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http://getfreeware.net/archives/793.html
只有抓住用户的心企业才有生命力
口述/腾讯公司首席执行官马化腾
产品设计:核心能力要做到极致
关键词:核心能力、口碑
为产品做设计最难的是订优先级和先后次序。判断功能的好坏不能写个报告统计下流量证明是完了。这是非常错误的,我们要看用户是不是需要这个功能。所以我希望我们的产品经理在产品设计之初就想得透彻一点。产品经理需要投入更多的关注度,关注度不一样,结果出来的很不一样。
1.核心能力
任何产品都有核心功能,其宗旨就是能帮助到用户,解决用户某一方面的需求,如节省时间、解决问题、提升效率等。
很多产品经理对核心能力的关注不够,不是说完全没有关注,而是没有关注到位。核心能力不仅仅是功能,也包括性能。对于技术出身的产品经理,特别是做后台出来的,如果自己有能力、有信心做到对核心能力的关注,肯定会渴望将速度、后台做到极限。但是现在的问题是产品还没做好。比如前段时间的网页速度优化,优化之后速度提高很多,真不知道之前都做什么去了?让用户忍受了这么久,既浪费时间又浪费我们的资源。不抓,都没人理,很说不过去。所以说我们要在性能方面放入更多精力。
谈到核心的能力,首先就要有技术突破点。比如做QQ影音,我们不能做人家有我也有的东西,否则总是排在第二第三,虽然也有机会,但缺乏第一次出来时的惊喜,会失去用户的认同感。这时候,你第一要关注的就是你的产品的硬指标。在设计和开发的时候你就要考虑到外界会将它与竞争对手做比较,如播放能力、占用内存等。就像QQ影音,它的核心性能和速度都超越了暴风影音,所以推出之后发展的势头将会很好。
硬指标选择上其实也有很多选择,如网络播放、交流、分享,这都是很好的思路。但是最后都砍掉了,我们就是要做播放器,因为这是用户的需求。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高清,但是高端用户需要(这个后面口碑创造会再提到)。只有硬指标满足了,用户说,我这个破机器,暴风影音不能放,QQ影音能放。就这一句话,口碑就出来了,用户知道你行,口碑要有差异性。
核心能力要做到极致。要多想如何通过技术实现差异化,让人家做不到,或通过一年半载才能追上。
很多用户评论QQ时说用QQ唯一的理由是传文件快,有群。那这就是我们的优势,我们要将这样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比如离线传文件,以邮件方式体现就是一个中转站,即使是超大的文件也不困难,关键是要去做。虽然真正使用的用户并不一定多,但用户会说,我要传大文件,找了半天找不到可以传的地方,万般无奈之下用了很烂的QQmail,居然行了,于是我们的口碑就来了。
要做大,你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让人家想到也追不上。这么多年在IDC(互联网数据中心)上的积累我们不能浪费,高速上传、城域网中转站,支持高速地上传 ⋯⋯可能又会发现新的问题,如果不是邮件,在IM(即时通讯软件)上又该怎么实现。我们的目的是要让用户感到超快、飞快,让用户体验非常好,这些都需要大量技术和后台来配合。
产品的更新和升级需要产品经理来配合,但我们产品经理做研发出身的不多。而产品和服务是需要大量技术背景的,我们希望的产品经理是非常资深的,做过前端、后端开发的技术研发人员晋升而来。好的产品最好交到一个有技术能力、有经验的人员手上,这样会让大家更加放心。如果产品经理不合格,让很多兄弟陪着干,结果就会发现方向错误是非常浪费和挫伤团队士气的。
2.口碑
做产品要做口碑就要关注高端用户、意见领袖关注的方向。以前,我们的思路是抓大放小,满足大部分“小白”用户的需求。但是现在来看,高端用户的感受才是真正可以拿口碑的。
如何提升高端用户的关注,这是在基础功能比较好的情况下需要考虑的问题。如邮件搜索、RSS聚合等,这些只有“很炫”的用户在博客和论坛里面会提及,在有能力的情况下我们要保证。在产品已经成型的情况下,对待高端用户的心态也要不一样。比如允许用户在我们的QQmail上使用别的邮箱。之前我们自己心里打着小九九,让别人不方便使用外部邮箱地址,好使用我们的,但是这些小九九,高端用户是看得出来的,所以要改掉,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方便用户。
个性化服务,并不是大众化服务,也是要取得口碑的。
一个产品在没有口碑的时候,不要滥用平台。如像IM(及时通讯)部门要求支持,投入营销资源、要marking(市场部门)联系公关公司投放广告,提广告位要求⋯⋯等着人家砍,其实心里想着有一半也够了。我们的产品经理精力好像分配得很好,50% 产品、30%营销⋯⋯当然,如果你在基础环节控制得好,这样当然可以。但多数情况下我们的人第一点都做不好。如果你的实力和胜算不到70%〜80%,那么就把精力放在最核心的地方。当你的产品已经获得良好口碑,处于上升期后再考虑这些。
产品经理要关注最最核心、能够获得用户口碑的战略点,如果这块没做透,结果只能是用户过来,失望,再花更多的精力弥补,这是得不偿失的。当用户在自动增长(用户会主动推荐朋友来使用我们的产品),就不要去打扰用户,否则可能是好心办坏事。这时,每做一件事情,每加一个东西都要很慎重的考虑,真的是有建设性地去增加产品的一个口碑。当用户口碑坏掉后,再将用户拉回来很难。
增加功能,在管理控制功能上也要有技巧。在核心功能做好后,常用功能是要逐步补齐的。产品在局部、细小之处的创新需要永不满足。作为一个有良好口碑的产品,每加一个功能都要考虑清楚,这个功能给10%的用户带来好感的时候是否会给90%的用户带来困惑。有冲突的时候要聪明,分情况避免。每个功能不一定要用得多才是好,而是用了的人都觉得好才是真正的好。
做产品开发的时候需要有较强的研发机制保证,这样可以让产品开发更加敏捷和快速。就算是大项目也要灵活。不能说等3个月后再给你东西看,这个时候竞争对手已经跑出去已经不知道有多远了。
开发人员要用心来思考产品,而不是公事公办的态度。你要知道用户、同行会关注你的产品,在这种驱动下开发人员要有责任心去主动完成。不能说等到产品都做好了,流水线一样送到面前再做。40-50%左右的产品最终体验应是由开发人员决定的。产品人员不要嫉妒有些工作是是开发人员设计的,只有这样才是团队共同参与的。否则出来的产品一定会慢半拍。
运营式管理:敏感才能找到不足
关键词:天天用
我们的产品不是单机版,不仅需要很强的用户感和技术功底,更重要的是服务。我们要关注一些很复杂的内容,如架构、应用等,产品需要有更好的架构,这需要花很多精力,常态下可能看不出来,所以需要我们高层更多的从KPI(重要绩效指标)上考虑。这很考验功力,谁做的好,总办领导是看得到的,好的设计架构不会手乱脚乱。如把核心的东西做成组件模块分发。
发现产品的不足,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天天用你的产品。产品经理只有更敏感才能找出你产品的不足之处。我经常感到很奇怪,有的产品经理说找不出问题,我相信如果产品上线的时候你坚持使用三个月,问题是有限的,一天发现一个,解决掉,你就会慢慢逼近那个“很有口碑”的点。不要因为工作没有技术含量就不去做,很多好的产品都是靠这个方法做出来的。我们的领导不仅仅要安排下面的人去做,一定要自己做。这些都不难,关键要坚持,心里一定要想着,这个周末不试,肯定出事,直到一个产品基本成型。
从哪个地方找问题呢?论坛、博客、RSS订阅啊。高端用户不屑于去论坛提出问题,我们的产品经理就要主动追出来,去查、去搜,然后主动和用户接触,解决,有些确实是用户搞错了,有些是我们自己的问题。产品经理心态要很好,希望用户能找出问题我们再解决掉。哪怕再小的问题解决了也是完成一件大事。有些事情做了,见效很快。产品经理要关注多个方面,经常去看看运营,比如说你的产品慢,用户不会管你的IDC(互联网数据中心)差或者其他原因,只知道你的速度慢。
交互设计:做最挑剔的用户
关键词:细致
产品经理要把自己当一个挑剔的用户。我们做产品的精力是有限的,交互内容很多,所以要抓最常见的一块。流量、用量最大的地方都要考虑。规范到要让用户使用的舒服。要在感觉、触觉上都有琢磨,有困惑要想到去改善。如鼠标少移动、可快速点到等等。
像邮箱的“返回”按钮放在哪儿,放右边还是左边,大家要多琢磨,怎么放更好,想好了再上线测试。对同一个用户发信,在此用户有多个邮箱的情况下如何默认选最近用的一个账号。这些需求都小,但你真正做出来了,用户就会说好,虽然他未必能说出好在哪里。
产品的使用要符合用户的习惯,如写邮件的时候拷贝东西,更多人习惯用键盘来操作。虽然有些技术难度,但也可以解决,交互,对鼠标反馈的灵敏性,便捷性。
在设计上我们应该坚持几点:
不强迫用户。如点亮图标,如QQmail,不为1%的需求骚扰99%的用户。
操作便利。如QQ音乐,新旧列表,两者都要兼顾到,如QQ影音的快捷播放,从圆形到方形,最后因为影响性能而放弃。
淡淡的美术,点到即止。如QQmail,QQmail在UI界面上的启发,不用太重也能做得很好。图案和简洁并不是一对矛盾体。
重点要突出,不能刻意地迎合低龄化。
(本文选自马化腾在腾讯产品峰会上关于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内部讲座,有删减,未经本人审阅)
分享到:
相关推荐
马化腾的内部讲座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清晰的道路:产品的生命力来源于对技术的极致追求、对用户反馈的快速响应以及对用户体验的精心打磨。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只有不断学习和创新,才能确保产品始终走在用户需求的...
让产品自己召唤人——马化腾内部讲座.ppt
氢汽球素材幼儿园教学课件PPT模板
基于ssm+jsp的汽车在线销售管理系统:前端 jsp、jquery,后端 maven、springmvc、spring、mybatis;角色分为管理员、用户;集成车辆信息、新闻资讯、留言反馈、订购等功能于一体的系统。 ## 环境 - <b>IntelliJ IDEA 2021.3</b> - <b>Mysql 5.7.26</b> - <b>Tomcat 7.0.73</b> - <b>JDK 1.8</b>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威纶通屏标准程序范本的应用及其优势。范本涵盖了多个关键功能模块,如用户登录、多产品选择、参数设置、报警记录以及运行换画面等。通过具体的代码实例展示了如何利用宏指令和Lua脚本快速构建高效、美观的人机界面(HMI)。文中强调了范本提供的标准化组件和预定义逻辑能够显著提高开发效率,减少重复劳动,并确保最终界面的专业性和易用性。 适合人群:从事人机界面(HMI)开发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是那些希望提高开发效率、改善用户体验的从业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快速搭建高质量HMI界面的各种工业控制系统项目。主要目标是在不影响功能完整性的前提下,大幅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同时提供更好的视觉效果和交互体验。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提供了详细的代码片段用于解释各功能的具体实现方式,还分享了一些实用技巧和最佳实践,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范本。此外,文中提到的一些特性如数据绑定、事件监听、动画效果等,在现代HMI开发中非常有价值。
基于springboot+vue3的智能算法中台管理系统:前端 vue、element-plus,后端 maven、springmvc、spring、mybatis;集成数据管理、标签管理、算法配置、模型中心等功能于一体的系统。 ## 功能介绍 - 系统首页:当前最优模型表现,待办事项,样本数量,训练完成模型数量,训练中模型数量 - 数据管理:数据集增删改查,数据集导入,按数据集名称模糊搜索,按标注类型搜索 - 标签管理:标签信息的增删改查,按标签组名称和描述模糊搜索 - 算法配置:算法信息的增删改查,多条件搜索,启用,停用 - 算法验证:状态显示,开始训练操作 - 算法性能评估:启用,停用,详情查看 - 模型中心:创建模型,训练模型,校验模型,发布模型 ## 环境 - <b>IntelliJ IDEA 2021.3</b> - <b>Mysql 5.7.26</b> - <b>Node 14.14.0</b> - <b>JDK 1.8</b>
内容概要:本文探讨了利用隐函数方法对三维土豆在微波加热环境中的运动进行仿真的技术和应用场景。首先介绍了隐式表达的优势,它可以简洁地表示复杂的空间关系,如通过Python代码实现的隐式表达函数。接着讨论了运动方程,展示了如何用Python代码定义土豆的运动路径。然后解释了水平集方程的作用,用于精确捕捉土豆形状的变化。此外,还提到了材料坐标变换的方法,确保土豆材料特性能够正确融入仿真中。最后强调了隐函数方法在解决传统显式方法难以处理的网格畸变等问题上的优越性,并提供了完整的模型和视频教程供进一步学习。 适合人群:从事微波加热仿真研究的科研人员、工程师以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对复杂运动物体进行微波加热仿真的场合,旨在提高仿真的准确性并减少因物体运动带来的网格畸变问题。 其他说明:文中不仅提供了详细的理论和技术介绍,还包括了具体的代码实例和可视化工具的应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践隐函数方法在微波加热仿真中的应用。
科研管理系统MySQL代码和文档
内容概要:本文档《Dify_实战指南.pdf》介绍了Dify这一多合一的数据处理与分析平台,旨在简化AI应用开发流程。Dify通过提供可视化的界面和模块化设计,支持多种大语言模型,具备私有化部署与数据安全保障,拥有活跃的开发者社区。文档详细阐述了Dify的设计初衷、核心理念、应用场景、主要功能及其开发实战案例,如聊天助手、企业知识库和小红书运营工作流。;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编程基础,对AI应用开发感兴趣的开发者、数据科学家及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简化AI应用开发流程,支持多种大语言模型;②提供模块化设计与功能组件,实现快速迭代与创新;③确保数据安全,支持私有化部署;④通过实战案例掌握Dify的实际应用技巧。; 其他说明:文档强调Dify的开源特性、低代码/无代码开发、全面模型支持、功能组件丰富等特点,鼓励开发者利用Dify的工具和社区资源,降低AI应用开发门槛,加速从概念到产品的转化过程。
基于小程序+springboot的生鲜商城管理系统:前端 html、jquery、小程序,后端 maven、springmvc、spring、mybatis;角色分为管理员、用户;集成商品浏览、购物车、在线结算、商品后台维护等功能于一体的系统。 ## 功能介绍 ### 小程序 - 首页:轮播图,搜索商品,热卖商品,推荐商品 - 分类:分类展示,分类导航 - 购买:商品详情,商品加入购物车,购物车列表,在线结算 - 我的:我的订单列表查询,订单信息详情,订单退款,订单删除,余额充值 ### 管理后台 - 用户信息:用户信息的增删改查 - 商品类别:类别信息的增删改查 - 商品详情:商品详情的增删改查,商品图片上传,图片预览 - 订单信息:查询用户下单的订单列表数据,订单状态查看,订单发货,订单删除 - 评论信息:查询用户的评论信息,评论删除 - 系统首页:用户数、评论数、总交易额、总销量统计数据展示,饼图展示分类销售额数据 - 个人信息:个人信息查看与修改,密码修改 ## 环境 - <b>IntelliJ IDEA 2021.3</b> - <b>Mysql 5.7.26</b> - <b>JDK 1.8</b> - <b>微信开发者工具 </b>
数据集介绍:自动驾驶交通目标检测数据集 一、基础信息 数据集名称:自动驾驶交通目标检测数据集 图片数量: - 训练集:3,509张图片 - 验证集:448张图片 - 测试集:210张图片 分类类别: - Car(汽车):涵盖多角度车辆样本 - Crosswalksign(人行横道标志):包含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标识 - Pedestrians(行人):多样化姿态与衣着特征 - Stopsign(停车标志):典型道路警示标识 - Trafficlight(交通信号灯):覆盖红/黄/绿灯多状态样本 标注格式: YOLO格式标注,包含边界框坐标与类别标签,可直接用于目标检测模型训练。 二、适用场景 自动驾驶系统开发: 支持车辆、行人、交通标志的联合检测,助力L2-L4级自动驾驶算法研发。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用于道路监控场景下的多目标实时检测,提升交通流量分析与违章识别能力。 计算机视觉研究: 提供复杂道路场景的多目标检测基准,支持目标检测算法改进与对比实验。 无人驾驶教育套件: 适用于高校/培训机构构建自动驾驶教学实验平台,提供真实场景训练数据。 三、数据集优势 场景覆盖全面: 包含日间道路、交叉路口等典型场景,覆盖车辆-行人-交通设施多维度目标。 标注专业精准: 严格遵循YOLO标注规范,边界框标注误差小于1.5%,支持像素级检测需求。 类别平衡设计: 通过分层采样确保5大类别均衡分布,避免长尾效应影响模型训练。 任务扩展性强: 除基础目标检测外,支持交通场景理解、驾驶行为预测等衍生任务开发。 工程适配度高: 数据格式兼容YOLOv3/v5/v8等主流框架,提供即插即用的训练支持。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锂枝晶生长的多场耦合仿真及其在锂离子电池安全领域的应用。首先,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环境建立了温度场、应力场、浓度场和电势场的耦合模型,模拟了锂枝晶在不同物理场作用下的生长过程。其次,开发了一种基于元胞自动机(CA)的C++程序,用于更直观地模拟锂枝晶的生长形态,特别是在电场和浓度梯度共同作用下的扩散过程。此外,还引入了格子玻尔兹曼方法(LBM)来模拟对流作用对锂枝晶生长的影响。最后,讨论了未来的改进方向,包括引入更复杂的材料模型、更多的物理场耦合以及开发更高效的数值算法。 适合人群:从事锂离子电池研究的专业人士,尤其是关注电池安全性、锂枝晶生长机制的研究人员和技术开发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深入了解锂枝晶生长机制及其对电池性能影响的研究项目。目标是通过多场耦合仿真和元胞自动机模拟,揭示锂枝晶生长的内在规律,从而为锂离子电池的安全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详细的数学模型和代码片段,展示了如何利用Comsol和C++进行多物理场耦合仿真和元胞自动机模拟。同时,强调了对流作用、材料特性和数值算法优化在未来研究中的重要性。
基于springboot+vue的宠物领养管理系统:前端 vue2、elementui,后端 maven、springmvc、spring、mybatis;角色分为管理员、用户;集成宠物信息、宠物领养、宠物用品、购物车、订单、等功能于一体的系统。 ## 环境 - <b>IntelliJ IDEA 2021.3</b> - <b>Mysql 5.7.26</b> - <b>Node 14.14.0</b> - <b>JDK 1.8</b>
基于ssm的茶叶商城管理系统:前端 jsp、jquery,后端 springmvc、spring、mybatis;角色分为管理员、用户;集成茶叶浏览、购物车、在线付款、我的订单等功能于一体的系统。 ## 功能介绍 ### 用户 - 基本功能:登录,注册,退出,密码修改 - 网站首页:主导航栏,全局搜索,分类导航,最新茶叶展示 - 茶叶购买:茶叶列表展示,茶叶详情,加入购物车,购物车列表,提交订单,填写收货地址,在线付款(模拟) - 我的订单:订单列表查询,确认收货,退款 - 其它功能:留言板,商城公告 ### 管理员 - 用户管理:用户信息的增删改查,也可以由用户在前台自行注册 - 分类管理:一级分类信息的增删改查,二级分类信息的增删改查,二级在一级下面创建 - 茶叶管理:茶叶信息的增删改查,茶叶图片上传 - 订单管理:订单信息了列表查询,发货,退款操作 - 留言管理:查询用户的留言信息,删除操作 - 公告管理:公告信息的增删改查 ## 环境 - <b>IntelliJ IDEA 2021.3</b> - <b>Mysql 5.7.26</b> - <b>Tomcat 7.0.73</b> - <b>JDK 1.8</b>
前端:微信小程序 采用 uni-app 开发框架,uni-app 是一个使用 Vue.js 开发所有前端应用的框架,开发者编写一套代码,可发布到iOS、Android、H5、以及各种小程序(微信/支付宝/百度/头条/QQ/钉钉)等多个平台。 后端:采用 SpringBoot 2 构建后端服务,才 Swagger2 构建 Restful风格接口文档,数据库采用 Mysql ,使用 Mybatis-Plus 做数据访问层。 语音识别和图像识别 采用 百度智能云平台服务。 安装教程 1.开发需要准备相关的 IDE和 JDK8 开发环境 , 前端开发 uni-app 需要 下载 Hbuilder ,后端开发 需要下载 Eclipse 或 IDEA。 2.其中的 语音识别和图像识别 功能使用百度智能云平台服务,需要注册登录拥有自己的应用 (有5万次调用 api 的免费使用量),在 后端 afterend 的 uniapp-api 当中的配置文件里面需要进行配置 appid、apikey、secretkey。 3.数据库准备,创建一个 名称为 garbageSort 的数据库,把跟目录下 garbagesort.sql数据库文件进行导入进去即可。 4.后端启动:第一步、使用 IDEA 在 backend 目录下找到 uniapp-api 模块。第二步、在 application.yml中配置好 数据库相关信息 和 上述 百度请求 api 管理的配置信息即可。 第三步、运行UniappApiApplication` ,启动后端服务,可以访问 http://localhost:8899/wx/doc.html 查看接文档 5.前端启动:在 Hbuilder 中打开目录 frontend ,在运行菜单中 点击 运行到小程序模拟器 —> 微信开发者工具(二次开发的时候在 Hbuil
内容概要:本文深入探讨了三相异步电机矢量控制技术,详细介绍了由转速、转矩、磁链、电流构成的四重闭环PI控制系统以及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的应用。文中不仅提供了关键控制算法的具体实现代码,还分享了大量来自实际工程项目的经验教训和技术细节。例如,在PI控制器中引入积分限幅和积分回退机制以防止积分饱和;采用Clarke变换和Park变换进行坐标转换提高控制精度;针对SVPWM模块提出过调制处理方法确保PWM波形质量。此外,文章强调了各控制环之间的协调配合对于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意义,并给出了具体的调试建议。 适合人群:从事电机控制、自动化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适用于有一定理论基础并希望深入了解矢量控制实际应用的人群。 使用场景及目标:帮助读者掌握三相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的核心原理及其具体实现方法,能够应用于化工厂、造纸生产线、矿山球磨机等多种工业环境中,解决诸如负载突变引起的转速波动等问题,最终达到优化电机性能的目的。 其他说明:文中引用了多本权威参考书籍,如陈伯时的《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为读者进一步学习提供了可靠的资料来源。同时提醒读者关注一些容易忽视的技术要点,如电流采样的滤波选择、转子时间常数的离线辨识等。
chromedriver-win32-137.0.7137.0.zip
基于ssm的项目调度管理系统:前端 html、jquery、bootstrap,后端 maven、springmvc、spring、mybatis;角色分为:管理员、员工;集成员工管理、职称奖金管理、项目调度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系统。 ## 功能介绍 - 员工管理:员工信息的增删改查,头像上传,批量删除 - 部门管理:部门信息的增删改查,按部门名称模糊搜索 - 岗位管理:岗位信息的增删改查,按岗位名称模糊搜索 - 职称奖金管理:职称信息的增删改查,职称对应补贴金额 - 工龄奖金管理:工龄信息的增删改查 - 工资项管理:工资项奖金设置 - 项目调度管理:导入项目调度记录,项目调度记录列表查询,编辑和删除 - 工资管理:导入其他工资项,工资结算,工资发放,工资查询 - 图表显示:部门人数统计柱状图,各部门的工资折线图,部门工资占比饼状图,各年月工资对比图 ## 环境 - <b>IntelliJ IDEA 2021.3</b> - <b>Mysql 5.7.26</b> - <b>Tomcat 7.0.73</b> - <b>JDK 1.8</b>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一种基于传输相位的双通道全息超表面的设计与实现方法。首先介绍了传输相位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硅纳米柱阵列中的应用,展示了如何将结构参数与相位响应关联存储,以便快速调用。然后深入探讨了Gerchberg-Saxton (GS) 算法在双通道全息图生成中的应用,重点讲解了如何通过相位正交操作确保两个通道的独立性和无干扰。此外,文章还讨论了单元结构的排布技巧,包括参数映射和相位量化的方法,以实现高效的相位调控。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展示了双通道全息图在不同偏振光下的清晰分离效果。 适合人群:从事电磁超表面研究的专业人士、对全息技术和相位调控感兴趣的科研工作者、希望深入了解GS算法及其实现细节的研究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在同一超表面上实现多个独立全息图的应用场合,如增强现实(AR)设备、光学加密系统等。主要目标是掌握传输相位调控、GS算法优化及单元库制备等核心技术,提高全息图的质量和效率。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详细的Python代码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现相关算法。同时,强调了实际加工中的注意事项和技术挑战,如相位误差控制、偏振转换效率等问题。
从涵盖领域来看,该合集极为全面,覆盖了多种行业和应用场景。无论是商业领域用于展示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和项目管理,还是技术领域绘制网络布局、系统架构和流程图,亦或是教育领域制作教学演示和学术研究材料,都能从中找到适配的图标 。例如在设计企业级网络架构蓝图时,工程师能迅速从合集中选取代表各种网络设备、服务器等的图标,准确搭建出反映实际部署的网络拓扑图;在绘制公司组织结构图时,管理层可利用特定行业图标直观呈现公司架构,方便团队成员理解。 图标质量方面表现卓越。所有图标均以高清格式提供,且多为矢量形式。这意味着在放大或缩小图标时,不会出现失真现象,无论是用于打印报告的细微处,还是在大屏幕上进行投影展示,都能始终保持图像的极致清晰度,极大地提升了图表的美观度,也增强了信息的传达效果 。 使用便捷性也是一大亮点。合集的图标分类逻辑清晰,便于用户快速检索。当用户有特定需求时,能在短时间内定位到所需图标,有效减少搜索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其导入方式简单,可无缝对接 Visio 软件,即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上手 。 版本兼容性佳,适合各种版本的 Microsoft Visio,无论是最新版还是旧版本都能轻松应用这些图标,确保了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