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 442838 次
- 性别:
- 来自: 茂名
文章分类
最新评论
-
zenmshuo:
不错不错,总结的很详细,不知道这个控件和FlexGrid比起来 ...
jQuery EasyUI教程之datagrid应用(三) -
我是你们的爹:
文章里太多错误了,容易误导新手
jQuery EasyUI教程之datagrid应用(三) -
我是你们的爹:
...
jQuery EasyUI教程之datagrid应用(一) -
zhehen123:
你傻啊,json_decode后面跟一个参数就可以转成普通数组 ...
如何将PHP对象数组转换成普通数组? -
lai3221:
hegz,为什么做了没有任何效果呢?
jQuery EasyUI教程之datagrid应用(二)
【百科名片】
《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的代表作品。本文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其子苏轼、苏辙及清代李桢也作《六国论》,阐述个人观点。
目录
苏洵《六国论》
1. 原文
2. 注释
3. 译文
4. 特殊用法
后世影响
1. 写作特点
2. 对苏洵《六国论》的评价
3. 作者简介
创作背景
苏辙《六国论》
1. 原文
2. 译文
3. 作者简介
苏轼《六国论》
1. 原文
2. 译文
3. 作者简介
李桢《六国论》
1. 原文
2. 译文
3. 作者简介
苏洵《六国论》
1. 原文
2. 注释
3. 译文
4. 特殊用法
后世影响
1. 写作特点
2. 对苏洵《六国论》的评价
3. 作者简介
创作背景
苏辙《六国论》
1. 原文
2. 译文
3. 作者简介
苏轼《六国论》
1. 原文
2. 译文
3. 作者简介
李桢《六国论》
1. 原文
2. 译文
3. 作者简介
苏洵《六国论》
苏洵( 1009 年- 1066 年),字明允,号老泉,汉族,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 之一。著作有《嘉祐集》。
选自苏洵的《嘉佑集·权书》包括十篇文章,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
【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注释】
1. 率:一律,一概。
2. 判:确定,断定。
3. “以地事秦……火不灭”:语见《史记 魏世家》和《战国策 魏策》。
4. 终:最后。
5. 与:亲附、亲近。
6. 既:已经。
7. 免:幸免。
8. 义:形容词作名词,坚持正义。
9. 速:招致。
10. 再:两次。
11. 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
12. 洎:及,等到。
13. 谗:小人的坏话。
14. 殆:几乎。
15. 智力:智谋和力量。
16. 使:假如。
17.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负存亡的命运。数,天数。理,命运。
18.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用。
19. 事:侍奉。
20. 礼:礼待。名为动。
21.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下:吞下。名为动。咽:咽喉。
22. 势:形势。
23.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却。
24.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每天,名为状。 月,每月,名为状。以,而。
25. 为:治理
26. 劫:胁迫,挟制。
27. 势弱于秦。 于:比。
28.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可以:可以凭借。
29. 苟以天下之大 以:凭着。
30. 故事:旧例。
【译文】
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 ( 前者 ) 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第二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厉害。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一直发展到灭亡,按道理讲本来也应该是这样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的很正确。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打算,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理数,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判断(出高低来)呢。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也不能咽下咽喉去。真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优势。如果凭借偌大的天下,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又在六国之后。
【特殊用法】
一、一词多类 一词多义
以:
1. 秦以攻取之外 ( 用 , 凭 )
2 、以有尺寸之地 (才,可用而代替)
3 、举以予人 ( 来)
4 、以地事秦 ( 用)
5 、苟以天下之大 ( 凭借 )
之:
1 、较秦之所得(结构助词,的)
2 、秦之所大欲(结构助词,的)
3 、以有尺寸之地(的 )
4 、子孙视之不甚惜 (代词,土地)
5 、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的 )
6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前一个“之”指奉秦之物,后一个“之”指赂秦各国。都是代词。 )
7 、此言得之 (代词,指代上面的道理)
而:
1 、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因果承接)
2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可是,表示转折)
3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就,承接关系)
4 、二败而三胜(递进)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然后: 这样以后。
兵 :
1 、非兵不利(名词,兵器、武器)
2 、而秦兵又至矣(名词,军队)
3 、斯用兵之效也(名词,战争)
暴 :
1 、暴霜露 ( 动词,曝露 )
2 、暴秦之欲无厌 ( 形容词,凶暴,残酷 )
事 :
1 、以地事秦 (动词,侍奉)
2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 名词,事情 )
犹 :
1 、犹抱薪救火(动词,像,好象)
2 、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 副词,仍然,还 )
始 :
1 、始有远略(名词,起初)
2 、始速祸焉 ( 副词,才 )
向 :
1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 副词,假使,如果 )
2 、并力西向 ( 动词,朝着,对着 )
二、古今异义
1 、其实:古义:它的实际数量 今义:实际上
2 、祖父:古义:祖辈和父辈 今义:父亲的父亲
3 、至于:古义:以至于。今义:表示到达某种程度
4 、可以: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表示许可)
5 、故事:古义:旧事 , 前例 今义:文学体裁的一种
6 、智力:古义:智谋与力量 今义:指人类思考能力与认知水平
7 、然后:古义:这样以后 今义:用于顺承复句的后一分句的句首 , 或一段的开头 , 表示某一行动或情况发生后 , 接着发生或引起另一行动或情况 , 有的跟前一分句的“先”、“首先”相呼应
8 、与:古义:结交 今义:和
9 、速:古义:招致 今义:速度
10 、不行:古义 ; 到 ``` 地方去 今义:不可以
三、成语
如弃草芥:芥,小草。 就像扔掉一根小草那样。形容毫不在意。
抱薪救火:薪:柴草。 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四、特殊句式 ( 介后 = 状后 )
1. 赵尝五战于秦 介后
2. 洎牧以谗诛 被动
3. 齐人勿附于秦 介后
4. 斯用兵之效也 判断
5. 其势弱于秦 介后
6. 苟以天下之大 定语后置
7. 破灭之道也 判断
8.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省略句
9.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判断句
10.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省略句
11.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省略句
12. 至丹以荆卿为计 省略句
13.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被动 + 省略
14. 是又在六国下矣 判断句
五、词类活用
义不赂秦,坚持正义。名词作动词
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译为打退。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礼待。名为动。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吞下。名为动。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月:每天 、每月。名作状。
以地事秦:事,侍奉。名词作动词。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终,坚持到底。形容词作动词
不能独完 : 完 , 完好保全 ; 形容词作动词 .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理:名作状,按理来说。
始速祸焉。速:形容词作动词,招致。
六、通假字
1. 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通 餍 满足
2.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通倘 如果
3.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通毋 不要
后世影响
【写作特点】
1. 借古讽今,针砭时弊
战国时代,七雄争霸。为了独占天下,各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最后六国被秦国逐个击破而灭亡了。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是秦国经过商秧变法的彻底改革,确立了先进的生产关系,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军事实力超过了六国。同时,秦灭六国,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走向统一的大势,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本文属于史论,但并不是进行史学的分析,也不是就历史谈历史,而是借史立论,以古鉴今,选择一个角度,抓住一个问题,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地确立自己的论点,进行深入论证,以阐明自己对现实政治的主张。因此我们分析这篇文章,不是看它是否准确、全面地评价了历史事实,而应着眼于其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依据史实,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立论,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文末巧妙地联系北宋现实,点出全文的主旨,语意深切,发人深省。
2. 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本文为论说文,其结构完美地体现了论证的一般方法和规则,堪称古代论说文的典范。文章开篇即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然后以史实为据,分别就“赂秦”与“未尝赂秦”两类国家从正面加以论证;又以假设进一步申说,如果不赂秦则六国不至于灭亡,从反面加以论证;从而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论断;最后借古论今,讽谏北宋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文章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既深入又充分,逻辑严密,无懈可击。全文纲目分明,脉胳清晰,结构严整。不仅句与句、段与段之间有紧密的逻辑联系,而且首尾照应,古今相映。文中运用例证、引证、假设,特别是对比的论证方法。如“赂者”与“不赂者”对比;秦与诸侯双方土地得失对比,既以秦受赂所得与战胜所得对比,又以诸侯行赂所亡与战败所亡对比;赂秦之频与“一夕安寝”对比;以六国与北宋对比。通过对比增强了“弊在赂秦”这一论点的鲜明性、深刻性。
3. 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在语言方面,本文除了具有一般论说文用词准确、言简意赅的特点之外,还有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在论证中穿插“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的描述,引古人之言来形象地说明道理,用“食之不得下咽”形容“秦人”的惶恐不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文章的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的感情。不仅有“呜呼”“悲夫”等感情强烈的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流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事秦的憎恶,对 “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再加上对偶、对比、比喻、引用、设问等修辞方式的运用,使文章“博辨以昭” ( 欧阳修语 ) ,不仅章法严谨,而且富于变化,承转灵活,纵横恣肆,起伏跌宕,雄奇遒劲,具有雄辩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
对苏洵《六国论》的评价
苏询的《六国论》,不属于写的自由潇洒或错综起伏的类型,而是在行文结构方面带有规范性的作品,体现了议论文论证严谨的特点。因为头绪清楚,变化较少,通过提要钩玄,逐段逐层梳理归纳,很容易搞清楚文章脉络和主要思想内容。
在文章结构上便于学习。
但另一方面,苏洵的《六国论》把六国灭亡的原因归结于“赂秦”,尽管文章在论证上、语气上给人势如破竹的感觉,但今天看来显然失之偏颇。因为从本质上讲,六国灭亡是由于不思改革进取,不采取富国强兵之策,从而陷入落后挨打的境地,被历史所淘汰。当然也有战略、策略 ( 包括“赂秦” ) 等方面的种种具体原因。单从某种视角看到了某些事实,便以为抓住了事物的全部,这是人类很容易陷入的误区。(节选自《应用写作》 2006 年第 5 期《事实论证——雄辩与僭越》)
【作者简介】
苏洵 ( 公元 1009 - 1066) 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 , 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据说 27 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 , 学业大进。仁宗嘉祐元年 (1056), 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嘉祐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嘉祐五年,任为秘书省校书郎。后与陈州项城(今属河南)县令姚辟同修礼书《太常因革礼》。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
苏洵是有政治抱负的人。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在《衡论》和《上皇帝书》等重要议论文中,他提出了一整套政治革新的主张。他认为 , 要治理好国家 , 必须“审势”、“定所尚”。他主张“尚威”,加强吏治,破苟且之心和怠惰之气,激发天下人的进取心,使宋王朝振兴。由于苏洵比较了解社会实际,又善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古为鉴,因此,他的政论文中尽管不免有迂阔偏颇之论,但不少观点还是切中时弊的。
曾巩说苏洵“颇喜言兵”。苏洵的《权书》 10 篇、《几策》中的《审敌》篇、《衡论》中的《御将》和《兵制》篇 , 还有《上韩枢密书》、《制敌》和《上皇帝书》,都论述了军事问题。在著名的《六国论》中,他认为六国破灭,弊在贿秦。实际上是借古讽今,指责宋王朝的屈辱政策。《审敌》更进一步揭露这种贿敌政策的实质是残民。《兵制》提出了改革兵制、恢复武举、信用才将等主张。《权书》系统地研究战略战术问题。在《项籍》中,他指出项籍不能乘胜直捣咸阳的战略错误。他还强调避实击虚、以强攻弱、善用奇兵和疑兵、打速决战、突击取胜等战略战术原则。
苏洵的抒情散文不多 , 但也不乏优秀的篇章。在《送石昌言使北引》中,他希望出使契丹的友人石昌言不畏强暴 , 藐视敌人 , 写得有气势。《张益州画像记》记叙张方平治理益州的事迹,塑造了一个宽政爱民的封建官吏形象。《木假山记》借物抒怀,赞美一种巍然自立、刚直不阿的精神。
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欧阳修称赞他“博辩宏伟”,“纵横上下 , 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 ( 《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 ) ;曾巩也评论他的文章“指事析理,引物托喻”,“烦能不乱,肆能不流”(《苏明允哀词》),这些说法都是比较中肯的。艺术风格以雄奇为主,而又富于变化。一部分文章又以曲折多变、纡徐宛转见长。苏洵在《上田枢密书》中也自评其文兼得“诗人之优柔,骚人之清深,孟、韩之温淳,迁、固之雄刚,孙、吴之简切”。他的文章语言古朴简劲、凝炼隽永;但有时又能铺陈排比 , 尤善作形象生动的妙喻 , 如《仲兄字文甫说》,以风水相激比喻自然成文的一段描写,即是一例。
苏洵论文,见解亦多精辟。他反对浮艳怪涩的时文,提倡学习古文;强调文章要“得乎吾心”,写 “胸中之言”;主张文章应“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他还探讨了不同文体的共同要求和不同写法。他特别善于从比较中品评各家散文的风格和艺术特色,例如《上欧阳内翰第一书》对孟子、韩愈和欧阳修文章的评论就很精当。
苏洵作诗不多,擅写五古,质朴苍劲。宋人叶梦得评其诗、“精深有味,语不徒发,正类其文” ( 《石林诗话》 ) 。其《欧阳永叔白兔》、《忆山送人》、《颜书》、《答二任》、《送吴待制中复知潭州二首》等都不失为佳作,但总的成就远逊于散文。
苏洵著作,宋代以多种版本流行,原本大都散佚,今存者有北宋刊《类编增广老苏先生大全文集》残卷。通行本有《四部丛刊》影宋钞本、《嘉佑集》 15 卷。(郭预衡)
【创作背景】
本文的历史背景应从两个角度着眼:一是作者论述的六国灭亡那个历史时期的情况,借以了解作者立论的根据;二是作者所处的北宋时代的历史状况,借以明确作者撰写此文的针砭现实的意义及其写作上的特点。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盛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又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随之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不从其他方面去论证,而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北宋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因而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解除节度使的权力,派遣文臣做地方官,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由皇帝直接控制禁军,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为了防范武将军权过重,严令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出作战,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将官经常轮换,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致使军队没有战斗力。这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是也造成军事上的衰颓。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到北宋中期,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北宋政府实行不限制兼并的政策,土地集中现象严重,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的专制腐*败,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带来外交上的极端软弱。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也就是说当时的北宋四周环伺,政策上求和,积贫积弱,而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苏洵写这篇文章并不是单纯地评论古代的历史事件,而是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采取妥协苟安的外交政策。
- 《六国论》(三苏).pdf (428.1 KB)
- 下载次数: 0
发表评论
-
马拉多纳、格瓦拉、寒春和精神胜利法
2012-01-11 19:51 609马拉多纳、格瓦拉、寒 ... -
《察今》
2011-11-03 22:36 1167【作品介绍】 《吕氏春秋》,亦名《吕览》,为战国末 ... -
论积贮疏
2011-02-07 20:39 1120论积贮疏 ——贾 ... -
少年中国说
2011-01-02 20:25 931《少年中国说》 —— ... -
MaoZhuXi关于治国治党的语录
2010-12-31 11:02 141下面为从网络上找到的MaoZhuXi语录: -
江苏理科生骈体作文——《绿色生活》
2010-07-08 20:47 1027【提要】 “ ... -
刘备的最后告白——从摆地摊到当皇帝也没什么难的
2010-07-08 19:54 920刘备的最后告白 ——从摆地摊到当皇帝也没 ... -
《纪念白求恩》
2010-06-25 10:09 1320【题按】: 我 ... -
《过秦论》
2010-06-24 12:17 1307【百科名片】 《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散文 ... -
小时了了
2010-06-18 09:49 978孔融让梨的故 ... -
三峡之景
2010-06-18 06:13 854近日翻看《世说新语》,看到“桓公入峡,绝壁天悬,腾波迅急”句, ... -
《论语》全译——孔子生平
2010-04-25 10:01 902【孔子生平】 ... -
《论语》全译——尧曰篇第二十
2010-04-25 10:00 803「本篇引语」 本篇共3章,但段落都比较长。本篇中著名 ... -
《论语》全译——子张篇第十九
2010-04-25 09:58 857「本篇引语」 本篇共计25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见 ... -
《论语》全译——微子篇第十八
2010-04-25 09:58 938「本篇引语」 ... -
《论语》全译——阳货篇第十七
2010-04-25 09:56 894「本篇引语」 ... -
《论语》全译——季氏篇第十六
2010-04-25 09:55 845「本篇引语」 ... -
《论语》全译——卫灵公篇第十五
2010-04-25 09:54 972「本篇引语」 ... -
《论语》全译——宪问篇第十四
2010-04-25 09:53 906「本篇引语」 ... -
《论语》全译——子路篇第十三
2010-04-25 09:51 936「本篇引语」 ...
相关推荐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的《六国论》是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这篇课文不仅是学生了解古代历史、政治观点的重要文献,也为高中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文言文学习资源。《六国论》的同步训练,提供了...
《六国论》课件.ppt
【标题】和【描述】提及的是高中语文的测试题,主要涉及的是古文阅读和理解,特别是苏辙的《六国论》。然而,由于标签为空,无法提供更多关于IT领域的关联信息。根据部分内容,我们可以专注于古文学习和解析的知识点...
《六国论》是宋代文学家苏洵的一篇著名散文,该文主要分析了战国时期六国被秦国灭亡的历史原因,旨在借古讽今,警示北宋统治者避免重蹈覆辙。以下是根据文档内容提取的相关知识点: 1. 苏洵在《六国论》中提出的...
在探讨战国时期六国衰亡的原因时,苏洵的《六国论》以其独特的历史视角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后世研究和学习的重要文献。本文将通过对《六国论》的教学设计说明进行详细分析,以期达到提升学生古文阅读能力和批判性...
在北宋文学的璀璨星河中,苏洵的《六国论》犹如一颗耀眼的明珠,不仅在文学上独树一帜,更在史学和思想领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该文主要探讨了战国时期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尤其是在秦统一六国的大背景下,六国各自的...
在历史的长河中,北宋文人苏洵的《六国论》不仅是传世的散文佳作,也是深刻的历史评论。这篇文章通过回顾战国时期六国相继灭亡的往事,意在借古鉴今,向北宋统治者发出警醒。《六国论》作为一篇优秀的课件材料,不仅...
《六国论》是北宋文坛巨擘苏洵的一篇史论名篇,它主要讨论了战国时期六国被秦国灭亡的原因,提出了“弊在赂秦”的观点,深入剖析了六国破灭的历史教训,对后人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在高二语文的学习中,这篇课文是...
苏洵的《六国论》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不仅在文学领域有着重要地位,其深刻的内涵和对历史的剖析同样对现代各种行业,尤其是信息技术(IT)行业,有着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通过《六国论》的分析框架,我们...
《六国论》是宋代文学家苏洵的一篇著名散文,属于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并称为“三苏”。这篇文章主要探讨了战国时期六国灭亡的原因,通过深入剖析历史事件,寓含对当时北宋王朝对外政策的警示...
很抱歉,但根据您提供的信息,这个文档似乎与IT行业无关,而是关于文学分析的课件,主要讨论的是古代散文《六国论》的结构和论证方法。《六国论》是北宋文学家苏洵的一篇史论,分析了战国时期六国灭亡的原因,...
《六国论》不仅是宋代文学家苏洵的代表作,也是一篇探究历史兴衰的典范文章。在高一语文的教学中,该文章被选为重要的复习材料,尤其在学生理解文言文以及分析历史事件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六国...
其中,苏洵所作《六国论》是研究历史兴衰的典范之作。作为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一部分,这篇作品不仅展现出苏洵的文学才华,更蕴含了深刻的历史哲理。通过对六国兴亡史的分析,苏洵在其中既陈述了个人...
本文档是一份关于古文《六国论》的练习题及答案,主要涵盖了语文方面的知识,包括字音、字义、句式、文意理解等内容。《六国论》是宋代苏洵的一篇史论,文章讨论了战国时期六国灭亡的原因,主张六国不应贿赂秦国,应...
《2015_2016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训练2六国论鲁人版必修4》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一部分,注重对文言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六国论》这一经典古文的学习与理解。 首先,文言文基础知识的学习是理解...
《六国论》是北宋文学家苏洵的一篇史论,主要探讨了战国时期六国相继被秦国灭亡的原因。文章以历史为鉴,借古讽今,旨在对北宋当时的外交政策提出批评和建议。 首先,文章指出六国破灭并非由于武器不够锋利或战术不...
《六国论》是北宋时期文学巨擘苏洵、苏辙父子针对战国时期六国覆灭的历史现象所作的深刻剖析。通过对苏辙《六国论》的研读,我们不仅能够洞察到战国时期国际关系的复杂性,还能领略到古人对于国家间合纵连横、团结...
【标题】:“六国论检测与答案.doc” 【描述】:“六国论检测与答案.doc” 【标签】:“文档” 《六国论》是北宋著名散文家苏洵的作品,他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为“三苏”,在文学史上享有盛誉。《六国论》这篇文章...
《六国论》是中国古代文学家苏洵在北宋时期撰写的一篇史论文章,其内容主要分析了战国时期六国相继灭亡的原因,并提出历史的教训值得当权者借鉴。文章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剖析,揭示了六国在面对秦国的强大压力下,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