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 23892 次
- 性别:
- 来自: 深圳
最新评论
O.-J Dahl, E.W.Dijkstra and C.A.R.Hoare
内容简介
这本论文集包括结构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设计和层次程序结构三部分。结构程序设计(包括数据设计)是六十年代末进入软件工程化时期所形成的程序设计方法学的主要内容。本书介绍了结构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原则和方法,探讨了程序设计的一般思维方法和可用的数学工具,研究了防止程序出错和正确性证明的方法,谈论了大型程序和数据结构的组成方法和质量标准。
本书可供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工程的科研人员,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和软件工作人员阅读。
STRUCTURED PROGRAMMING
Academic Press Inc, 1973
结构程序设计
陈火旺 吴明霞 丁宪理 译
译者序
作者E.W.戴克斯特拉、C.A.R.霍尔和O.-J.达尔是计算机科学界的知名学者。他们在程序语言,操作系统和程序设计方法学等方面都有重要的贡献。在结构程序设计和程序正确性证明方面他们都是最早的创始人之一。这方面的研究是十年来计算机科学中发展最快的分支之一。尽管本书的三篇文章是七十年代初期发表的,但文中所述的原则与方法,在今日,不仅意义尚存,而且大大丰富与发展了。我们把这些文章介绍给我国读者,愿为实现四个现代化作一点微薄的工作。
序言
近年来,人们对计算机程序的编制技术、程序设计可采用的理论工具以及如何防止程序设计差错等问题,日感兴趣。E.W.戴克斯特拉最早在这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从而使我们对这些问题有所了解。他的《结构程序设计札记》成了这本书的首要部分。这些札记清晰详尽地描述了一个杰出的程序员所不自觉地使用过的一些程序设计的原则。今天,人们只要研究和自觉地使用这些原则,就能提高编制程序的技术。
本书的第二部分,我本人试图描述如何把一些相似的原则用于数据结构的设计中。我曾建议过,在分析和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程序员应尽量运用诸如集合、顺序和映照等抽象概念所带来的好处;并且,在构造较具体的程序编码之前,最好不要急于作出数据表示方式的决定。这一部分还描述了一些有用的数据表示方法,并提出使用这些方法的有关选择标准。
本书的第三部分是前两部分的综合,它透彻地说明了数据设计和程序设计两者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密切联系。在这部分中还引进了构造程序和数据的另一些有用方法,这些对许多程序员来说或许是不熟悉的。书中的例子表明,结构程序设计的原则,如同适用于“自顶向下”的程序设计一样,也适应于“自底向上”的程序设计。这一部分的精神实质、见解和所有的例子都是O.-J.达尔贡献的;我仅是集中一些材料和在难理解的地方加些解释。
C.A.R.霍尔
1972年6月
目录
I.结构程序设计札记-------------------------------E.W.戴克斯特拉 (1)
1.致读者
2.人的能力的局限性
3.机器的可靠性
4.思维方法
5.正确性证明之一例
6.证明的有效性和实现的有效性
7.程序的理解
8.程序比较
9.分步程序组成之例一
10.程序族
11.存贮空间对计算速度的影响
12.一个程序模型
13.分步程序组成之例二
14.我们获得了什么
15.组织和编排程序
16.更具体的设计考虑
17.八后问题
II.数据结构札记
1.引论
2.类型概念
3.非结构数据类型
4.笛卡尔积
5.分歧和
6.数组
7.幂集
8.序列
9.递归数据结构
10.稀疏数据结构
11.例子:排考表
12.公理化
参考文献
III.层次程序结构
1.引言
2.预备知识
3.对象类
4.伙伴程序
5.表格结构
6.程序连接
7.概念分层
参考文献
结构程序设计札记
E.W. 戴克斯特拉
1.致 读 者
这些札记有着“写给自己看的信”之特色。我觉得,如果不把它们写下来,我自己将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一些相同的争议。但当我读自己所写的这些札记时,我又总感到不甚满意。
一则,我嫌这些札记写得很累赘。但(现在)我还不想精练它们。首先,因为这样做可能会出现别的迟误,而我还想“细细加以捉摸”。其次,先前的经验使我耽心,问题可能会被误解:许多程序员往往把他们的困难(有时是相当特殊的困难)看成是问题的症结,结果甚至连“程序设计到底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也存在着广泛的分歧。
尽管有这些不足,我仍希望读者至少将欣赏其中的某些部分。如果这些札记对你有所鼓舞或者使你对程序员的职业有某种新的评鉴,那末我的部分目的也就达到了。
在出版以前,《结构程序设计札记》就已经非公开地传播了。人们对它的兴趣——对此我表示感谢——更加鼓励了我再增添某些材料,并把它改写成可公开出版的形式。在此,我感谢B.Floyd,R.London和M.Woodger等人的鼓励性的评论,感谢P.Naur提出的批评。最后,我还感谢E.L.Dijkstra-Tucker夫人对我英语方面的帮助。
2.人的能力的局限性
我面临着一个表达方式的基本问题。我所关心的是大程序的组成方法和技术,这种程序的文本,譬如说,可能和这一章的全部文句一样长。为了说明各种技术方法,我不得不需要引用一些例子。但由于实践上的原因,这些示范性的例子只能很小很小,比我心目中的“实际大程序”要小很多。我的基本看法是,正是这种数量级上的差别,是我们在程序设计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我能用简短的范例来阐明各种程序方法,并能概括地指出:“对于成千倍大的程序可如法组成”,那就简直太好了。但是,这种教学上可行的举一反三的办法在程序设计上未必行得通。我的中心论点之一是,任何两个在某些方面有着千差万别(即数量级上的差别)的东西是完全不可比较的。
历史表明这种真实性是难以置信的。显然,我们常会学究式地忽略一些量级上的差别,以致把它们当作“非本质的渐近差别”来对待。我们相信,凡我们能做一次的事情,我们也能做两次,归纳法使我们愚弄自己,似乎我们能做它任意多次。这是不真实的!因为数以千倍之后,就大大地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力!
让我用两个例子来加以说明。譬如说,一个周岁的孩子用四肢爬行,每小时可走一英里。而一架超音速飞机每小时可飞行一千英里。就移动能力来说,小孩和飞机是不可比较的。因为这二者所具有的能力是互不相及的。又例如,你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个开阔的地方,一个大草原或海边,而在很远的地方有一匹脱缰的马飞奔而来,你可以详细“看清”它如何奔驰而来,呼啸而过。但是,假定不是一匹马,而是数以千计的大群也野兽。你要再“看清”它们的每一只如何奔腾而来,呼啸而过,那就不可能了;如果你能的话,你的心也受不了惊慌的打击。
更进一步地说,“量”的问题不仅使我觉得存在表达方式的问题,而且我的中心论题正是:普遍的低估量的特殊困难,似乎是现今软件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所有这些问题,我看只有一个回答,即尽量明确地处理量的问题。这就是本节标题的含意。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经常碰到的计算“量”的问题。所谓计算量,指所涉及的信息量和运算次数的全体。计算量的大小是一个本质的问题。因为,如果计算量很小的话,根本可以不用计算机,用手算即可,计算机之所以能够存在,正是在于它能完成人所不能进行的大量计算。我们希望计算机能做哪些我们自己可能从未做过的事。但是,现代计算机的能力如此之大,乃至对机器来说即使是计算量很小的事情,也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力。
迄今我们仍需按一定方法组织在计算机上计算,使得我们有限的能力足于保证:这个计算将达到我们所期望的结果。这种组织包括程序的组成。从而,我们面临着第二个问题,即程序长度问题。对这个问题,我们也必须有明确的认识。我们必须知道这样的事实,即程序的长度和所描述的问题的量方面的大小是密切相关的。例如,在我的国家里,电话簿是按城镇和乡村的名字分类的,在每一类中,户主姓名按字母顺序排列。我自己住在一个小村庄里,随便给我一个电话号码,只需找几行,我就能知道这个号码的户主是谁。但在一个大城市里,要做同样的事情,可能是一件巨大的数据处理任务!
同样的心情,我希望读者注意程序的“清晰性”问题。这个问题确有量方面的特征。奇怪得很,许多数学家似乎并不理解这一点。例如,假定一条定理的前提条件竟要写上十来页,那末这一定理很难想象是一个方便的工具。因为,每当要用这个定理时就必须论证所有条件均被满足。在欧氏几何中,毕达哥拉斯定理的条件是满足下述性质的任意三个点 A, B和C:通过A和C可作一直线垂直于通过B和C的直线。但是,有多少数学家欣赏这个定理在三个点部分或全部重合时仍成立这一事实呢?但是,这确实是毕氏定理的方便之所在。
总之,作为一个迟钝的人,我只有尊重这种局限性,蛮干只会导致错误。
3.机器的可靠性
作为一个职业程序员,我所谈的是程序,而本节的主题实际上是程序的可靠性问题。本节的标题之所以冠以“机器”字眼,是因为我把程序看成为机器的具体体现。我强烈地感觉到,关于软件的可靠性的许多考虑,稍加变换,也适用于硬件的设计。
现今的计算机是一组非凡的设备。最使我们惊奇的是,计算机具有人们赖以得到种种有意义的结果的无尽能力。当然,首先我们相信硬件的工作是正常的。
让我们暂时注意一下硬件,并假定我们不清楚人们能在多大程度上弄清它的真实结构。几年前,在我的大学里安装了一台机器;该机器的说明书指出,它具有一个27位整数定点乘法器。一个合理的问题是:“这个乘法器正确吗?它能象所说明的那样正确地执行吗?”
对于这个问题的天真回答是,"这个乘法器所能正确执行的乘法的全体只有有限个,即2 的54次方个,让我们逐一测试吧!"但是,这种回答并不是有道理的。因为,虽然一个乘法只需几十微秒,但要试遍所有的2 54个数却要10000多年。我们可以断言,穷尽测试法,对即使只有一个象乘法器那样的部件,也是不现实的。(同样地,要测试一整台机器意味着检查所有可能的程序的正确运行!)
一万年意味着这个乘法器在它的生存期间里只能完成它所可能完成的乘法的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即可以忽略的一部分。事实上,没有一台机器经得起穷尽测试。有趣得很,我们仍然要求,当需要它时,机器能正确地执行任何乘法。形成这种离奇的质量要求的理由是,我们并不预先知道,将付诸测试的那个可忽略的小部分将包括哪些乘法。当我们分析和论证程序时,我们所涉及的是“积”,而不是形成这个积的具体因子。对于后者,我们常常不了解它们,也不希望去了解它们,我们没有义务去了解它们,我们的义务正是不要去了解它们!我们可以期望用“积”的概念进行思考,而不问其计算过程的具体情形。但是,为此而花的代价正式对可靠性的要求,即任何一个它可能做的乘法应被正确执行。这些就是我们期望一个正确乘法器的理由。
但是,如何用一种可信赖的方式建立可靠性呢?只要我们把乘法器当作一只黑箱来考虑,我们所能做的只是“抽样检查”,即,给这个乘法器提供一组可能的因子配对,逐一检查相乘的结果。但是,用一万年的眼光来看,显然我们只能检查所有可能的乘法的很小一部分,即可忽略的一部分。而所有那些在某种意义上是“危险”的乘法,可能仍未被检查到。从我们刚才所期望的可靠性的观点来看,这种质量控制方法,仍然是非常令人不满意的。因此,不能用这种方法。
直接的结论是,只要把机器看作是一只黑箱,就不可能用一种可信赖的方式建立可靠性。我们唯一的希望是不把机器当作一只黑箱。我将称此为“考虑机器的结构”。
从现在开始,我们所处理的机器类型是指程序(作为程序的机器,在许多方面比电路的机器更容易处理,后者是一种模拟设备,可装可拆)。但即使是程序,也没有希望在不考虑结构的情形下,能用检测法建立令人信服的正确性。换言之,我们觉得,程序正确性不单纯依赖于程序的外部说明和工作状态,而密切地依赖于它的内部结构。
由于我们真正关心的是实际的大程序,作为旁白,我们知道,量(指程序的“大小”)本身要求程序的各组成部分是高度可信赖的。假定一个组成部分的正确性概率为p,一个含有N个组成部分的完整程序的正确性概率就有点象是
P = p N.
当N足够大时,如果我们希望P是个异于0的有意义值的话,p就应该非常接近于1.
如果我们认为,程序员的任务不仅在于编制一个正确的程序,而且还应该以一种可信赖的方式证明程序的正确性,那末,上述的旁白对程序员的活动就有深刻的影响:他所编制的程序应是有效结构的。
本文的后一部分主要是探索怎么样的程序结构比较可取。随之,显然的是,我不仅关心程序的正确性,而且关心程序的适应性(或可修改性)。强调程序的可修改性,是经仔细推敲的,因此有必要加以说明。
在过去,由于一般设备能力的增长而缓和了对效率方面的紧迫要求。但是,正是这种增长,产生了新的困难。因为,当人们有一台高效能的机器任其摆布时,人们设法充分利用它,并将所处理的问题的大小自动地对准于这台机器的能力所能及的范围:没有人会想去编一个竟要执行二十年的程序。在过去的十至十五年中,随着计算机的处理能力成千上万倍的增长,人们选择那些“技术上可能做到的”的课题的胃口愈来愈大。程序的长度、复杂性和高度技巧性打破了历史纪律。但在过去的十多年中,十分明显的是,从总的情况来说,我们的程序设计能力并没有满足需要。
机器的能力还得不断提高。我们能够期望工厂发展更快的计算机。即便不是为此,我们也能目击现今的快速计算机愈来愈普遍。从而我们想利用这些机器做的事情也将成比例地增长。正是根据这种估计,形成了我自己关于程序设计任务的见解。
我认为,现在应是停止把程序设计主要看成为价格/效能最小比的时候了。我们必须认识,现在的程序设计已经肯定是一种智力的挑战:程序设计技术是一种组织复杂性的技术,是一种控制巨量数据和尽量有效地回避混乱的技术。
我不把效能看成为程序员的首要任务,并不意味着我不重视效能的问题。相反的,提出正确程序的可修改性的主要动机之一,正是出自对于效能的考虑。我的看法是,只有当程序是可修改的,我们才能优化它(不论哪一方面)。
在结束这一节之前,我想再强调一下计算机的意义。计算机是一种十分灵活而有效的工具,从而使许多人认为,计算机的使用改变着地球的面貌。我敢大胆地说,只要我们把计算机看成为一个工具,我们就可能低估它的意义。作为工具来说,在文化的影响大致不过是一斑涟漪,而我期望它在智力上的挑战方面有着更深刻的影响。
本节第一部分的推论:
程序调试只能指出弊端的存在,但不能说明没有弊端。
4.思维方法
在上节我们说过,程序员的任务是把他的程序搞成为“有效结构的”,而且这种结构是和建立对程序正确性的某种可信赖的证明密切相关的。
但是,如何信赖呢?理由何在?哪些思维的经典形式可作依托?本节将初略地考察一下这些问题。遗憾得很,因为我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仍十分肤浅。但我希望(而且相信),我所写的这些东西将为我们提供一种尺度,用以衡量任何一种拟议的结构方法的有效性。
可用来理解一个程序的种种思维方法之中,我提及以下三种:
(1) 枚举法
(2) 数学归纳法
(3) 抽象
4.1 枚举
我把论证下述计算过程具有某种性质的努力视之为诉诸于枚举,这种计算过程可由一组顺序执行的语句——包括含有两个或多个分支的条件语句——的可枚举集来表示。下面是一个使用“枚举法”进行论证的简单例子。
证明下面两个语句
"dd := dd / 2";
if dd <= r do r := r - dd
5. 正确性证明之一例
让我们考虑下面的程序段,其中整数常数a和d满足关系
a >= 0 与 d > 0
"integer r, dd;
r := a; dd := d;
while dd <= r do dd := 2 * dd;
while dd != d do
begin dd := dd / 2;
if dd <= r do r := r - dd
end".
要我们证明:这个程序段执行后,下述关系成立:
0 <= r < d 与 a = r mod(d)
6.证明的有效性和实现的有效性
在前节的证明中,我假定了“完备的算术”。在我的经验中,这种证明的有效性常引起人们的争议。
7. 程序的理解
8.程序比较
9.分步程序组成之例一
10.程序族
11.存贮空间对计算速度的影响
12.一个程序模型
13.分步程序组成之例二
14.我们获得来什么
15.组织和编排程序
16.更具体的设计考虑
17.八后问题
内容简介
这本论文集包括结构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设计和层次程序结构三部分。结构程序设计(包括数据设计)是六十年代末进入软件工程化时期所形成的程序设计方法学的主要内容。本书介绍了结构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原则和方法,探讨了程序设计的一般思维方法和可用的数学工具,研究了防止程序出错和正确性证明的方法,谈论了大型程序和数据结构的组成方法和质量标准。
本书可供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工程的科研人员,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和软件工作人员阅读。
STRUCTURED PROGRAMMING
Academic Press Inc, 1973
结构程序设计
陈火旺 吴明霞 丁宪理 译
译者序
作者E.W.戴克斯特拉、C.A.R.霍尔和O.-J.达尔是计算机科学界的知名学者。他们在程序语言,操作系统和程序设计方法学等方面都有重要的贡献。在结构程序设计和程序正确性证明方面他们都是最早的创始人之一。这方面的研究是十年来计算机科学中发展最快的分支之一。尽管本书的三篇文章是七十年代初期发表的,但文中所述的原则与方法,在今日,不仅意义尚存,而且大大丰富与发展了。我们把这些文章介绍给我国读者,愿为实现四个现代化作一点微薄的工作。
序言
近年来,人们对计算机程序的编制技术、程序设计可采用的理论工具以及如何防止程序设计差错等问题,日感兴趣。E.W.戴克斯特拉最早在这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从而使我们对这些问题有所了解。他的《结构程序设计札记》成了这本书的首要部分。这些札记清晰详尽地描述了一个杰出的程序员所不自觉地使用过的一些程序设计的原则。今天,人们只要研究和自觉地使用这些原则,就能提高编制程序的技术。
本书的第二部分,我本人试图描述如何把一些相似的原则用于数据结构的设计中。我曾建议过,在分析和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程序员应尽量运用诸如集合、顺序和映照等抽象概念所带来的好处;并且,在构造较具体的程序编码之前,最好不要急于作出数据表示方式的决定。这一部分还描述了一些有用的数据表示方法,并提出使用这些方法的有关选择标准。
本书的第三部分是前两部分的综合,它透彻地说明了数据设计和程序设计两者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密切联系。在这部分中还引进了构造程序和数据的另一些有用方法,这些对许多程序员来说或许是不熟悉的。书中的例子表明,结构程序设计的原则,如同适用于“自顶向下”的程序设计一样,也适应于“自底向上”的程序设计。这一部分的精神实质、见解和所有的例子都是O.-J.达尔贡献的;我仅是集中一些材料和在难理解的地方加些解释。
C.A.R.霍尔
1972年6月
目录
I.结构程序设计札记-------------------------------E.W.戴克斯特拉 (1)
1.致读者
2.人的能力的局限性
3.机器的可靠性
4.思维方法
5.正确性证明之一例
6.证明的有效性和实现的有效性
7.程序的理解
8.程序比较
9.分步程序组成之例一
10.程序族
11.存贮空间对计算速度的影响
12.一个程序模型
13.分步程序组成之例二
14.我们获得了什么
15.组织和编排程序
16.更具体的设计考虑
17.八后问题
II.数据结构札记
1.引论
2.类型概念
3.非结构数据类型
4.笛卡尔积
5.分歧和
6.数组
7.幂集
8.序列
9.递归数据结构
10.稀疏数据结构
11.例子:排考表
12.公理化
参考文献
III.层次程序结构
1.引言
2.预备知识
3.对象类
4.伙伴程序
5.表格结构
6.程序连接
7.概念分层
参考文献
结构程序设计札记
E.W. 戴克斯特拉
1.致 读 者
这些札记有着“写给自己看的信”之特色。我觉得,如果不把它们写下来,我自己将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一些相同的争议。但当我读自己所写的这些札记时,我又总感到不甚满意。
一则,我嫌这些札记写得很累赘。但(现在)我还不想精练它们。首先,因为这样做可能会出现别的迟误,而我还想“细细加以捉摸”。其次,先前的经验使我耽心,问题可能会被误解:许多程序员往往把他们的困难(有时是相当特殊的困难)看成是问题的症结,结果甚至连“程序设计到底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也存在着广泛的分歧。
尽管有这些不足,我仍希望读者至少将欣赏其中的某些部分。如果这些札记对你有所鼓舞或者使你对程序员的职业有某种新的评鉴,那末我的部分目的也就达到了。
在出版以前,《结构程序设计札记》就已经非公开地传播了。人们对它的兴趣——对此我表示感谢——更加鼓励了我再增添某些材料,并把它改写成可公开出版的形式。在此,我感谢B.Floyd,R.London和M.Woodger等人的鼓励性的评论,感谢P.Naur提出的批评。最后,我还感谢E.L.Dijkstra-Tucker夫人对我英语方面的帮助。
2.人的能力的局限性
我面临着一个表达方式的基本问题。我所关心的是大程序的组成方法和技术,这种程序的文本,譬如说,可能和这一章的全部文句一样长。为了说明各种技术方法,我不得不需要引用一些例子。但由于实践上的原因,这些示范性的例子只能很小很小,比我心目中的“实际大程序”要小很多。我的基本看法是,正是这种数量级上的差别,是我们在程序设计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我能用简短的范例来阐明各种程序方法,并能概括地指出:“对于成千倍大的程序可如法组成”,那就简直太好了。但是,这种教学上可行的举一反三的办法在程序设计上未必行得通。我的中心论点之一是,任何两个在某些方面有着千差万别(即数量级上的差别)的东西是完全不可比较的。
历史表明这种真实性是难以置信的。显然,我们常会学究式地忽略一些量级上的差别,以致把它们当作“非本质的渐近差别”来对待。我们相信,凡我们能做一次的事情,我们也能做两次,归纳法使我们愚弄自己,似乎我们能做它任意多次。这是不真实的!因为数以千倍之后,就大大地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力!
让我用两个例子来加以说明。譬如说,一个周岁的孩子用四肢爬行,每小时可走一英里。而一架超音速飞机每小时可飞行一千英里。就移动能力来说,小孩和飞机是不可比较的。因为这二者所具有的能力是互不相及的。又例如,你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个开阔的地方,一个大草原或海边,而在很远的地方有一匹脱缰的马飞奔而来,你可以详细“看清”它如何奔驰而来,呼啸而过。但是,假定不是一匹马,而是数以千计的大群也野兽。你要再“看清”它们的每一只如何奔腾而来,呼啸而过,那就不可能了;如果你能的话,你的心也受不了惊慌的打击。
更进一步地说,“量”的问题不仅使我觉得存在表达方式的问题,而且我的中心论题正是:普遍的低估量的特殊困难,似乎是现今软件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所有这些问题,我看只有一个回答,即尽量明确地处理量的问题。这就是本节标题的含意。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经常碰到的计算“量”的问题。所谓计算量,指所涉及的信息量和运算次数的全体。计算量的大小是一个本质的问题。因为,如果计算量很小的话,根本可以不用计算机,用手算即可,计算机之所以能够存在,正是在于它能完成人所不能进行的大量计算。我们希望计算机能做哪些我们自己可能从未做过的事。但是,现代计算机的能力如此之大,乃至对机器来说即使是计算量很小的事情,也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力。
迄今我们仍需按一定方法组织在计算机上计算,使得我们有限的能力足于保证:这个计算将达到我们所期望的结果。这种组织包括程序的组成。从而,我们面临着第二个问题,即程序长度问题。对这个问题,我们也必须有明确的认识。我们必须知道这样的事实,即程序的长度和所描述的问题的量方面的大小是密切相关的。例如,在我的国家里,电话簿是按城镇和乡村的名字分类的,在每一类中,户主姓名按字母顺序排列。我自己住在一个小村庄里,随便给我一个电话号码,只需找几行,我就能知道这个号码的户主是谁。但在一个大城市里,要做同样的事情,可能是一件巨大的数据处理任务!
同样的心情,我希望读者注意程序的“清晰性”问题。这个问题确有量方面的特征。奇怪得很,许多数学家似乎并不理解这一点。例如,假定一条定理的前提条件竟要写上十来页,那末这一定理很难想象是一个方便的工具。因为,每当要用这个定理时就必须论证所有条件均被满足。在欧氏几何中,毕达哥拉斯定理的条件是满足下述性质的任意三个点 A, B和C:通过A和C可作一直线垂直于通过B和C的直线。但是,有多少数学家欣赏这个定理在三个点部分或全部重合时仍成立这一事实呢?但是,这确实是毕氏定理的方便之所在。
总之,作为一个迟钝的人,我只有尊重这种局限性,蛮干只会导致错误。
3.机器的可靠性
作为一个职业程序员,我所谈的是程序,而本节的主题实际上是程序的可靠性问题。本节的标题之所以冠以“机器”字眼,是因为我把程序看成为机器的具体体现。我强烈地感觉到,关于软件的可靠性的许多考虑,稍加变换,也适用于硬件的设计。
现今的计算机是一组非凡的设备。最使我们惊奇的是,计算机具有人们赖以得到种种有意义的结果的无尽能力。当然,首先我们相信硬件的工作是正常的。
让我们暂时注意一下硬件,并假定我们不清楚人们能在多大程度上弄清它的真实结构。几年前,在我的大学里安装了一台机器;该机器的说明书指出,它具有一个27位整数定点乘法器。一个合理的问题是:“这个乘法器正确吗?它能象所说明的那样正确地执行吗?”
对于这个问题的天真回答是,"这个乘法器所能正确执行的乘法的全体只有有限个,即2 的54次方个,让我们逐一测试吧!"但是,这种回答并不是有道理的。因为,虽然一个乘法只需几十微秒,但要试遍所有的2 54个数却要10000多年。我们可以断言,穷尽测试法,对即使只有一个象乘法器那样的部件,也是不现实的。(同样地,要测试一整台机器意味着检查所有可能的程序的正确运行!)
一万年意味着这个乘法器在它的生存期间里只能完成它所可能完成的乘法的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即可以忽略的一部分。事实上,没有一台机器经得起穷尽测试。有趣得很,我们仍然要求,当需要它时,机器能正确地执行任何乘法。形成这种离奇的质量要求的理由是,我们并不预先知道,将付诸测试的那个可忽略的小部分将包括哪些乘法。当我们分析和论证程序时,我们所涉及的是“积”,而不是形成这个积的具体因子。对于后者,我们常常不了解它们,也不希望去了解它们,我们没有义务去了解它们,我们的义务正是不要去了解它们!我们可以期望用“积”的概念进行思考,而不问其计算过程的具体情形。但是,为此而花的代价正式对可靠性的要求,即任何一个它可能做的乘法应被正确执行。这些就是我们期望一个正确乘法器的理由。
但是,如何用一种可信赖的方式建立可靠性呢?只要我们把乘法器当作一只黑箱来考虑,我们所能做的只是“抽样检查”,即,给这个乘法器提供一组可能的因子配对,逐一检查相乘的结果。但是,用一万年的眼光来看,显然我们只能检查所有可能的乘法的很小一部分,即可忽略的一部分。而所有那些在某种意义上是“危险”的乘法,可能仍未被检查到。从我们刚才所期望的可靠性的观点来看,这种质量控制方法,仍然是非常令人不满意的。因此,不能用这种方法。
直接的结论是,只要把机器看作是一只黑箱,就不可能用一种可信赖的方式建立可靠性。我们唯一的希望是不把机器当作一只黑箱。我将称此为“考虑机器的结构”。
从现在开始,我们所处理的机器类型是指程序(作为程序的机器,在许多方面比电路的机器更容易处理,后者是一种模拟设备,可装可拆)。但即使是程序,也没有希望在不考虑结构的情形下,能用检测法建立令人信服的正确性。换言之,我们觉得,程序正确性不单纯依赖于程序的外部说明和工作状态,而密切地依赖于它的内部结构。
由于我们真正关心的是实际的大程序,作为旁白,我们知道,量(指程序的“大小”)本身要求程序的各组成部分是高度可信赖的。假定一个组成部分的正确性概率为p,一个含有N个组成部分的完整程序的正确性概率就有点象是
P = p N.
当N足够大时,如果我们希望P是个异于0的有意义值的话,p就应该非常接近于1.
如果我们认为,程序员的任务不仅在于编制一个正确的程序,而且还应该以一种可信赖的方式证明程序的正确性,那末,上述的旁白对程序员的活动就有深刻的影响:他所编制的程序应是有效结构的。
本文的后一部分主要是探索怎么样的程序结构比较可取。随之,显然的是,我不仅关心程序的正确性,而且关心程序的适应性(或可修改性)。强调程序的可修改性,是经仔细推敲的,因此有必要加以说明。
在过去,由于一般设备能力的增长而缓和了对效率方面的紧迫要求。但是,正是这种增长,产生了新的困难。因为,当人们有一台高效能的机器任其摆布时,人们设法充分利用它,并将所处理的问题的大小自动地对准于这台机器的能力所能及的范围:没有人会想去编一个竟要执行二十年的程序。在过去的十至十五年中,随着计算机的处理能力成千上万倍的增长,人们选择那些“技术上可能做到的”的课题的胃口愈来愈大。程序的长度、复杂性和高度技巧性打破了历史纪律。但在过去的十多年中,十分明显的是,从总的情况来说,我们的程序设计能力并没有满足需要。
机器的能力还得不断提高。我们能够期望工厂发展更快的计算机。即便不是为此,我们也能目击现今的快速计算机愈来愈普遍。从而我们想利用这些机器做的事情也将成比例地增长。正是根据这种估计,形成了我自己关于程序设计任务的见解。
我认为,现在应是停止把程序设计主要看成为价格/效能最小比的时候了。我们必须认识,现在的程序设计已经肯定是一种智力的挑战:程序设计技术是一种组织复杂性的技术,是一种控制巨量数据和尽量有效地回避混乱的技术。
我不把效能看成为程序员的首要任务,并不意味着我不重视效能的问题。相反的,提出正确程序的可修改性的主要动机之一,正是出自对于效能的考虑。我的看法是,只有当程序是可修改的,我们才能优化它(不论哪一方面)。
在结束这一节之前,我想再强调一下计算机的意义。计算机是一种十分灵活而有效的工具,从而使许多人认为,计算机的使用改变着地球的面貌。我敢大胆地说,只要我们把计算机看成为一个工具,我们就可能低估它的意义。作为工具来说,在文化的影响大致不过是一斑涟漪,而我期望它在智力上的挑战方面有着更深刻的影响。
本节第一部分的推论:
程序调试只能指出弊端的存在,但不能说明没有弊端。
4.思维方法
在上节我们说过,程序员的任务是把他的程序搞成为“有效结构的”,而且这种结构是和建立对程序正确性的某种可信赖的证明密切相关的。
但是,如何信赖呢?理由何在?哪些思维的经典形式可作依托?本节将初略地考察一下这些问题。遗憾得很,因为我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仍十分肤浅。但我希望(而且相信),我所写的这些东西将为我们提供一种尺度,用以衡量任何一种拟议的结构方法的有效性。
可用来理解一个程序的种种思维方法之中,我提及以下三种:
(1) 枚举法
(2) 数学归纳法
(3) 抽象
4.1 枚举
我把论证下述计算过程具有某种性质的努力视之为诉诸于枚举,这种计算过程可由一组顺序执行的语句——包括含有两个或多个分支的条件语句——的可枚举集来表示。下面是一个使用“枚举法”进行论证的简单例子。
证明下面两个语句
"dd := dd / 2";
if dd <= r do r := r - dd
5. 正确性证明之一例
让我们考虑下面的程序段,其中整数常数a和d满足关系
a >= 0 与 d > 0
"integer r, dd;
r := a; dd := d;
while dd <= r do dd := 2 * dd;
while dd != d do
begin dd := dd / 2;
if dd <= r do r := r - dd
end".
要我们证明:这个程序段执行后,下述关系成立:
0 <= r < d 与 a = r mod(d)
6.证明的有效性和实现的有效性
在前节的证明中,我假定了“完备的算术”。在我的经验中,这种证明的有效性常引起人们的争议。
7. 程序的理解
8.程序比较
9.分步程序组成之例一
10.程序族
11.存贮空间对计算速度的影响
12.一个程序模型
13.分步程序组成之例二
14.我们获得来什么
15.组织和编排程序
16.更具体的设计考虑
17.八后问题
发表评论
-
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结构
2010-05-10 16:55 1267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结构 W.A.伍尔夫 M.肖 ... -
[译]如何设计程序-第二部分
2009-12-20 01:06 926第二部分 处理任意大的数据 9 复合数据,第二 ... -
[译]如何设计程序-第一部分(续)
2009-12-20 01:05 939第五节 符号信息 这些日子计算机大多数 ... -
[译]如何设计程序-第一部分
2009-07-25 17:26 1122第一部分 处理简单的数据形式 ... -
[译]如何设计程序-前言
2009-07-25 16:12 1135前 言 现代教育教孩子编程本身就是一个错误,毕 ... -
[译]如何设计程序-目录(How to design program)
2009-07-18 13:12 1556如何设计程序 对计算 ... -
数据结构札记
2009-07-18 13:11 995II. 数据结构札记 C.A.R.霍尔 ... -
层次程序结构
2009-07-18 13:11 1026III.层次程序设计 O.-J. ...
相关推荐
这些章节可能涵盖了LabView的基础知识,如G语言基础、界面设计、数据处理、控制流与结构以及可能深入到的高级主题,例如并行处理、实时系统应用或者模块化编程等。 在“一”部分,通常会讲解LabView的基本操作,...
你将了解如何使用不同的节点、控件和连线来构建复杂的程序流程,包括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 2. **数据类型与转换**:LabVIEW支持多种数据类型,如数值、字符串、布尔、数组等。学习札记可能详细讲解如何在...
5. **流程控制**:包括条件结构(如IF-THEN-ELSE)、循环结构(如FOR、WHILE)以及事件结构,它们是程序逻辑的基础。 6. **数组与簇**:LabVIEW的数组处理能力强,可以方便地进行一维、二维甚至多维数组操作。簇则...
1. **基本概念**:LabVIEW的基本结构包括前面板和程序框图。前面板是用户与VI(Virtual Instrument)交互的界面,包含各种控件(Controls)如按钮、滑块和图表等;程序框图则是代码编写的地方,由函数节点(Function...
MySQL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开源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种规模的企业、网站和应用程序中。这份"mysql学习札记.zip"文件显然包含了作者在学习MySQL过程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可能是笔记、示例代码或者...
- **错误处理**:理解如何使用错误线和错误处理结构确保程序的健壮性。 3. **数据存储指南**: - **文件I/O**:LabVIEW支持多种文件格式的读写,如文本、Excel、CSV、TDMS等。 - **数据库连接**:可以连接到各种...
总而言之,`UseSingleton`规则是PMD中提高代码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对`ArrayTool.java`类的评估,我们可以学习如何更有效地设计和优化我们的类结构,遵循最佳实践,以实现更高效、更可维护的Java程序。
8. **消除锁**:通过重新设计算法或数据结构,尽可能减少锁的使用,提高并发性能。 ### 小结 本文详细介绍了JVM的基本运行机制、调试参数、垃圾收集算法以及监控和锁的应用等内容。深入理解这些知识点对于高效开发...
5. **状态机和嵌套结构**:Simulink支持状态机建模,代码生成时会将其转换为相应的C或C++结构。同时,模型中的嵌套子系统也会被转换为嵌套函数或类。 6. **实时和嵌入式系统**:对于实时和嵌入式系统,Simulink提供...
MVC是一种设计模式,广泛应用于Web开发中,它将应用程序分为三个主要组件:模型(Model)、视图(View)和控制器(Controller),以实现数据、显示和业务逻辑的分离。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标题和描述中提到的核心...
在“精通LabVIEW程序设计”这本教程中,你将学习到如何利用LabVIEW的基本构建块,如函数节点、控件和框架,来构建自定义的虚拟仪器。这包括了对数据流编程的理解,其中,程序的执行依赖于数据的可用性,而非固定的...
这些数据结构都设计为不可变的,保证了程序的线程安全。 函数是Clojure中的基本构造单位。Handbook强调了函数在编程中的重要性,并讨论了函数的定义、柯里化、递归等概念。Clojure的函数可以作为一等公民,即函数...
3. **流程图编程**:LabVIEW的编程界面基于流程图,理解其工作原理,包括数据流、控制结构(如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是学习的关键。 4. **数组和簇**:LabVIEW中的数组和簇是处理多值数据的主要工具。理解...
4. **流程控制结构**:学习循环(For Loop和While Loop)、条件分支(If Structure和Case Structure)以及事件结构,这些都是编写复杂程序的关键。 5. **错误处理**:了解错误处理机制,如何使用Try/Catch结构捕获...
本项目用于Linux Cpp后台开发秋招学习,内容主要涵盖以下几个部分:Cpp进阶,操作系统, 计算机网络, Linux内核,MySQL数据库, Redis数据库, 数据结构与算法,Leetcode刷题等内容。我会对校招所需掌握的基础...
LabVIEW,全称为Laboratory Virtual Instrument Engineering Workbench(实验室虚拟仪器工程工作台),是由美国国家仪器(NI)公司开发的一款图形化编程环境,专为设计、测试、测量和控制应用而设计。它采用数据流...
6. **VI(Virtual Instrument)结构**:每个LabVIEW程序都是一个VI,包括前面板、程序框图和配置属性三个部分。程序框图是程序的主要逻辑,前面板是用户交互界面,配置属性则设定VI的运行参数。 7. **数据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