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浏览:
1105777 次
- 性别:
- 来自:
北京
-
http://www.022net.com/2008/12-25/455421353317662.html
1977年,11岁的张亚勤(博客)在山西省太原市郊区的西山矿务局第二中学读初三。年底的一天,这个连连跳级的聪明孩子偶然看到了另一个聪明孩子的故事。
“我记得挺清楚的,我和我的小伙伴一起下军棋,我母亲在旁边看书,忽然我的班主任推门而入,拿了一份报纸,报纸上面是一个很长的报告文学,讲的是关于宁铂的故事。”
宁铂,两岁半就会背30多首mzd诗词,熟悉天文、历史、中医、围棋、古诗词,这位13岁的天才少年刚刚被中国科技大学录取。在经历了10年凋敝、对知识和人才分外渴望的1978年春天,神童宁铂的名字很快家喻户晓。
读完报道的张亚勤一夜未眠。第二天,他作出了人生的一个重要决定,他也要上大学,而且也要上中国科技大学。
距离1978年夏天的高考还有半年多时间,初三学生张亚勤能用7个月完成本应3年完成的学业吗?天赋,加上勤奋,这是古往今来通往成功的最好道路。1个月后,张亚勤以惊人的学习速度考进了高二尖子班。7个月之后,他和其他610万名考生一起走进了高考考场。
张亚勤如愿以偿。
幼年丧父,但他有一个懂得如何爱他的母亲。更加幸运的是,张亚勤12岁这年,在天赋和勤奋之外,社会还为张亚勤这样的少年提供了机会。
就在张亚勤紧张备考的时候,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召开,科学春天的到来令国人为之一振。就在同一个月,中国科技大学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大学里的少年班。
这年秋天,12岁的张亚勤带着母亲的爱和国家的希望,走进了大学校园。
30年前的中国科技大学,远远没有今天这么气派。当时整个校园没有几栋房子,还有大片的田地,盛开着金灿灿的油菜花。张亚勤和少年班的同学7个人一间宿舍,吃5分钱或者一毛钱的菜。物质生活还很艰苦,但张亚勤觉得,眼前的世界一下子大了很多。
当时流行的看法是,最聪明的孩子学理论物理,这是国家最急需的人才。在众人的期盼下,少年班最出名的孩子宁铂也选择了这个专业。实际上,他的兴趣和天赋并不在此。但是,被太多目光包围的宁铂,已很难自己来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和这些尖子生相比,张亚勤并不太受关注,母亲经常告诫他:你是个普通的孩子,要保持一颗平常心。
从太原到合肥,坐火车需要20多个小时,中途要倒两次车。但是,12岁的张亚勤第一次出远门上大学的时候,母亲不仅没有送他去学校,甚至连托运行李都是他自己去办的。
张亚勤选择了自己向往的科大少年班,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无线电专业。8年时光,少年张亚勤长成了一个青年。此时的中国,一个日益宽松而多元的社会也在成长。张亚勤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他的未来。
1986年,电子工程专业硕士毕业的张亚勤又一次起飞。这个20岁的小伙子来到了美国。在这里,挑战很快就来了。
“我刚去了两个星期,皮克·霍兹教授就拿了一堆的文献给我,说一个月之后,让我做一个评价,当时他是IEEETRANSACTIONS杂志的主编,都是上面的文章,他希望我给他作一个判断,这个文章写得好还是不好,里面的推导正确还是不正确。我看这些文章,当时一看就头大了,因为那些东西很多国内没有学过,而且那些都是最新的在通讯方面发展的技术、研究,所以回去之后,我借了60多本书。”
查着字典把60本书看一遍后,张亚勤不仅完成了导师布置的功课,给所有文章都做了一个评价,还把文章中大量的公式推导了一遍。吃了一惊的导师说了一句让张亚勤信心大增的话:你现在已经可以做博士了。
一面是鼓励,一面是放手,这似乎正是张亚勤最喜欢的成长方式。而对于自己认定的目标,张亚勤毫不吝惜地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努力,就像当年那个决心用7个月考上大学的少年一样,勤奋而专注。
3年之后,23岁的张亚勤获得华盛顿大学博士学位;31岁时,他荣膺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协会院士,成为百年来获得这项荣誉的最年轻的科学家。
1999年,33岁的张亚勤获得美国电子工程师荣誉学会颁发的“杰出青年电子工程师奖”,他成了第一个获此奖项的中国人。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向他发来贺信:“您领会了勤奋和承诺的真正意义。您的成就无疑也是对大家的一种巨大鼓舞。”
今天,人们常常用比尔·盖茨选择了张亚勤作为他成功的标志。这其实是颠倒了因果。事实上,是张亚勤足够的成功吸引了微软。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张亚勤在世界工程界最权威的杂志上已发表了100篇论文,其中50篇由他独立完成。这个数字是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难以企及的。
“1998年的10月份,有一天忽然接了一个电话,电话那端就是李开复(博客)博士,他说微软要在中国建立一个基础研究院,希望你能一起回来创业。”
此时的张亚勤,是美国四大科学研究中心之一的桑纳福多媒体研究室的总监,这个职位是华人在美国多媒体研究领域做到的最高职位。
放弃优越的科研条件,回国筹建一个前途未卜的研究院,这看起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几乎没有作过多的考虑,张亚勤就作出了决定。
当时他的妻子已在道琼斯公司工作,在张亚勤的说服下,他们把美国的房子、车子全部卖掉,举家迁回中国。
创造历史的梦想鼓舞着他,他期待着人生的又一次冒险和惊喜。那一刻,张亚勤仿佛又回到了12岁。
微软中国研究院里竖着的大白板,张亚勤是第一个使用的人。他希望给大家更多的空间做脑力激荡,随时记录自己的灵感。他说,上面的主意有些是聪明的,有些是愚蠢的,但是一定会充满各种主意。在张亚勤看来,白板是简单的,又是不那么简单。
张亚勤说,在企业的血液里面,必须有创新,这是生存的根本。而创新,来自每个人开放式的思考。想象力就是生命力。
一年里,微软中国研究院多媒体小组发表了80多篇论文,在网络协议领域申请注册了40项美国专利,做出了60项新发明,并已有8项成熟技术转让给相关产品部门。
听了张亚勤的汇报后,深受震动的比尔·盖茨对公司其他管理者说道:“我敢打赌,你们都不知道,在微软中国研究院,我们拥有许多位世界一流的多媒体研究方面的专家。”
3年后,张亚勤把微软中国研究院变成了微软亚洲研究院。
2008年5月6日,微软中国研发集团总部在中关村奠基,仅仅园区建设投资就超过20亿元人民币。这也是微软第一次在中国置地盖楼。张亚勤实现了10年前回国创业时的理想,他创造了一段历史。
张亚勤仍旧喜欢尝试未知的领域。简单直接,强烈的好奇心,享受冒险的乐趣,不服输的劲头,这些属于少年人的宝贵天性,在张亚勤身上好像一直没有消失过。
时间永远在向前走着。张亚勤和第一代少年大学生一直激励着中国的孩子。
2008年9月20日,是中国科技大学成立50周年的日子。参加校庆的少年班校友中,1978级学生是最多的。30年前这些在中国最受关注的孩子,现在大多投身于商业、IT、制造等行业。随着时代的律动,他们都在调整着人生的步伐。
张亚勤没能赶上这次盛会。此时他正远在美国西雅图,和比尔·盖茨共同出席中美经济对话。
今天,当我们渐渐抵达富强的梦想时,我们始终没有忘记,100多年前梁启超先生对少年所寄予的厚望:“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所有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中国少年,这将成为你们的光荣。
分享到: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
相关推荐
张亚勤博士将和我们分享他对云计算和大数据引领技术革新的见解,以及在微软以及信息产业合作伙伴的携手推动下,这些变革将中国如何走向成熟,塑造和谐、美好的数字化未来城市。
### 终端不可弃——张亚勤对云计算的观点解析 #### 背景与引言 在信息技术领域,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模式,自提出以来便备受关注。它改变了传统计算资源和服务提供的方式,使得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按需获取...
本周,OpenAI联合创始人Sam Altman表示GPT-4 仍不是AGI,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认为抽象推理是人工智能目前的最大弱点,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张亚勤提到AI的生态价值至少是100X,前Google Brain 高级研究...
张亚勤:已经是三年多了,咱们上次还是2019年的夏天。 朱民:我今天看你这个研究院是起来了,你是一个真的科学家,然后你有60多项专利,也写了600多篇的不同的学术论文,所以你又是科学家,你又是企业家,你还在百度...
微软副总裁张亚勤谈创新:变革中的思索 张亚勤博士在IT研发、产业趋向及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心得与思考,展现了他对创新的理解及对时下中国乃至全球IT产业界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的独到分析
1. **微软在中国的角色转变**:张亚勤指出,微软在中国的定位已经从单纯的市场营销和销售转变为研发中心和人才中心。这表明微软在中国的策略不仅仅是销售产品,更注重技术创新和本地化人才的培养。 2. **移动市场...
【微软中国-张亚勤论文集】是一份珍贵的学术资源,汇集了微软亚洲研究院前院长张亚勤博士在网络、视频技术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这些论文代表了他在信息技术行业的深厚造诣,对于开发者来说,是拓展知识视野和提升技术...
从给定的文件信息来看,我们探讨的主题围绕着IT行业的发展、个人成长与领导力,以及微软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以下是从标题“让智慧起舞”及其描述、标签和部分内容中提炼出的关键知识点: ### 1. 张亚勤与智慧的舞蹈 ...
### AI大模型时代的核心知识点解析 #### 一、AI大趋势概述 - **数字化3.0**:在数字化1.0和2.0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合了信息、物理和生物世界,涉及交通、产业、生活等多个领域,如生物电子芯片、脑机接口、基因研究等...
4. 自立能力的培养:较早的独立生活经历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如李开复、沈向洋和张亚勤等人都在青少年时期离开家庭,培养了独立精神。 5. 学业成绩:他们的成功并不依赖于学生时期的顶尖排名,大多数人成绩处于...
微软研究院的一帮牛人谈如何做软件开发!第一部分
3. **张亚勤的成就与学习经历**:张亚勤的事迹表明,早年扎实的基础学习和持续的专业深造对于个人职业生涯的成功至关重要。他在科技领域的贡献和领导地位,激励年轻人追求卓越,特别是在科技领域。 4. **读书的重要...
作者对唐骏太太、女儿的深度采访,第一次公开唐骏的家庭照片、少年故事、 曲折的青春经历、几个关键时期的日记。唐骏特别为本书做序。唐骏说:我喜 欢这本书,它让我重新思考自己的一生。微软全球副总裁张亚勤、胡润...
课程中还提到了心态决定成败的实例,如宁铂和张亚勤的成长历程,说明积极心态对个人成就的影响。拿破仑·希尔的成功学理论也进一步证明了心态在成功道路上的关键作用。 总的来说,员工五大职业心态训练课程旨在通过...
《云计算360度:微软专家纵论产业变革》由张亚勤、沈向洋、古卓伦等多位微软全球副总裁牵头,知名云计算专家、微软全球华人协会主席沈寓实博士总编,包括二十位微软总部首席科学家/工程师共同创作。以微软专家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