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统一世界的文明模式
我们知道,明王朝有很多附属国,明王朝的附属国是是明王朝依靠自己的实力让众多的国家服气,
“
臣服
”
而自愿加盟的。明王朝的很多附属国模式就是将来中国统一世界的模式,虽然它有足够的武力征服其它国家,但它不是依靠武力,而是靠自己的实力(道
德)说话的。尽管明王朝的模式是不完美的,有缺陷的,需要完善的。按中国文化讲,
“
使天下服
”
绝不是依靠武力,但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又不能没有武力。当人的 觉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之后,只需一番合乎规律的道理,就可以使天下归心了。当人还不开化,或是很野蛮时,这时就需要一
定的威慑力,如禹王
“
刑天舞干戚
”
。当他们来入侵时,就要保证一定能打败他们,这时就需要自身的强大。 如果你强大了,大家都来归顺,赶都赶不走;如果你落后虚弱了,大家都会离你而去(国家独立),留都留不住,留住的只是矛盾和战争。如果中国现在世界第一强
国,我看谁也不想从中国独立出去受穷。如果你自己贫穷落后,谁也不愿跟着你受穷,人家闹独立,你也不能完全怪人家,应当首先检讨一下自己做到了没有。 很明显,以什么服人,以什么形式统一天下,是与社会人的文明程度成比例的,越是文明程度高的社会,就越要以道德去统一之;越是落后野蛮的社会就越需要武力
去统一之。这和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也是同样的,越是道德败坏的社会,法律的重要性就显得越重要;越是道德高尚的社会,法律就显的无关紧要了。大家都不犯罪, 都很明理,办事都不出规矩,法律还有什么作用?反之,很多人都犯罪,不依靠法律去制裁又有什么办法?大家都犯罪,执法的人难道就不犯罪?整个社会的道德都
不好,执法的人的道德就会好?执法人的道德败坏,贪官污吏也就出来,这个社会是什么样也就可想而知了。中国统一世界的模式基本是明朝统一天下的模式,自身 强大而
“
内圣
”
,外邦、外国纷纷效法学习,主动与中国进行联合,或自愿加入中国,而不是靠武力征服,这就是
“
外王
”
。不过,现在理论上更明确了,因为明王
朝的理论还是浑浑沌沌。明王朝虽然提出过无为而治,其实明王朝社会根本不具备无为而治的社会条件,因为那时的人的道德品质根本就达不到那样的程度,明王朝 的发展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明王朝形式上崇儒,但是整个明王朝的意识形态还是很乱的,就皇帝而言,有据可查的,有信儒的,有信佛的,有信道的,有信基督
的,据说还有信穆斯林的,可能还有什么都不信的,是否还有受唯物主义影响的呢?不可而知。这说明,明王朝还不具备真正的内圣外王的条的。无为而治的社会, 要求社会人的素质、道德水平非常高,人们不犯罪,当然也就不需要什么治理了,这样才能达到无为而治的。内圣的国家,内部必须治理得好,人们有高尚的道德品
质,整个国家从上到下能够凝聚成一个整体,就象蜜蜂与蚂蚁(白蚁)王国一样(这当然是一种低级的凝聚形式),只有集体,没有个人,只有大公,而无自私。一 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凝聚这么结实,将是无坚不摧的,没有任何敌人能战胜他们、能够奴役他们的。如果整个人类都能凝聚成一个整体,没有人类无法战胜的困难,
整个人类的生活还能不幸福吗?中国人用的实力与道德上的感招而外王的,中国人的外王也不是为了Rob别的国家和人民,而是与我同富,共同走向人类文明,最终 达到与我同样的程度,这就是
“
天下大同
”
。而西洋人的用的都是强盗逻辑,他们走到哪里,就抢到哪里,特别是欧洲的殖民主义时代,对印度、非洲、美洲的印第
安人,对澳洲的土著人,对东南亚。甚至对明代的中国也进行过强盗式的侵略,只是遭到了明王朝有力的反击,这些强盗不是被砍头,就被击溃。否则当时的中国就 可能成为被侵略的对象。即便是现代的所谓
“
欧美文明
”
,也是考虑自己的利益太多,不能与中国天下大同相提并论。中国如果搞得好,抛弃错误的哲学思想,在不
远的将来(
20——30
年)即可赶到世界的最前例。那时中国不用武力,只需要文化与道德宣传,就可以统一整个人类世界。当然,在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还是
需要军事实力的。做一个假设:中国明朝如果不灭亡,按正常的形式发展,不一定会走资本主义模式,中国人有中国人自己的模式。如对天下的兼并,英法德走的是 殖民扩张,海上侵略的政策。而中国人很可能是道义上的宣传,在中国发达的基础上,让大家自愿的加入中国,接受中国式的文明。在生产模式上,即便是资本主义
模式,也是比较温 和的,不会象欧洲国家那样,对人那么残酷,那么缺少人性。还很可能走公有制,或一部分走向公有制可能。 残酷,不是中国文化的本质。 中国历代对少数民族都很优惠,如汉王朝、唐王朝、明王朝都是这样的,其它朝代不可而知。汉民族和汉人王
朝给他们传授文明,传授生产技术,在经济给于赠赐帮助,允许它们出入很多关隘(不允许汉民族)经商、放 牧、打猎、开荒。可是当他们学得汉民族的先进生产劳动技术时,为什么总是对汉民族一次次的举起了屠刀呢。
分享到:
相关推荐
在现代社会的快速演进中,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变得越发紧迫。特别是对于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而言,传统...最终,《中国节日志》将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连接历史与现代的文化桥梁,为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总结来说,中国联通的企业文化创新和精神文明建设是其成功的关键因素。通过创新文化激发活力,激情文化鼓舞士气,诚信文化巩固基础,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精神支撑,这些都为联通在电信行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中国古筝、印度西塔尔、非洲鼓等,都是各自民族文化的瑰宝,不仅为本民族人民所珍视,也为世界所推崇。 其次,多元文化观的建立对于音乐交流与融合具有促进作用。多元文化观倡导尊重与包容不同文化,这种思想在...
这篇资料是针对2015届高考历史复习的模块综合检测,主要涵盖了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的相关知识点。试题涉及了历史的多个方面,包括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等。 1. 随葬品反映了墓主人生活的社会状况。...
全国200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中国文化概论》试题涵盖了中国文化发展中的多个重要知识点。这门课程旨在考察考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涉及领域包括历史、哲学、社会制度、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多个...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不仅是对中国古代文明的深入挖掘,更是对人类文明起源理论的重要贡献,它填补了世界文明史的部分空白,加深了我们对中华文明起源、发展和特质的理解,对于增进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推动多民族统一...
【三维设计】2015届高考历史 通史模式 的这部分内容主要涵盖了先秦、秦汉时期的中国古代文明,这是中国历史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是古代文明的奠基和初步发展时期。在这个阶段,中国经历了从部落联盟到封建王朝的...
- 文化思想:百家争鸣,各种思想流派如儒家、道家、法家等繁荣发展,奠定了中国文化多元化的基础。 2. **秦汉时期**: - 政治体制: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架构,影响深远...
这篇文档实际上是一个高考历史复习资料,内容涵盖了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的相关知识点,但标签为“技术”,这可能有些不匹配。不过,我们可以尝试从中提取与技术相关的历史知识点。 1. **农业工具与生产技术**...
黄河,作为中华文明的摇篮,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讲好黄河故事,传承黄河文化,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民族精神的弘扬。黄河文化,源自黄河沿岸丰富的历史资源,包括文物、戏曲、...
【知识点详解】 1. **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 西周时期,确立了宗法制和分封制,奠定...在教学和复习中,应注重这些关键点的深入理解和应用,结合具体历史事件,理解政治文明对中国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的深远影响。
9. 中国文化的现实意义:中国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奋斗历程的见证,也是推动当今社会固本开新的精神动力,它有能力在世界舞台上进行对话,展现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
1. 文化遗产国家公园:以“多彩民族文化·人类精神家园”为主题,设立各省市文化遗产展览馆,展示世界各地的民族风情和中华文明。此外,计划创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大学》,涵盖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古...
这种世界观强调各个民族历史文化在世界中的平等共存,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其次,“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它将个人与群体紧密相连,家庭价值扩大至整个社会。这种关系性伦理视...
这篇文档主要涉及的是高中历史...这些知识点涵盖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早期国家的治理模式、历史人物的影响、制度的演变以及思想文化的发展,是高中历史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对于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变迁有着重要的价值。
中国古代政治和经济文明的演进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阶段涉及了从早期国家的形成到封建社会的繁荣。本文将详细解析其中的关键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不仅是历史教育的核心,也是理解中国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关键。
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另一项重要原则,强调知识与行动的统一,提倡通过实践来获得真知。这一原则对于现代化社会的建设尤其重要。 此外,注重精神修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从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
在探究世界文明的交光互影中,2022年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五学案的第六...通过对这些历史联系的研究,我们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各自文明的独特性,还能够欣赏到人类文明在多样中寻求统一、在差异中探索共性的壮丽景象。
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如自强不息、以和为贵、讲信修睦、仁爱、和谐、变革创新等,是中国文化传统的具体展现。这些行为方式和价值观不仅深入个体,更是塑造中国大国气质的重要因素。中国表现出的和平、稳健、...
中华文化始终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在影响着世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交流模式。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力量,它不仅是我们的历史遗产,更是我们构建精神家园的重要基石。传承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