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 86857 次
- 性别:
- 来自: 北京
-
文章分类
最新评论
-
iqeq00:
09年我暑假培训的 在东软,估计一开学你就培训了...
加入东软培训。。。 -
javacto:
TJGirl 写道想问一下你 在东软那里培训的好吗?培训也就是 ...
加入东软培训。。。 -
TJGirl:
想问一下你 在东软那里培训的好吗?
加入东软培训。。。 -
javacto:
hurricane1026 写道
绝影就是个写网络小说的写手. ...
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
hurricane1026:
绝影就是个写网络小说的写手.不能算程序员吧。
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一个成功的人如何定义成功? 一个成功的人如何从成功中获得启发? 这个命题无疑会让许多人充满了悬念与期待. 2008年11月30日下午, 北京青年报大厦的20层大会议室迎来了北青教育大讲堂活动开办以来最爆满的盛况, 谷歌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的到来, 让许多人对于成功的定义有了崭新的认识.
对于成功, 不仅仅是对名利的追逐, 不应该完全用世俗的价值观去衡量成功与否, 而是实现自己的价值, 关爱自己身边的人, 给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影响力, 用自己的力量去感染周围的磁场. 当你某一天逝去的时候, 你的墓志铭上应该撰写的是对你最公平的评价. 成功的定义应该是多元化的.
在这个下午, 谷歌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用平实而不失幽默的语言, 讲述了自己成长中的很多故事. 和许多人的成长经历相似, 他的成长中也有儿时的淘气顽皮, 学生时代的疑问与困惑, 有获得成功时的泪水与喜悦, 也有经历困难与挫折时的蹉跎与彷徨. 甚至有经历人生最低潮时期的痛苦与煎熬. 但是与众不同的是, 李开复在成功中收获了经验, 在失败中得到了成长. 他把富有传奇的人生经历浓缩成为十句具有启发性的箴言, 在如同与你交谈般的娓娓道来中, 将这种宝贵的人生经验像冬日暖阳一样洒满了整个房间.
●成功箴言之一:
自信不失谦虚谦虚不失自信
李开复1961年出生于台湾, 母亲在43岁高龄时生下他前, 被医生数次劝阻. 因为医生透露, 如此高龄的产妇很可能生下白痴. 但是母亲不顾一切劝阻生下了这个幺儿. 这个幺儿在母亲的极度宠爱下自由自在地成长着, 喜欢做很多恶作剧. 把家里所有的钟表调慢一小时以便晚上床睡觉. 把邻居池塘里的水放干以证实邻居池塘里并没有100条鱼. 这一切母亲都只是报以宽容的一笑. 但是母亲不允许孩子傲慢和目中无人.
当5岁的李开复得意洋洋地对邻居阿姨表示“上小学以后就没有见过99分”后. 母亲不允许这样的狂放存在于孩子身上, 有史以来第一次打了开复. 母亲告诉他, “不只要好好学习, 还要改掉骄傲的毛病. 自夸是要不得的. 谦虚是中国人的美德.” 母亲总是不失时机地把做人的道理告诉开复. 这一次强烈的记忆, 使得开复懂得如何在谦虚和自信中保持平衡, 而不会在自卑或自负中跌倒.
●成功箴言之二: 天赋就是兴趣兴趣就是天赋
李开复11岁留学美国之后, 一直在美国成长. 1972年, 他进入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政治科学”专业. 然而两年的学习让他知道自己的兴趣并非在政治方面. 学习的枯燥经常让他在课堂上昏昏欲睡, 学习成绩也不尽如人意. 但是,他发现他在选修的计算机课上, 有着惊人的天赋. 往往是别人还在苦思冥想如何写出程序时, 他早就把程序写完而无所事事. 后来, 他发现他像发疯一样爱上了这门学科. 因此, 在大学二年级时, 他自己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转系!” 这意味着他将从一个全美排名第3的专业转到一个毫无名气可言的专业. 但是, 他听从了内心的选择, 还是选择了计算机专业. 而这个决定, 改写了他一生的轨迹.
●成功箴言之三: 思考比传道重要观点比解惑重要
李开复以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专业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以后, 顺利进入匹兹堡的卡内基·梅隆大学就读计算机专业的博士. 在读博士之前, 他的系主任Haberman就告诉他, 读博士的目的, 就是要做出世界上一流的博士论文. 至少在本领域是世界顶尖的. 这句话让李开复十分震撼. 然而, 下面一句话, 让他受益更深, Haberman说, “做出一流的博士论文, 也不是读博士的最终目的. 而是你在读博士的过程中, 获得一种思考的方法, 而这种方法将使你在任何一个领域, 都获得顶尖的成功!” 而李开复的努力证实了这种说法. 李开复关于统计学方法做出的语音识别博士论文至今还是语音识别产品的理论基础. 而李开复也在博士生涯中, 学会了解决问题, 拥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
●成功箴言之四: 我不同意你但我支持你
李开复在读博士期间选择的研究方向是“语音识别”. 师从博士生导致罗迪. 罗迪教授鼓励李开复用专家统计的方法来研究语音识别, 而李开复在这个领域经过了一番研究后, 发现语音识别用这个方法可以获得特定语者95%的语音识别率. 李开复把整个研究过程写了一篇论文. 一经发表, 得到了很正面的回馈. 但是他最终发现, 专家系统是有严重局限性的, 无法延伸到做不特定语者的语音识别. 他认为有数据的支持的统计模式是唯一的希望. 当他把想法告诉导师, 罗迪告诉他, “我不同意你, 但是我支持你!” 这样的说法让李开复备受感动, 成就了李开复博士论文的成功. 他的论文当年被评为《商业周刊》最杰出创新.
●成功箴言之五: 挫折不是惩罚而是学习的机会
李开复在博士生生涯里, 成绩依然优秀. 他用统计学做出的语音识别率大大地提高了而博士论文发表在国际期刊上, 让全美的科技界震惊. 这样一个明星学生可以说在卡内基·梅隆里没有什么忧愁可言. 然而, 一次暑期课程让他经历了不小的挫折. 1983年暑假, 李开复得到了暑期工的工作.
其任务就是教宾夕法尼亚州60个最聪明的高中生计算机课程. 李开复自己对那段时光非常享受, 每天忙碌地备课, 还想出各种教学方法. 但是, 他领取薪水的那一瞬间看到学生的评语, 才知道学生认为, “李老师的教学就像催眠曲!” 这样的评价无疑使得李开复备受打击.
然而, 李开复并没有气馁. 他把失败当成了学习的机会, 因此获得了成功. 他在此后的生涯里, 尤其是回到中国以后, 做了上千场的演讲. 这无疑得益于学生时代的练习.
●成功箴言之六: 创新不重要有用的创新才重要
在苹果和SGI李开复度过了八年科学家到产品副总裁的路程. 在这段路程上, 他有许多成功, 例如苹果的QuickTime, 但是在SGI他碰到了巨大的挫折. 他的团队发明的三维浏览器, 在市场上失败, 整个团队和产品被公司廉价卖掉. 这时, 他又发挥了“从挫折中学习”的反省. 他理解了, 仅仅有科学家的“新”、“酷”的创新是不够的. 创新必须是针对用户的, 必须是有用的. 做产品的管理, 必须把用户放在第一位. 李开复1998年夏天回到中国, 在中国开创微软中国研究院. 这时, 他把这个教训带入中国团队.
●成功箴言之七: 完美的工作成长兴趣影响力
2000年, 李开复被调回微软总部成为微软全球副总裁. 几年工作后, 他深深地体会了一个完美工作的标准, 那就是自己有浓厚的兴趣, 能有成长的空间, 并具备一定的影响力. 他怀念着在中国研究院的兴趣, 还有在刚调回美国的学习, 但是他期望着有更大的影响力. 当他发现谷歌将开始在中国创建时, 他主动找到了谷歌 CEO施密特, 并表示愿意加入谷歌. 而施密特十分高兴, 在一个月之后就给了李开复OFFER. 李开复说, 当你遇到喜欢的工作机会, 不需要任何的迟疑, 而需要积极主动来争取. 因为这样的机会往往炙手可热, 一秒钟的犹豫你就可能与之失之交臂.
●成功箴言之八: 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
2005年, 是李开复的转折年. 他没有想到, 一次普通换工作的经历引发了一次地震. 微软的诉讼使他陷入了人生最低的低谷. 对他的虚假负面报道铺天盖地而来. 但是, 他想到了他一生的座右铭: 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 用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 用智慧分辨两者的不同.
于是, 他全力以赴地投入了这场战斗, 不再理会那些不能改变的谣言. 将从微软提取的30万份邮件资料中找寻有利的证据以证明自己的清白. 经过两个月的努力, 法庭同意李开复到谷歌工作. 最后, 当李开复回到媒体面前开始工作时, 他发现, 没有一个记者还提问与诉讼有关的问题, 因为作为官司的胜利者, 媒体不再相信那些谣言.
●成功箴言之九: 做最好的领导让员工做有兴趣的事
谷歌公司聚集着世界上最天才的工程师们. 如何管理这些“天才”, 是摆在李开复面前的另一个课题. 李开复非常推崇“放权”式的管理, 他深知在以创意为主要生产力的公司里, 不能严格地恪守那些死板的规定. 他可以让员工自己提出研究的方向. 大家讨论决定. 也可以让员工用20%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项目. 他甚至可以让员工对公司提出建议. 如果合理就采纳. 谷歌里自由的环境非常有名. 作为管理者, 他主要是在公司战略、每年的目标、合作伙伴、总部沟通上努力, 其他的时间, 他更是一个企业文化的维护者、公司的发言人、员工的教练.
●成功箴言之十: 价值不是你拥有多少而是你留下多少
什么是成功? 是否拥有了名利就算成功. 对此, 李开复回答, 你的价值不是你拥有多少, 而是你留下多少. 当他的一个同事赚够了钱而发现失去人生目标时, 才意识到, 人生的价值在于贡献和对他人的影响.
李开复曾经有过一个独特的梦想, 就是在中国创建一所一流的, 有世界影响力的私立大学. 他甚至身体力行地为此多方奔走. 但是最终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成功. 但是他并没有气馁, 而是用另外的方式实践梦想. 他说: “我不能改变教育, 但是我可以帮助学生.” 他给中国的大学生写信, 写书, 办了“我学网”, 每年面对十万学生做演讲. 在帮助学生的过程中, 李开复看到中国大学生的成长. 他说, 他曾经想过自己的墓志铭应该有科学家或者企业家的注脚. 但是, 他说他现在已经没有这种想法, 如果他的墓志铭上有热心教育者的字样, 他会感觉到内心的温暖.
发表评论
-
克莱茵瓶&莫比乌斯带
2009-10-01 17:16 1749[ 克莱茵瓶 ... -
自信的? what--how
2009-09-26 22:22 751何谓自信,怎么才能自信,自己该怎样做,貌似很缺少这点 啊, , ... -
加入东软培训。。。
2009-09-10 20:48 1483今天终于决定参加东软培训了,放假前就在考虑参加这个培训 ... -
错了,及时刹车!(反省)
2009-06-15 03:32 725有些事情,不管是不宜做的或者本身它就是错的,就不要给自 ... -
梦想—拼搏
2009-05-18 15:09 600梦想—拼搏 ... -
5.12一周年
2009-05-12 14:41 6912008年的5月12日,14时28分,一种山崩地裂般的声 ... -
博士后和民工的区别
2009-05-09 13:46 758联合利华引进了一条香皂包装生产线,结果发现这条生产线有个缺陷: ... -
成长宣言
2009-05-07 01:10 808偶尔看到一篇成长宣言,也是经验之谈,自己学习,大体内容是: ... -
梦开始的地方
2009-05-02 11:38 769如果骄傲没被现实大海冷冷拍下 又怎会懂得要多努力才走得到 ... -
一家之言
2009-05-02 11:13 7751.思想 我思故我在,做有思想的人,莫做浮躁 ... -
摘录&——[updating…]
2009-05-01 11:52 643【更新摘录中……】1. 生活就是一件破衣服,看我们怎么去修补 ... -
假如突然间失明了会怎样呢?
2009-04-28 16:15 832中午睡觉时却做了这个梦,我的眼睛突然睁不开了,那个疼啊、 ... -
maternal love ----never regret it
2009-04-27 20:16 726Time is running out for my frie ... -
时间匆匆
2009-04-25 11:11 737时间真的是匆匆啊,犹如白驹过隙,感觉什么也 ... -
心态 Mentality
2009-04-23 23:13 7301、成功心态:也是说要等到成功的时候不要太在乎。2、学习心态: ... -
I’ll give you some advice about life
2009-04-17 16:13 779I’ll give you some advice about ... -
心情不好时就来看看这篇文章吧
2009-04-16 14:35 1532* 学会 沉默 有时候,你 ... -
Just it
2009-04-15 22:36 835No matter what you do ,just do ... -
Time is unimportant, only life important!
2009-04-07 18:29 687Time is unimportant, only life ... -
你在我的程序里…………
2009-03-30 12:43 713我能抽象出整个世界... 但是我不能抽象出你... 因为你在我 ...
相关推荐
### 我的传奇人生源于十句箴言 #### 知识点一:计算机行业的精神领袖 - **李开复**作为计算机领域的领军人物,不仅在技术上有所建树,更以其独特的人生观和个人魅力激励着无数人。他的人生哲学和职业态度对许多人...
李开复博士举了自己开发的Othello对弈软件的例子,他通过精心设计的算法,使软件在相同的硬件条件下运行效率提升了数十倍,这在对弈软件中是决定性的优势。同样,在贝尔实验室的研究中,缺乏算法基础的知识可能会...
李开复:谷歌靠云计算成就最好搜索引擎.docx
对话创新工场CEO李开复:我没有诚信问题.docx
李开复:从小选择的智慧 李开复:从小选择的智慧
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精彩选载)
【SoLoMo模式详解】 SoLoMo,全称为社交(Social)、本地化(Local)和移动(Mobile)的结合,是互联网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由风险投资人约翰·杜尔在2011年提出。这一模式预示了互联网未来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在移动...
李开复:微软研究院讲师培训资料.PPT
李开复:创新工场模式适合中国.docx
李开复:马云不会真的收购雅虎.docx
彼时作为卡内基·梅隆大学最年轻的副教授,拥有学术界的稳定与声望,但他选择了加入苹果公司,投身于产品研发,这一选择源于内心深处对于“让世界因我不同”(Make a difference)的渴望。在苹果期间,他不仅感受到...
李开复:年龄不是问题 眼光才是距离.docx
李开复:2021年社交领域创业机会少.docx
但李开复的管理故事并未止步于谷歌,他怀揣着更大的梦想,于2009年辞去谷歌的职务,决定开启自己的创业之旅。他创办了“创新工场”,致力于打造一个科技创业的摇篮,专门孵化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领域的初创...
在科技界,无数人才和传奇故事交织成一幅宏伟的画卷。其中,李开复与乔布斯的故事,虽然只是短暂的擦肩而过,却也透露出浓厚的人文色彩和职业生涯的哲学思考。李开复,这位IT界的领军人物,在职业生涯中屡次做出让人...
创新工场李开复:创业者和投资人身份二选一.docx
李开复:变迁与机遇 2012年的中国移动互联网-2012第七届艾瑞年度高峰会议
### 李开复:算法的力量 #### 知识点概览 1. **算法的重要性** - 算法作为计算机科学的核心基础。 - 计算机专业不仅仅是学习编程语言。 2. **常见误区** - 学习最新语言和技术并不总是最佳选择。 - 许多学生...
关于Android创始人Andy Rubin的离职,李开复分析认为,Google可能会通过Chrome OS进一步侵蚀桌面互联网市场,对微软构成威胁。随着Chromebook的普及和触屏技术的发展,Android应用在各种设备上的兼容性增强,将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