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verObject的池化和非池化模式
当我们访问一个服务器对象Server Object的时候,这个对象是已经存在的呢?还是在访问时新建的?都有可能,这取决于我们如何选择。如果我们选择共享池化模式,则在SOM启动的时候,SOM就建立了几个SO供外界访问,一个SO被A请求访问后,被释放回共享池中,还可以下次被B访问使用,因此,SO将可以被多个用户访问。如果是非共享池模式,当一个请求访问时,SOM专门为它新建一个SO。
这样,在池化模式下,访问与SO的比例不是1:1,它支持更多的用户;而非池化模式就是1:1的,它支持的用户比池化模式少。
SO 放在什么地方,对,它就放在一个Server Context中,即一个进程中。一个访问连接到SO,是一个例程,这个例程是放置在一个进程中的。而对于这个进程的特征,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设置,即进程的孤立性。如果Server Context是高孤立的(high isolation),那么一个进程中只能放置一个例程,这样保障了安全性;如果是低孤立的,四个访问连接的例程都可以放置在一个进程中,它的特点是节约资源。至于如何设置,就有必要考虑我们的硬件设备了。
池化和非池化的设置对状态或非状态的应用程序也有影响,这些我们将在后面的blog中提到。
[转自蒋波涛的博客]
http://www.hmgis.cn/post/242.html
ArcGIS Server池化和非池化类型服务区别
如果是非池化的服务,服务中的数据可以是注册了版本或者没有注册版本的,如果是注册了版本的数据,所有的编辑操作是可以进行redo、undo操作,并且有冲突解决的方案。如果是没有注册版本的数据,就不可以进行redo、 undo的操作,但是可以对编辑内容选择一次的保存和不保存。
如果是池化的服务,那么服务中的数据就只能是非版本的。这种情况下的编辑功能是最简单的,编辑的内容一旦完成就进行了保存,没有办法redo、undo。比如对一个多边形进行了节点移动的操作,一旦操作完成就不可以进行恢复。
http://hi.baidu.com/%CB%AE%C4%BE%C8%FD%C0%C9/blog/item/0f752b441249b744500ffe65.html
池化-鱼
“一个水缸里有好多鱼,你想喂鱼。
池化是你任意抓住一条喂,喂了就放回去。
非池化是指定一条鱼让你喂,直到你不想再喂鱼,就把鱼杀了。
以上是我的理解,不知对否,请高手不吝赐教 !”
这个比喻有点意思,但是非池化还不仅是指定一条鱼的问题,事实是这条鱼原本并不存在,要现生成。所以从非池化获得鱼的速度比池化中从已有的鱼中任意抓一条要慢
http://bbs.esrichina-bj.cn/ESRI/thread-48027-1-1.html
任务管理器中arcsom.exe和arcsoc.exe的个数问题
安装了ArcGIS Server的机器,当打开任务管理器的时候,会看到里面有arcsom.exe和arcsoc.exe进程,但它们的数量具体是如何决定的呢?以下的分析仅针对单机配置的情况(假定所有部件都安装在一台机器上),对于分布式的安装,可以此类推。
GISServer是由一个SOM(Server Object Manager)和若干个SOC(Server ObjectContainer)机器组成。SOM会在机器里以arcgissom账户启动一个ArcSOM.exe的进程,这个进程负责管理(启动和停止)其他SOC进程(ArcSOC.exe),SOC进程虽然是由SOM启动,但是以arcgissoc 账户运行的。arcsom.exe启动时,会自动启动两个 arcsoc.exe,一个用于记录AGS的日志,一个用于清空特定的工作目录。这两个arcsoc.exe在任务管理器中可以根据所占用的内存数与其他arcsoc.exe区分开来,如图,占用内存较少的两个arcsoc.exe便是由SOM进程自动启动的,而其他的arcsoc.exe 则是由具体service启动的。
插入一些概念:
用户请求一个service时,是和该service的一个instance打交道。service有pooled和 nonpooled两种。
对于pooled service来说,一个用户(或者应用程序)请求该服务时,会随机获得一个该服务已经创建的instance 的引用,由该instance对请求做出响应;请求完成后,用户会立即释放该instance的引用,使其返回假想的instance pool中,用户发出另一个请求,重复上面的过程。
如果是non pooledservice,用户第一次发出请求时,也会随机获得该service已经创建的一个instance引用,但请求处理完成后,该用户继续持有对该instance的引用,直到用户断开与服务器的连接(结束程序),该instance会被销毁,然后SOM会创建一个新的instance来维持数量。
对于pooled service,又有low isolation和high isolation两种。
highisolation是指service的每个instance都会独占一个进程(arcsoc.exe),lowisolation则是指一个进程内可保有多个(默认是8个,最多可达256个)instance(就是所谓的多线程)。lowisolation的好处是可以启动相对少的 arcsoc.exe来维持同样数量的instance,节约服务器的内存资源;但如果一个 arcsoc.exe崩溃,那么里面的所有instance都会被销毁,即使用户正在使用它们。highisolation的优缺点则与之相反。一般来说,对于pooled service使用high isolation设置。non pooledservice的instance总是独占一个进程(同highisolation)。另外可以指定一个服务的最小和最大instance数目,服务启动时会自动创建最小数目的instance等待调用;当创建的instance数目达到最大数量时,所有的请求都会进入等待队列。
至此,可以来分析一个具体的案例了。现在机器上总共有2个服务:
World:pooled,low isolation(8 instance per process),min-instance:9, max-instance:16 ,随机启动
China: non pooled ,min-instance:2, max-instance:4,手动启动。
开机,SOM启动一个arcsom.exe,随后启动两个arcsoc.exe;World服务启动,创建9个instance,其中8个 instance公用一个arcsoc.exe,剩下一个instance启动另外一个arcsoc.exe。此时机器中共有1个 arcsom.exe,4个arcsoc.exe。此时手动启动China服务,创建2个instance,每个instance会启动一个 arcsoc.exe。此时,机器中共有1个arcsom.exe,6个arcsoc.exe。
观察统计可知,最小instance数量为1的服务启动时间平均在17秒左右(cpu:Intel T7200)。可以看出,对于经常不用的服务,我们可以将它设置成手动启动,一来节约内存,二来加快机器启动速度。
http://bbs.esrichina-bj.cn/ESRI/thread-41757-1-1.html

- 大小: 1.5 KB
分享到:
相关推荐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如何利用CST软件进行三维超材料的能带计算。首先概述了三维超材料的独特性质及其广泛应用前景,接着简要介绍了CST软件的功能特点。随后详细阐述了能带计算的具体步骤,包括模型建立、材料参数设置、网格划分与求解设置以及最终的计算与结果分析。最后给出了一段Python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处理CST输出的数据并绘制能带图。文章强调了计算机模拟技术对于深入了解超材料电子结构和物理性质的重要性。 适合人群:从事材料科学研究的专业人士,尤其是对三维超材料和电磁场模拟感兴趣的科研工作者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借助CST软件开展三维超材料能带计算的研究项目,旨在提高对超材料的理解,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发展。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的Python代码仅为示例,在实际操作时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优化。同时,掌握CST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电磁理论基础知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本文内容。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FPGA的永磁同步伺服系统的矢量控制设计,涵盖了从电流环到速度环的关键模块实现。具体包括Clarke和Park变换、PI调节器、AD7606采样、正交编码器反馈以及SVPWM生成等部分。文中提供了详细的Verilog代码片段,展示了各个模块的具体实现方法和技术细节。特别强调了定点数处理、时序设计和跨时钟域处理等方面的技术挑战及其解决方案。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FPGA开发经验和电机控制基础知识的研发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FPGA在电机控制应用中的具体实现方式,特别是矢量控制和电流环设计的专业人士。目标是掌握FPGA平台下高效、低延迟的电机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阅读建议:由于涉及大量具体的Verilog代码和硬件设计细节,建议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结合实际项目进行实验和调试,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技术。
经典飞机大战游戏是理解实时交互系统设计的绝佳载体。本文将深入剖析现代空战游戏的核心模块,涵盖刚体运动学、弹道轨迹优化、碰撞检测算法等关键技术,揭示二维游戏背后复杂的三维数学建模过程。
scratch少儿编程逻辑思维游戏源码-冰塔.zip
scratch少儿编程逻辑思维游戏源码-弹跳(4).zip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COMSOL软件中三种常见的焊接热源模型——双椭球热源、高斯旋转体热源和柱状体热源。双椭球热源适用于模拟移动热源(如激光焊、电弧焊),通过调整轴向系数a1和a2来控制热流分布;高斯旋转体热源适合小范围焊接,采用三维高斯函数描述热流密度;柱状体热源则用于深熔焊场景,特点是计算速度快。文中还提供了每种模型的具体代码实现,并强调了调试时需要注意的关键点,如时间步长、网格加密等。此外,作者分享了一些实用技巧,如将热源参数设置为全局变量并利用参数扫描功能提高调试效率。 适合人群:从事焊接工艺仿真、材料加工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以及对COMSOL建模感兴趣的工程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帮助用户选择合适的热源模型进行焊接模拟,确保模拟结果的准确性;提供具体的代码实现和调试方法,使用户能够快速掌握并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其他说明:文中提到的热源模型不仅限于理论介绍,还包括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和优化建议,有助于提升模拟效果和工作效率。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将基于RBF神经网络的PID控制器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PMSM)转速环控制的方法及其性能优势。传统的PID控制器在面对非线性和时变系统时存在参数整定困难的问题,而引入RBF神经网络可以实现实时在线调参,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鲁棒性。文中详细描述了Simulink模型的设计,特别是Matlab s-function模块中RBF神经网络的具体实现,包括高斯函数激活和带惯性的权值更新机制。实验结果显示,在转速突变情况下,改进后的控制器能够迅速稳定系统,超调量控制在2%以内,调节时间较传统方法缩短约40%,并且在负载变化时表现出色,无需重新整定参数。 适合人群:从事电机控制系统研究和开发的技术人员,尤其是对PID控制器优化感兴趣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提升PMSM转速环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的应用场合,如工业自动化设备、机器人等领域。目标是通过引入智能算法解决传统PID控制器参数整定难题,提高系统性能。 阅读建议:关注RBF神经网络与PID控制器结合的具体实现细节,特别是在Matlab s-function模块中的编码技巧以及参数调整策略。同时,注意学习率的选择和动量项的作用,这对于实际应用至关重要。
scratch少儿编程逻辑思维游戏源码-GTA 6.zip
scratch少儿编程逻辑思维游戏源码-仓鼠跑酷.zip
scratch少儿编程逻辑思维游戏源码-超级麦克世界.zip
scratch少儿编程逻辑思维游戏源码-400年.zip
少儿编程scratch项目源代码文件案例素材-气球足球.zip
少儿编程scratch项目源代码文件案例素材-沙漠迷城.zip
scratch少儿编程逻辑思维游戏源码-比谁高.zip
少儿编程scratch项目源代码文件案例素材-乾坤大挪移.zip
scratch少儿编程逻辑思维游戏源码-菜鸟跳跃.zip
内容概要:本文档详细介绍了C++语言的基础知识、高级特性及其应用。首先,文档回顾了C++对C语言的扩展,包括面向对象编程的支持、增强的语法特性(如命名空间、引用、常量处理等)。接着,深入探讨了类和对象的使用,涵盖构造函数、析构函数、拷贝构造函数、深浅拷贝等重要概念。文档还讲解了单例模式的设计与实现、C++面向对象模型的核心要素(如this指针、静态成员、友元函数)、继承与派生的关系及其实现细节、多态性的原理与应用。此外,文档详细介绍了C++的模板机制、类型转换、异常处理机制、输入输出流操作、STL(标准模板库)的容器和算法等内容。每个部分都通过具体的代码示例和解释,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C++的关键特性和最佳实践。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编程基础,尤其是熟悉C语言的开发者;希望深入了解C++语言特性和面向对象编程思想的程序员;从事C++开发工作的工程师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掌握C++语言的核心概念和高级特性;②理解并能够应用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原则和模式;③学习如何使用STL容器和算法优化代码性能;④提升C++程序的健壮性和可维护性,特别是在处理复杂数据结构和算法时;⑤掌握异常处理和类型转换的最佳实践,确保程序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其他说明:本文档不仅提供了理论知识,还结合了大量实例代码,便于读者边学边练。对于每一个知识点,文档都力求做到详尽解释,确保读者能够透彻理解并灵活运用。文档内容全面覆盖了C++编程的各个方面,从基础语法到高级特性,适合不同层次的学习者逐步深入学习。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探讨了电气铁路柔性过分相技术中的60°换相波形稳定问题。首先介绍了柔性过分相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性,接着重点讨论了60°换相波形稳定对系统运行效率和稳定性的影响。文中还阐述了实现换相波形稳定的多种方法,如先进控制算法、实时监测设备以及滤波器的应用。最后,通过引用相关文献和实例,进一步验证了换相波形稳定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适合人群:从事电气铁路系统设计、维护的技术人员,以及对该领域感兴趣的科研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电气铁路柔性过分相技术的专业人士,旨在帮助他们掌握60°换相波形稳定的相关理论和技术手段,提升系统性能。 其他说明:文章结合了理论分析与实际案例,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有助于读者全面理解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scratch少儿编程逻辑思维游戏源码-发动.zip
少儿编程scratch项目源代码文件案例素材-色彩跳跃 2.5D.z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