCP/IP协议族的工作原理,还是灵活运用C/S和B/S...
对应于不同的传输层协议,如UDP、TCP、ICMP和IGMP等,都有各自的接收函数(如udp_rcv、tcp_rcv、icmp_rcv、igmp_rcv)。 如果数据包使用的是TCP传输层协议,将会进入tcp_rcv函数。在这里,TCP协议的套接字对应的...
W3150A+芯片内嵌了TCP、UDP、ICMP、IPv4、ARP、IGMP和PPPoE等协议,以及数据控制和MAC协议,具备16kB的收发缓冲存储器,支持4个独立通道,并通过标准MII接口与物理层连接。其结构由四部分组成:MCU接口支持直接总线...
网络编程是计算机通信的核心,涉及多层协议栈,以便不同设备间能够有效地交换数据。本文将重点介绍网络基础、协议概念以及常见的协议,并探讨网络应用程序设计模式,如C/S模式和B/S模式。 首先,我们要理解网络通信...
互联网层包括了IP协议、ICMP协议和ARP协议,用于数据包的路由和地址解析。传输层包括TCP和UDP两种传输协议,主要负责数据的可靠传输以及无连接的数据传输。应用层提供了网络应用接口,包括SNMP、DNS客户端、DHCP...
W5500是韩国WIZnet公司生产的一款以太网控制芯片,它整合了五层结构中的前四层,即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传输层,并在内部利用硬件实现了TCP/IP协议栈。W5500具有以下特点: * 支持硬件TCP/IP协议,包括TCP...
Linux网络协议栈数据收发流程涉及从应用层到网络接口层的数据处理,包括套接字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的交互。当数据从应用程序发送时,它通过TCP/IP协议栈向下传递,每一层都会添加相应的头部信息...
首先,应用层生成的数据会通过网络层,封装成IP数据包,并在网络层协议如ICMP、IGMP、IP等的控制下进行传输。传输层会进一步封装,使用TCP或UDP协议将数据分段或者封装成数据报,并通过网络接口层发送到目标地址。 ...
- TCP/IP协议栈是互联网的基础,涵盖了网络通信的多个层次,包括传输层(例如TCP协议)、网络层(例如IP协议)等。 - OSI(开放式系统互联)模型是另一网络通信模型,通常用于教育和标准化,它将网络通信分成七层。 ...
在协议方面,考试题涉及了ARP(地址解析协议)、RIP(路由信息协议)、IGMP(互联网组管理协议)、ICMP(互联网控制消息协议)、TCP(传输控制协议)、IP(互联网协议)、IPSec(互联网协议安全)、SNMP(简单网络...
**应用层**:这是TCP/IP协议栈的最高层,负责提供各种网络应用服务,如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FTP(文件传输协议)、DNS(域名系统)、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等。这些服务允许用户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交互和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