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udehai001
  • 浏览: 499660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北京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脉.濒湖脉学四言举要

 
阅读更多
■■ 四言诀                                
  ■ 经脉与脉气                          
  脉乃血脉,气血之先,血之隧道,气息应焉。
  其象法地,血之府也,心之合也,皮之部也。
  资始于肾,资生于胃,阳中之阴,本乎营卫,
  营者阴血,卫者阳气,营行脉中,卫行脉外,
  脉不自行,随气而至,气动脉应,阴阳之义。
  气如橐钥,血如波澜,血脉气息,上下循环。
  十二经中,皆有动脉,惟手太阴,寸口取决,
  此经属肺,上系吭嗌,脉之大会,息之出入。
  一呼一吸,四至为息,日夜一万,三千五百。
  一呼一吸,脉行六寸,日夜八百,十丈为准。
  ■ 部位、诊法                          
  初持脉时,令仰其掌,掌后裔骨,是谓关上。
  关前为阳,关后为阴,阳寸阴尺,先后推寻。
  心肝居左,肺脾居右,肾与肺门,居两尺部。
  魂魄谷神,皆见寸口,左主司官,右主司府。
  左大顺男,右大顺女,本命扶命,男左女右。
  大前一分,人命之上,左为人迎,右为气口。
  神门决断,两在关后,人无二脉,病死不愈。
  男女脉同,惟尺则异,阳弱阴盛,反此病至。
  脉有七诊,日浮中沉,上下左右,消息求寻。
  又有九候,举按轻重,三部浮沉,各候五动。
  寸候胸上,关候膈下,尺候于脐,下至跟踪。
  左脉候左,右脉候右,病随所在,不病者否。
  ■ 五脏平脉                            
  浮为心肺,沉为肾肝,脾胃中州,浮沉之间。
  心脉之浮,浮大而散;肺脉之浮,浮涩而短;
  肝脉之沉,沉而弦长;肾脉之沉,沉实而濡;
  脾胃属土,脉宜和缓,命为相火,左寸同断。
  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季和缓,是谓平脉。
  太过实强,病生于外,不及虚微,病生于内。
  春得秋脉,死在金日,五脏准此,推之不失。
  四时百病,胃气为本,脉贵有神,不可不审。
  ■ 辨脉提纲                            
  调停自气,呼吸定息,四至五至,平和之则。
  三至为迟,迟则为冷;六至为数,数即热证。
  转迟转冷,转数转热。迟数既明,浮沉当别,
  浮沉迟数,辨内外因。外因于天,内因于人。
  天有阴阳,风雨晦冥,人喜怒忧,思悲恐惊。
  外因之浮,则为表证,沉里迟阴,数则阳盛。
  内因之浮,虚风所为,沉气迟冷,数热何疑。
  浮数表热,沉数里热,浮迟表虚,沉迟冷结。
  表里阴阳,风气冷热,辨内外因,脉证参别。
  脉理浩繁,总括于四,既得提纲,引申触类。
  ■ 诸脉形态                            
  浮脉法天,轻手可得,泛泛在上,如水漂木。
  有力洪大,来盛去悠;无力虚大,迟而且柔;
  虚甚则散,涣漫不收;有边无中,其名曰芤;
  浮小为儒,绵浮水面;濡甚则微,不任寻按。
  沉脉法地,近于筋骨,深深在下,沉极为伏;
  有力为牢,实大弦长;牢甚则实,幅幅而强;
  无力为弱,柔小如绵;弱甚则细,如珠丝然。
  迟脉属阴,一息三至,小驶于迟,缓不及四,
  二损一败,病不可治,两息夺精,脉已无气。
  浮大虚散,或见芤革,浮小濡微,沉小细弱,
  迟细为涩,往来极难,易散一止,止而复还,
  结则来缓,止而复来,代则来缓,止不能回。
  数脉属阳,六至一息,七疾八极,九至为脱。
  浮大者洪,沉大牢实;往来流利,是谓之滑;
  有力为紧,弹如转索;数见寸口,有止为促;
  数见关中,动脉可候,厥厥动摇,状如小豆。
  长则气治,过于本位,长而端直,弦脉应指。
  短则气病,不能满部,不见于关,惟尺寸候。
  ■ 诸脉主病                            
  一脉一形,各有主病,数脉相兼,则见诸证。
  浮脉主表,里必不足,有力风热,无力血弱。
  浮迟风虚,浮数风热,浮紧风寒,浮缓风湿,
  浮虚伤暑,浮芤失血,浮洪虚火,浮微劳极,
  浮濡阴虚,浮散虚剧,浮弦痰饮,浮滑痰热。
  沉脉主里,主寒主积,有力痰食,无力气郁,
  沉迟虚寒,沉数热伏,沉紧冷痛,沉缓水蓄,
  沉牢痼冷,沉实热极:沉弱阴虚,沉细痹湿,
  沉弦饮痛,沉滑宿食,沉伏吐利,阴毒聚积。
  迟脉主脏,阳气伏潜,有力为痛,无力虚寒。
  数脉主腑,主吐主狂,有力为热,无力为疮。
  滑脉主痰,或伤于食,下为蓄血,上为吐逆。
  涩脉少血,或中毒湿,反胃结肠,自汗厥逆。
  弦脉主饮,病属胆肝,弦数多热,弦迟多寒,
  浮弦支饮,沉弦悬饮,阳弦头痛,阴弦腹痛。
  紧脉主寒,又主诸痛,浮紧表寒,沉紧里痛。
  长脉气平,短脉气病,细则气少,大则病进,
  浮长风痫,沉短宿食,血虚脉虚,气实脉实。
  洪脉为热,其阴则虚。细脉为湿,其血则虚。
  缓大者风,缓细者湿,缓涩血少,缓滑内热。
  濡小阴虚,弱小阳竭,阳竭恶寒,阴虚发热。
  阳微恶寒,阴微发热,男微虚损,女微泻血。
  阳动汗出,阴动发热,为痛为惊,崩中失血。
  虚寒相搏,其名曰革,男子失精,女子失血。
  阳盛则促,肺痈阳毒,阳盛则结,症痂积郁。
  代则气衰,或泄脓血,伤寒心悸,女胎三月。
  ■ 杂病脉象                            
  脉之主病,有宜不宜,阴阳顺逆,凶吉可推。
  中风浮缓,急实则忌,浮滑中痰,沉迟中气。
  尸厥沉滑,卒不知人,入脏身冷,入腑身温。
  风伤于卫,浮缓有汗;寒伤于营,浮紧无汗;
  暑伤于气,脉虚身热;湿伤于血,脉缓细涩。
  伤寒热病,脉喜浮洪,沉微涩小,证反必凶。
  汗后脉静,身凉则安,汗后脉躁,热甚必难。
  阳病见阴,病必危殆,阴病见阳,虽困无害。
  上不至关,阳气已竭。代脉止歇,脏绝倾危。
  散脉无根,形损难医,饮食内伤,气口急滑。
  劳倦年伤,脾脉大弱。欲知是气,下手脉沉,
  沉极则伏,涩弱久深。火郁多沉,滑痰紧食,
  气涩血芤,数火细湿。滑主多痰,弦主留饮。
  热则滑数,寒则弦紧。浮滑兼风,沉滑兼气,
  食伤短疾,湿留孺细。疟脉自弦,弦数者热,
  弦迟者寒,代散者折。泄泻下痢,沉小滑弱;
  实大浮洪,发热则恶。呕吐反胃,浮滑者昌,
  弦数紧涩,结肠者亡。霍乱之候,脉代勿讶;
  厥逆迟微,是则可怕。咳嗽多浮,聚肺关胃。
  沉紧小危,浮濡易治。喘急息肩,浮滑者顺;
  沉涩肢寒,散脉逆证。病热有火,洪数可医,
  沉微无火,无根者危。骨蒸发热,脉数而虚,
  热而涩小,必殒其躯。劳极诸虚,浮软微弱,
  土败双弦,火炎急数。诸病失血,脉必见芤,
  缓小可喜,数大可忧。瘀血内蓄,却宜牢大,
  沉小涩微,反成其害。遗精白浊,微涩而弱,
  火盛阴虚,芤孺洪数。三消之脉,浮大者生;
  细小微涩,形脱可惊。小便淋闭,鼻头色黄,
  涩小无血,数大何妨。大便燥结,须分气血,
  阳数而实,阴迟而迟。癫乃重阴,狂乃重阳,
  浮洪吉兆,沉急凶殃,痫脉宜虚,实急者恶,
  浮阳沉阴,滑痰数热。喉痹之脉,数热迟寒。
  缠喉走马,微伏则难。诸风眩晕,有火有痰,
  左涩死血,右大虚看。头痛多弦,浮风紧寒,
  热洪湿细,缓滑厥痰。气虚弦软,血虚微涩,
  肾厥弦坚,真痛短涩。心腹之痛,其类有九,
  细迟从吉,浮大延久。疝气弦急,积聚在里。
  牢急者生,弱急者死,腰痛之脉,多沉而弦,
  兼浮者风,兼紧者寒,弦滑痰饮,濡细肾着,
  大乃肾虚,沉实闪肭。脚气有四,迟寒数热,
  浮滑者风,濡细者湿。痿病肺虚,脉多微缓,
  或涩或紧,或细或软。风寒湿气,合而为痹,
  浮涩而紧,三脉乃备。五疸实热,脉必洪数;
  涩微属虚,切忌发渴,脉得诸沉,责其有水;
  浮气与风,沉石或里,沉数为阳,沉迟为阴;
  浮大出厄,虚小可惊。胀满脉弦,土制于木;
  湿热数洪,阴寒迟弱;浮为虚满,紧则中实;
  浮大可治,虚小危极。五脏为积,六腑为聚,
  实强者生:沉细者死。中恶腹胀,紧细者生,
  脉若浮大,邪气已深。痈疽浮散,恶寒发热,
  若有痛处,痈疽所发。脉数发热,而痛者阳。
  不数不热,不疼阴疮。未溃痈疽,不怕洪大,
  已溃痈疽,洪大可怕。肺痈已成,寸数而实。
  肺痿之形,数而无力。肺痈色白,脉宜短涩,
  不宜浮大,唾糊呕血。肠痈实热,滑数可知,
  数而不热,关脉芤虚;微涩而紧,未脓当下,
  紧数脓成,切不可下。                   
  ■ 妇儿脉法                            
  妇人之脉,以血为本,血旺易胎,气旺难孕。
  少阴动甚,谓之有子,尺脉滑利,妊娠可喜。
  滑疾不散,胎必三月,但疾不散,五月可别。
  左疾为男,右疾为女。女腹如箕,男腹如釜。
  欲产之脉,其至离经,水下乃产,未下勿惊。
  新产之脉,缓滑为吉,实大弦牢,有证则逆。
  小儿之脉,七至为平,更察色证,与虎口纹。
  ■ 奇经八脉诊法                        
  奇经八脉,其诊又别。直上直下,浮则为督,
  牢则为冲,紧则任脉。寸左右弹,阳蹻可决;
  尺左右弹,阴蹻可别。关左右弹,带脉当决。
  尺外斜上,至寸阴维;尺内斜上,至寸阳维。
  督脉为病,脊强癫痫;任脉为病,七疝瘕坚;
  冲脉为病,逆气里急;带主带下,脐痛精失;
  阳维寒热,目弦僵仆;阴维心痛,胸胁刺筑;
  阳蹻为病,阳缓阴急;阴蹻为病,阴缓阳急。
  癫痫契瘲,寒热恍惚,八脉脉证,各有所属。
  平人无脉,移于外络,兄位弟乘,阳溪列缺。
  ■ 真脏绝脉                            
  病脉既明,吉凶当别。经脉之外,又有真脉。
  肝绝之脉,循刃责责。心绝之脉,转豆躁疾。
  脾则雀啄,如屋之漏。如水之流,如杯之覆。
  肺绝如毛,无根萧索,麻子动摇,浮波之合。
  肾脉将绝,至如省客。来如弹石,去如解索。
  命脉将绝,虾游鱼翔。至如涌泉,绝在膀胱。
  真脉既形,胃已无气。参察色证,断之以臆。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濒湖脉学(原文和白话文).doc

    在《濒湖脉学》中,李时珍除了详细阐述27种脉象之外,还引用了其父李言闻的《四诊发明》内容,其目的不仅是总结前人经验,也在于推广和发展中医脉学,以提高医生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书中内容的编排,既有系统性的...

    庞汉添整理濒湖脉学讲义.doc

    庞汉添整理濒湖脉学讲义.doc

    准确辨别浮脉和沉脉.doc

    传统的浮脉和沉脉定义,如"举之有余、按之不足"为浮脉,"按之有余、举之不足"为沉脉,有时难以区分浮、沉、不浮不沉脉。而持脉轻重法则能更清晰地区分这些脉象,甚至能辨别出更深层次的伏脉。 持脉轻重法在实践中...

    任之堂主人祖传脉学.doc

    总结而言,任之堂主人祖传脉学强调的是通过精准的切脉来获取人体健康信息,从而在没有借助现代科技设备的情况下,依旧能够对疾病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其方法虽古老,但其背后蕴含的深厚医学哲理和对人体生命科学的...

    许氏脉学普与讲稿.doc

    这种脉学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与望、闻、问、切四诊相媲美,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能够替代传统的诊断手段,与现代医学中的理化检查相媲美。 在实际应用中,许氏脉学的诊断技术非常细致和精确。不同脉象的变化对应着...

    脉学模型统一性分析论文.doc

    在脉学中,这一思想被具体化为“寸、关、尺”的三部拭脉法,即通过在腕部的不同部位触摸脉搏,对个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进行定位分析。该模型的演进体现了脉学理论的深化,由统一的整体概念,细化为可以进行具体...

    [医学类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中医执业医师模拟题275.docx

    22. 《濒湖脉学》中记载的脉象有27种。 23. 虚里是指左乳下心尖搏动处。 24. 沉脉类应除外革脉。 25. 地中海贫血可能导致尿胆原、尿胆素增加,尿胆红素阴性。 26. 急性心包炎早期的诊断体征是心包摩擦音。 27. ...

    古中医脉法通俗讲义全.doc

    在文章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脉学观点,即认为脉法不仅仅是用于诊断疾病,还可以应用于预防疾病、指导临床治疗、探索人的社会行为和社会角色等方面。作者还提出了自己研究脉学的三种方式,即象派、形派和理派...

    浮脉[定义].pdf

    浮脉是中医脉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有着特定的定义和临床意义。 浮脉的主要特征是:在触诊时,脉象表现得较浅表,轻按可以触及,重按则感觉不到或明显减弱。这种脉象可以随着患者呼吸的起伏而明显变化,常见于表证...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百日冲刺试题和答案十八.pdf

    李时珍的《濒湖脉学》是脉象学的重要著作。 6. 狂症的病因是痰火。选项A正确。中医认为痰火扰乱心神可以导致狂病。 7. 心气虚、心阳虚、心血虚、心阴虚四证的共同临床表现是心悸。选项E正确。这四种病症都会影响...

    2021-2022年收藏的精品资料中医诊断学试题与参考答案之切诊.doc

    随着时间的推移,历代医家对脉诊进行了深入研究,发展出丰富的脉象理论和实践经验,如《难经》、《濒湖脉学》等经典著作,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脉诊知识。 二、脉诊的基本方法 1. 观察位置:切诊通常在腕部桡动脉处...

    福建省2016年下半年中医综合基础知识考试题宣贯.pdf

    10. 中医脉学:《濒湖脉学》是明代医家李中梓的著作,详述了各种脉象及其临床意义。 11. 先天气血:天癸的产生与肾中精气充盈有关,是中医对女性月经和男性生殖能力的理论阐述。 12. 方剂组成:由所列药物组成的...

    中医诊断学之四诊.doc

    古籍中记载的脉象种类繁多,如《濒湖脉学》中的27脉或《诊家正眼》的28脉,每种脉象都对应不同的病症。 中医诊断学不仅关注病症本身,还注重病人的体质、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力求全面地理解疾病,为治疗提供准确的...

    [医学类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河南省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中医学专业知识2012年真题.docx

    1. **脉学**:《难经》是中医脉学的重要典籍,其中详细阐述了脉象的分析和理解,对脉象的辨识有独特的见解。 2. **结石形成原因**:结石的形成多与饮食习惯有关,如偏好油腻食物,可能导致脾胃功能障碍,湿热内生,...

    2012年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中医诊断学考点.doc

    例如,《景岳全书》中的“脉神章”和《濒湖脉学》对脉象的详细解释,对中医诊断学的丰富和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现代中医诊断学的实践和发展,仍然离不开这些经典理论的指导和历代医家的智慧。 在2012年的中医内科...

    成中医大中医诊断学重点整理.doc

    - 李时珍的《濒湖脉学》详细介绍了27种脉象。 - 近代的《彩图辨舌指南》提供了彩色舌象识别。 5. **问诊内容**: - 包括恶寒、畏寒、恶寒发热、但热不寒等不同类型的症状,以及问汗、问疼痛、问头痛、问失眠原因...

    医疗对口扶贫思想汇报-精品文档.pdf

    医生深知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利用业余时间重新研读《推拿临床治疗学》、《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学》、《人体解剖与姿势评估》和《濒湖脉学》等经典书籍,不断充实自身的医学理论基础。同时,他还与科室同事一起学习...

    中医诊断学分章试题(库).doc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方法来收集病人的临床表现,分析病因、病性、病位、病势,进而判断疾病和预后。以下是对题目中涉及的一些中医诊断学知识点的详细解释: 1. 四...

    国家中医师资格考试题库 - 中医诊断学.doc

    4. **脉学专著**:《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由王叔和编著,对后世脉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5. **《诸病源候论》**:该书由巢元方编写,是论述病因病机的早期重要文献。 6. **症状与体征**:症状是...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