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 154496 次
- 性别:
- 来自: 北京
最新评论
-
zizhi9999:
坑姐吧……这个 解压不了
java.lang.UnsatisfiedLinkError: /tmp/install.dir.4394/Linux/resource/jre/lib/i38 -
david_je:
db2look –d dbname -l –e –i us ...
DB2 备份及跨平台迁移 -
凤凰山:
很 好!
DB2 备份及跨平台迁移 -
rain2005:
...
linux 下修改时间的方法 -
zhou2008gang:
学习学习了
tcpdump 抓包命令 简例
一.inode size 定义
单位:Byte
单位:Byte
inode table sample
inode table是data area的索引表。
Inode分为内存中的inode和文件系统中的inode,我们这里说的是文件系统中的inode。
1. linux FS 可以简单分成 inode table与data area两部份。inode table上有许多的inode, 每个inode分别记录一个档案的属性与这个档案分布在哪些datablock上(也就是我们说的指针)。
inode两个功能:记录档案属性和指针
inode两个功能:记录档案属性和指针
2. inode table中红色区域即inode size,是128Byte,在liunx系统上通过命令我们可以看到,系统就是这么定义的。
Inode size是指分配给一个inode来记录文档属性的磁盘块的大小。
Inode size是指分配给一个inode来记录文档属性的磁盘块的大小。
dumpe2fs -h /dev/hda6 | grep node
Inode size:128
3. data ares中紫色的区域block size,就是我们一般概念上的磁盘块。这块区域是我们用来存放数据的地方。
Inode size:128
3. data ares中紫色的区域block size,就是我们一般概念上的磁盘块。这块区域是我们用来存放数据的地方。
4. 还有一个逻辑上的概念:FS中每分配2048 byte给data area, 就分配一个inode。但一个inode就并不一定就用掉2048 byte, 也不是说files allocation的最小单位是2048 byte, 它仅仅是代表filesystem中inode table/data area分配空间的比例是128/2048,也就是1/16。
mkfs.ext3 -i 2048 这条命令中的-i参数就是我们所说的逻辑概念,它的大小决定inode count的大小,redhat5默认-i最小为可设置为1024.
网上很多介绍关于inode的文章,把inode size的定义搞错了,他们把-i参数这个值或block size解读为inode size 所以很多文章令人费解。
5. inode参数是可以通过mkfs.ext3命令改变的:
mkfs.ext3 -i 2048 -b 8192 -f 1024 /dev/sdb2
-i 2048更改inode为每2KB创建一个
-b 8192设置block size的大小为8kB
-f 1024设置fragments的大小为1KB
-i 2048更改inode为每2KB创建一个
-b 8192设置block size的大小为8kB
-f 1024设置fragments的大小为1KB
mkfs.ext3 –N 2939495 /dev/sdb2
–N 2939495更改inode count。
二.更改一个分区inode参数的完整操作过程:
1. 卸载硬盘分区:
[root@localhost ~]# umount /dev/hda7
2. 调整inode参数
2. 调整inode参数
[root@localhost ~]# mkfs.ext3 -i 1024 -b 8192 /dev/hda7
mke2fs 1.39 (29-May-2006)
Filesystem label=
OS type: Linux
Block size=4096 (log=2)
Fragment size=4096 (log=2)
2048256 inodes, 512064 blocks
25603 blocks (5.00%) reserved for the super user
First data block=0
Maximum filesystem blocks=525250560
63 block groups
8240 blocks per group, 8240 fragments per group
32512 inodes per group
Superblock backups stored on blocks:
8240, 24720, 41200, 57680, 74160, 206000, 222480, 403760
Filesystem label=
OS type: Linux
Block size=4096 (log=2)
Fragment size=4096 (log=2)
2048256 inodes, 512064 blocks
25603 blocks (5.00%) reserved for the super user
First data block=0
Maximum filesystem blocks=525250560
63 block groups
8240 blocks per group, 8240 fragments per group
32512 inodes per group
Superblock backups stored on blocks:
8240, 24720, 41200, 57680, 74160, 206000, 222480, 403760
Writing inode tables: done
Creating journal (8192 blocks): done
Writing superblocks and filesystem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one
Creating journal (8192 blocks): done
Writing superblocks and filesystem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one
This filesystem will be automatically checked every 30 mounts or
180 days, whichever comes first. Use tune2fs -c or -i to override.
3.修改/etc/fstab
修改前
180 days, whichever comes first. Use tune2fs -c or -i to override.
3.修改/etc/fstab
修改前
[root@localhost ~]# vi /etc/fstab
LABEL=/ / ext3 defaults 1 1
LABEL=/boot /boot ext3 defaults 1 2
devpts /dev/pts devpts gid=5,mode=620 0 0
tmpfs /dev/shm tmpfs defaults 0 0
LABEL=/opt /opt ext3 defaults 1 2
proc /proc proc defaults 0 0
sysfs /sys sysfs defaults 0 0
LABEL=/usr /usr ext3 defaults 1 2
LABEL=/var /var ext3 defaults 1 2
LABEL=SWAP-hda8 swap swap defaults 0 0
~
修改后:
LABEL=/boot /boot ext3 defaults 1 2
devpts /dev/pts devpts gid=5,mode=620 0 0
tmpfs /dev/shm tmpfs defaults 0 0
LABEL=/opt /opt ext3 defaults 1 2
proc /proc proc defaults 0 0
sysfs /sys sysfs defaults 0 0
LABEL=/usr /usr ext3 defaults 1 2
LABEL=/var /var ext3 defaults 1 2
LABEL=SWAP-hda8 swap swap defaults 0 0
~
修改后:
[root@localhost ~]# vi /etc/fstab
LABEL=/ / ext3 defaults 1 1
LABEL=/boot /boot ext3 defaults 1 2
devpts /dev/pts devpts gid=5,mode=620 0 0
tmpfs /dev/shm tmpfs defaults 0 0
/dev/hda7 /opt ext3 defaults 1 2
proc /proc proc defaults 0 0
sysfs /sys sysfs defaults 0 0
LABEL=/usr /usr ext3 defaults 1 2
LABEL=/var /var ext3 defaults 1 2
LABEL=SWAP-hda8 swap swap defaults 0 0
4.挂载分区
LABEL=/boot /boot ext3 defaults 1 2
devpts /dev/pts devpts gid=5,mode=620 0 0
tmpfs /dev/shm tmpfs defaults 0 0
/dev/hda7 /opt ext3 defaults 1 2
proc /proc proc defaults 0 0
sysfs /sys sysfs defaults 0 0
LABEL=/usr /usr ext3 defaults 1 2
LABEL=/var /var ext3 defaults 1 2
LABEL=SWAP-hda8 swap swap defaults 0 0
4.挂载分区
mount -a
5.完成后,参数-i 最小值是1024,这个值的大小决定inode count的大小,他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是:
5.完成后,参数-i 最小值是1024,这个值的大小决定inode count的大小,他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是:
i=2048 Inode count:1025024
i=1024 Inode count:2048256
i=1024 Inode count:2048256
inode size的值在这是没有变化的,这也可以证明我上面定义的inode size。
让我们更加清晰的这几个定义之间的关系。
Inode size
Block size
Inode conut
让我们更加清晰的这几个定义之间的关系。
Inode size
Block size
Inode conut
[root@localhost ~]# dumpe2fs -h /dev/hda7
dumpe2fs 1.39 (29-May-2006)
Filesystem volume name: <none>
Last mounted on: <not available>
Filesystem UUID: 440696ad-80e7-4810-8648-a9efda177ea9
Filesystem magic number: 0xEF53
Filesystem revision #: 1 (dynamic)
Filesystem features: has_journal resize_inode dir_index filetype needs_recovery sparse_super
Default mount options: (none)
Filesystem state: clean
Errors behavior: Continue
Filesystem OS type: Linux
Inode count: 2048256
Block count: 1024128
Reserved block count: 51206
Free blocks: 873767
Free inodes: 2048245
First block: 0
Block size: 2048
Fragment size: 2048
Reserved GDT blocks: 512
Blocks per group: 8176
Fragments per group: 8176
Inodes per group: 16256
Inode blocks per group: 1016
Filesystem created: Fri Jul 11 18:10:33 2008
Last mount time: Fri Jul 11 18:11:02 2008
Last write time: Fri Jul 11 18:11:02 2008
Mount count: 1
Maximum mount count: 34
Last checked: Fri Jul 11 18:10:33 2008
Check interval: 15552000 (6 months)
Next check after: Wed Jan 7 18:10:33 2009
Reserved blocks uid: 0 (user root)
Reserved blocks gid: 0 (group root)
First inode: 11
Inode size: 128
Journal inode: 8
Default directory hash: tea
Directory Hash Seed: ad1b7c40-6978-49e9-82f6-2331c5cac122
Journal backup: inode blocks
Journal size: 32M
由于时间关系:关于mkfs.ext3 -i 2048 -b 8192 -f 1024 /dev/sdb2中这个-i参数的定义,我是根据对应关系推断,给了它只是个逻辑概念的定义。
dumpe2fs 1.39 (29-May-2006)
Filesystem volume name: <none>
Last mounted on: <not available>
Filesystem UUID: 440696ad-80e7-4810-8648-a9efda177ea9
Filesystem magic number: 0xEF53
Filesystem revision #: 1 (dynamic)
Filesystem features: has_journal resize_inode dir_index filetype needs_recovery sparse_super
Default mount options: (none)
Filesystem state: clean
Errors behavior: Continue
Filesystem OS type: Linux
Inode count: 2048256
Block count: 1024128
Reserved block count: 51206
Free blocks: 873767
Free inodes: 2048245
First block: 0
Block size: 2048
Fragment size: 2048
Reserved GDT blocks: 512
Blocks per group: 8176
Fragments per group: 8176
Inodes per group: 16256
Inode blocks per group: 1016
Filesystem created: Fri Jul 11 18:10:33 2008
Last mount time: Fri Jul 11 18:11:02 2008
Last write time: Fri Jul 11 18:11:02 2008
Mount count: 1
Maximum mount count: 34
Last checked: Fri Jul 11 18:10:33 2008
Check interval: 15552000 (6 months)
Next check after: Wed Jan 7 18:10:33 2009
Reserved blocks uid: 0 (user root)
Reserved blocks gid: 0 (group root)
First inode: 11
Inode size: 128
Journal inode: 8
Default directory hash: tea
Directory Hash Seed: ad1b7c40-6978-49e9-82f6-2331c5cac122
Journal backup: inode blocks
Journal size: 32M
由于时间关系:关于mkfs.ext3 -i 2048 -b 8192 -f 1024 /dev/sdb2中这个-i参数的定义,我是根据对应关系推断,给了它只是个逻辑概念的定义。
欢迎大虾们有更有力的论据来解释一下,或推翻我的观点。
三.读取一个树状目录下的文件/etc/crontab 的流程
1.操作系统根据根目录( / )的相关资料可取得 /etc 这个目录所在的 inode ,并前往读取 /etc 这个目录的所有相关属性;
2.根据 /etc 的 inode 的资料,可以取得 /etc 这个目录底下所有文件的关连数据是放置在哪一个 Block 当中,并前往该 block 读取文件的关连性容;
3.由上个步骤的 Block 当中,可以知道 crontab 这个文件的 inode 所在地,并前往该 inode ;
4.由上个步骤的 inode 当中,可以取得 crontab 这个文件的所有属性,并且可前往由 inode 所指向的 Block 区域,顺利的取得 crontab 的文件内容
四.硬链接
Hard Link 只是在某个目录下新增一个该档案的关连数据而已!
1.举个例子来说,我的 /home/vbird/crontab 为一个 hard link 的档案,他连结到 /etc/crontab 这个档案,也就是说,其实 /home/vbird/crontab 与 /etc/crontab 是同一个档案,只是有两个目录( /etc 与 /home/vbird )记录了 crontab 这个档案的关连数据罢了!也就是说,我由 /etc 的 Block 所记录的关连数据可知道 crontab 的 inode 放置在 A 处,而由 /home/vbird 这个目录下的关连数据,contab 同样也指到 A 处的 inode !所以, crontab 这个档案的 inode 与 block 都没有改变,有的只是有两个目录记录了关连数据.
2.使用 hard link 设定连结文件时,磁盘的空间与 inode 的数目都不会改变!由上面的说明来看,我们可以知道, hard link 只是在某个目录下的 block 多写入一个关连数据,所以当然不会用掉 inode 与磁盘空间。
3.当我们修改其中一个文件的内容时,互为硬链接的文件的内容也会跟着变化。如果我们删除互为硬链接关系的某个文件时,其它的文件并不受影响.
4.由于 hard link 是在同一个 partition 上面进行数据关连的建立,所以 hard link 是有限制的:
a. 不能跨 Filesystem.
b. 不能 link 目录。
a. 不能跨 Filesystem.
b. 不能 link 目录。
五.软链接
1.软链接也叫符号链接,他和硬链接有所不同,软链接文件只是其源文件的一个标记。当我们删除了源文件后,链接文件不能独立存在,虽然仍保留文件名,
但我们却不能查看软链接文件的内容了.
但我们却不能查看软链接文件的内容了.
2.Symbolic Link 与 Windows 的快捷方式可以给他划上等号,由 Symbolic link 所建立的档案为一个独立的新的档案,所以会占用掉 inode 与 block
3.所以可用使用软链接解决某个分区inode conut不足的问题(软链接到另一个inode count足够多的分区)
发表评论
-
博客搬家了
2012-11-24 17:25 685欢迎大家到我的新博客去做客 www ... -
shell脚本加密
2011-12-29 11:25 1724第一种方法(gzexe):这种加密方式不是非常保险的方法, ... -
Linux释放内存
2011-04-28 10:54 983LINUX 1)查看free -m 2)同步到硬 ... -
nagios的安装及配置实现网络监控
2011-03-08 17:37 1806Nagios通常由一个主程 ... -
Linux 释放内存方法
2011-02-18 11:12 1088先看看内存使用状况[root@node1 ~]# free - ... -
iptraf
2011-02-11 14:34 772这个软件不错。 -
Linux中sar命令
2011-01-25 14:57 1160sar这东西,一开始还以为是内部有的,原来是外部的工具,可以到 ... -
错误处理一su: /bin/bash: Too many open files in system
2010-12-17 14:38 1250[root@test ~]# cat /proc/sys/ ... -
linux IPC-消息队列
2010-12-01 11:08 1412几乎所有的 Linux 发行版本都包含 ipc ... -
linux下查看网卡实时流量工具
2010-11-20 21:16 1424nload是一个网络流量统 ... -
转:从集中到分布,解读网络视频IT架构变迁(下)
2010-11-15 13:30 1534从集中到分布,化解存 ... -
转:从集中到分布,解读网络视频IT架构变迁(上)
2010-11-15 13:28 980【IT168 专稿】2006年以视 ... -
几种去除^M的方法
2010-11-05 11:15 3247附录:几种去除^M的方法1、 cat filename1 | ... -
[转]vsftpd出现500 OOPS: cannot change directory的解决办法
2010-10-15 21:57 2223ftp服务器连接失败,错误提示: 500 OOPS: can ... -
修改linux时间。现在才真正弄明白。。。。
2010-09-10 15:02 2257附件不错 一、修改linux的时间 root使用dat ... -
su: /bin/bash: Too many open files in system错误
2010-08-20 09:23 1596切换到oracle的时候出错:[root@test ~]# ... -
rhel4中配置FC多路径管理
2010-08-10 11:02 1926rhel4中配置FC多路径管理 一、测试环境: 服务器 ... -
linux下安装rar解压及软件下载
2010-07-21 11:32 2194/lib/libc.so.6: version `GLIBC_ ... -
执行cpio命令时0511-903 Out of phase!的处理
2010-07-15 11:04 1582# cpio -idvm < aix_oracle817 ... -
Linux命令之Ethtool
2010-06-21 16:18 1514Linux/Unix命令之Ethtool ...
相关推荐
Linux 文件系统—inode 及相关概念 在 Linux 文件系统中,inode 和相关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notions。inode 是文件系统中的索引表,记录文件的属性和分布在哪些数据块上。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 inode 和相关概念。 ...
压缩包子文件的名称“理解inode - 阮一峰的网络日志.htm”表明,这篇博客文章可能是阮一峰在网络日志中对inode概念的深入解读,可能会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上述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inode。 此外,...
在苹果的MacOS操作系统中,iNodeClient是一款重要的软件工具,它通常与文件系统管理和网络连接有关。本文将深入探讨iNodeClient的功能、工作原理以及在MacOS上的安装过程,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一工具。 一、...
HFS+使用的是传统的`inode`概念,其中包含了文件的各种属性。 - **APFS**:随着技术的发展,苹果推出了更先进的APFS,它虽然不再直接使用`inode`这个词,但仍然有类似的数据结构来存储元数据。 4. **inode软件** ...
本文将深入探讨iNode的概念、工作原理以及可能的优化策略。 **一、iNode的基本概念** iNode是Linux文件系统中每个文件或目录所对应的结构体,它并不直接存储文件的数据,而是存储了指向文件数据块的指针。每个...
在苹果的Mac操作系统中,文件系统是其核心组成部分,而iNode是文件系统中至关重要的概念。"iNode10.15.pkg.zip"这个压缩包文件,显然针对的是Mac OS 10.15(Catalina)系统,提供了与iNode相关的解决方案或工具,...
Linux操作系统的核心在于其内核,而"inode"是Linux文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每个文件或目录在Linux系统中都对应一个唯一的inode号,它存储了文件的元数据,如文件大小、创建时间、访问权限等,而非文件的实际内容...
在"标签"部分,"inode"可能指的是iNode产品系列或者是与文件系统中的"Inode"概念有关,但在这里更倾向于前者,作为H3C iNode产品的标识。 至于压缩包内的文件名称列表,只有一个名为"iNode"的条目,这可能是所有...
iNodeClient是一款专为MacOS操作系统设计的客户端软件,它提供了与iNode服务器交互的功能,让用户能在苹果电脑上轻松管理文件、数据传输以及执行其他与网络相关的任务。iNode通常被用于分布式文件系统或网络存储解决...
在Linux系统中,inode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每个文件和目录在Linux文件系统中都有一个对应的inode,它存储了关于文件的元数据,如文件的所有者、权限、大小、创建和修改时间等。当我们在谈论"iNodeClient_Linux"时,...
在Linux中,理解inode的概念对于日常文件操作和故障排查非常重要。每个文件和目录都有一个唯一的inode编号,通过`ls -i`命令可以看到文件的inode号。当文件被删除时,其实只是释放了inode表中的条目,直到所有硬链接...
本文将针对“iNodeClient for Linux 64 bits”这一主题,详细探讨其在Linux 64位环境下的应用及其核心概念。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iNode。在Linux系统中,iNode是文件系统中用于存储文件元数据的一种数据结构,...
inode(节点)是 UNIX 及类 UNIX 系统中的一种数据结构,用于存储文件系统的元数据。尽管它最初被设计用于 UNIX,但现在也被其他操作系统如 IBM 的 AIX 所采用。inode 结构体包含与文件相关的必要信息。 #### 二、...
iNode,全称为“索引节点”,是Unix和类Unix操作系统(如Linux)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文件系统中用于管理磁盘上文件的关键数据结构。每个文件和目录在磁盘上都有一个对应的iNode,存储了文件的各种元数据,如文件...
在Linux中,iNode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文件系统中用于存储文件元数据的结构,包括文件的创建时间、修改时间、权限信息、大小等。然而,这里的“iNode”很可能是指一个以iNode命名的软件,而不是Linux内核中的iNode...
“linux inode”标签则提示我们,iNode是Linux文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Linux中,每个文件和目录都有一个与之关联的iNode(索引节点),它存储了关于文件的重要元数据,如文件所有者、权限、大小、创建和修改...
在Windows系统中,由于其文件系统(如NTFS或FAT)的工作方式与Linux不同,并没有直接对应的inode概念。但有一些工具或软件,比如Samba,可以让Windows与Linux系统之间实现文件共享,这其中可能会涉及到对inode的模拟...
1. **iNode基础概念**:在Unix和类Unix系统(如macOS)中,iNode是文件系统用来存储文件元数据的结构,包括文件大小、创建时间、修改时间、权限、所有者等信息。iNodeClient可能利用这些元数据快速定位和管理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