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本文接着上文PS教程(一) ,接着总结PS
PS前期工作是搞选区,中期工作是做创建,后期工作是调色
PS是一款位图软件,基于像素进行编辑的,而路径是矢量元素
【规划】
规划不变,以后每天晚上都会学习一段时间,时间段计划为7:00---10:30
【列表】
(13)索套工具;
(14)魔法工具;
(15)快速选择工具;
(16)选区的编辑调整;
(17) 历史工具;
(18)画笔与橡皮擦;
(19)图像修复;
【主体】
(13)索套工具
作用:建立不规则选区,以及根据图像边缘,智能快速建立选区
主要内容为索套工具,多边形索套工具,磁性索套工具,魔棒工具,快速选择工具
①套索工具用法
点击鼠标左键,拖动鼠标建立选区边缘,结束后首位自动结合,产生蚂蚁线。
②多边形套索
点击画面关键的点,来直线链接
封闭:准备封闭时除了鼠标封闭还可以按Enter键或者单击或者Ctrl+左击;
回退 / 删除点:通过Backspace或者Delete来删除刚才的点;
重新绘制:Esc(在绘制完成之前清空);
扩展性:多边形套索工具可以画到文档外面,而自由套索不行
③套作工具与多边形套索工具的切换
绘制选区时,按住Alt键可以切换套索工具
④建立复杂精准的多边形选区
使用钢笔等矢量工具
⑤磁性套索工具
与多边形套索用法相同,通过点击创建毛点,通过毛点创建选区。边线自动带有控点,控点带吸附磁性功能。控点可以智能识别像素边缘,依附于较为明显的边缘部分,从而建立精确选区
⑥磁性套索与多边形套索切换
绘制选区时,按住Alt键可以切换相互套索工具
⑦磁性套索毛点删除
与多边形套索相同,如果想删除上个毛点,可以按Delete或者Backspace
⑧磁性套索选项栏参数
宽度,对比度,频率
宽度:数值越小,识别范围越小;宽度越大,识别范围越大。识别范围小的时候,鼠标需要紧贴图像
对比度:边缘比较清晰的图像,用高对比度,高宽度;边缘模糊,则用低对比度,低宽度
频率:调节磁性控点的多少,控点越多选区越细致,但计算时间越长
(14)魔法工具
优势:选区比磁性索套工具更加智能
作用:快速将颜色相近的区域变成选区
选项栏参数:
①取样大小
取样点:以单像素色彩信息取样;3x3:相近9个像素点的平均值;其他依次类推
②容差
差值指的是颜色值的差,容差越大,识别范围越大,反之越小。Max:255;Min:0;
③连续
勾选后只能选取互为相邻的相似元素;若不勾选的话,则会选取该图像上所有相近颜色的元素
④对所有图层取样
勾选对所有图层取样,可以选择没有选中图层的颜色;若不勾选,则只会选择当前选中图层的元素
⑤魔棒工具快速抠图
对于相对简单的背景,我们抠图时,右击背景色 ,选择反选,即可反向选择图像。
⑥色彩范围
与魔法棒类似,有个色彩范围的选项。点击后会出现色彩范围弹框,之后用吸管工具吸取背景色,也可以快速选中相同颜色的选区
⑦缺点/局限性
对于比较复杂的过渡色和边缘,无法很好的选择出来,容易出现毛边。因为只是对像素的颜色做计算,并未做更多的综合智能计算。所以具体看情况使用。
(15)快速选择工具
快速选择工具使抠图出现巨大改变
选项栏参数
①自定义面板
②三种模式:新选区,添加到选区,从选区减去。没有交叉模式
③画笔拾取器:大小,硬度,间隔
大小:画笔识别的范围,越小画笔识别越细;
硬度:边缘识别能力;
间隔:识别的连贯程度
④自动增强:勾选后识别边缘的能力增强
⑤调整边缘
可以优化选区边缘。调出调整边缘对话框后,可以进行平滑,羽化,对比度,移动边缘等调整,使边缘更加柔和。
底部点击选择--新建带有图层蒙版的图层。利用蒙版可以继续优化选区
⑥实践:快速选择工具抠图
抠图过程中如果多选了,可以按住Alt+拖动进行剪取;按住Shift+拖动进行增加
(16)选区的编辑调整
1. 选区的常用编辑命令和操作
2. 选区透明度
3. 选区和路径的联系
①移动选区
除了在本文件移动,还可以拖动到其他文件,直接拖动即可;
②原位拖动
如果想原位拖动到其他文件,拖动结束前按住Shift即可原位拖动。前提:两个文件大小相等。不一样大小时会到文档中心。如果有选区,则会到选区中央
③选区变换
选区内右击--变换选区;或者菜单栏选择--变换选区。点击后会出现控杆控点与之前移动工具的选项栏参数里变换控件大致相同。右击菜单可以选择斜切,扭曲,透视,变形,缩放,水平翻转,垂直翻转等
④取消选区/变换
取消选区/变换,Esc或者点击右上角取消按钮即可
⑤反向命令
右击选择反向或者菜单栏---选择---反向(Ctrl+Shift+I),选择反向后点击Delete会删除当前选中对象
⑥羽化
选区类工具的选项栏都有羽化选项,制作边缘柔和有过渡的选区。假如前期没有设定羽化值,可以先制作选区,之后右击,在羽化对话框里设定羽化值;或者菜单栏---选择---修改---羽化。羽化会对选区边缘即蚂蚁线产生影响,看上去变形
⑦填充
Shift+F5或者菜单栏---编辑---填充调出对话框进行填充设置。填充前景色:Alt+Delete;填充后景色/背景色:Ctrl+Delete;
⑧透明度
通过填充颜色可以看出透明度差别,制作半透明选区:打开通道面板---新建通道--制作选区--填充带透明度颜色--取消选区--左下角点击将通道作为选区载入。之后在图层选区里填充,便可以得到半透明选区。
⑨选区与通道
选区可以存到通道里,两者有紧密联系
⑩扩大选区
例如魔法棒选区后,右击扩大选区或者菜单栏---选择---扩大选取;
11. 选取相似
颜色相近的区域都会被选择上,右击选区相似或者菜单栏---选择---选区相似;类似于色彩范围命令
12. 调整边缘
魔法棒选中选区后,右击调整边缘 / 选项栏点击调整边缘按钮 / 菜单栏---选择---调整边缘 /快捷键Ctrl+Alt+R;调整边缘后细化选区,完美抠图
13.边界命令
边界命令可以让边界变成选区,菜单栏---选择---修改--边界。
①设置相对宽度后,可以把选区边界变为有宽度的边界选区。看上去类似于环状效果
②平滑:设置相应值后,可以平滑选区边缘的尖角。类似于border-radius
③扩展收缩:对选区进行周边等距缩放,经常用于边框和描边
14.选区转命令
选区右击--建立工作路径,可以将选区转化为路径。也是保存选区的一种方式。转化为路径后,蚂蚁线消失,变为路径实线。
15.路径
路径是PS针对矢量图形进行处理的基本属性。PS是一款位图软件,基于像素进行编辑的,而路径是矢量元素
(17) 历史工具
主要包含历史记录面板,快捷键,快照,面板设置,画笔工具组
注意:历史记录只是暂存信息
①删除历史记录
选定相应记录,点击底部面板的删除即可;或者右击删除
②从当前状态创建新文档
位于历史面板底部,可以方便留下步骤备份
③创建新快照
位于历史面板底部,利用快照,把某个状态保存下来,做了个历史阶段记录,使之不被新步骤顶替。
注意:如果在快照下进行编辑绘制,会导致历史记录重置
④非线性历史记录
在历史记录选项对话框里勾选非线性历史记录,可以删除特定一个历史记录。而不是正常状态下,该历史后的操作都被删除
⑤历史记录画笔
工具栏--历史记录画笔工具
作用:基于画笔形式找回历史工具,起到了恢复原始图片区域的作用。例如彩照变为黑白,然后用历史记录画笔去恢复部分图片区域。历史记录画笔做出的特效,通过蒙版也可以做
历史记录画笔的历史源:
历史记录面板带有图标标记的即为历史源,且历史源并非固定
⑥滤镜
快速对画面进行特殊效果的处理,如素描,水彩,壁画,马赛克,木刻等
⑦历史记录艺术画笔工具
在历史记录画笔基础上多出艺术效果,用的较少
(18)画笔与橡皮擦
主要内容画笔工具,画笔预设,画笔面板,选项栏参数,数位板操作,铅笔工具,橡皮擦工具,背景橡皮擦,魔术橡皮擦
1. 画笔基本操作
直线:结合Shift键可以画直线;
拾色器:画笔状态下,按住Alt可以切换为拾色器。所拾取的颜色将作为前景色,直接进行绘制
2. 画笔预设
画笔预设选择器可以改变画笔大小,硬度,笔刷效果等
笔刷效果包括树叶,小草,禾苗等
更多画笔种类:可以在画笔面板里选择更多的画笔种类
载入外部画笔:如果想用更多效果的画笔,比如想用火焰画笔,可以载入外部画笔来丰富我们的画笔库
简单画笔预设:
①选择画笔硬度,大小后,点击面板右上角从此画笔创建新预设按钮,新建画笔预设
②还可以自己画图片,或选择图片来自定义画笔。具体做法:选择图片,菜单栏--编辑---定义画笔预设。注意:自定义的笔刷无法修改硬度
3. 画笔面板
通过画笔面板做出任何想要的效果,用于更加全面调节和编辑画笔。
存储笔刷文件:面板菜单--存储画笔
4.选项栏参数:
流量:设置描边的流动速率,好比设定画笔里颜料流出来多少
流量与不透明度的区别:流量会叠加,而不透明度不会叠加,可以使绘制更加细腻
喷枪样式:按住鼠标不松,颜色会越多
对不透明度和大小使用压力:
压感笔,压感笔即手写板,数位板通过笔尖的真实压力在PS里绘制
5. 数位板操作
数位板通过笔尖的真实压力在PS里绘制,压感笔可以通过压力大小来控制画笔的透明度和大小
6. 铅笔工具
使用方法与画笔基本相同,铅笔画的边缘带有锯齿,其他与画笔差不多相同
不同之处:
铅笔有个自动抹除选项,类似于美图的祛斑
7.橡皮擦
①擦除图层像素;但是在背景图擦除时,擦除像素后会漏出背景色即后景色
②橡皮擦工具的选项栏里模式:铅笔,画笔,块
③橡皮擦工具的选项栏里抹到历史记录:与历史记录工具效果相同,也可以设置历史源
④学会蒙版后,橡皮擦几乎用不到了
8. 背景橡皮擦
智能擦除背景,得到主体图像。去除背景抠图时常用
注意:十字光标要保留在背景上。
①背景橡皮擦的选项栏模式:连续取样,取样一次(只对一种颜色取样),背景取样(选区一种背景色)
②限制抹除操作范围:连续,不连续,边缘
③容差:容差越大,识别的颜色越多,识别范围越大,擦得也就越干净。反之容差越小识别范围越小
④保护前景色:擦除时保护前景色不受影响
9.魔术橡皮檫
与魔法棒类似,魔术橡皮檫可以擦除颜色相近的区域。
举一反三:魔法棒工具选择颜色相近区域后,按Delete键即可擦除/删除
(19)图像修复
主要包含模糊工具,锐化工具,涂抹工具,加深减淡工具,海绵工具,图章工具,修复画笔,污点修复画笔工具修补工具,内容感知移动工具,红眼工具等
1. 模糊工具
对区域进行模糊处理,处理后容易营造出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选项栏参数:
①模式变亮,变暗等;
②强度:模糊强度越大,模糊效果越明显;反之越小
③对所有图层取样:对所有可见图层进行取样处理,虽然效果是所有图层渲染的共同结果,但是只对选中图层产生影响。勾选后,操作结果会作用于目标图层上。例如:在新的空白图层上进行模糊处理,关闭其他图层后,空白图层做模糊处理的区域会自动显示出来
2. 锐化工具
与模糊工具相反,锐化工具可以使图像更加清晰
选项栏参数:
保护细节:保护图像微小像素,防止画面严重失真
注意:锐化工具效果无法与模糊工具效果相转换,因为使用模糊工具 后会改变损失原有像素信息,而锐化工具是在现有图像基础上进行锐化。
3. 涂抹工具
用法跟画笔一样,直接在画面上画就行了。涂抹强度值越高,涂抹效果越强。
选项栏参数:
手指绘画:勾选手指绘画可以绘制前景色
4. 减淡工具
选项栏参数:
保护色调:在使用减淡时色调方面失真;
范围:阴影,中间调,高光;
5. 加深工具
用法与减淡工具相同
6. 海绵工具
局部增加饱和度或降低饱和度,饱和度简单理解就是色彩的鲜艳程度。降低饱和度可以使图片最终接近黑白色
7. 仿制图章工具
①绘制仿制源,按住Alt键,光标变成靶心形状后可以寻找仿制源。
②仿制源:要仿制的对象
③开始仿制:找到仿制源点击后,到合适位置开始仿制
④选项栏参数
对齐:保证鼠标每次操作都与源点对齐而画出整片图像
样本:1. 当前图层,当前图层模式在当前图层定义仿制源;
2. 当前和下方图层,定义当前及下方图层图像为源;
3. 所有图层,定义画面上所有图像
8. 切换仿制源面板
选项栏点击切换仿制源面板或者窗口---仿制源
仿制源面板:
可以定义多个仿制源,选中不同的仿制源可以在图层上仿制不同的源。
宽高参数:设置宽高参数可以仿制出放大缩小的仿制源图像
角度参数:旋转仿制源图像
已剪切按钮:勾选已剪切按钮后,只会看到画笔区域内的预览图;取消后则可以看到仿制的整个画面情况;
9. 图案图章工具
图案图章工具就是直接在画面上画图案,
选项栏参数:
①图案拾色器,可以选择图案,还可以在面板里追加图案。改变图层混合模式,可以产生融合效果;
②印象派效果:画风,朦胧感
10. 修复画笔工具
修复画笔工具和仿制图章工具用法相同,区别在于修复画笔工具边缘有过渡性
11. 修复画笔工具与仿制图章工具区别
仿制图章工具与修复画笔工具区别:一个智能,一个准确
①仿制图章进行的仿制十分严格;
②修复画笔具有智能性,可以和周围环境融合
12. 污点修复画笔工具
在污点上点击,绘画即可。类似于美图的祛痣
选项栏参数:
类型:
①内容识别:智能识别方式,将识别中心周围区域的像素进行计算;
②近似匹配:直接将周围相近颜色拖过来;
③创建文理:擦去污点同时创建和周围相似的纹理效果(在某些有特殊纹理的图像上可以使用此模式)
13. 修补工具
修补工具可以快速对画面进行修复
用法:与套索相似,直接绘制选区
选项栏:
模式:新选区,添加到选区,从选区减去,与选区交叉
修补:正常,内容识别
切换源和目标:选择目标后,修补工具选区拖动后会直接复制选区
使用图案:将图案填充到选区内
14. 内容感知移动工具
与修补工具相似,但更加智能和简单
选项栏参数
①移动和扩展:移动指移走,扩展指复制
②适应:控制边缘融合效果
15. 红眼工具
由来:眼睛在闪光灯作用下会迅速扩张,而毛细血管会呈现红色
作用:消除红眼
用法:使用红眼工具在红眼上框选即可
【拓展】
(1)通道相关
①原色通道用灰度图像表示,示意发光强弱
【总结】
①选区粘贴
选区的粘贴命令会在图层面板自动创建一个新的图层;
②选区实战
例如天空的替换;磁性套索的智能精准选区抠图;魔棒工具快速抠图;快速选择工具抠图;
③信息面板:F8即可打开
④羽化设置:
绘制选区前设置;绘制选区后设置;快捷键:Shift+F6;
⑤常见警示:
任何像素都不大于50%的选择,选区将不可见(即蚂蚁线隐藏,但选区仍存在)
⑥去色/褪色
使彩色照片变为黑白照,菜单栏---图像--调整--去色;快捷键Ctrl+Shift+U;
⑦Alpha通道就是记录透明度信息的特殊层
⑧组合快捷键,更多快捷键操作,我在文章里做了总结
抓手:空格+移动;
图层移动:Ctrl+移动;
复制图层:Alt+移动;
方向锁定移动:Shift+移动(移动角度被约束);
图层对象移动:方向键或者方向键+Shift快速移动(移动方向受约束);
蜈蚣式图层复制:Alt+方向键(Shift加速);
打开/隐藏 标尺:Ctrl+R;
删除/隐藏 辅助线:Ctrl+H;
选区填充:Ctrl+Delete;
选区复制:Ctrl+C或者菜单栏--编辑--拷贝;
选区粘贴:Ctrl+V或者菜单栏--编辑--粘贴;
羽化设置:Shift+F6;
填充前景色:Alt+Delete;可以多次填充
填充后景/背景色:Ctrl+Delete;
回退一步:Ctrl+Z;
回退多步:Ctrl+Alt+Z;
调出拾色器:Ctrl+Shift+右键;
今天先写到这里,明天完善一点
.
相关推荐
拟阵约束下最大化子模函数的模型及其算法的一种熵聚类方法.pdf
内容概要:本文探讨了在两级电力市场环境中,针对省间交易商的最优购电模型的研究。文中提出了一个双层非线性优化模型,用于处理省内电力市场和省间电力交易的出清问题。该模型采用CVaR(条件风险价值)方法来评估和管理由新能源和负荷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通过KKT条件和对偶理论,将复杂的双层非线性问题转化为更易求解的线性单层问题。此外,还通过实际案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展示了不同风险偏好设置对购电策略的影响。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系统规划、运营以及风险管理的专业人士,尤其是对电力市场机制感兴趣的学者和技术专家。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电力市场运作机制及其风险控制手段的研究人员和技术开发者。主要目标是为省间交易商提供一种科学有效的购电策略,以降低风险并提高经济效益。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介绍了理论模型的构建过程,还包括具体的数学公式推导和Python代码示例,便于读者理解和实践。同时强调了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挑战,如数据精度等问题,并指出了未来改进的方向。
内容概要:本文探讨了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针对四机两区系统的风储联合调频技术。首先介绍了四机两区系统作为经典的电力系统模型,在风电渗透率增加的情况下,传统一次调频方式面临挑战。接着阐述了风储联合调频技术的应用,通过引入虚拟惯性控制和下垂控制策略,提高了系统的频率稳定性。文章展示了具体的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包括系统参数设置、控制算法实现以及仿真加速方法。最终结果显示,在风电渗透率为25%的情况下,通过风储联合调频,系统频率特性得到显著提升,仿真时间缩短至5秒以内。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系统研究、仿真建模的技术人员,特别是关注风电接入电网稳定性的研究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风储联合调频机制及其仿真实现的研究人员和技术开发者。目标是掌握如何利用MATLAB/Simulink进行高效的电力系统仿真,尤其是针对含有高比例风电接入的复杂场景。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的具体参数配置和控制算法有助于读者快速搭建类似的仿真环境,并进行相关研究。同时强调了参考文献对于理论基础建立的重要性。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永磁同步电机(PMSM)无感控制技术,特别是高频方波注入与滑膜观测器相结合的方法。首先解释了高频方波注入法的工作原理,即通过向电机注入高频方波电压信号,利用电机的凸极效应获取转子位置信息。接着讨论了滑膜观测器的作用,它能够根据电机的电压和电流估计转速和位置,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两者结合可以提高无传感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文中还提供了具体的Python、C语言和Matlab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实现这两种技术。此外,简要提及了正弦波注入的相关论文资料,强调了其在不同工况下的优势。 适合人群:从事电机控制系统设计的研发工程师和技术爱好者,尤其是对永磁同步电机无感控制感兴趣的读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减少传感器依赖、降低成本并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情况,如工业自动化设备、电动汽车等领域的电机控制。目标是掌握高频方波注入与滑膜观测器结合的具体实现方法,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中。 其他说明:文中提到的高频方波注入和滑膜观测器的结合方式,不仅提高了系统的性能,还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表现出更好的适应性。同时,附带提供的代码片段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践这一技术。
内容概要:本文深入探讨了MATLAB中扩展卡尔曼滤波(EKF)和双扩展卡尔曼滤波(DEKF)在电池参数辨识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EKF的基本原理和代码实现,包括状态预测和更新步骤。接着讨论了DEKF的工作机制,即同时估计系统状态和参数,解决了参数和状态耦合估计的问题。文章还详细描述了电池参数辨识的具体应用场景,特别是针对电池管理系统中的荷电状态(SOC)估计。此外,提到了一些实用技巧,如雅可比矩阵的计算、参数初始值的选择、数据预处理方法等,并引用了几篇重要文献作为参考。 适合人群:从事电池管理系统开发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状态估计和参数辨识感兴趣的读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精确估计电池参数的实际项目,如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目标是提高电池管理系统的性能,确保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其他说明:文章强调了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如数据处理、参数选择和模型优化等方面的经验分享。同时提醒读者关注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以便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在无电子凸轮功能情况下,利用三菱FX3U系列PLC和威纶通触摸屏实现分切机上下收放卷张力控制的方法。主要内容涵盖硬件连接、程序框架设计、张力检测与读取、PID控制逻辑以及触摸屏交互界面的设计。文中通过具体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初始化寄存器、读取张力传感器数据、计算张力偏差并实施PID控制,最终实现稳定的张力控制。此外,还讨论了卷径计算、速度同步控制等关键技术点,并提供了现场调试经验和优化建议。 适合人群:从事自动化生产设备维护和技术支持的专业人士,尤其是熟悉PLC编程和触摸屏应用的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对分切机进行升级改造的企业,旨在提高分切机的张力控制精度,确保材料切割质量,降低生产成本。通过本方案可以实现±3%的张力控制精度,满足基本生产需求。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详细的程序代码和硬件配置指南,还分享了许多实用的调试技巧和经验,帮助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技术。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一种基于西门子S7-200和S7-300 PLC以及组态王软件的三泵变频恒压供水系统。主要内容涵盖IO分配、接线图原理图、梯形图程序编写和组态画面设计四个方面。通过合理的硬件配置和精确的编程逻辑,确保系统能够在不同负载情况下保持稳定的供水压力,同时实现节能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目标。 适合人群:从事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是熟悉PLC编程和组态软件使用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稳定供水的各种场合,如住宅小区、工厂等。目标是通过优化控制系统,提升供水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并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详细的实例代码和调试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施该项目。此外,还分享了一些实用的经验教训,有助于避免常见的错误和陷阱。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三相三线制静止无功发生器(SVG/STATCOM)在Simulink中的仿真模型设计与实现。主要内容涵盖ip-iq检测法用于无功功率检测、dq坐标系下的电流解耦控制、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系统的设计、SVPWM调制技术的应用以及具体的仿真参数设置。文中不仅提供了理论背景,还展示了具体的Matlab代码片段,帮助读者理解各个控制环节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细节。此外,文章还讨论了实际调试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强调了参数调整的重要性。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电子技术研究的专业人士,特别是对SVG/STATCOM仿真感兴趣的工程师和研究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SVG/STATCOM工作原理并掌握其仿真方法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目标是在实践中能够正确搭建和优化SVG/STATCOM的仿真模型,提高无功补偿的效果。 其他说明:文章提供了丰富的实例代码和调试技巧,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同时,文中提及的一些经验和注意事项来源于实际项目,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基于SIMULINK的风力机发电效率建模探究.pdf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如何将CarSim的动力学模型与Simulink的智能算法相结合,利用模型预测控制(MPC)实现车辆的智能超车换道。主要内容包括MPC控制器的设计、路径规划算法、联合仿真的配置要点以及实际应用效果。文中提供了详细的代码片段和技术细节,如权重矩阵设置、路径跟踪目标函数、安全超车条件判断等。此外,还强调了仿真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参数配置,如仿真步长、插值设置等,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适合人群:从事自动驾驶研究的技术人员、汽车工程领域的研究人员、对联合仿真感兴趣的开发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进行自动驾驶车辆行为模拟的研究机构和企业,旨在提高超车换道的安全性和效率,为自动驾驶技术研发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验证。 其他说明:随包提供的案例文件已调好所有参数,可以直接导入并运行,帮助用户快速上手。文中提到的具体参数和配置方法对于初学者非常友好,能够显著降低入门门槛。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利用MATLAB进行信号与系统实验的具体步骤和技术要点。首先讲解了常见信号(如方波、sinc函数、正弦波等)的生成方法及其注意事项,强调了时间轴设置和参数调整的重要性。接着探讨了卷积积分的两种实现方式——符号运算和数值积分,指出了各自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并特别提醒了数值卷积时的时间轴重构和步长修正问题。随后深入浅出地解释了频域分析的方法,包括傅里叶变换的符号计算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并给出了具体的代码实例和常见错误提示。最后阐述了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Z变换分析,展示了如何通过Z变换将差分方程转化为传递函数以及如何绘制零极点图来评估系统的稳定性。 适合人群:正在学习信号与系统课程的学生,尤其是需要完成相关实验任务的人群;对MATLAB有一定基础,希望通过实践加深对该领域理解的学习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帮助学生掌握MATLAB环境下信号生成、卷积积分、频域分析和Z变换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避免常见的编程陷阱;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习惯。 其他说明:文中不仅提供了详细的代码示例,还分享了许多实用的小技巧,如如何正确保存实验结果图、如何撰写高质量的实验报告等。同时,作者以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贯穿全文,使得原本枯燥的技术内容变得生动有趣。
KUKA机器人相关文档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无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PMSM)控制技术,特别是针对低速和中高速的不同控制策略。低速阶段采用I/F控制,通过固定电流幅值和斜坡加速的方式启动电机,确保平稳启动。中高速阶段则引入滑模观测器进行反电动势估算,从而精确控制电机转速。文中还讨论了两者之间的平滑切换逻辑,强调了参数选择和调试技巧的重要性。此外,提供了具体的伪代码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现这一控制方案。 适合人群:从事电机控制系统设计的研发工程师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降低成本并提高可靠性的应用场景,如家用电器、工业自动化设备等。主要目标是掌握无传感器PMSM控制的基本原理及其优化方法。 其他说明:文中提到的实际案例和测试数据有助于加深理解,同时提醒开发者注意硬件参数准确性以及调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智能家居与物联网培训材料.ppt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使用Matlab解决车辆路径规划问题的四种经典算法:TSP(旅行商问题)、CVRP(带容量约束的车辆路径问题)、CDVRP(带容量和距离双重约束的车辆路径问题)和VRPTW(带时间窗约束的车辆路径问题)。针对每个问题,文中提供了具体的算法实现思路和关键代码片段,如遗传算法用于TSP的基础求解,贪心算法和遗传算法结合用于CVRP的路径分割,以及带有惩罚函数的时间窗约束处理方法。此外,还讨论了性能优化技巧,如矩阵运算替代循环、锦标赛选择、2-opt局部优化等。 适合人群:具有一定编程基础,尤其是对物流调度、路径规划感兴趣的开发者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物流配送系统的路径优化,旨在提高配送效率,降低成本。具体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外卖配送、快递运输等。目标是帮助读者掌握如何利用Matlab实现高效的路径规划算法,解决实际业务中的复杂约束条件。 其他说明:文中不仅提供了详细的代码实现,还分享了许多实践经验,如参数设置、数据预处理、异常检测等。建议读者在实践中不断尝试不同的算法组合和优化策略,以应对更加复杂的实际问题。
软考网络工程师2010-2014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全国计算机软考 适合软考中级人群
包括:源程序工程文件、Proteus仿真工程文件、论文材料、配套技术手册等 1、采用51/52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 2、采用1602液晶显示:测量酒精值、酒驾阈值、醉驾阈值; 3、采用PCF8591进行AD模数转换; 4、LED指示:正常绿灯、酒驾黄灯、醉驾红灯; 5、可通过按键修改酒驾醉驾阈值;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利用MATLAB实现约束最优化求解的方法,主要分为两大部分:无约束优化和带约束优化。对于无约束优化,作者首先讲解了梯度下降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技巧,如步长搜索和Armijo条件的应用。接着深入探讨了带约束优化问题,特别是序列二次规划(SQP)方法的具体实现,包括拉格朗日函数的Hesse矩阵计算、QP子问题的构建以及拉格朗日乘子的更新策略。文中不仅提供了详细的MATLAB代码示例,还分享了许多调参经验和常见错误的解决办法。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数学基础和编程经验的研究人员、工程师或学生,尤其是对最优化理论和应用感兴趣的读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解决各类优化问题的实际工程项目,如机械臂能耗最小化、化工过程优化等。通过学习本文,读者能够掌握如何将复杂的约束优化问题分解为更易处理的二次规划子问题,从而提高求解效率和准确性。 其他说明:文章强调了优化算法选择的重要性,指出不同的问题结构决定了最适合的算法。此外,作者还分享了一些实用的经验教训,如Hesse矩阵的正定性处理和惩罚因子的动态调整,帮助读者少走弯路。
KUKA机器人相关资料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某制造企业在疫苗车间控制系统中使用西门子200Smart PLC和维纶触摸屏的具体实现方法和技术要点。主要内容涵盖配液罐的模拟量处理、发酵罐的PID控制、USS通讯控制变频器、CIP清洗程序以及触摸屏权限管理等方面。文中不仅展示了具体的代码片段,还分享了许多调试经验和优化技巧,如模拟量处理中避免库指令占用额外存储空间、PID控制中的参数整定、USS通讯中的控制字配置等。 适用人群:从事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中小型PLC和触摸屏编程感兴趣的从业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疫苗车间及其他类似生物制药生产线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和实施。目标是帮助读者掌握中小型PLC在复杂生产工艺中的应用技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 其他说明:文章强调了模块化设计的重要性,提供了许多实用的操作建议和调试经验,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技术。此外,还提到了一些常见的错误及其解决方案,使读者能够避免类似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