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nguanxing
  • 浏览: 1105615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北京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飞将军李广自杀:性格能力注定悲剧!(

阅读更多

   诗曰:白发黄沙失道东,风寒尘世剑寒风。
         当年夺马飞驰去,翻手回身控劲弓。

    满目黄沙,满头白发。

    老将军悲愤地拔出随身多年的佩刀,那柄饮血无数、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宝刀。寒风卷着沙土呼啸而过,似乎要封冻整个天地。而刀刃寒光闪闪,竟比朔风更加冰冷;横刀而过,宝刀冰封了主人的血液,也永远冰封了他的生命和壮志。

    冥冥中,他似乎回到了多年前的那个场景:自己夺下一个匈奴少年的马和弓箭,纵马向南飞奔在前,匈奴数百骑兵紧追在后。自己回身搭箭开弓,“嗖”地一声,利箭如流星般划破了大草原上广袤的天空....

    西汉名将李广,是秦将李信的后代,约生于吕后执政时期(前187-前180),将门虎子,从小学得一手好射术。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年),李广从军抗击匈奴入侵,因擅长骑射而立战功;而后又多次随皇帝射猎,格杀猛兽。皇帝不禁感叹道:“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史记·李将军列传》)汉文帝爱惜人才,感叹李广生不逢时,如果早生几十年,跟随汉高祖刘邦征讨天下,封万户侯还不是探囊取物?

    不知道年轻的李广听到此话时,有何感想,恐怕是不以为意吧;年轻人才干出众,雄心万丈,总以为自己是明天的主宰。他无法想到的是,汉文帝一语成谶,竟预言了他未来一生的命运!

    汉景帝即位后,爆发了“七国之乱”,李广随名将周亚夫前往平叛,他人生中的第一次封侯机会到来了!李广作战勇猛,夺得敌旗,立功显名。没想到因为他接受了梁孝王私授给自己的将军印,还朝之后,他没有得到封赏。

    此后,李广先后担任上谷、陇西、雁门、代郡、云中等北方边地太守,多次与匈奴交战,以力战而闻名。做上郡(今陕西榆林)太守时,一次李广追击三个匈奴射雕手,亲自射杀两人,生擒一人;正要返回时,数千匈奴骑兵追来。李广身边只有一百骑兵,大家很惊恐,想要调头奔回。李广说:“我们离大军数十里,如此奔回的话,立即会被匈奴人射杀干净。现在我们留下,匈奴人必定以为我们是诱饵,不敢攻击我们。”于是命令骑兵不退反进,到离匈奴人只有两里处下马解鞍,纵马卧地。匈奴一个白马将军出阵护兵,李广率领十几人上马射杀之,再回到队伍中。匈奴人担心有伏兵,始终不敢出击,夜半引兵而去;天亮之后,李广等人才返回大军。大军都不知道李广去了哪里。(事见《史记·李将军列传》)

    随着国力的增强,汉武帝即位(前140年)后,逐渐改变了“和亲”与防御为主的对匈奴策略,转而积极寻求进攻。作为三朝老将,李广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建功封侯良机!他活跃于汉匈边境,在任右北平太守期间,被匈奴人称为“汉之飞将军”,多年不敢入侵。一次李广出猎,看见草丛中伏有猛虎,弯弓射之。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块石头,箭羽竟然都射了进去。再反复尝试,却怎么也射不进去了。

    此外,十年之间,李广先后参与了四次较大的对匈奴作战:

    一、元光六年(前129年),李广、卫青、公孙敖、公孙贺各领兵一万出征。卫青首次带兵,深入匈奴王庭龙城,斩敌七百,初战告捷;公孙贺未遇敌军,白跑一趟,浪费表情;公孙敖损兵七千;李广则遇敌最强,全军覆没,自己被俘。匈奴人让受伤的李广躺在绳编的网中,放在两匹马之间驮着。李广佯装死去,窥见旁边一个骑马少年,突然跳上马去,推倒少年,夺弓策马,奔南而去。数百匈奴骑兵紧紧追赶,李广回身箭无虚发,射退追骑,逃回汉境。(本文开头有所提及)朝廷判李广当斩,李广花钱赎罪,被贬为民。

    二、元朔六年(前123年),李广被任命为后将军,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很多将军在此役中立功封侯,李广却两手空空,无功而返。

    三、元狩二年(前121年)秋,李广领兵四千,与张骞(出使西域的那位)奉命共同出击。张骞进军迟缓,致使李广被匈奴左贤王的四万大军包围。李广胆气过人,率军死战,等到了张骞的援军,得以解围。然而李广军损失殆尽,功过相抵,未得封赏。

    四、元狩四年(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兵分两路,深入千里,与匈奴展开决战,史称“漠北决战”。此时的李广已经是60多岁的老人了,与匈奴人对抗已有47年,他极其渴望抓住这最后的机会建功封侯。对老将军来说,封侯是对他平生事业的最大认同。李广多次主动请缨,汉武帝认为他年老了,不肯答应,良久才最终同意,任命他为前将军,随卫青出征。

    作为先锋的前将军,这次李广很有机会拔得头筹,击败匈奴单于(匈奴王),他想必十分兴奋。随后,卫青从匈奴俘虏口中得知了单于的具体方位,大军进入临战状态。就在此时,让李广错愕万分的事情发生了:卫青突然命令李广率部并入右将军赵食其的军中,令他们绕道难以行进的东路,合围单于;而将先锋的任务交给了对自己有恩的中将军公孙敖。

    李广的忿怨可想而知。他亲自请命说:“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史记·李将军列传》)然而出征前,汉武帝曾告诫卫青说,李广年老而又命数不佳,不要让他面对单于,因此卫青没有答应李广。李广愤然引兵与赵食其出走东道,偏生又迷失道路,贻误了围歼单于的军机。卫青派人送去酒食,并询问迷路情况,李广拒绝回答;卫青又派人责问,李广悲愤地对部下说:“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史记·李将军列传》)说罢拔刀自刎,一代名将就此陨落,将士百姓无不落泪。

    真不明白汉武帝既然不信任李广,起初为什么又任命他为先锋,碍于情面吗?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李广又怎能例外?而很多军界小字辈却早已封侯,叫他这张老脸往哪里搁?千载以下,读罢惜之叹之。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唐·王勃《滕王阁序》)。无论当时还是后世,飞将军李广都获得了人们广泛的支持和同情。究其原因,一是李广勇力过人,神射无双。二是李广为将廉洁,爱兵如子。他经常把自己的赏赐分给麾下将士,与士卒同吃同饮。行军在外时,士兵不全部吃到饭、喝到水,他绝不先行吃喝。凡事身先士卒,对将士宽缓不苛。三是司马迁的偏爱。李广的一生极具悲剧色彩,更重要的是,司马迁正是给李广的孙子李陵辩护,而惨遭宫刑的。这将太史公和李家三代的感情联系在了一起。于是,《史记》充满了对李广的赞美和同情,并影响了后世2000多年。

    客观说来,李广之所以难以封侯,除了运气不佳、领导安排之外,也有其自身的原因,而这才是最主要的。

    一、战略战术素养不足。《史记》中充满了李广神射无敌、勇力超群的笔墨,然而问题在于,一个将领不能只有单打独斗、匹夫之勇。纵观李广47年的戎马生涯,多次领兵对匈奴作战,小规模冲突总能占得上风;一旦率领大兵团作战,却都是苦战、无功、迷路甚至全军覆没,没有值得一提的战功。当人们津津乐道飞将军夺马飞驰、射退敌骑时,不要忘记他当时已经当了俘虏、全军灰飞烟灭了。正因为如此,汉武帝不愿意让李广参加漠北决战,也就情有可原了。

    二、治军不严。古今中外的优秀军事家,治军莫不是令行禁止、赏罚分明。李广在汉军中威望很高,是因为他与士卒同甘共苦,对将士宽缓不苛。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对部队没有严格的纪律约束,带兵随意性太大,甚至没有队列行阵,驻扎时人人自便,这导致他的部队战斗力并不强。一旦遇到突发紧急军情,李广的将士就会出现慌乱畏惧,这不是一支劲旅应有的表现。因此后人评价曰:“李广非大将才也。”

    三、性格冲动冒险,任性而为。大臣公孙昆邪曾经对汉景帝评价李广说:“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人们往往只注意了“天下无双”四字,却忽略了此话的重点其实是对李广“自负其能”、冲动冒险的担忧。作为一郡首长,仅仅为了三个匈奴射雕手,李广就亲自率领百骑追击,甚至都没有告知大军;结果面临被数千敌骑全歼的危险,只好下马卧地,摆起了“空城计”,看似很酷很潇洒,其实是不得已而为之。万一哪个匈奴将领傻得冒烟,管他娘的有没有伏兵,老子冲过去打他一通再说,李广岂不是必死无疑?大概一听说是敌方箭术优秀的射雕手,就按捺不住自己澎湃的心,非要追上去一较高低吧。

    四、缺乏政治头脑。其实早在平定七国之乱时,李广就立下战功,却因为私自接受了梁孝王的将军印,没有受到封赏。七国之乱何以爆发?因为汉景帝推行削藩。梁孝王何许人也?汉景帝同父同母的弟弟,诸多藩王之一。尽管梁孝王平叛有功,但那是有原因的。因为景帝为了讨母亲窦太后的欢心,曾经戏言死后传位给梁王;梁王从此对皇位有了想法,私授李广将军印,也是为了拉拢他。李广却傻傻地接受了,怎能不犯汉景帝的大忌?

    昔人已逝,无论什么原因,都化为了历史的尘埃。大草原上奔驰的飞将军早已不在,只留下后人无尽的唏嘘感慨。老将军地下有知,也许能得到一丝安慰吧。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卢纶《塞下曲》)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c6b36b0100bjz6.html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语文高二鲁人版史记选读(飞将军李广)练习.docx

    通过对“飞将军李广”这一历史人物的深入了解,学生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更能够在此过程中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培养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热爱之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语言素养得到了...

    语文高二鲁人版史记选读(飞将军李广)教学设计.doc

    在《史记》中,司马迁用他那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众多历史人物的形象,其中,《飞将军李广》以其独特的英雄形象,以及对人物性格与命运的深刻描绘,成为了教学中的经典篇目。作为一名高二的学生,在《语文鲁人版》的...

    高三语文飞将军李广 山东人民版 试题.doc

    高三语文飞将军李广 山东人民版 试题.doc

    飞将军李广翻译.pdf

    李广,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将领,活跃于西汉初期,以勇猛善战而被誉为“飞将军”,其生平与事迹充满了传奇色彩。李广的家族背景深厚,其先祖李信在秦朝时期便是声名显赫的将军,参与了追捕燕太子丹的重要军事行动。李广...

    飞将军李广①.docx

    在这场战斗中,李广不仅成功擒获其中一人,而且展示了他卓越的智谋和领导能力,通过运用疑兵之计,使数千匈奴骑兵不敢轻易进攻。 #### 6. 李广的精神风貌 - **勇猛与智慧并存**:李广不仅以勇猛著称,还具有高超的...

    飞将军李广不教胡马渡阴山.docx

    - **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李广的形象在中国文学作品中被广泛引用和歌颂,例如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诗中提到的“飞将军”,便是指李广。 - **爱国主义象征**:李广不仅是一名杰出的军事将领,也是忠诚于国家、...

    语文高二鲁人版史记选读(飞将军李广)同步练习.doc

    综上所述,这份高二鲁人版《史记选读》中的“飞将军李广”同步练习,其内容涵盖了文言文学习的多个方面,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与翻译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通过这样的...

    高中语文 5自读 伍员之死 飞将军李广同步测试1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 试题.doc

    高中语文 5自读 伍员之死 飞将军李广同步测试1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 试题.doc

    高中语文 5.自读 伍员之死 飞将军李广同步测试1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doc

    高中语文 5.自读 伍员之死 飞将军李广同步测试1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doc

    三年级语文下册《李广射虎》教学设计5 苏教版 教案.doc

    课文通过叙述西汉时期飞将军李广射虎的英勇事迹,展现了这位将领机智与勇敢并存的英雄形象。本文将围绕《李广射虎》的教学设计展开讨论,旨在实现学生在朗读、生字学习、写作技巧以及内容理解方面的全面提升。 首先...

    三年级语文下册 李广射虎 4教案 苏教版 教案.doc

    - 李广:生活在汉代,被誉为“飞将军”,以其神勇无比、机警勇敢和高超武艺著称。 - 他的形象:通过射虎事件,展现出他不仅勇敢,而且反应敏捷,善于判断。 6. **教学方法**: - 结合教学挂图、小黑板和录音机等...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个人观后感600字.docx

    书中的故事丰富多彩,既包括了英勇无畏的将领,如飞将军李广,也涉及了伟大发明家的创新历程,如蔡伦发明造纸术,还有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如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 飞将军李广的故事展示了古代将领的英勇和智谋。...

    李将军列传教案.doc

    - 李广的“飞将军”称号,反映了匈奴对他的敬畏,因其多次与匈奴作战,使得边疆得以安宁。 4. **教学目标**: - 学生需理解并掌握《李将军列传》中的文言词汇和句式,如“首虏”、“睨”等。 - 探讨通过具体事件...

    三年级语文下册《李广射虎》教学设计6 苏教版 教案.doc

    - 难点:全面理解课文内容,特别是对“飞将军”李广形象的把握,以及词语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 5. 预习设计: - 学生需要在预习阶段完成生字的拼读、书写,以及课文的理解,包括填充填空题目,了解《塞下曲》的...

    三年级语文下册 李广射虎2教案 苏教版 教案.doc

    整个教案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读、写、讨论和听写,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他们对古诗的理解,并在故事中领悟到李广的英雄品质。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

    李将军列传ppt29苏教版.pdf

    这种全面深入的人物描绘,使得李广的形象立体饱满,让读者能够深刻理解他的英雄气概和悲剧命运,同时也揭露了汉代用人制度的不合理性,对李广的不幸命运表示惋惜和同情。 综上所述,《李将军列传》通过细腻的笔触和...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0《李将军列传》课外阅读 带你走进真实的李广 鄂教版.doc

    在李广的镇守下,匈奴人闻风丧胆,不敢轻易侵犯右北平,于是,他得到了“汉之飞将军”的美誉。然而,李广的性格也有着明显的缺陷,他心胸狭窄,不能接受下属的轻微冒犯。一次,因为他被城门官拒之门外,当他复职后,...

    三年级语文下册 李广射虎1教案 苏教版 教案.doc

    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李广射虎》的故事,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李广的敬爱之情,了解其作为西汉“飞将军”的英勇事迹,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巧妙地运用李广射虎的故事,帮助...

    《李广射虎》教学札记.doc

    李广,这位西汉时期的著名将领,因卓越的箭术与英勇善战而被后人尊称为“飞将军”。他的一生,不仅是军事上的一段传奇,同时也成为了后世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唐代诗人卢纶的《塞下曲》便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在这...

    高中语文 李将军列传第1课时教案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教案.doc

    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史记》的叙事风格和艺术成就,同时深入剖析李广的人物性格和悲剧命运。通过研读文本,学生将认识到《史记》作为历史文献的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教学的重点在于...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