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虽然现在传递信息的手法多种多样,比如,视频,声音,电子书之类。就我个人而言,我还是更钟情于实实在在的书籍,电子书看的头疼,只有我囊中羞涩,学校图书馆没有,而这本书恰好又是一本经典之作时,我才会强迫自己看电子书。每每看到眼睛开始微疼,我就暗自发誓,等我赚到第一笔money之后,不买衣服不改善生活,先把我想要买的书买来再说。对我而言,只要我还活着,精神(粮食)就排在第一位。
自己读书读得不好,很多时候读得不够透彻,又慢,喜欢在上面划东西,边读还要变写上自己的注解。而且读了之后,总是在走出自习室的那一刹那,细细品味,有时候突然发现脑袋一片空白之后,我就很懊恼。埋怨自己怎么刚读了就忘记了,然后就给自己提问,问自己读了些什么,掌握了什么,如果还是一片空白,那么我会翻出我的读书笔记看一遍,如果这都没效果,我会马上在跨出自习室的第一步转身回去再看第二遍。
拥有书籍并不表示拥有知识;拥有知识并不表示拥有技能;拥有技能并不 表示拥有文化;拥有文化并不表示拥有智慧。只有将书本变成的自己智慧,才算是真正拥有了它。 我想我上面的例子就充分说明了这点,自己感觉我还是能把一本书转化为自己的思想,不管是不是转化的对不对,还是转化率有多高,自己总算有所收获。其实总觉得自己不够聪明,不是不自信,因为读书慢,而且记忆力不够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只能这样安慰自己不好的记忆。总梦想自己是个天才,像XXX之流,十天看完《Java与模式》1000多页,而且转化率还非常的高。自己读书慢,还有个原因是喜欢思考,喜欢自己给自己提问题,总会联想到相关的问题,爱问自己为什么。小时候,爷爷从不关心我考试考多少分,他只是问我你把那本书看完了,你给我讲讲作者写了什么。这个时候我总是巧言夺词,说读了就读了,谁还记得。殊不知只有将书本变成的自己智慧,才算是真正拥有了它。也许小时候明白这点的晚,所以自己读书一直不好吧。
那么怎样才能把书本的知识转化为我们自己的智慧呢?下面我从我自己说起,一点点经验分享。
读书第一件事,是环境,要安静。大多数人因为安静才会更加专注。如果你是像毛爷爷的那种天才,在菜市场都能专心读书的人那是例外。其实环境主外,是外在的,影响你读书的专注度还是没有你内在的环境大。内在的环境,就是你的心情了。读书,不光是环境要安静,更重要的是心要静。如果你心不静,静不下心来,纵使环境多安静,安静得连掉针的声音都听得到,你也看不进去书。我有段时间,人在教室心在外。因为感情上的事情,很乱,静不下心来看书。每次看的时候,浏览文字不到50个,脑海里马上就想到别的事情。这样的状态你还不如好好的在寝室打游戏,或许还能有别的收获也不一定。总之,尽量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如果确实不能平静,那么你找出根源,去解决它。如果短暂时间不好解决,那么我建议你做点别的,去玩游戏吧,跑跑卡丁车,哈哈。
读书第二件事,是读好书。尽信书则不如无书。那你肯定要问我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好书,但是我觉得哲学的书籍是每个人都应该看的,那会加深你的思想深度。然后,所谓好书,我的定义是这样的,能够和你的思想产生共鸣的书籍就是一本好书,如果你在翻开它的第1页,觉得不舍得放下,那么请继续看,如果你翻到了第2页,还是不肯放下,还是请继续看,如果你翻到了第10页,还是不肯放下,那么我建议你赶快买下吧。什么?没有钱?回去看电子书吧,或者记下书名和作者,回去给自己的《Future Reading List》多加上一行。
编程类的书籍,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呢?就我个人觉得,首先从下面几个方面看。
1.当然是书名了,优先利用网络来选择,这里,我要多说一下,其实个人觉得CSDN就读书频道和下载频道做的还可以,自己在那里也有一个号,跟JE的号是一个名字。那号根本没有发一篇文章,也没有一个回复,倒是下载了不少的资料和了解了不少好书。CSDN的书架是一个不错的东西,可以看到最多想读,最多读过,最多在读和图书指数。我觉得这个做的挺好的,在那里面就可以大概看出什么书是好书。
2.作者。国内的就不说了,借用XXX的一句话:“至于国内,那就更不用提了,国内软件行业有大师吗?谁?xxx,他也配?!”。国外的有名的大师:Bruce Eckel,Martin Fowler,Elliotte Rusty Harold,David Flanagan,Jonathan Knudsen,Scott Oaks,Rod Johnson,Juergern Hoeller...(更多的请大家补充)
3.出版社。个人觉得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都基本上是好书,再有就是图灵,其他的不好说。
读书的第三件事,是读书的步骤。一般我拿到一本书,我首先要看它的序言和目录十分钟,要大概浏览一下这本书讲的是什么。有时候,我就从封面开始看,连书的介绍我也不放过。
阅读目录有三种好处:
1.目录是书中知识的高度提炼和浓缩,具有极强的概括性,通过阅读目录能提纲挈领地了解全书的主旨和各部分内容。
2.阅读目录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全书的结构布局,清楚地了解全书与各章节以及章节与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能体察作者写作该书的思想和行文脉络。
3.根据目录,可以从客观表达和主观需要两方面来判断该书的价值。从客观表达方面来说,书中介绍的知识,哪些是主要和重点部分,哪些是次要和粗略部分,都会在目录中得以体现;从主观需要来说,阅读者可以从目录中寻求自己需要的内容。这样,在阅读过程中,阅读者就可以更好地进行选择,把主要精力放在重点内容和自己急需了解的章节上。
在读正文的时候,有些人是首先大概的浏览一下,然后再精读,不过我是一开始就进入精读状态。不知道这样好不好,不过已经成习惯了,已经改不了了。
读书的第四件事,就是要多做读书笔记。前面说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如果你是天才看一遍就能记住,那么差不多。我喜欢在书上圈点画线,这个真成了习惯了,有时候“乱画”之后发现是从图书馆借来的书,就有点做贼的感觉,虽然还书的时候图书馆的叔叔阿姨从来不检查这个。除了圈点画线,我还喜欢做批注,写上什么“经典”,“英雄所见略同”之类的,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写上“不懂,做个标记”。除了批注,写的最多的还有心得了,如果心得太多,或者是书上面不能写,那么就写在笔记本上,笔记本上的东西一般都保证是精华。也可以作为转化率的一种参考。
读书的第五件事,就是多问问自己为什么,多思考,这步我想是最关键的了。因为读书不是读小说,一天看一本。我们寝室有个人看小说,从早上8点起床看到网上23:00关灯,还要打着台灯看,然后有人说,哎呀,这么刻苦,还加夜班呐。我开玩笑说,要是你看技术书籍能以这个速度和热情,那我想中国的软件也会出现一个传奇。呵呵
读书是要思考的,多问问自己为什么,跟前面的知识连贯一下,你会发现豁然开朗。
在接触新事物时,我们通常都感到很迷惑,很陌生,我们不妨按下面的步骤学习它,或许不久你就会熟练运用并掌握,甚至精通它,比如编程语言中的一项语言特性,拿内部类举例:
1.为什么会出现内部类,它存在的理由是什么?
2.内部类的特性,它表现的语法。
3.它多用来解决什么问题,用在什么场合,(一般是经验之谈)。
4.结合第三点,深入理解第二点,即它的语言特性,有句话说的好“需求决定功能,功能决定表现特性”。亦即是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为什么它的语法是这样的?比如,为什么普通内部类不能有static字段?为什么匿名内部类不能有构造器?为什么传给匿名内部类的参数如果将在匿名内部类直接使用时,必须声明它是final的?
5.上升高度,站在更高的抽象层面上看世界,你会看到它的背面,即本质。内部类的出现其实是SUN为了解决C++多继承难以控制而出现的,它完全符合面向对象的思想和对现实事物的抽象。它与接口的的结合不仅能解决多继承问题,而且还优雅地解决了很多其他问题,例如在Java API中的Java Swing库,大量运用了内部类解决GUI问题。
6.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它,就算理论再强,不实践也只是纸上谈兵,知识如何真正转化为财富,这就看你的实践能力了。活学活用,要看到一件事物的优缺点,用更好的方案解决问题才是问题的关键。
还有一点,我觉得大家在思考的时候不必局限于书内,多求证,不管是上网还是查阅书籍资料,多实际检查一遍,俗话说,实践出真理。对不对,谁都不能说了算,看事实,读书要具有批判的精神嘛。读书要思考,我觉得这个是最重要的,所以说得也最多,不管怎样,能让你学到更多知识,能让你懂得更多的思考方式才是最好的思考方式。
读书的最后一件事情,那就是复述和总结。这一步我认为也很重要,因为这是把书本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智慧的关键步骤。复述是对阅读物的进一步理解、消化。在基本读懂的基础上,阅读者须用自己的语言把所读过的内容准确叙述出来。复述具有调节的作用,它可以帮助阅读者将分散零碎的资料整理成系统的知识。
在一节读完之后,必须合上书本,自问自答,进行一个完整的复述。可以借助本节中的关键词、重要的图表及公式等列出一个简单的复述提纲。一般来说,一个成功的复述应该达到如下标准。
1.能清楚地了解本节的主题是什么。
2.能看出作者是从哪几个层面来分析讨论这个主题的。
3.能认识到每个层面中有哪些重要观念(要点所在)。
4.能对本节的讨论作出概要的结论。
如果你能完完整整的把一本书或一个章节的要点复述出来,那么恭喜你,你的转化率已经很高了,真的,大家可以试试。你会发现复述这步很有意思的,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做一个项目,做的自己都稀里糊涂的,然后有一个很要好的同学过来找我,他说看不懂我这些代码,让我给他解释一下,然后我就给他解释,这一解释就把整个项目流程啊,原理啊都说了一遍,说完了之后,我问他懂吗?他说还是不懂,可是我下来发现我居然越说越有劲,头脑也越来越清晰,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上课老师在上面讲的眉飞色舞,下面的童鞋都东倒西歪了。真的好有意思,因为你自己说出来的东西代表你已经掌握它们了,所以转化率就提高了。所以建议大家尽量看完后试着复述一遍,虽然很麻烦,但是你会发现这很有意思,你会越来越喜欢的。
总结跟复述差不多,可以小结一章,也可以总结全书,总结的效果在于把全书变薄,然后又由厚到薄的螺旋上升。所谓由厚到薄的过程,这个很好理解,就是把握书的要点,掌握精神实质的过程。厚厚的一本书,读懂了,理解了,抓住了重点和中心内容,精神实质和重点仅用不多的语言就能表达出来,你就会感到书变薄了。当我们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以后,就会感到书本变薄了。这并不是学的知识少了,而是把知识消化了。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
所谓由薄到厚,就是在读书时多思考、多发问。对一些重点知识反复思考,将心得体会、疑问或评论、注解和补充参考材料、笔记等放在一起,就会明显感到书更厚了。这种由薄到厚的过程,既是不断发问的过程,也是对材料不断进行理解加工的过程。华罗庚曾说过: “无论是读一本书,还是一本书的某一章节,首先应该不只看到书面上,而且还应该看到书背后的东西。这就是说,对书本的某些原理、定律、公式,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不仅应该记住它的结论,懂得它的道理,而且还应该设想一下人家是怎样想出来的,经过多少曲折,攻破多少关隘,才得出这个结论的。而且还不妨进一步设想一下,如果书本上还没有作出结论,我自己设身处地,应该怎样去得出这个结论?”
最后还要说一点,复习。这个我想不用说太多,大家也知道吧。因为如果你看了一本书然后忘记了,那还不等于没看么?
是不是,我宁愿花时间去复习一些旧的知识,也不要把这些时间花在看新书上,而看完之后又忘了。
分享到:
相关推荐
这篇读书感言主要讲述了作者对阅读的热爱以及阅读带来的益处。作者从小在父母的引导下接触书籍,从最初的连环画到世界名著,不断积累知识,提升了自我。文章强调了读书是人生的一种艺术,能够提升个人修养,丰富内心...
小学生读书感言参考.doc
孙子兵法读书感想.pdf
小公主课外书读书感想笔记.pdf
时代广场的蟋蟀小学生读书感想心得.pdf
他所创办的1+1读书俱乐部,更是推广了1+1式的读书理念,促使更多人关注阅读和知识的积累。 “教育的魅力在于激励与唤醒”,这一理念强调教育工作者需要具备的敏感性和耐心,关注细节,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反应时间...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彼得·德鲁克的经典著作,书中主要探讨了如何成为一个有效率的管理者,尤其是对于知识工作者来说,如何管理和利用自身知识创造价值。德鲁克认为,管理者的工作有效性并非取决于智力、想象力或...
标题和描述中提到的是关于缺乏营养性白发的逆转方法,主要关注如何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心态来改善白发问题。以下是针对这一主题的详细解读: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白发产生的原因。除了自然衰老(老年性)和...
【标题】和【描述】提及的是一个关于读书感想的Word文档,主要包含三篇300字的作文。从【部分内容】来看,文档重点讨论了读书的重要性和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首先,读书被比喻为生活的阳光和鸟儿的翅膀,强调了...
暑假期间,小学老师们有机会阅读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这是一本汇聚了作者26年教育经验和智慧的著作。书中涵盖了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家长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等多个方面的...
从给定的信息来看,本文主要围绕鲁迅先生的作品《伤逝》进行解读,并分享了两位读者的读后感。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提炼出以下相关知识点: ### 1. 《伤逝》的基本信息 - **作者**: 鲁迅 - **来源**: 选自鲁迅的小说...
《终身成长》是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的作品,该书主要探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这两种思维模式对个人的行为、决策和生活态度有着深远的影响。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认为人的...
《丰田生产方式》是大野耐一先生的经典之作,它揭示了丰田公司成功背后的管理理念和生产模式。这本书的核心理念可以概括为“精益生产”,它包括“一个目标”、“两大支柱”和“三大基础”。 “一个目标”是丰田生产...
【标题】和【描述】提及的《活法》是一本书,作者是日本的稻盛和夫,这本书在读者中引起了深刻的共鸣。从【标签】"技术"来看,虽然书籍的主题并非直接与信息技术相关,但我们可以从书中寻找与个人成长、心态调整和...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的一篇著名的童话,它以其深刻的寓意和悲惨的情节,触动了无数读者的心弦。故事讲述了一个贫穷的小女孩在大年夜的严寒中,为了生存而卖火柴,最终在幻想与寒冷中逝去的悲剧。...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以其丰富的内涵和精细的人物刻画著称。书中的故事主要围绕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荣枯变迁展开,通过对贾宝玉、林黛玉等主要人物的描绘,展现了封建社会的伦理矛盾和人性挣扎。...
最后,布置的作业旨在深化学生的阅读体验,通过撰写读书感想或体验,促进他们主动思考和分享。 总的来说,这份教案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素养,使他们认识到读书不仅有益,更是一种生活的乐趣和...
- 坚持每周至少一小时的阅读时间,记录读书感想,撰写读书心得。 - 做好读书笔记,摘录教育信息,应用新教育理念于教学。 - 利用网络资源,参与集体学习交流,定期反思总结。 4. **具体读书计划**: - 规定阅读...
5. 我的读书名言征集活动,鼓励阅读爱好者分享个人读书感言,通过社区橱窗和网站平台收集一句句深入人心的读书心得。 6. 读书征文比赛则为居民提供了一个表达自己阅读感受的平台,优秀的文章将在社区网站上发表并...
2. 亲自读书与代读书的对比:文章中提到了“代读书”的概念,即通过观看别人的读书感想、评论或者其他形式的视频来替代自己亲自阅读书籍。作者质疑这种做法是否能够真正获取书中的深层含义和精神实质。他强调,亲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