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angzb
  • 浏览: 3506696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北京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SAN,NAS,DAS及其架构之间区别

阅读更多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存储技术已经得到了业界和各个应用领域专业人士的重视。数据量的迅速增长为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问题和要求,如何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如何实现不同数据的集中管理,如何实现网络上的数据集中访问,如何实现不同主机类型的数据访问和保护等等。所有这些都呼唤着新的网络存储技术及其产品的出现。

SAN与NAS技术和产品的出现不仅仅拓展了网络发展的空间,更为重要的是,它们将网络技术与新兴的存储领域有机地结合起来,在IT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SAN和NAS经常被视为两种竞争技术,实际上,二者还能够很好地相互补充,以提供对不同类型数据的访问。SAN针对海量、面向数据块的数据传输,而NAS则提供文件级的数据访问功能。

这两种技术不但可以满足灵活的存储访问的需要,而且SAN和NAS都基于开放的、业界标准的网络协议:用于SAN的光纤通道协议和用于NAS的网络协议(如 TCP/IP)。SAN的应用范围更为广泛,而且可以提供对NAS设备的存储,而NAS一般只限于文件级数据访问的应用。如果不考虑它们之间的差别,SAN和NAS在今天的企业级存储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传统的服务器连接存储拥有更多的优势。

SAN和NAS在数据中心领域对传统的服务器连接存储是强有力的补充和替代。因而,企业级用户逐渐认识到其众多的优点,包括改进的灵活性、更方便的存储部署,以及更低的总体拥有成本。尽管SAN和NAS技术可以提供竞争优势,但是它们都是为特定的环境和应用而设计的。

SAN的关键特性

SAN作为网络基础设施,是为了提供灵活、高性能和高扩展性的存储环境而设计的。SAN通过在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例如磁盘存储系统和磁带库)之间实现连接来达到这一目的。

高性能的光纤通道交换机和光纤通道网络协议可以确保设备连接既可靠且有效。这些连接以本地光纤或SCSI(通过SCSI-to-Fibre Channel转换器或网关)为基础。一个或多个光纤通道交换机以网络拓扑(SAN架构)形式为主机服务器和存储设备提供互联。

由于SAN是为在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之间传输大块数据而进行优化的,因此SAN对于以下应用来说是理想的选择:

关键任务数据库应用,其中可预计的响应时间、可用性和可扩展性是基本要素。
集中的存储备份,其中性能、数据一致性和可靠性可以确保企业关键数据的安全。
高可用性和故障切换环境可以确保更低的成本、更高的应用水平。
可扩展的存储虚拟化,可使存储与直接主机连接相分离,并确保动态存储分区。
改进的灾难容错特性,在主机服务器及其连接设备之间提供光纤通道高性能和扩展的距离(达到150公里)。
SAN的主要长处

面对迅速增长的数据存储需求,大型企业和服务提供商渐渐开始选择SAN作为网络基础设施,因为SAN具有出色的可扩展性。事实上,SAN比传统的存储架构具有更多显著的优势。例如,传统的服务器连接存储通常难于更新或集中管理。每台服务器必须关闭才能增加和配置新的存储。相比较而言,SAN不必宕机和中断与服务器的连接即可增加存储。SAN 还可以集中管理数据,从而降低了总体拥有成本。

利用光纤通道技术,SAN可以有效地传输数据块。通过支持在存储和服务器之间传输海量数据块,SAN提供了数据备份的有效方式。因此,传统上用于数据备份的网络带宽可以节约下来用于其他应用。

开放的、业界标准的光纤通道技术还使得SAN非常灵活。SAN克服了传统上与SCSI相连的线缆限制,极大地拓展了服务器和存储之间的距离,从而增加了更多连接的可能性。改进的扩展性还简化了服务器的部署和升级,保护了原有硬件设备的投资。

此外,SAN可以更好地控制存储网络环境,适合那些基于交易的系统在性能和可用性方面的需求。SAN利用高可靠和高性能的光纤通道协议来满足这种需要。

SAN 的另一个长处是传送数据块到企业级数据密集型应用的能力。在数据传送过程中,SAN在通信结点(尤其是服务器)上的处理费用开销更少,因为数据在传送时被分成更小的数据块。因此,光纤通道SAN在传送大数据块时非常有效,这使得光纤通道协议非常适用于存储密集型环境。

今天,SAN已经渐渐与NAS环境相结合,以提供用于NAS设备的高性能海量存储。事实上,许多SAN目前都用于NAS设备的后台,满足存储扩展性和备份的需要。

SAN带来的好处

SAN的一个好处是极大地提高了企业数据备份和恢复操作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基于SAN的操作能显著减少备份和恢复的时间,同时减少企业网络上的信息流量。

通过将SAN拓展到城域网基础设施上,SAN还可以与远程设备无缝地连接,从而提高容灾的能力。SAN部署城域网基础设施以增加SAN设备间的距离,可达到 150公里,而且几乎不会降低性能。企业可以利用这一点,通过部署关键任务应用和用于关键应用服务器的远程数据复制来提高容灾能力。备份和恢复设备是实现远程管理的需要。

另外,基于交易的数据库应用从SAN部署中获益颇多。其无缝增加存储的能力可以减少数据备份的时间。

SAN存在的问题

近两年来,SAN这一概念已经渐入人心。SAN可以取代基于服务器的存储模式,性能更加优越。然而,时至今日,互操作性仍是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SAN本身缺乏标准,尤其是在管理上更是如此。虽然光纤通道(Fibre Channel)技术标准的确存在,但各家厂商却有不同的解释,于是,互操作性问题就像沙尘暴一样迎面扑来,让人猝不及防。

一些SAN厂商通过SNIA等组织来制定标准。还有一些厂商则着手大力投资兴建互操作性实验室,在推出SAN之前进行测试。另一种途径便是外包SAN。尽管SAN厂商在解决互操作性问题上已经取得了进步,不过,专家仍建议用户采用外包方式,不要自己建设SAN。

NAS的关键特性

NAS 解决方案通常配置为作为文件服务的设备,由工作站或服务器通过网络协议(如TCP/IP)和应用程序(如网络文件系统NFS或者通用Internet文件系统CIFS)来进行文件访问。大多数NAS连接在工作站客户机和NAS文件共享设备之间进行。这些连接依赖于企业的网络基础设施来正常运行。

为了提高系统性能和不间断的用户访问,NAS采用了专业化的操作系统用于网络文件的访问,这些操作系统既支持标准的文件访问,也支持相应的网络协议。

NAS使文件访问操作更为快捷,并且易于向基础设施增加文件存储容量。因为NAS关注的是文件服务而不是实际文件系统的执行情况,所以NAS设备经常是自包含的,而且相当易于部署。

NAS 设备与客户机之间主要是进行数据传输。今天在LAN/WAN上传输的大量数据被分成许多小的数据块。传输的处理过程需要占用处理器资源来中断和重新访问数据流。如果数据包的处理占用太多的处理器资源,则在同一服务器上运行的应用程序会受到影响。由于网络拥堵影响NAS的性能,所以,其性能局限性之一是网络传输数据的能力。

NAS存储的可扩展性也受到设备大小的限制。增加另一台设备非常容易,但是要像访问一台机器上的数据那样访问网络环境中的内容并不容易,因为NAS设备通常具有独特的网络标识符。由于上述这些限制,NAS环境中的数据备份不是集中化的,因此仅限于使用直接连接设备(如专用磁带机或磁带库)或者基于网络的策略,在该策略中,设备上的数据通过企业或专用LAN进行备份。

NAS与DAS方式的区别

作为一种新兴的存储技术,NAS有着传统直接连接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优势。表1对这两种方式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比较。

表1 NAS与DAS的比较

网络附加存储(NAS)                                
通过文件系统的集中化管理能够实现网络文件的访问。  
用户能够共享文件系统并查看共享的数据。            
专业化的文件服务器与存储技术相结合,为网络访问提供高可靠性的数据。
直接连接存储(DAS)
只能通过与之连接的主机进行访问。
每一个主机管理它本身的文件系统,但不能实现与其他主机共享数据。
只能依靠存储设备本身为主机提供高可靠性的数据。

NAS的技术特点

NAS为那些访问和共享大量文件系统数据的企业环境提供了一个高效、性能价格比优异的解决方案。数据的整合减少了管理需求和开销,而集中化的网络文件服务器和存储环境—包括硬件和软件—确保了可靠的数据访问和数据的高可用性。可以说,NAS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综合机制。

NAS技术能够满足特定的用户需求。例如当某些企业需要应付快速数据增长的问题,或者是解决相互独立的工作环境所带来的系统限制时,可以采用新一代NAS技术,利用集中化的网络文件访问机制和共享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达到减少系统管理成本,提高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的目的。

NAS的主要长处

NAS适用于那些需要通过网络将文件数据传送到多台客户机上的用户。NAS设备在数据必须长距离传送的环境中可以很好地发挥作用。

此外,NAS设备非常易于部署—可以使NAS主机、客户机和其他设备广泛分布在整个企业的网络环境中。正确地进行配置之后,NAS可以提供可靠的文件级数据整合,因为文件锁定是由设备自身来处理的。尽管其部署非常简单,但是企业仍然要确保在NAS设备的配置过程中提供适当的文件安全级别。

NAS带来的好处

NAS应用于高效的文件共享任务中,例如UNIX中的NFS和Windows NT中的CIFS,其中基于网络的文件级锁定提供了高级并发访问保护的功能。NAS设备可以进行优化,以文件级保护向多台客户机发送文件信息。

在某些情况下,企业可以有限地为数据库应用部署NAS解决方案。这些情况一般只限于以下的应用:大量的数据访问是只读的;数据库很小;要访问的逻辑卷也很少&#59; 所要求的性能也不高。在这些情况下,NAS 解决方案有助于减少用户的总体拥有成本。

互为补充的两种技术

尽管它们之间存在着区别,但是SAN和NAS是两种互为补充的存储技术。例如,SAN在数据块传输和扩展性方面表现优秀,并能够有效地管理设备。企业可以从将SAN应用于关键任务应用、存储集中、备份恢复和高可用性计算等方面受益无穷。

与SAN相比,NAS支持多台对等客户机之间的文件共享。NAS客户机可以在企业中任何地点访问共享的文件。因为在NAS环境中文件访问的逻辑卷较少,对于响应时间要求也不是很高,所以其性能和距离要求也相对较低。

表2 SAN与NAS关键特性比较


                  SAN                              NAS
协议   Fibre Channel Fibre Channel-to-SCSI         TCP/IP
应用   *关键任务,基于交易的数据库应用处理        *NFS和CIFS中的文件共享
       *集中的数据备份                            *长距离的小数据块传输
       *灾难恢复                                  *有限的只读数据库访问
       *存储集中                    
优点   *高可用性                                  *距离的限制少
       *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简化附加文件的共享容量
       *减少远网络流量                            *易于部署和管理
       *配置灵活
       *高性能
      *高可扩展性
      *集中管理

NAS 和SAN之间的许多原有差别开始消失。例如,NAS设备逐渐采用SAN来解决与存储扩展和备份恢复相关的问题。尽管这两种技术类似,但是NAS不能提供 SAN所带来的全面的商业优势。然而,与传统的服务器附加存储相比,不管是SAN还是NAS技术都能减少用户的总体拥有成本,并能提供更好的投资回报。




 弱智 回复于:2002-10-20 00:42:35

very good!
:}

 final fantasy 回复于:2005-08-13 14:00:34

NAS                                SAN
以网络为中心              以数据为中心
LAN或WAN                       专用的存储网络
定义了一个产品或设备       定义了个体系结构
高等待时间,基于TCP/IP      低等待时间,基于特定协议
非直接连接                 直接连接(交换式)
共享文件和数据             服务器拥有一个卷标

 ceacdong 回复于:2005-08-17 11:22:02

说简单点,NAS是一个网络存储硬盘,SAN是存储网络

 sqmax 回复于:2005-08-17 15:38:04

这种骨灰帖怎么又被大家挖出来了啊??呵呵

 jxlh 回复于:2005-08-18 11:01:17

好东西,顶

 xizi1234567 回复于:2005-08-24 09:50:01

熊来了

 星海夜航 回复于:2005-08-24 10:12:08

还行
再受一遍教育

 quan1020 回复于:2006-05-07 13:06:19

引用:原帖由 sqmax 于 2005-8-17 15:38 发表
这种骨灰帖怎么又被大家挖出来了啊??呵呵

不好意思,到了2006年,遇到问题了——又得挖出来了,嘿嘿!
谢谢。




原文链接:http://bbs.chinaunix.net/viewthread.php?tid=17061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SAN_NAS_DAS.rar_DAS SAN N_NAS_das_it

    SAN,NAS,DAS及其架构之间区别,摘自IT网站,希望对存储安全新手有所帮助

    2019年整理DAS、NAS和SAN存储方案的比.doc

    【IT168 专稿】企业存储领域中,DAS(Direct Attached Storage,直连式存储)、...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往往根据自身情况,逐步从DAS过渡到NAS或SAN,或者结合使用,形成混合存储架构,以实现最佳的存储效率和成本效益。

    SAN NAS iSCSI 百度百科定义 相关网页

    这里我们将深入探讨三种常见的存储架构:SAN(Storage Area Network)、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和iSCSI(Internet 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这些都是百度百科定义的相关概念。 **1. SAN...

    浅议DAS、NAS、SAN三种存储架构

    《深入理解DAS、NAS和SAN:三种存储架构解析》 在现代信息技术中,存储架构是数据管理和保护的核心。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企业对存储的需求不断攀升,了解DAS、NAS和SAN这三种主要的存储架构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

    SAN和NAS的区别

    SAN(Storage Area Network,存储区域网络)和 NAS(Network-Attached Storage,网络附加存储)是两种不同的数据存储解决方案,它们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 NAS 是一种特殊的专用数据存储服务器,包括存储器件(例如...

    DAS NAS SAN raid

    ### DAS、NAS、SAN与RAID:存储技术解析 #### DAS——直连式存储:历史与局限 直连式存储(Direct-Attached Storage,简称DAS)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存储方式,它直接将存储设备连接至服务器,依赖于服务器的操作系统...

    浅议DAS、NAS、SAN三种存储架构.doc

    浅议 DAS、NAS、SAN 三种存储架构 在当今的磁盘存储市场上,存储分类可以根据服务器类型分为封闭系统的存储和开放系统的存储。其中,开放系统的存储又可以分为内置存储和外挂存储。外挂存储根据连接的方式可以分为...

    什么是SAN与NAS

    SAN(Storage Area Network,存储区域网络)和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网络附加存储)是两种不同的数据存储技术,它们在数据存储和网络架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SAN是一种高速子网,可以卸载主网络中的流量...

    存储基础知识DAS、SAN、NAS详解

    总之,了解DAS、SAN和NAS的基本概念及其优缺点,有助于IT专业人士做出明智的决策,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存储需求,优化资源分配,同时提高整体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在规划和设计存储解决方案时,必须综合考虑业务需求、...

    DAS、NAS和SAN存储模式

    DAS、NAS和SAN代表了三种不同的存储架构模式。DAS适用于小型或简单的应用场景,NAS更适合于需要文件共享的环境中,而SAN则更加适用于大规模、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存储需求。企业在选择合适的存储方案时,应根据自身的...

    图文阐释DAS、NAS、SAN

    DAS、NAS和SAN是三种常见的存储架构,它们各自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1. 直连式存储(DAS) 直连式存储是最基础的存储方式,它将硬盘直接连接到服务器上,通过SCSI接口进行数据传输。DAS简单、成本低,适用于...

    DAS、NAS和SAN存储方案的比较.doc

    随着技术的发展,DAS、NAS和SAN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出现了融合的解决方案,例如融合NAS/SAN技术,旨在结合两者的优点,提供高速度和协作性的统一存储平台。然而,这样的融合需要时间来完善,并且可能需要更高级的...

    DAS_NAS_SAN概念及比较

    DAS_NAS_SAN 概念及比较 DAS(Direct Attached Storage,直接连接存储)是一种将外置存储设备直接...DAS、NAS 和 SAN 都是不同的存储架构,每种架构都有其优缺点,在选择存储架构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选择。

    SAN与NAS的区别.pdf

    ### SAN与NAS的区别详解 #### 一、概述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据存储技术对于企业和组织至关重要。随着数据量的快速增长和技术的进步,高效且可靠的存储解决方案成为必需。两种主流的存储架构——存储区域网络...

    DAS, NAS, SAN 三种存储技术比较.doc

    DAS, NAS, SAN 三种存储技术比较 DAS(Direct Attached Storage,直连附加存储)是一种直接连接到计算机主板总线上的存储设备,可以理解为本地文件系统。这种设备直接连接到计算机主板总线上,计算机将其识别为一个...

    NAS+SAN是存储方案的最佳选择

    【NAS+SAN 存储方案】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存储需求的增长速度达到了惊人的每年52%,这...随着技术的进步,企业应考虑利用NAS和SAN的综合优势,构建灵活、高效且适应性强的存储架构,以应对不断攀升的IT存储需求。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