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归纳<<纯粹理性批判指要>>7--纯粹知性概念

 
阅读更多

第三章第三节:纯粹知性概念——范畴的发现

 

 

知性概念分为经验概念纯粹知性概念

经验概念: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概念,如:人、花、牛……等。经验概念是从感性经验的概括而形成的,有经验的成分,所以称经验概念。
纯粹知性概念(纯概念):如因果性等,不是从经验概括得来的。不包含经验的成分,所以是纯粹概念。

范畴:叙述一般的归类。是从法律上转述过来的用语。在诉讼时,总是把特殊的犯罪事实归入一定的法律条文之中,再进行判罪。这种把特殊归入一般的类型,就是范畴的原义。

 

 

       康德认为真正的的知识是判断。判断用形式把不同的概念联结在一起,这种特定的形式体现了特定的规则。这种规则是知识的重要形式,这种按一定规则控制表象的综合功能,即纯概念(范畴),即:一切现象当被我们所认识时,都必须通过一个判断作用,而每一个判断都是现象的联结,每一个联结都必须以纯粹知性概念(范畴)为条件。如“太阳晒热了石头”,这个判断是“太阳晒”和“石头热”这两个概念联结起来的,联合这两个概念的是“因果”的概念,而在“石头热”和“太阳晒”两个概念中是分析不出“因果”概念的,所以“因果”概念是知性先天地加进判断中去的。


那么接下来要问的是:
第一,知性有哪些范畴?康德是怎么样发现这些范畴的?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叫作范畴的形而上学演绎
第二,为什么先天范畴被运用到感性对象上去,具有客观有效性?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叫做范畴的先验演绎。

 

“范畴”的来历
范畴所包含的意义都是带有一种根本性质的意义,也就是最一般最概括的最大概念。


下定义就是形式逻辑“种加属差”的方式对之做出规定。例如当我们给玫瑰花下定义的时候,首先,要确定玫瑰花属于“花”(种),然后再说明它又与其他的花有什么不同。亚里士多德认为存在是不可能这样下定义的,因为存在乃是最高的概念,因而既没有了与之并列的“属差”,更没有上一级(种)。所以我们不可能认识存在“是什么”,只能认识存在是怎样存在的。
    存在的方式有两类:“偶然的存在方式”和“本然的存在方式”。如“这位建筑师是有道德的”,它所表述的是建筑师的“偶然的存在方式”,因为一位建筑师的“本然的存在方式”是具有建筑学的知识,至于他有没有道德,与身为建筑师没有必然关系。亚里士多德就将形而上学的任务确定在研究“存在”的本然的存在方式上,他也称之为“范畴”。

 

“范畴”作用

范畴是最基本的类概念,“范畴”是对事物最一般的“说明”。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十个范畴。

以描述一个人为例。
(1) 实体:人,个体的范畴都属于“实体”范畴
(2) 量: 他有2米高,100公斤重
(3) 性质:他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
(4) 关系:他比一般人都要高
(5) 地点:他生活在北京
(6) 时间:他昨天出国了
(7) 状态:他住在旅馆里
(8) 动作:他买了一本书
(9) 所有 (主动):他拥有一本书
(10) 承受(被动):他深受这本书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的分类的意义
第一,范畴是最基本的分类。譬如,我们说,甲是人,人是动物,动物是实体。这样就最后将一切存在物归入最一般的范畴(实体)之中。因此,从这个角度看,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表的意义:经验的总结,它反映出客观事物的最根本的性质的关系。

第二,这个范畴表有认识论的意义。既然范畴用来说明事物的一般性质的关系,那么,在认识任何一个具体事物时,同样我们也就可以从这些范畴所代表的性质和关系上去认识这个事物。因此,这些范畴便指导我们分类认识客观事物。

 

康德借鉴亚里士多德的范畴,并提出了新的内容

       康德发现纯概念范畴的通道有两条“引线”,一条是从历史上考察,即对亚里士多德的范畴加以改造,从而引导出知性范畴;另外一条是从思维的功能、从形式逻辑的判断中引导出知性范畴,所有的思维都是下判断。

       康德不赞同亚里士多德用经验的方式搜集到范畴,经验观察的范畴是无次序的随意规则,而不具有逻辑必然性和先天确定性

 

       康德认为纯粹的概念(范畴)应符合以下条件:
       1.纯粹先天的;
       2.来自思维或知性的;
       3.最基本的而不是派生的;
       4.完备的、成体系的。

 

       不管是经验概念还是纯概念,只要是概念,就不是直观,就不属于感性,而只属于知性。既然如此,康德便认为,范畴就不必像时空那样需要去证明它们的先天直观性质。
       康德认为亚里士多德的范畴中"地点"、"时间"、"状态"实际属于空间和时间的感性直观形式,故不能当作知性范畴。
       "主动"、"被动"是讲因果的运用,原因是主动,结果是被动,因此,将"主动"、"被动"归入"关系"范畴。

       "动作"则不如说是思维一切形式的特性,含义不明确,应归入"样式"范畴。康德还指出既然"实体",就有"偶性"(属性),例如:讲人或马这些个体的东西,就要讲它的属性(如马是什么颜色等等),所以有实体就有偶性,这样,“实体”可以并列到“关系”范畴中去。

 

       康德认为知识的成立都是判断。形式逻辑的判断是在通过分析而形成概念以统摄不同的表象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如“人”的概念具有某些特征,凡具有这些本质特征的个别对象均为“人”的概念所统摄,反之,凡属于“人”的概念的都必定具有“人”的概念的这些本质特征。

       我们称这种对好多个别事物的特殊方面作了分析,才得以产生出这个代表好多个别事物的特殊方面的单一表象的作用为知性的分析的统一性

 

       康德认为形式逻辑抽掉知识的内容,不问表象怎样形成,只管把它们作为给定的进行分析;也不问判断中主、谓项之间的联结的来源和性质,而只管把判断作为现成的进行分析。即形式逻辑忽略了不同的表象之所以能分析地包含于某个表象中,是因为它们本身已作为一些综合的表象被给予了。

       从先验逻辑来看,“苏格拉底是人”除了把苏格拉底这个对象按照"人"的概念的特征归到"人"的概念之下,还有更根本的功能,那就是把一些表象综合起来,并按照一定的方式,把这些表象构成一个对象,因而得以表示它具有一定的本质特征,即人的本质特征。如“人”的概念涉及好多表象,如“有理性”、“有死”、“苏格拉底”等等。我们将知性这种将表象综合成为一个整体的作用的统一性称为综合的统一性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综合的统一性是分析的统一性的前提,没有综合的统一性就没有分析的统一性       

 

        按照形式逻辑,判断有一定的形式,它的任何形式都体现了分析的统一性,即体现了特定的规则,分析的统一性以综合的统一性为前提,所以这些规则应该是知性的根本性的认识功能——综合性的直接表现。

判断形式必是发现知性的全部范畴的可靠依据,即每一个判断(每一个综合)都必须有一个范畴(纯概念)为其基础才能成立。所以康德第一步是先把知性的判断形式分析出来;第二步再根据这种分析出来的判断形式分析出知性中的范畴。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精选.doc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精选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是西方哲学的重要作品,探讨了知识的本质、认识论和形而上学等问题。下面是康德哲学的主要知识点: 一、康德的生平和主要作品 * 康德生于1724年,卒于1804年,是德国哲学...

    批判性地研究&lt;math&gt; <mi>β</ mi> &lt;/ math&gt;-大&lt;math&gt; <mi> N </ mi> &lt;/ math&gt;处的函数奇异性

    我们为&lt;... &lt;mn&gt; 1 &lt;/ mn&gt; &lt;mo&gt; / &lt;/ mo&gt; &lt;mi&gt; N &lt;/ mi&gt; &lt;/ math&gt;。 我们表明,临界指数中出现的奇点不一定暗示&lt;math&gt; &lt;mi&gt;β&lt;/ mi&gt; &lt;/ math&gt;函数中的奇点。 我们将方法应用于(否

    Wicket 1.4 开发手记(一) helloworld与环境配置

    &lt;groupId&gt;org.apache.wicket&lt;/groupId&gt; &lt;artifactId&gt;wicket-core&lt;/artifactId&gt; &lt;version&gt;1.4.17&lt;/version&gt; &lt;/dependency&gt; &lt;/dependencies&gt; ``` ##### 3. 编写Hello World应用 创建一个简单的Wicket页面,展示...

    Kant's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 An Introduction

    根据提供的文件信息,我们可以从标题、描述以及部分内容中提炼出以下关键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主要围绕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及其对哲学领域的影响展开。 ### 关键知识点 #### 1. 康德与《纯粹理性批判》 - **作者...

    <<<单干>>>以往的看法都是错误的(Conventional Wisdom Is Just Plain Wrong)

    3. **传统创业观念挑战**:批判了传统的创业观念,特别是关于启动资金和雇佣员工的需求。 4. **风险认知误区**:重新审视创业初期的风险认知,并提出新的观点。 5. **单干型企业定义**:介绍了一种新兴的企业形式...

    走向理性:批判性思维与数学深度学习.pdf

    在探讨批判性思维与数学深度学习的关系时,该文档提出了一个核心观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学习身份应该得到重建,教师要成为学习者身旁的引导者,而学生应成为积极主动的知识传播者。这样的角色转变,...

    山东省单县希望初级中学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3I’mmoreoutgoingthanmysisterSectionB3a_sel

    - 比较级通常用于对比两个人或物的特征,形式通常是在形容词或副词原级基础上加"-er",例如:happy -&gt; happier,athletic -&gt; more athletic,funny -&gt; funnier,delicious -&gt; more delicious,good -&gt; better,thin...

    技术理性的批判与反思.pdf

    技术理性的批判与反思.pdf

    人工智能时代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升策略--思维图示的应用对小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升的实证研究.pdf

    在人工智能时代,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不仅有助于个体生存,也是有效参与社会活动和解决复杂问题的必备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涉及对事物或问题的解释、分析、评价、推理、综合等多方面的能力,它要求...

    哥达纲领批判-原文[汇编].pdf

    "哥达纲领批判-原文[汇编].pdf" 这篇文件是一份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哥达纲领的批判,写于1875年,是一种政治文献。下面是从这篇文件中提炼出来的知识点: 1. 哥达纲领是什么?哥达纲领是德国工人运动的一种纲领草案,...

    批判性思维原理和方法.ppt

    批判性思维是指个体在面对问题和信息时,不被动接受,而是主动探索、评估和反思,从而形成合理判断和决策的一种思维方式。它的核心在于主动性和反思性,即不仅质疑现存的观点,也对自身的思维过程进行持续的审视。...

    初中文艺美学论文形式理性批判__论20世纪西方形式美学的内在逻辑

    《初中文艺美学论文形式理性批判__论20世纪西方形式美学的内在逻辑》这篇文章探讨了20世纪西方美学中形式主义的演变及其内在逻辑。形式美学是20世纪艺术和哲学的重要议题,它试图建立一种针对艺术的形式理性,以此...

    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双重维度

    马克思对资本和知性科学两方面都有过深刻批判,充分揭示出现代社会的本质和规律。根据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理论,考察现代性逻辑的演化历史,反思现代性的不足与缺陷,有利于促进社会的良性、均衡发展,因而是当前一项紧迫...

    7-EPI综合能力题库----逻辑推理题精选100道(含解析和答案).rar

    《7-EPI综合能力题库----逻辑推理题精选100道(含解析和答案)》这个压缩包文件,显然是一份针对7-EPI(Seven Elements of Psychological Intelligence,七元素心理智能)测试的复习资源。7-EPI是评估个体心理智能的一...

    参考资料-绿城:桂花城批判与思考.zip

    【标题】:“参考资料-绿城:桂花城批判与思考.zip”这一标题揭示了文件的主要内容,它涉及的是对绿城桂花城项目的一个深度分析和评价。绿城是中国知名的房地产开发商,而桂花城可能是其开发的一个住宅或商业项目。...

    SAP-EWM 文档 (二)

    在标题中提到的“SAP-EWM 文档 (二) &lt;技术篇,含SPRO配置&gt;”意味着本文档是关于SAP EWM的技术内容,并且特别指出了其中包含了SPRO配置。SPRO配置指的是在实施SAP EWM的过程中,如何通过项目系统(SPRO)来配置和设置...

    建筑的诚实与谎言--一种建筑批评模式溯源及其批判

    这种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科学理性主义在建筑评判标准中的接受与运用。18世纪法国建筑学权威J·F·布隆代尔(Blondel)将建筑视为一种发展的艺术,并强调建筑的“第一美德是表明作为其构造目的之坚固”。基于这一...

    假痴不癫--模糊概念的诡辩.doc

    内涵,即概念的核心意义,指的是概念所表达事物的本质属性。外延则包括了所有符合这一概念的具体实例或对象。例如,就“个性化车牌”而言,内涵可能包括“由三个字母和三个数字组成”以及“体现个性”等要点,而外延...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