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java语言中,有一种类叫做内部类(inner class),也称为嵌入类(nested class),它是定义在其他类的内部。内部类作为其外部类的一个成员,与其他成员一样,可以直接访问其外部类的数据和方法。只不过相比较外部类只有public和默认的修饰符不同,内部类作为一个成员,可以被任意修饰符修饰。编译器在编译时,内部类的名称为OuterClass$InnerClass.class 。
1、内部类访问数据变量
当在某些时候,内部类中定义的变量与外部类中变量名称相同时,如何确保正确地访问每一个变量呢?
1.1在main中直接从外部类调用内部类的方法
class Outer
{
private int index = 10;
class Inner
{
private int index = 20;
void print()
{
int index = 30;
System.out.println(this); // the object created from the Inner
System.out.println(Outer.this); // the object created from the Outer
System.out.println(index); // output is 30
System.out.println(this.index); // output is 20
System.out.println(Outer.this.index); // output is 10
}
}
void print()
{
Inner inner = new Inner();//得到内部类的引用
inner.print();
}
}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uter outer = new Outer();
outer.print();
}
}
在这里内部类Inner中关键字this指向内部类Inner的对象,如果要想指向外部类的对象,必须在this指针前加上外部类名称,表示this是指向外部类构造的碎屑,如Outer.this 。
1.2在main中显式返回内部类引用
class Outer
{
private int index = 10;
class Inner
{
private int index = 20;
void print()
{
int index = 30;
System.out.println(index);
System.out.println(this.index);
System.out.println(Outer.this.index);
}
}
Inner getInner()
{
return new Inner();//返回一个内部类的引用
}
}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uter outer = new Outer();
Outer.Inner inner = outer.getInner();
inner.print();
}
}
Inner是Outer的内部类,所以在类Test中必须用属性引用符来标识出内部类。
1.3当main方法在Outer类内部
class Outer
{
private int index = 10;
class Inner
{
private int index = 20;
void print()
{
int index = 30;
System.out.println(index);
System.out.println(this.index);
System.out.println(Outer.this.index);
}
}
Inner getInner()
{
return new Inner();//返回一个内部类的引用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uter outer = new Outer();
Inner inner = outer.getInner(); // 注意此处变化
inner.print();
}
}
因为main方法在Outer内部,故可以直接引用,不需要属性引用符。
1.4在main方法中直接产生内部类对象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uter outer = new Outer();
Outer.Inner inner = outer.new Inner(); // 注意此处变化
inner.print();
}
}
在利用new构造方法构造一个外部类对象时,并没有连带着构造一个内部类对象,故需要访问内部类方法时,必须使用new操作符为这个外部类对象再构造一个内部类对象。
2、局部内部类
在方法中定义的内部类是局部内部类,它只能访问方法中的final类型的局部变量,因为用final定义的局部变量相当于是一个常量,延长了其生命周期,使得方法在消亡时,其内部类仍可以访问该变量。另外,它同样也可以引用定义在外部类的变量和方法。而且方法体中的局部内部类不允许有访问修饰符。
class Outer
{
int num=10;
public void print(final int aArgs)
{
class Inner
{
int num=20;
public Inner()
{
System.out.println("This is Inner.");//此句可看出它与匿名内部类用法的不同。
}
public void print()
{
int num=30;
System.out.println(this); // the object created from the local Inner
System.out.println(num);
System.out.println(this.num);
System.out.println(Outer.this.num);
System.out.println(aArgs);
}
}
Inner inner=new Inner();//此句必须放在定义类Inner的后面
inner.pri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uter outer=new Outer();
outer.print(40);
}
}
对于局部类的命名,不管是在一个方法中定义多个类还是在几个方法中分别定义类,其编译后命名是:OuterClass$1InnerClass.class
3、匿名内部类
匿名内部类作为一种特殊的内部类,除了具有普通内部类的特点,还有自己的一些独有特性:
匿名内部类必须扩展一个基类或实现一个接口,但是不能有显式的extends和implements子句;
匿名内部类必须实现父类以及接口中的所有抽象方法;
匿名内部类总是使用父类的无参构造方法来创建实例。如果是实现了一个接口,则其构造方法是Object();
匿名内部类编译后的命名为:OuterClass$n.class,其中n是一个从1开始的整数,如果在一个类中定义了多个匿名内部类,则按照他们的出现顺序从1开始排号。
abstract class A
{
abstract public void sayHello();
}
class Out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 Outer().callInner(new A()
{
public void sayHello()
{
System.out.println(this); // the object created from the anonymous Inner
System.out.println("Hello!");
}
});
}
public void callInner(A a)
{
a.sayHello();
}
}
4、静态内部类
和非静态内部类相比,区别就在于静态内部类没有了指向外部类的引用。除此之外,在任何非静态内部类中,都不能有静态数据,静态方法或者又一个静态内部类(内部类的嵌套可以不止一层)。不过静态内部类中却可以拥有这一切。这也算是两者的第二个区别吧。一个静态的内部类,才可以声明一个static成员,静态内部类可以访问外围类的静态方法、成员(包括private static的成员)。静态内部类实例化的时候不必先实例化外围类,可以直接实例化内部类。而对于非静态内部类则必须先实例化其外部类,才能再实例化本身。
5.内部类的继承
当一个类继承自一个内部类时,缺省的构造器不可用。必须使用如下语法:
class WithInner
{
class Inner
{
public void sayHello()
{
System.out.println("Hello.");
}
}
}
public class Test extends WithInner.Inner
{
Test(WithInner wi)
{
wi.sup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WithInner wi=new WithInner();
Test test=new Test(wi);
test.sayHello();
}
}
因为每一个内部类都有一个指向外部类的引用,在继承一个内部类,必须先创建一个外部类,通过这个外部类引用来调用其内部类的构造方法。如果继承的内部类是一个静态内部类,则就不需要这样,直接super()调用即可;
6、内部类的2种特殊用法
一个类从另一个类派生出来,又要实现一个接口。但在接口中定义的方法与父类中定义的方法的意义不同,则可以利用内部类来解决这个问题。
interface Machine
{
void run();
}
class Person
{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run");
}
}
class Robot extends Person
{
private class MachineHeart implements Machine
{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heart run");
}
}
Machine getMachine()
{
return new MachineHeart();
}
}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Robot robot = new Robot();
Machine m = robot.getMachine();
m.run();
robot.run();
}
}
在Robot类内部使用内部类MachineHeart来实现接口Machine的run方法。同时Robot类又继承了父类Person的run方法。如果不使用内部类MachineHeart而使Robot直接实现接口Machine,则该如何调用父类的run方法?
利用内部类可解决c++中多重继承所解决的问题
class A
{
void fn1()
{
System.out.println("It' s fn1.");
}
}
abstract class B
{
abstract void fn2();
}
class C extends A
{
B getB()
{
return new B()
{
public void fn2()
{
System.out.println("It' s fn2.");
}
};
}
}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 c = new C();
c.fn1();
c.getB().fn2();
}
}
类C既要继承类A又要继承类B,则可将类B的定义放入类C内部,使之成为内部类。
一般情况下 当我们需要在某一情形下实现一个接口,而在另一情形下又不需要实现这个接口时,我们可以使用内部类来解决这一问题。让内部类来实现这个接口。另外一个很好的理由是java内部类加上接口可以有效地实现多重继承。
分享到:
相关推荐
【Java学习笔记Markdown版】是针对Java初学者和进阶者的一份详尽教程,以Markdown格式编写,便于阅读和整理。Markdown是一种轻量级的标记语言,它允许用户使用易读易写的纯文本格式编写文档,然后转换成结构化的HTML...
### Java学习笔记——内部类详解 #### 一、引言 Java中的内部类是一个非常有用但又容易让人感到困惑的概念。内部类本质上是在另一个类的内部定义的类,它可以访问外部类的所有成员变量和方法,甚至是私有成员。...
本知识点的标题为“Java学习笔记(必看经典)”,意味着所整理的内容是针对Java初学者的一系列核心概念和原理的总结。 首先,面向对象编程是Java语言的核心,它与传统的面向过程编程有显著的不同。面向对象编程强调的...
"Java学习笔记——良葛格"是一份专为初学者设计的教程资料,由良葛格精心编写,旨在帮助读者掌握JDK5.0版本的Java基础知识。JDK(Java Development Kit)是Java开发的核心工具集,包含了编译器、调试器和运行环境等...
内部类(包括成员内部类、局部内部类、匿名内部类)是Java特有的特性,允许在类内部定义其他类。 【Java高级】 Java高级部分涵盖了更复杂的特性和技术,包括: 1. **反射**:Java反射机制允许在运行时检查类的信息...
此外,根据描述中提到的,学习笔记涵盖了基于Java API的两个主要包:java.awt和java.awt.event。`java.awt`包包含了用于构建基本GUI组件和图形功能的类,而`java.awt.event`则专注于事件处理。在《Java语言程序设计...
Java内部类是Java语言中一个独特且强大的特性,它允许我们在一个类的内部定义另一个类。内部类可以分为四种类型:静态内部类、成员内部类(非静态内部类)、局部内部类和匿名内部类。 1. **静态内部类**: 静态...
### 瑜琅Java学习笔记概览 瑜琅的Java学习笔记涵盖了Java的基础概念与核心特性,从起源到高级特性均有涉及。以下是对该学习笔记各部分的深入解析: #### 1. Java起源 ##### 1.1 发展背景 - Java的诞生源于Sun ...
Java开发学习笔记主要针对的是初学者,旨在帮助他们掌握Java编程的基础知识。下面将详细讲解Java开发中的核心概念和步骤。 一、Java环境变量设置 在开始Java编程之前,我们需要安装Java Development Kit (JDK)并...
这些学习笔记将带你深入了解Java的核心概念,特别是面向对象编程和集合框架。以下是对每个文件内容的详细阐述: 1. **Day0804_HashMap的基本使用.docx**:HashMap是Java集合框架中的一个重要组件,它提供了键值对的...
本篇学习笔记将深入探讨Java的基础概念,主要包括初始化、数据类型、对象、变量类型、集合类、泛型、垃圾回收、方法重载与重写以及static关键字。 首先,初始化是程序执行的起点,涉及到变量的分配和设定初始值。在...
这份“Java学习笔记(必看经典).doc”文档将涵盖Java的核心概念和重要知识点,对于初学者和有经验的开发者来说都是宝贵的参考资料。 首先,Java的基础部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Java语法基础**:这是所有...
JAVA学习笔记.pdf 中讲解了JAVA语言的基础知识,包括类的基本知识、成员变量、成员方法、类的实例、内部类、匿名类、接口、包等。 类的基本知识 在JAVA中,类是对象的蓝图,类的声明语法为:[访问控制符] class ...
本学习笔记旨在帮助新手全面理解并掌握Java 5.0的关键知识点。 一、泛型(Generics) Java 5.0引入了泛型,它允许在定义类、接口和方法时指定类型参数,从而实现类型安全的集合。泛型消除了强制类型转换的需要,...
【Java学习笔记达内内部使用,保证你没有看过】 这篇笔记是针对Java初学者和有一定经验的开发者设计的,由达内教育内部使用的资源,涵盖了从基础到进阶的全面内容,确保提供了一些鲜为人知的见解和深入理解。笔记...
Java JDK6学习笔记是针对Java编程语言初学者和进阶者的一份宝贵资源,它涵盖了Java的基础语法,并通过经典且易于理解的实例进行讲解。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Java JDK6中的关键概念和特性,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
本篇学习笔记将深入探讨如何在Java中对日期进行排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日期对象的创建** 在Java中,我们可以使用`java.util.Date`类或者`java.time`包中的`LocalDate`, `LocalDateTime`等类来表示日期...
通过讲解this关键字、继承、static关键字和代码块、final关键字、多态、方法重写、抽象类与接口、封装与隐藏、垃圾回收、类组合、包装类、对象处理、类成员、final修饰符详解等知识点,本文档为Java学习者提供了一套...
### Java学习笔记知识点总结 #### 第一章:Java语言入门 - **1.1 Java的诞生** Java由Sun Microsystems公司于1995年推出的一种可移植、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最初的设计目标是为消费电子产品提供一种通用编程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