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一开始算,到毕业后第十一年。这十五年要和自己的同学或同龄人比什么呢?
大学四年比经验。因为对大学生来讲,最缺的就是经验,如果你有一点经验,你马上就能凸显出来了,超过别人很多的不是证书,不是奖学金,而是经验,这个经验可以表现为成功的、失败的。因为大家都在校园里面,对工作、对社会、对行业了解得都不多,如果你了解很多,或者比别人知道很多,一谈话就把你显出来了。跟同学比经验,换句话说,这是你们四年为之奋斗的一个指标。
毕业后两年比方向。找的行业对不对,是否入对行很关键,男女都怕入错行,因为隔行如隔山。还可以选择职能,如做研发、市场等,职能找对了也就是找对了方向。现在社会分工非常细,对一个领域,就算研究一辈子也搞不清。为此,前两年从来也不是比薪水,比的还是入没入对行,找没找对职能。方向对了其他就不是问题。我们失败或者说不是很成功的话,就在于我们的方向不对头。工作之初,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如果你对工作不喜欢,往往会“虐待”它,虐待就阻碍你的积极创造,导致你没有成就感,所以也就很难有突破。
工作的第三年、第四年比能力。因为在你入对行之后,你会发现,自己刚刚了解,可能还不胜任这个工作,那接下来就是跟你的同学比学东西。我学了很多很多东西,提升了很多很多能力,你就可能超过他。比能力,要一直持续到我们三十岁时,因为,三十岁前我们往往是靠努力和能力赚钱,三十岁之后则是靠经验和人脉赚钱。
工作的第五年到第七年比成果。什么叫成果?成果就是你做成了什么事,而不是做了什么事。现在很多学生写简历,什么都写,凡是他经历过的、参与过的、体验过的,他都写上去,这是不对的,你要把经历提炼成为能力,这是第一方面。第二就是要把经历提炼成为成果,做成了什么事、取得了什么成绩。比如说,你办了一个规模非常大的活动,做了一个发明,编了一本书,这都是成果,成果是已经过去时的一个总结。过去的经历要有东西在,要有证明,不是我觉得我在策划方面比别人都强就行了,而是你要拿出两个真实的策划案来证明这个事。
工作的第八年、第九年比位置。什么行业、哪个公司、什么岗位,这是此时最关键的,可能此时你已经是总监一级的高层了,也可能你还是一个中层,甚至还是普通员工但是资深级别的,这些位置的高低都无所谓,关键是适合你,适合你的现状、适合你的期望,可以让你有更大施展空间,充分用能力来拓展舞台,用业绩来证明自己。一个适合的位置其实很难找,“知而不任,任而不用,用而不信,信而受限”,充分信任你的上司或老板很关键,否则,你就会空有能力而无处施展,最终自动离职。
工作的第十年、第十一年比心情。因为,此前你没有选择的权利与资本,但现在不同了,久经沙场的你已经有了一定的资历和实力,是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情和偏好来做选择了,公司的领导层与你有冲突,公司的环境与氛围让你不爽,工作内容重复无聊等,哪一个理由,哪怕是微不足道的理由都给了你跳槽的借口,因为,追求满意度、成就感是你此时的最高价值观。
怎么不和同学比钱呢?比,但在三十五岁之前一定不要比,否则,一比就乱,一比钱你就会忽略或忘记当前阶段的主要任务,而匆匆为钱做出盲目的选择。因此,三十五岁之前都不要和同龄人比钱,就是比实力、比成果、比经验,在三十五岁之后再把着眼点放在收益上,此时,你已经具备回收付出的资本了。
分享到:
相关推荐
少儿编程scratch项目源代码文件案例素材-绝地求生.zip
嵌入式八股文面试题库资料知识宝典-文思创新面试题2010-04-08.zip
一种基于剪切波和特征信息检测的太阳斑点图融合算法.pdf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APF)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的仿真研究。主要内容涵盖三个关键技术点:一是dq与αβ坐标系下的谐波和无功检测,利用dq变换和FBD技术实现实时检测;二是两相旋转坐标系(dq)与两相静止坐标系(αβ)下的PI控制,通过调整比例和积分环节实现精准控制;三是SVPWM调制方式的应用,通过优化开关时序提升系统效率和性能。文中还提供了详细的仿真介绍文档,包括模型搭建、参数设定以及结果分析。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电子、自动化控制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电力滤波器仿真感兴趣的读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深入了解并联型APF工作原理和实现方式的研究人员,旨在通过仿真工具掌握谐波和无功检测、PI控制及SVPWM调制的具体应用。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理论知识,还结合了实际操作步骤,使读者能够通过仿真模型加深对APF的理解。
Arduino KEY实验例程,开发板:正点原子EPS32S3,本人主页有详细实验说明可供参考。
嵌入式八股文面试题库资料知识宝典-嵌入式C语言面试题汇总(66页带答案).zip
.archivetempdebug.zip
嵌入式系统开发_CH551单片机_USB_HID复合设备模拟_基于CH551单片机的USB键盘鼠标复合设备模拟器项目_用于通过CH551微控制器模拟USB键盘和鼠标输入设备_实现硬
少儿编程scratch项目源代码文件案例素材-剑客冲刺.zip
少儿编程scratch项目源代码文件案例素材-火影.zip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两极式单相光伏并网系统的组成及其仿真优化方法。前级采用Boost电路结合扰动观察法(P&O)进行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将光伏板输出电压提升至并网所需水平;后级利用全桥逆变加L型滤波以及电压外环电流内环控制,确保并网电流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实现高效稳定的并网传输。文中还提供了具体的仿真技巧,如开关频率设置、L滤波参数计算和并网瞬间软启动等,最终实现了98.2%的系统效率和低于0.39%的总谐波失真率(THD)。 适合人群:从事光伏并网系统研究、设计和开发的技术人员,特别是对Boost电路、MPPT算法、逆变技术和双环控制系统感兴趣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两极式单相光伏并网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细节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目标是在实际项目中应用这些理论和技术,提高光伏并网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的仿真技巧和伪代码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现相关算法,在实践中不断优化系统性能。同时,注意电网电压跌落时快速切换到孤岛模式的需求,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矢量边界,行政区域边界,精确到乡镇街道,可直接导入arcgis使用
嵌入式八股文面试题库资料知识宝典-嵌入式c面试.zip
嵌入式八股文面试题库资料知识宝典-I2C总线.zip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三种注浆模型——随机裂隙网络注浆模型、基于两相达西定律的注浆模型、基于层流和水平集的注浆扩散模型。首先,随机裂隙网络注浆模型基于地质学原理,模拟裂隙网络发育的实际地质情况,在不同注浆压力下进行注浆作业,以增强地基稳定性和提高承载能力。其次,基于两相达西定律的注浆模型利用数学公式模拟裂隙网络中的流体输送过程,适用于裂隙网络地质条件下的注浆效果分析。最后,基于层流和水平集的注浆扩散模型通过引入层流特性和水平集方法,更准确地模拟注浆过程中的扩散过程。文中还讨论了不同注浆压力对注浆效果的影响,并提出了优化建议。 适合人群:从事岩土工程、地基加固等相关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工程师选择合适的注浆模型和注浆压力;②为实际工程项目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③提升地基加固的效果和效率。 其他说明:文章强调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地质条件、裂隙网络特点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达到最佳注浆效果。同时,鼓励不断创新注浆工艺和方法,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地基加固需求。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比较了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5.5和6.0版本在模拟Ar棒板粗通道流注放电现象方面的异同。重点探讨了不同版本在处理电子密度、电子温度、电场强度以及三维视图等方面的优缺点。文中不仅介绍了各版本特有的操作方式和技术特点,还提供了具体的代码实例来展示如何进行精确的仿真设置。此外,文章还讨论了网格划分、三维数据提取和电场强度后处理等方面的技术难点及其解决方案。 适合人群:从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的专业人士,尤其是熟悉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并希望深入了解其最新特性的研究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帮助用户选择合适的COMSOL版本进行高效、精确的等离子体仿真研究,特别是在处理复杂的Ar棒板粗通道流注放电现象时提供指导。 其他说明:文章强调了在实际应用中,选择COMSOL版本不仅要考虑便捷性和视觉效果,还需兼顾仿真精度和可控性。
嵌入式八股文面试题库资料知识宝典-C and C++ normal interview_8.doc.zip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在现代通信系统中,抗干扰技术的重要性和具体应用方法。首先阐述了抗干扰技术的背景及其重要性,随后分别讨论了捷变频技术和波形优化技术的具体机制和优势。捷变频技术能快速改变工作频率,防止被干扰源锁定;波形优化技术则通过改进信号波形来提升抗干扰性能。接着,文章探讨了两种技术相结合的协同效应,最后重点介绍了发射信号及接收滤波器联合优化的抗干扰策略(ISRJ),这是一种综合性优化手段,旨在最大化抗干扰效果并提高通信质量。 适合人群:从事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关注抗干扰技术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提升通信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场合,如军事通信、卫星通信等领域。目标是帮助技术人员理解和掌握先进的抗干扰技术,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其他说明:文中提到的技术不仅限于理论层面,还涉及具体的实施细节和应用场景,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并应用于实践中。
少儿编程scratch项目源代码文件案例素材-吉他英雄.zip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探讨了独立光伏系统的仿真模型及其控制策略。首先介绍了光伏组串模型的搭建方法,利用Simulink中的S函数实现特性曲线,确保高精度输出。接着重点讨论了Boost升压电路的改进型功率环控制策略,通过非线性积分器有效避免了占空比过高的风险,使系统震荡幅度显著降低。对于储能部分,采用双向DCDC转换器,实现了充放电模式间的平滑切换,并通过互补PWM技术增强了硬件死区保护效果。逆变器部分则采用了单极调制方式,减少了开关损耗,并优化了LC滤波参数的设计,确保了低谐波失真率。此外,还设计了一个基于继电器的智能负载模拟系统,能够根据交流电压的变化自动调节负载,提高了仿真的效率和准确性。最后,通过对整个系统的动态优先级管理,使得光伏出力波动时储能系统可以迅速响应,保持直流母线电压稳定。 适合人群:从事光伏系统设计、仿真建模以及电力电子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深入了解独立光伏系统内部工作原理的研究人员,帮助他们掌握从光伏组串到逆变器各环节的具体实现细节,为实际工程项目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大量MATLAB/Simulink代码片段和具体参数设置建议,便于读者理解和复现实验结果。同时强调了不同控制策略之间的对比分析,指出了最优解的选择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