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从它的诞生到现在已经11年了。在这11年里,有无数的企业、组织和个人为Java贡献过自己的力量。这就象梁山一百单八将要按着自己的贡献和威望排名一样,谁为Java所做的工作越多,谁就对Java的未来发展方向越有发言权。
自从Java成为国际标准后,支持它的企业也随着Java的成熟逐渐多了起来。
当然,人一多,就会带来另一个问题,谁说了算!作为Java的始作俑者Sun一直想将Java标准据为已有,而IBM凭着它在世界的影响对Java也是虎视眈眈。俗话说得好,三流的公司卖产品、二流的公司卖服务、一流的公司卖标准。当然,如果想做世界第一的IT企业,那就得标准、服务和产品一起卖。因此,以Sun、IBM为首的利益集团围绕着Java以及相关标准明争暗斗了11年,在这11年里,Java标准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随着Java的全面开源,Java标准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未来的Java还会象它宣称的那样,一处编译、到处运行吗?到底谁能主导未来的Java呢?
Java刚一诞生就成待宰羔羊
在1995年,Sun正式公布了Java,并且发布了JDK1.0。Java在外形上酷似C++,但它却有一颗形如Smalltalk般纯洁的面向对象之心。正因为如此,Java几乎在一夜之前就香浓世界,成为软件行业的新宠。虽然Java刚开始只是通过Applet为网站做一些动态的效果,但它的杀手锏,“一次编译、到处运行”使Java迅速成为各大企业及众多开发人员竞相追捧的对象。
正是因为Java的流行使众多有实力的企业垂涎三尺。一开始,Java的JVM是由Sun单独开发的。而在当时,开发工具的老大Borland却蠢蠢欲动。由于Borland以开发语言编译器著称,因此,在Java的早期,除了Sun的JVM,比较著名的还有Borland
JVM。
这个世界上除了Sun,没有哪家公司象Borland一样和Java走得如此之近。在Java的早期,Borland几乎参与了Java的各种层次的设计,如JVM、JDK以及开发工具。甚至Sun和Borland曾经进行了一场关于JVM的军备竞赛。当初Sun设计一个JVM版本,Borland也跟着设计一个更快的JVM版本。就这样持续了有几个月时间。Borland负责这方面事务的就是Anders
Hejlsberg,他的第一个成名作就是Delphi,因此,他也被称为Delphi之父。说起Anders
Hejlsberg,也许大家不太熟悉,但要是提起C#之父,也许大家会很熟悉,对,他也是Anders
Hejlsberg(在1996被微软用年薪300万美元、加盟奖金以及一个开发团队从Borland挖去的),因此,Anders
Hejlsberg同时被称为Delphi / C#之父。这位天才以汇编语言编写了Borland JVM,从某种程度上,Borland JVM的效率要比Sun
JVM高一些(如果你用过Visual
J++就知道了)。但由于Borland后来专注于Java开发工具(JBuilder)的开发而放弃了和Sun的JVM争夺。
在Sun和Borland的JVM争夺战结束后,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自从Anders
Hejlsberg到了微软后,立刻被比尔.盖茨派去负责微软的Java开发工具Visual
J++的开发,至此,又要上演一场龙争虎斗。大家都知道,微软和Sun一直因为Java而互相攻击。但一开始,比尔.
盖茨是非常喜欢Java的,他曾经称赞Java是“到现在为止世界上最好的开发语言”,微软也很早就购买了Java许可证。但微软作为软件公司的老大,看到别人的孩子茁壮成长,自已心里却暗生嫉恨。于是在它自己的Visual
J++中搞起了小动作。使用Visual J++开发Windows程序就象是享受一杯美酒。但Visual
J++却破坏了Java的跨平台特性。微软和Sun也因此打了长达7年的官司,最后这场官司以喜剧收场。微软和Sun达到协议,微软停止Visual
J++的开发,而双方都将为使用对方的专利付费。同时Visual J++也无疾而终(要不是这场官司,恐怕现在很多程序员还在使用Visual
J++呢!)。在2004年,微软和Sun最终以16亿美元结束了十多年恩怨。这也正应了一句话“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在Sun、Borland、微软之间围绕着Java的争斗最终以Sun重新获得Java的控制权而结束。但新的争斗又将开始。
Java标准成为众豪强竞相追逐的“梅花鹿”
在经过数年的争斗后,Sun终于可以暂时控制JVM和JDK了,现在这两种技术也趋于一致了,但JVM和JDK只是Java体系的冰山一角。而对Java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众多的JSRs(Java
Specification
Requests)。
当Sun和Borland、微软的争斗告一段落后,Sun本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但Sun却打错了算盘。在这之后,Sun受到的第一次挑逗就是IBM的Eclipse。在2001年,IBM设计了自己的Java开发工具Eclipse,这本来没什么,但Eclipse却与Borland的JBuilder有着本质的不同。JBuilder是百分之百基于Java的,而Eclipse虽然是Java开发工具,但它的图形接口既不是AWT,也不是SWING,而是IBM自己开发的SWT。SWT虽然速度快,但它却是独立于JDK之外的,也就说,它并不同JDK一起发布。因此,在程序发布时,必须带是SWT的运行库才可以。IBM官方称Eclipse的推出是为取代Sun的NetBeans,但稍微动一下脑子就不难看出,IBM的真正目的并不是NetBeans,而是想逐步取代Sun的JDK的部分,甚至全部。IBM推出SWT的目的就是想让开发人员除了标准的AWT和SWING外,还有另外一种选择,那就是SWT。也就是说,IBM想先通过JDK的图形库来分裂JDK,从而达到自己控制JDK的目的。
而另Sun尴尬的是IBM的举动并没有触犯什么法律或规约,SWT只是一个基于Java的类库而已。Sun更本无法向当年起诉微软一样来起诉IBM。IBM的初次挑衅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这下IBM更加得寸进尺了。
由于和Java相关的规范都是由JCP来管理的。每当提交一个新规范,必须由JCP的成员投票表决才能通过。因此,JCP就相当于Java世界的联合国。它和现实中的联合国是一样的,谁控制了联合国,谁就能充当世界警察,为所欲为。而JCP成员中最强大的当然是IBM了。一开始,IBM还是很规矩的,但后来,IBM发现,JCP一直都是由Sun来主导,而Sun的产品也是最早支持JCP标准的,如当JCP推出新的J2EE标准后,Sun的AppServer在半个月后就宣布支持新标准了。
这种结果是IBM所不能允许的,因为,在J2EE市场,IBM和Sun是竞争对手。这样,Sun的AppServer就永远领先IBM的WebSphere了。因此,IBM就想绕过JCP,自己确定新的标准。可能是因为IBM感觉自己势单力孤,最后把BEA也拉了进来。IBM和BEA都是J2EE市场的绞绞者,他们的市场份额之和超过了66%。
无论是微软,还是IBM。他们的强大都足以在一个领域中推行新的规范。IBM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因此,在最近IBM和BEA提交的几个规范(如JSRs235,236和237)并没有长长支持列表。而其它的规范都有很长的支持列表。这充分说明了IBM和BEA打算绕过JCP而单独推出规范,而这些规范并未得到JCP大多数成员的支持。
如果说提交JSR规范只是小打小闹,那么IBM联合BEA发布的SDO(Service
Data
Object)规范将是一次大动作。在发布SDO的同时,IBM又向Apache基金会捐献一个支持SDO标准的Tuscany项目。这次发布并没有安排Sun、JBoss等Java中间件提供商参与。尽管SDO最终因进展缓慢而失败,但这将是以IBM为首的利益集团分裂JCP的开始。在SDO失败后不久、IBM和BEA又联手推出了SOA标准。这个标准除了IBM和BEA,并没有其它的SOA标准制定者。IBM和BEA制定SOA的目的就是想彻底绕过JCP而成为Java
EE的事实标准。不管其他人如何评价IBM和BEA的这次联合,我相信Java标准已经开始分裂。而在业界举足轻重的企业,如IBM、BEA、Oracle、JBoss,甚至是微软,都会围绕着Java标准展开一场殊死搏斗。也许Java
EE的未来将是一场血雨腥风!
Sun的回马枪:以GPL协议开源的Java
IBM这个城府极深的家伙总在不断地算计别人。就在Sun和微软最终和解的2004年,IBM又不遗余力地“劝说”Sun将Java开源。而当时Sun还是站在开源的对立面。面对IBM给自己的一封公开信,Sun总裁麦克利表现出了极大的反弹,并公开表达了对这封信的反感和对开放的排斥。有趣的是,在两年之后,Sun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逆转,不仅将Java开源,而且是在GPL协议下开的源。GPL在开源协议中是最接近自由的协议,这下可给IBM一个措手不及。
在Sun公布这一消息之后,英特尔、RedHat都对此表示高度的赞许,而IBM的态度却让人捉摸不透。除了一份声明外,并没有其它的任何反应。
其实Sun这次开源也算是破罐子破摔了。在Java诞生的11年里,Java为Sun赢得了无数的声誉,但Java对于Sun来说就是叫好不叫座。而恰恰相反,Java却成就了BEA、JBoss、IBM等公司。可Sun除了为Java而付出的大量开发和维护费用外,几乎没得到没么好处。而这次开源,Sun干脆将Java开源到底,直接选用了最开放的GPL协议,反正Sun也没从Java得到什么,当然,也不怕失去什么。Sun的这个举动是几乎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而最受刺激的就是IBM。在开源的当天,IBM发表声明建议Sun还是以Apache协议来开源Java。这说明,Sun这一举动给了IBM一个回马枪、打得IBM错不及防。
IBM一开始想让Sun在Apache等限制比较多的协议下开源,然后凭着IBM的影响力来控制Java在未来的发展方向。而这下Sun将IBM的计划完全打乱了,一但以GPL开源,就意味着任何人都可能自由地修改Java的代码,而IBM将很难控制局面。
Java的开源其实对于Sun是好处多多,起码它可以省下大笔的开发Java的费用,当然,还能赢得一个好名声。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于开源社区的力量,对Java那臃肿的构架进行改进。Sun还发表声明说,在未来,还打算将Solaris、OpenOffice等软件以GPL协议进行开源。这将给Sun带来更大的发展机会。
而IBM和其它的软件公司也正在试图寻找开源赢利模式。IBM几次想控制Java都未能完全如愿,现在Java也以GPL协议开源了,看来,IBM要想进一步地控制Java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了。而Java的开源也有不利的一面,这将表现在可能出现其它的Java版本,到那时,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Java的“一处编译、到处运行”的特性。
总之,不管Java标准是分裂,还是统一,有一点永远不会变,那就是Java会一如既往地向前发展。但愿我们将来能看到一个崭新的Sun和Java。<!---->
分享到:
相关推荐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半导体行业不断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其中,中国在亚洲乃至全球半导体市场中的崛起尤为引人瞩目,其背后是中国在技术研发、生产能力和市场拓展上的全方位努力。 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在技术研究和...
在21世纪的教育领域,体验型学习正逐渐从一个边缘化的概念转变为教育革新的前沿。...这种教育模式鼓励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不断探索、实践和创新,培养出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在“明确观点”部分,教材内容概括为两点:生活充满挑战,以及满怀信心挑战未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探究了命运的主宰者是谁,引导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主人,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决定了命运的走向。 在...
一个前几年流行的j2me游戏Java源代码,是由一个日本java达人编写的游戏,非Android游戏,j2me在Android横空出世前曾经主宰手机游戏,不过随着Android的流行,j2me都转为android版本或IOS版本游戏了,因此学习这个...
综上所述,这个导学案强调了挑战与个人成长的关系,鼓励学生积极面对生活的挑战,自主掌握自己的命运,通过不断学习和努力,迎接未来的各种可能性。课堂活动设计旨在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和团队协作,培养他们分析问题...
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未来方向都由自己决定。在多元化的社会中,与不同价值观的人相处是常有的事。当我们的价值观与他人产生冲突,从而导致内心的困惑时,我们应该勇敢地做出选择,甚至可能需要离开那些不适合自己的...
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则意味着系统能适应未来变化,保护投资。 开发设计思想注重面向对象的体系结构,前端使用JSP进行编程,这有利于代码的组织和复用,同时高级管理人员的参与确保了系统与现代管理模式的契合。 总...
未来随着OLED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预计OLED有望在更多领域取代LCD技术,主宰未来的显示市场。然而,LCD技术凭借其成熟度高、价格低廉的特点,仍将长期存在并在一些应用场景中保持其市场地位。
然而,由于社会环境的多变和外界声音的影响,我们常常会迷失在别人的期待和标准之中,忘记了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如何才能找到一条道路,既能保持自我,又能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和快乐?这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智慧。 ...
有人认为命运是由至高无上的上帝所主宰,而另一些人则坚信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篇文档,通过探讨这两种观点,旨在引导我们深入思考个人对命运的掌控力和自我决定的重要性。 那些将命运归于上帝的人,他们的信仰...
在人的一生中,命运总是如同一个变幻莫测的棋手,不断地给我们出难题,试图考验我们的意志和勇气。但真正的勇者,并非不会遇到困难,而是在困境中依然能够掌控自己的命运,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这是一篇探讨如何面对...
海伦·凯勒,一个在出生不久后就遭受聋、盲、哑多重打击的人,她的故事成为了挑战命运的典范。文章通过描述海伦的不幸遭遇,强调了面对困境时,人们可以选择的两种不同人生观:被动接受和积极抗争。 文章指出,多数...
这些领导者分享了他们对于技术创新的看法、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展望。这些洞见为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帮助它们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技术环境,并抓住新的市场机会。 综上所述,《颠覆性技术变革趋势报告》为我们...
标题中的“人工智能在未来会发生什么”引发了对人工智能领域未来发展的一系列探讨。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人工智能(AI)...通过深入研究、合理规划和全球协作,我们有望迎来一个由人工智能辅助而非主宰的更美好的未来。
在现代教育理念的多元发展背景下,"狼性教育"这一概念引起了广泛...通过这样的教育理念,孩子们能够在日后的生活中,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和挑战,都能够以一个主宰者的心态去面对和解决,从而真正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强者。
全称为Double Data Rate 2 SDRAM(双倍数据速率第二代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内存),是DDR内存的升级版本,于2004年推出,它在内存技术的发展历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为了当时内存市场的主流选择,并预示着未来内存...
2020年6月8日发布的欧盟氢能战略旨在应对未来挑战,推动欧洲氢能市场的发展。然而,我们不仅需要关注欧洲市场,更应放眼全球,思考这个市场的潜力究竟有多大。 目前全球氢能市场规模尚处于初级阶段,估计每年生产约...
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SEO策略也在不断发展与变化,这其中便包括了站群泛目录技术。而在众多SEO工具中,“黑帽之王《零距离主宰站群泛目录》”凭借其独特的功能和效果,成为了市场中备受瞩目的焦点。 官方售价...
云计算:信息时代的新兴主宰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通过互联网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即时沟通,信息时代已然成为现实。这一时期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个人计算机(PC)时代和网络时代。PC时代依赖于半导体技术,使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