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木法教授给女儿写了一封长信,系统地总结和传授了他做科研工作几十年的经验、体会。
1.一半时间做实验,一半时间看文献。
千万不能把时间全部消耗在实验台上。看文献、看书、看别人的操作、听别人的经验、研究别人的思路,边做边思考。要学会比较,不要盲从。否则,会被一些小小的问题困扰许久。
2.准备越充分,实验越顺利。
古人云,磨刀不误砍柴工。前期的知识储备、文献储备、材料准备、方法准备可以避免手忙脚乱,充分的预实验使你充满信心。一步一个脚印,就不必“从头再来”。最不能容忍的是在开始的几步偷懒,造成后面总有一些无法排除的障碍。
3.记录真实详尽。
人总是有一点虚荣心的。只把成功的步骤或漂亮的结果记到实验记录里,是很多人的做法。殊不知,许多宝贵经验和意外发现就这样与你擦肩而过。客观、真实、详尽的记录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4.不要为老板省钱。
效率为先。整天算计着省钱,一旦用了不可靠的东西,只会浪费时间,遭受打击,到头来一分钱也省不了。
5.把握心理优势。
做过实验的人都经历过失败和挫折。有些失败应当在预实验阶段发生,你这时能坦然接受。假如不做预实验,在正式的实验中遇到,你的挫折感就很明显。假如你因为赶时间而误操作,你会沮丧。假如你能因为目前心浮气燥而果断地放一放,就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假如你早上进入实验室之前还不知道今天要干什么,你最好想好了再去。最大的错误是重复犯同样的错误。记住,屡教不改者不适合做实验。
6.先看综述,后看论著
看综述搞清概念,看论著掌握方法
7.先看导师既往发表的文章,再看师兄师姐答辩的论文
看前者知道大方向(实际上应当在考他的研究生之前看过),看后者知道哪些可以借鉴
8.早动手
在师兄师姐离开之前学会关键技术
9.如果接师兄师姐的工作往下做,一定要看其实验记录前人的结果不一定可信!
10.两手准备
设计课题要为了阐明问题,即不论结果为阳性或阴性,都能写文章。阳性结果说明什么,阴性结果说明什么。假如课题要求得出阳性结果,你可能要事先设计几部分,万一第一部分得不出预期结果,可以用其它部分弥补损失。
11.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掌握了一点查全文的技巧,往往会以搞到全文为乐,以至于没有时间看文章的内容,更不屑于看摘要。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
12.集中时间看文献
看过总会遗忘。看文献的时间越分散,浪费时间越多。集中时间看更容易联系起来,形成整体印象。
13.做好记录和标记
复印或打印的文献,直接用笔标记或批注。pdf 或html 格式的文献,可以用编辑器标亮或改变文字颜色。这是避免时间浪费的又一重要手段。否则等于没看。
14.准备引用的文章要亲自看过。
转引造成的以讹传讹不胜枚举。
15.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
刊物的影响因子、文章的被引次数能反映文章的参考价值。但要注意引用这篇文章的其它文章是如何评价这篇文章的:支持还是反对,补充还是纠错。
16.实验课学不会实验
实验课之前老师把前面的步骤做完了,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了,上课的时候让大家见到完美无缺的最后一步的表演。这是真正的实验吗?那时候我们还天真地问老师:我们可以走了吗? 什么时候交实验报告?对多数人来说,实验技能只能是在实验室里“泡”出来的。
17.交流是最好的老师
做实验遇到困难是家常便饭。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反复尝试?放弃?看书?这些做法都有道理,但首先应该想到的是交流。对有身份的人,私下的请教体现你对他的尊重;对同年资的人,公开的讨论可以使大家畅所欲言,而且出言谨慎。千万不能闭门造车。 一个实验折腾半年,后来别人告诉你那是死路,岂不冤大头?
18.最高层次的能力是表达能力
再好的工作最终都要靠别人认可。表达能力,体现为写和说的能力,是需要长期培养的素质。比如发现一个罕见病例,写好了发一篇论著;写不好只能发一个病例报道。比如做一个课题,写好了发一篇或数篇论著;写不好只能发一个论著摘要或被枪毙。一张图,一张表,无不是表达能力的体现。寥寥几百上千字的标书,可以赢得大笔基金;虽然关系很重要,但写得太差也不行。有人说,我不学PCR,不学spss,只要学会ppt(powerpoint)就可以了。此话有一点道理,实验室的boss 们表面上就是靠一串串ppt 行走江湖的。经常有研究生因思维敏捷条例清楚而令人肃然起敬。也经常有研究生不理解“为什么我做了大部分工作而老板却让另一个没怎么干活的人写了文章?让他去大会发言?”你没有看到人家有张口就来的本事吗?
19.学好英语,不学二外。
如今不论去日本还是欧洲,学术交流早已是英语的天下。你不必为看不懂一篇法语的文章而遗憾,写那篇文章的人正在为没学好英语而犯愁。如果英文尚未精通,暂且不要去学二外。
20.SCI 是个陷阱。
运气!有人没费力气发了一篇SCI 文章。你不要羡慕他。因为据我所知课题是别人设计的,实验是别人手把手带他做的,文章是导师帮他找了国外的人改写的,而他并不擅长做科研。但是他因为一篇SCI 文章已经自认为可以在科研的天地里一展身手了。于是要出国,要做实验,要继续发SCI,要挣美元。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属于他的道路。(也许有酸葡萄心理的成分)。但是看看周围的人,看看自己,真的适合搞科研吗?真的不适合搞科研吗?
分享到:
相关推荐
【大学新生迷茫感的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 大学是人生中至关重要的阶段,尤其对于大一新生而言,这一时期是他们从高中生转变为独立成年人的关键过渡期。在这个阶段,新生们需要快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人际关系和生活...
对于有志于深造的学子们来说,申请香港研究生无疑是一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道路。然而,许多申请者对于如何准备申请材料、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生项目、以及如何把握申请时机等问题上感到迷茫。本文档将深入解析申请...
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绿色学习教育策略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利用大数据思维和技术来指导大学生的学习活动,以提升学习效率和效果,寻求可持续的教育成果。研究中提到,大数据技术已经深入社会生活各个层面,为政府提供了...
一方面,大学生群体中的主流信仰仍然是积极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挑战。例如,信仰对象从单一的马克思主义转变为多元化,甚至出现一部分学生信仰宗教或追求物质主义。此外,部分大学生对宗教的崇拜和迷信行为增加,...
在实施这一课题的过程中,研究人员采用了多种策略: 1. **仿写课文结构**:让学生通过对课本中优秀文章的学习,模仿其结构和表达方式,从而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基本构造。 2. **作文“一对一”指导**:教师针对每个...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理财方式日益多元化,大学生群体也开始涉足这一领域,由此带来的投资理财行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大学生作为投资理财市场的新鲜血液,他们对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接受程度、理财意识...
综上所述,大学生始业教育课程化建设研究不仅是理论上的探讨,更是实践中的不断尝试与改进。通过对课程化建设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大学新生将能够更加顺利地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更好地迎接...
然而,在这创业浪潮中,女大学生们在创业路径的选择上常会感到迷茫,她们亟需一个清晰的指导和实践的框架。近年来,虽然我国高校开始重视女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但传统的创业教育模式往往忽略了女大学生自身的内在需求...
小组活动的设计通常包括讨论、角色扮演、团队建设游戏等,这些都能帮助成员们建立信任,提高沟通技巧,同时也能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成就感。 在G职业学院的案例中,研究者可能会详细记录小组...
通过对某职业院校财会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研究揭示了学生们在专业技能掌握程度和对新技术了解上的现状。 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已经较好地掌握了财会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但在“大智移云”等新兴技术的理解上...
作者深入分析了研究生教育与直接就业的利弊,帮助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职业目标和市场需求做出更适合自己的选择。 在职业规划方面,本书同样提供了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作者揭示了当前市场的热点技术,例如人工智能、...
在IT行业中,研究生教育可能意味着更深入的研究能力,但同时也需要考虑实际的职业市场需求和个人兴趣。作者们会分享他们的经验,帮助学生权衡利弊,做出适合自己的决定。 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学生们常常关心如何...
1. 价值观选择的困惑: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个体经历的不同,学生们在选择个人价值观时可能感到迷茫,这需要院校提供指导和支持。 2. 升学就业的困扰:“专升本”过程中的学生可能对升学和就业的路径感到困惑,院校...
在参与《小学开放性作文的实验研究》的调研中,实习生们通过问卷调查、师生访谈等方式,深入分析了学生在写作中遇到的问题。他们发现,许多学生在写作时缺乏热情,感到焦虑与迷茫。为此,实习生们基于数据的分析,...
三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毕业生可能会对未知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状态感到迷茫;四是长时间的学习疲劳,缺乏有效的休息和娱乐活动,使得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学习怠倦心态的表现通常包括:学习积极性降低,对...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有机会亲身参与到汽车修理的各个环节,从理论到实践,从单一技能到综合能力的培养,每位实习生都得到了全面的锻炼。 实习的目的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技能的提升。汽车修理工作复杂而精细,通过...
但在选择研究生院校时,作者感到了迷茫与困惑。通过系统地学习,尤其是参加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作者开始对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以及未来的职业倾向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从而为自己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在...
在网络环境中,他们可能无法很好地处理与学习、生活相关的各种问题,甚至可能产生消极心理和迷茫状态。这些问题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面对这些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创新。...
这些数据揭示了学生们在自我认知和期待之间的不平衡,以及对未来目标的迷茫和不确定。 综合以上调查结果,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集中在学习适应、人际交往和自我认知等方面。学校和社会需要提供更多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