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出自:http://canofy.iteye.com/blog/411408
在实际的软件开发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如下场景:某个模块负责产生数据,这些数据由另一个模块来负责处理(此处的模块是广义的,可以是类、函数、线程、进程等)。产生数据的模块,就形象地称为生产者;而处理数据的模块,就称为消费者。
单单抽象出生产者和消费者,还够不上是生产者/消费者模式。该模式还需要有一个缓冲区处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作为一个中介。生产者把数据放入缓冲区,而消费者从缓冲区取出数据
◇解耦
假设生产者和消费者分别是两个类。如果让生产者直接调用消费者的某个方法,那么生产者对于消费者就会产生依赖(也就是耦合)。将来如果消费者的代码发生变化,可能会影响到生产者。而如果两者都依赖于某个缓冲区,两者之间不直接依赖,耦合也就相应降低了。
◇支持并发(concurrency)
生产者直接调用消费者的某个方法,还有另一个弊端。由于函数调用是同步的(或者叫阻塞的),在消费者的方法没有返回之前,生产者只好一直等在那边。万一消费者处理数据很慢,生产者就会白白糟蹋大好时光。
使用了生产者/消费者模式之后,生产者和消费者可以是两个独立的并发主体(常见并发类型有进程和线程两种,后面的帖子会讲两种并发类型下的应用)。生产者把制造出来的数据往缓冲区一丢,就可以再去生产下一个数据。基本上不用依赖消费者的处理速度。其实当初这个模式,主要就是用来处理并发问题的。
◇支持忙闲不均
缓冲区还有另一个好处。如果制造数据的速度时快时慢,缓冲区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当数据制造快的时候,消费者来不及处理,未处理的数据可以暂时存在缓冲区中。等生产者的制造速度慢下来,消费者再慢慢处理掉。
自己写了个简单的程序...
1. class Producer implements Runnable {//生产者
2. Queue queue;
3. public Producer(Queue q){
4. queue = q;
5. }
6. @Override
7. public void run() {
8. for(int i=0;i<10;i++){
9. queue.put(i);
10. System.out.println("producter: "+i);
11. }
12. }
13. }
14. class Consumer implements Runnable {//消费者
15. Queue queue;
16. public Consumer(Queue q) {
17. queue = q;
18. }
19. @Override
20. public void run() {
21. for(int i = 0; i < 10; i++){
22. System.out.println("Consumer: "+queue.get());
23. }
24. }
25.
26. }
27.
28. class Queue {// 缓冲区,这里以队列来表示
29. int value;
30. boolean bFull = false;
31.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put(int i){
32. if(!bFull){
33. value = i;
34. bFull = true;
35. notify();
36. }
37. try {
38. wait();
39. } catch (Exception e) {
40. e.printStackTrace();
41. }
42. }
43. public synchronized int get(){
44. if(!bFull){
45. try {
46. wait();
47. } catch (Exception e) {
48. e.printStackTrace();
49. }
50. }
51. bFull = false;
52. notify();
53. return value;
54.
55. }
56.
57. }
58. public class Test {//测试类
59.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60. Queue queue = new Queue();
61. Producer producer = new Producer(queue);
62. Consumer consumer = new Consumer(queue);
63. Thread t1 = new Thread(producer);
64. Thread t2 = new Thread(consumer);
65. t1.start();
66. t2.start();
67. }
68. }
分享到:
相关推荐
生产者消费者模式是一种多线程或并发编程中的经典设计模式,它主要用于解决系统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同步问题。在C++中实现生产者消费者模式,我们可以利用C++11及更高版本提供的线程库()、互斥量()、条件变量()等...
在提供的文件"stack"中,可能包含了一个使用栈作为缓冲区的生产者消费者模式实现。栈具有后进先出(LIFO)的特性,适合作为简单的缓冲区。具体实现可能包括了`Stack`类,用于表示栈,并包含了生产和消费的方法,以及...
创建一个简单的生产者消费者模型,可以使用以下伪代码: ```java class Producer implements Runnable { private final BlockingQueue<String> queue; public Producer(BlockingQueue<String> queue) { this....
在Java编程中,生产者消费者模式是一种典型的多线程协作模型,用于解决系统资源供需不平衡的问题。这个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将生产数据和消费数据的过程解耦,使得生产者可以独立地生产数据,而消费者可以独立地消费数据...
labview 基于事件的生产者消费者模式
在这个场景下,我们关注的是一个经典的并发编程模型——生产者消费者模式。该模式是多进程同步的一种典型应用,通过它我们可以高效地管理数据的生产和消费。 生产者消费者模式基于操作系统提供的信号量(Semaphore...
生产者消费者模式是一种常见的架构设计模式,它广泛应用于实际的软件开发过程中。该模式由生产者、消费者和缓冲区三部分组成。生产者负责产生数据,而消费者负责处理数据,缓冲区则作为中介,connecting 生产者和...
这个项目展示了如何结合现代C++11的并发工具和Qt的多线程能力来实现一个高效、健壮的生产者消费者模式。理解这个模式和相关技术对于开发多线程应用至关重要,因为它们能帮助我们构建出更稳定、性能更好的软件系统。
生产者/消费者模式的核心在于引入了一个中间的缓冲区,它充当数据传输的媒介。生产者将数据放入缓冲区,而消费者则从缓冲区取出数据进行处理。这种设计避免了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直接交互,减少了两者间的耦合,...
例如,在一个简单的寄信场景中,写信的人(生产者)将信放入邮筒(缓冲区),邮递员(消费者)再从邮筒取出信件进行投递。这种模式有效地避免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直接依赖,降低了耦合度。 **解耦**:引入缓冲区...
7. **例程分析**:在提供的"生产者消费者"例程中,可能包含了创建生产者和消费者线程、初始化队列、添加数据到队列、从队列中取出数据、以及使用同步机制保证正确性的代码片段。通过对这些例程的分析和运行,可以...
在"界面话模拟生产者消费者模式java"的项目中,开发者创建了一个用户界面,允许用户自定义生产者生产数据的数量、消费者消费数据的数量,以及仓库(缓冲区)的最大容量、最小剩余量,还有生产者每次生产的数据量和...
以下是一段简单的生产者消费者模式的代码示例: ```java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BlockingQueue;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LinkedBlockingQueue; public class ProducerConsumerExample { public static...
在实际项目中,虽然Redis的老版本生产者消费者模式简单易用,但随着Redis的发展,官方推荐使用更专业的消息队列服务如Redis Stream或第三方解决方案如RabbitMQ、Kafka等,它们提供了更丰富的功能和更好的性能保证。...
生产者消费者模式是一种经典的多线程同步问题解决方案,在Java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主要用于解决系统中数据处理的并发问题,确保生产者线程与消费者线程之间的协作与数据的有序处理。这种模式遵循一个基本原理:生产...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在Delphi中实现一个多线程生产者消费者模式的应用。这种模式在处理大量数据输入和输出,以及需要高效利用系统资源的场景下尤其有用,如数据库导入导出、实时数据处理和网络通信等。理解并熟练...
主题是Kafka中的逻辑分类,可以理解为一个通道,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主题进行交互。 集群模式是Kafka的一种部署方式,它可以提供冗余和负载均衡。在集群中,多个Kafka broker(服务器)共同分发和存储消息,确保服务...
在Android开发中,生产者-消费者模式是一种常见的多线程设计模式,用于处理并发问题,尤其是在数据处理和异步操作中。这个模式的核心思想是通过一个共享的数据缓冲区,使得生产者线程可以生成数据并放入缓冲区,而...
生产者消费者synchronized实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