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 1547126 次
- 性别:
- 来自: 上海
文章分类
- 全部博客 (532)
- 软件设计师 (7)
- PSP (5)
- NET MD (9)
- Hibernate (8)
- DIY (51)
- Work (43)
- GAME (24)
- 未分类 (44)
- iPod (6)
- MySQL (39)
- JSP (7)
- 日语能力考试 (36)
- 小说 (4)
- 豆包网 (23)
- 家用电脑 (7)
- DB2 (36)
- C/C++ (18)
- baby (9)
- Linux (13)
- thinkpad (23)
- OA (1)
- UML (6)
- oracle (24)
- 系统集成 (27)
- 脑梗塞 (6)
- 车 (8)
- MainFrame (8)
- Windows 7 (13)
- 手机 (8)
- git (12)
- AHK (2)
- COBOL (2)
- Java (9)
最新评论
-
安静听歌:
... ...
UUID做主键,好还是不好?这是个问题。 -
lehehe:
http://www.haoservice.com/docs/ ...
天气预报 -
lehehe:
[url http://www.haoservice.com/ ...
天气预报 -
liubang201010:
监控TUXEDO 的软件推荐用这个,专业,权威.并能提供报警和 ...
(转载)Tuxedo中间件简介 -
tinkame:
Next[j] =-1 当j=0时;=Max{k|0<k ...
KMP字符串模式匹配详解
http://bbs.52hardware.com/thread-12995172-1-1.html
图解双硬盘安装
本帖最后由 563406 于 2009-7-12 00:14 编辑
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回复才可以浏览
一、确定连接方案
http://bbs.52hardware.com 52硬件
IDE设备(例如硬盘、光驱等)上都会使用一组跳线来确定安装后的主盘(Master,MA)、从盘(Slave,SL)状态。如果在一根IDE数据线上接两个IDE设备的话,还必须分别将这两个IDE设备设置为一个为主盘,另一个为从盘状态。这样,安装后才能正常使用。http://bbs.52hardware.com 52硬件
http://bbs.52hardware.com 52硬件
如果一根IDE数据线上只接惟一的IDE设备,不管这个IDE设备原先是设置为主盘还是从盘状态,都不需要对这个惟一的IDE设备重新设置跳线。
http://bbs.52hardware.com 52硬件
通常都是将性能较好的新硬盘接在第一条IDE数据线上,设为主盘,作为开机引导硬盘。至于旧硬盘,有几种接法:
1.两个硬盘接在同一根硬盘数据线上,则第二硬盘应设为从盘。
http://bbs.52hardware.com 52硬件
2.第二硬盘接在第二个IDE接口上,如果该接口的数据线上只有一个硬盘,也没接光驱,那么第二硬盘就不用跳线;如果这根数据线上还挂有光驱,一般将第二硬盘和光驱的其中一个设为主盘,另一个设为从盘,这由你决定。
二、设置硬盘跳线
http://bbs.52hardware.com 52硬件
确定好硬盘的连接方案后,就要设置硬盘跳线了。一般可以在硬盘的IDE接口与电源接口之间找到由3~5列跳线。不管是什么硬盘,在跳线设置上,大致可分成主盘、从盘与电缆选择(Cable Select)三种。硬盘的出厂预设值都是设为主盘,所以如果将硬盘设为主盘,一般就不用设置跳线了。
http://bbs.52hardware.com 52硬件
硬盘跳线大多设置在硬盘的电源插座和数据线接口之间,如图1所示。
图1http://bbs.52hardware.com 52硬件
有些三星硬盘的跳线是设置在硬盘背面的电路板上,然后根据硬盘正面或数据线接口上方标示的跳线设置方法,如本例的希捷4.3GB硬盘正面就有跳线设置图,如图2所示。
图2
根据图中标示的设置方案,取出所有跳线帽就是从盘了,如图3所示。
图3
三、安装硬盘与数据线
http://bbs.52hardware.com 52硬件
打开机箱,将硬盘装入机箱的3.5英寸的安装架,并用螺钉固定,将第一根IDE数据线未端安装老硬盘的IDE接口,IDE数据线中端安装新硬盘的IDE接口,如图4所示。而且,IDE数据线的Pin1(也就是红边)必须与硬盘和IDE接口的Pin1相连接。最后再将梯形的四针电源插头接到硬盘的电源插座上。
图4
将IDE数据线接到主板的IDE插槽中,同样也要将IDE数据线的红边对准IDE插槽的Pin1,如图5所示。一般来说,主板上会有两个IDE插槽,将80针或40针的IDE数据线的另一端安装这个主板上第一个IDE插槽中。(两个硬盘之间最好留出一些空间,隔远点,以方便散热,不要像图上这样)
图5
http://bbs.52hardware.com 52硬件
如果主板和硬盘都支持ATA 66/100/133,那么务必要使用80针的IDE数据线。否则,如果使用40针的IDE数据线的话(即与光驱的数据线相同),将会影响硬盘传输速率。
http://bbs.52hardware.com 52硬件
四、设置CMOS参数
http://bbs.52hardware.com 52硬件
对于新的主板来说,一般都会自动检测硬盘参数,也就是说只要硬盘安装正确,就无须设置CMOS。对于一些老主板来说,可能就需要手动进行设置了。
启动计算机后,按“Del”键进入CMOS Setup程序的主菜单,选择“IDE HDD Auto Detection(IDE硬盘驱动器自动检测)”并回车,可以看到第一、第二硬盘的所有参数,包括容量、柱面数、磁头数、扇区数、工作模式等等。检测结果表明,双硬盘的安装和设置已经成功。按“Esc”键,退回到主菜单,最后按快捷键“F10”或选择“Save And Exit Setup(存盘退出)”。退出CMOS Setup程序后,将重新启动计算机,如果在开机自检时,能检测出硬盘参数就说明已安装成功。
http://bbs.52hardware.com 52硬件
用Fdisk进行硬盘的重新分区及用Format进行硬盘分区的格式化。不过在格式化硬盘时一定要注意“盘符交错”问题。例如已将新硬盘分为三个区,格式化D盘时,千万不能输入“format D:”,而是要输入“format E:”,否则只会格式化老硬盘的C盘。建议在格式化新硬盘之前不要挂接老硬盘,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http://bbs.52hardware.com 52硬件
安装双硬盘的过程比较简单,只要、细心一般就可以顺利完成。如果主板比较老,安装双硬盘之后,出现在通电自检时就可能死机、锁住,或者硬盘容量显示错误等现象,那么很可能是遇到传说中的硬盘容量限制问题了。
发表评论
-
(转)[超頻測試] 頂級龍二965的浮點運算速度因外頻上300而爆走16%
2010-02-01 12:36 2718http://www.coolaler.c ... -
(转)技嘉 MA790FXT-UD5P搭配AMD X4 965超频解析
2010-02-01 09:16 3763http://diybbs.zol.com.cn/fr ... -
(转)图解AMD电脑组装全过程
2010-01-14 16:09 1512http://bbs.52hardware.com/thr ... -
(转)机箱前置音频接线连接方法
2010-01-14 16:07 1761http://bbs.52hardware.com/thr ... -
(转)图解Intel电脑组装过程
2010-01-14 16:05 1383http://bbs.52hardware.com/threa ... -
(转)电脑内外接口全程图解
2010-01-14 14:46 2288http://bbs.52hardware.com/thr ... -
(转)CMOS放电详细图解
2010-01-14 14:44 3070http://bbs.52hardware.com/threa ... -
(转)菜鸟进阶必修课-------主板插线小百科
2010-01-14 08:59 1675http://bbs.52hardware.com ... -
(转)如何看主板供电
2010-01-13 17:40 1560http://bbs.52hardware.com/threa ... -
(转)电脑电源接口图详解
2010-01-13 17:39 2551http://bbs.52hardware.com ... -
(转)图文版本全面讲解电脑主板
2010-01-13 14:07 16151.图文版本全面讲解 ... -
我的IDE硬盘在易讯的返修经历
2009-07-31 17:44 2409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我的第二篇原创了(第一 ... -
做个硬盘调查,各位进来看看
2009-07-20 09:16 2639http://bbs.crsky.com/read.php?t ... -
新蛋耳机
2009-07-14 17:22 280http://www.newegg.com.cn/xdv/Co ... -
如何测试光盘的质量?
2009-07-01 12:40 1804http://stor-age.zdnet.c ... -
迅盘——百度百科
2009-06-17 11:01 1448http://baike.baidu.com/view/965 ... -
ThinkPad -- 升级至 Vista 前需要先卸载Rescue and Recovery
2009-06-16 14:55 1794http://www.91bjb.com/bbs ... -
移花接木 ATI显卡独立色差输出接电视方法
2009-04-06 02:01 2741移花接木 ATI显卡独立色差输出接电视方法 作者:e ... -
ATI显卡色差输出全攻略 附转接线制作方法
2009-04-06 01:59 2417http://www.cnpdb.com/doc/2006-0 ... -
S端子相关 图集
2009-04-06 01:46 1229http://pinglun.it ...
相关推荐
以下是对“图解电脑双硬盘的安装(二个SATA)”这一主题的深入解析,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详实的指导。 ### 一、硬件安装步骤 #### 1. 准备工作 在开始安装前,确保手头拥有两个SATA接口的硬盘、SATA数据线...
### 双硬盘安装详解 #### 一、双硬盘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在开始双硬盘安装之前,我们需要确保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已经完成: 1. **硬件准备**:确认已购买的第二块硬盘(本例中为希捷1TB硬盘)是否与主板兼容。...
Ghost 硬盘对拷图解教程双硬盘克隆 在这篇教程中,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 Ghost 软件来实现硬盘对拷,也就是把一块硬盘上的数据拷贝到另一块硬盘上,从而实现目标硬盘跟源硬盘拥有相同的数据。这种方法非常适用于网吧...
在标题和描述中提到的“Ghost硬盘对拷图解教程(双硬盘克隆)”主要介绍了如何使用Ghost软件将一个硬盘的数据完整复制到另一个硬盘的过程,实现两个硬盘数据的完全一致。这一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 **多硬盘任务...
### Windows XP 硬盘安装 Ubuntu 11.10 双系统全程图解 #### 知识点一:准备工作 - **硬件需求**:具备能够运行 Windows XP 的计算机一台。 - **软件需求**: - Ubuntu 11.10 ISO 镜像文件,推荐版本为 `ubuntu-...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讲解如何使用硬盘安装Windows 7,同时也会提及Win8硬盘安装的相似之处。硬盘安装是一种方便快捷的系统安装方法,尤其适用于已有操作系统的情况,无需借助光盘或USB驱动器。 首先,确保您已下载...
3. **硬件连接**:在开始之前,您需要将A机器的硬盘拆下,并将其挂接到B机器上,组成双硬盘系统。特别注意IDE硬盘的跳线设置,以确保硬盘在BIOS中被正确识别。 ### 硬盘对拷步骤 一旦上述前提条件得到满足,您就...
跳线设置是双硬盘安装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在双硬盘环境中,需要将一块硬盘设置为主盘(Master Device),另一块设置为从盘(Slave Device)。通常情况下,建议将性能更好的硬盘设为主盘,而不是仅仅依据硬盘容量...
本教程将详细介绍如何通过硬盘安装方法在您的计算机上安装Ubuntu Linux系统,并同时设置双系统,以便与现有的Windows或其他Linux系统共存。 首先,确保您已下载最新版的Ubuntu ISO镜像文件。您可以从Ubuntu官方网站...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讲解如何使用硬盘安装Windows 7系统,特别针对那些使用传统方法失败的用户。由于Windows XP的PE工具无法直接在Windows 7环境下进行安装,我们需要采用一种新的方法,即通过NT6 HDD Installer...
DELL服务器安装全过程详解 DELL服务器安装是一个涉及硬件组装、系统配置和软件安装的复杂过程,特别是对于DELL PowerEdge 2950这样的双...对于初次接触服务器安装的网络管理员,详尽的图解教程是十分宝贵的参考资料。
本文将详细讲解如何全程图解安装Windows ME和Windows XP双系统,确保内容直白易懂,便于每一个计算机用户理解并操作。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双系统。双系统是指在同一台计算机上安装了两个或多个操作系统,通过...
你需要准备好两个系统镜像文件,这里是XP和Windows 7的下载链接,以及两个辅助工具:bcdautofix v1.0.5和硬盘安装工具(OneKey Ghost)6.3。确保你的硬盘有一个约20GB的空白主分区,这将是Windows 7的安装位置。 步骤...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探讨如何使用硬盘安装Windows 7和XP双系统,这是一个适用于电脑用户升级或添加新操作系统的实用方法。以下是一步一步的详细教程: **一、准备阶段** 1. **硬件配置**: 以作者的电脑为例,配置...
标题中的“nt6硬盘安装Win7的图解详细教程”指的是使用NT6 HDD Installer工具来在硬盘上安装Windows 7操作系统的过程。这个方法不同于传统的Windows XP安装方式,因为Windows 7引入了一些新的安装机制。 首先,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