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sp.net程序性能优化的七个方面.doc

阅读更多
引用
一、数据库操作
1、用完马上关闭数据库连接
  访问数据库资源需要创建连接、打开连接和关闭连接几个操作。这些过程需要多次与数据库交换信息以通过身份验证,比较耗费服务器资源。ASP.NET中提供了连接池(Connection Pool)改善打开和关闭数据库对性能的影响。系统将用户的数据库连接放在连接池中,需要时取出,关闭时收回连接,等待下一次的连接请求。
   连接池的大小是有限的,如果在连接池达到最大限度后仍要求创建连接,必然大大影响性能。因此,在建立数据库连接后只有在真正需要操作时才打开连接,使用完毕后马上关闭,从而尽量减少数据库连接打开的时间,避免出现超出连接限制的情况。
用(推荐)
using(SqlConnection Conn=new SqlConnection(connstr))
{}//不必显示关闭

try{conn.Open();}
catch{}
finally{conn.Close();}

2、尽量使用存储过程,并优化查询语句
存储过程是存储在服务器上的一组预编译的SQL语句,类似于DOS系统中的批处理文件。存储过程具有对数据库立即访问的功能,信息处理极为迅速。使用存储过程可以避免对命令的多次编译,在执行一次后其执行规划就驻留在高速缓存中,以后需要时只需直接调用缓存中的二进制代码即可。在 .NET Framework 提供的所有数据访问方法中,基于 SQL Server 的数据访问是生成高性能、可缩放 Web 应用程序的推荐选择。使用托管 SQL Server 提供程序时,可通过使用编译的存储过程而不是特殊查询获得额外的性能提高。
另外,存储过程在服务器端运行,独立于ASP.NET程序,便于修改,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减少数据库操作语句在网络中的传输。
  优化查询语句
  ASP.NET中ADO连接消耗的资源相当大,SQL语句运行的时间越长,占用系统资源的时间也越长。因此,尽量使用优化过的SQL语句以减少执行时间。比如,不在查询语句中包含子查询语句,尽量只返回有用的数据、字段,充分利用索引等。

3、只读数据访问用SqlDataReader,不要使用DataSet
  SqlDataReader 类提供了一种读取从 SQL Server 数据库检索的只进数据流的方法。如果当创建 ASP.NET 应用程序时出现允许您使用它的情况,则 SqlDataReader 类提供比 DataSet 类更高的性能。情况之所以这样,是因为 SqlDataReader 使用 SQL Server 的本机网络数据传输格式从数据库连接直接读取数据。另外,SqlDataReader 类实现 IEnumerable 接口,该接口也允许您将数据绑定到服务器控件。DataSet作为一个功能强大的、支持离线的数据库,其对性能的开销也相对较大。
Sqldataread优点:读取数据非常快。如果对返回的数据不需做大量处理的情况下,建议使用SqlDataReader,其性能要比datset好很多。缺点:直到数据读完才可close掉于数据库的连接。
Dataset是把数据读出,缓存在内存中。缺点:对内存的占用较高。如果对返回的数据需做大量的处理用Dataset比较好些可以减少对数据库的连接操作。优点:只需连接一次就可close于数据库的连接。
一般情况下,读取大量数据,对返回数据不做大量处理用SqlDataReader.对返回数据大量处理用datset比较合适.对SqlDataReader和Dataset的选择取决于程序功能的实现。

4、数据的绑定DataBinder
一般的绑定方法<%# DataBinder.Eval(Container.DataItem, "字段名") %>
用DataBinder.eval 绑定不必关心数据来源(read或dataset)。不必关心数据的类型eval会把这个数据对象转换为一个字符串。在底层绑定做了很多工作,使用了反射性能。正因为使用方便了,但却影响了数据性能。
来看下<%# DataBinder.Eval(Container.DataItem, "字段名") %>。当于dataset绑定时,DataItem其实式一个DataRowView(如果绑定的是一个数据读取器(dataread)它就是一个IdataRecord。)因此直接转换成DataRowView的话,将会给性能带来很大提升。
<%# ctype(Container.DataItem,DataRowView).Row("字段名") %>
对数据的绑定建议使用<%# ctype(Container.DataItem,DataRowView).Row("字段名") %>。使用时注意两个方面:
1.需在页面添加<%@ Import namespace="System.Data"%>.
2.注意字段名的大小写(要特别注意)。如果和查询的不一致,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比<%# DataBinder.Eval(Container.DataItem, "字段名") %>还要慢。如果想进一步提高速度,可采用<%# ctype(Container.DataItem,DataRowView).Row(0) %>的方法。不过其可读性不高。
以上的是vb.net的写法。在c#中:<%# ((DataRowView)Container.DataItem)["字段名"] %>
5、返回多个结果集
无论SqlDataReader还是datset,返回多个结果集,然后用rd.NextResult()或ds.Tables[i]来分别处理数据,减少重复连接数据库的次数。同时尽量用比较高效的SQL代替后续复杂的DataSet二次加工。
二、页面优化

1、不使用不必要的服务器控件(Server Control)
ASP.net中,大量的服务器端控件方便了程序开发,但也可能带来性能的损失,因为用户每操作一次服务器端控件,就产生一次与服务器端的往返过程。因此,非必要,应当少使用Server Control。还有许多其他情况,在这些情况中呈现或数据绑定比使用服务器控件更有效,甚至是在使用服务器控件模板时。但是,如果要以编程方式操作服务器控件的属性、处理服务器控件事件或利用视图状态保存,则使用服务器控件是适当的。
所以,尽量选择html控件。能在客户端实现的功能就在客户端实现(熟练掌握javascript),减少服务器的压力。

2、不使用不必要的ViewState
默认情况下,ASP.Net对所有的Server Control都启用了ViewState(视图状态)。但ViewState需要在客户端保存一些信息,这会造成性能的消耗。当必须使用Server Control时,可以考虑禁止ViewState。
只在必要时保存服务器控件视图状态。自动视图状态管理是服务器控件的功能,该功能使服务器控件可以在往返过程上重新填充它们的属性值(您不需要编写任何代码)。但是,因为服务器控件的视图状态在隐藏的窗体字段中往返于服务器,所以该功能确实会对性能产生影响。您应该知道在哪些情况下视图状态会有所帮助,在哪些情况下它影响页的性能。例如,如果您将服务器控件绑定到每个往返过程上的数据,则将用从数据绑定操作获得的新值替换保存的视图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禁用视图状态可以节省处理时间。
默认情况下,为所有服务器控件启用视图状态。若要禁用视图状态,请将控件的 EnableViewState 属性设置为 false,如下面的 DataGrid 服务器控件示例所示。
<asp:datagrid EnableViewState="false" runat="server"/>
您还可以使用 @ Page 指令禁用整个页的视图状态。当您不从页回发到服务器时,这将十分有用: <%@ Page EnableViewState="false" %>
注意 @ Control 指令中也支持 EnableViewState 属性,该指令允许您控制是否为用户控件启用视图状态。
若要分析页上服务器控件使用的视图状态的数量,请(通过将 trace="true" 属性包括在 @ Page 指令中)启用该页的跟踪并查看 Control Hierarchy 表的 Viewstate 列。
3、避免到服务器的不必要的往返过程
  虽然您很可能希望尽量多地使用 Web 窗体页框架的那些节省时间和代码的功能,但在某些情况下却不宜使用 ASP.NET 服务器控件和回发事件处理。
  通常,只有在检索或存储数据时,您才需要启动到服务器的往返过程。多数数据操作可在这些往返过程间的客户端上进行。例如,从 HTML 窗体验证用户输入经常可在数据提交到服务器之前在客户端进行。通常,如果不需要将信息传递到服务器以将其存储在数据库中,那么您不应该编写导致往返过程的代码。
  如果您开发自定义服务器控件,请考虑让它们为支持 ECMAScript 的浏览器呈现客户端代码。通过以这种方式使用服务器控件,您可以显著地减少信息被不必要的发送到 Web 服务器的次数。
  使用 Page.IsPostBack 避免对往返过程执行不必要的处理
  如果您编写处理服务器控件回发处理的代码,有时可能需要在首次请求页时执行其他代码,而不是当用户发送包含在该页中的 HTML 窗体时执行的代码。根据该页是否是响应服务器控件事件生成的,使用 Page.IsPostBack 属性有条件地执行代码。例如,下面的代码演示如何创建数据库连接和命令,该命令在首次请求该页时将数据绑定到 DataGrid 服务器控件。
void Page_Loa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if(!Page.IsPostBack)
{}
}
  由于每次请求时都执行 Page_Load 事件,上述代码检查 IsPostBack 属性是否设置为 false。如果是,则执行代码。如果该属性设置为true,则不执行代码。
  注意 如果不运行这种检查,回发页的行为将不更改。Page_Load 事件的代码在执行服务器控件事件之前执行,但只有服务器控件事件的结果才可能在输出页上呈现。如果不运行该检查,仍将为 Page_Load 事件和该页上的任何服务器控件事件执行处理。
4、当不使用会话状态时禁用它,并且程序开发中尽量少用Session
  并不是所有的应用程序或页都需要针对于具体用户的会话状态,您应该对任何不需要会话状态的应用程序或页禁用会话状态。
  若要禁用页的会话状态,请将 @ Page 指令中的 EnableSessionState 属性设置为 false。例如: <%@ Page EnableSessionState="false" %>
  注意 如果页需要访问会话变量,但不打算创建或修改它们,则将 @ Page 指令中的 EnableSessionState 属性设置为 ReadOnly。
   若要禁用应用程序的会话状态,请在应用程序 Web.config 文件的 sessionstate 配置节中将 mode 属性设置为 off。例如:<sessionstate mode="off" />
5、合理使用DataGrid(在asp.net2.0中为GridView)控件
  DataGrid控件带有最强大的数据显示功能,还内置了对数据的修改、删除、添加、分页等很多功能。如果只需简单的显示数据, DataGrid并非最佳选择。DataGrid控件的分页功能,数据的存储方式(存储在viewstate中)等,虽然让程序开发者使用方便快捷,但由此产生的性能开销不容小视。
  DataList控件比DataGrid功能少了很多。但自定义性强了很多。特有的多行数据显示还是比较方便的。DataGrid能实现的功能,它基本能实现。
  Repeater控件功能最少,但自定义性非常强。由于减少了很多功能,对服务器的性能带来消耗最小。
  因此,在只需简单显示数据列表时,选择Repeater或DataList控件同样可以达到目的,而且减轻了性能上的开销。
建议选择顺序:Repeater然后DataList最后DataGrid(GridView)
6、对数据进行分页
  ASP.NET的DataGrid(在asp.net2.0中为GridView)有一个非常有用的功能:分页。如果DataGrid允许分页,在某一时刻它只下载某一页的数据,另外,它有一个数据分页的浏览导航栏,它让你可以选择浏览某一页,而且每次只下载一页的数据。
  但是它有一个小小的缺点,就是你必须把所有的数据都绑定到DataGrid中。也就是说,你的数据层必须返回所有的数据,然后DataGrid再根据当前页过滤出当前页所需要的数据显示出来。如果有一个一万条记录的结果集要用DataGrid进行分页,假设DataGrid每页只显示25条数据,那就意味着每次请求都有9975条数据都是要丢弃的。每次请求都要返回这么大的数据集,对应用程序的性能影响是非常大的。
  一个好的解决方案是写一个分页的存储过程,
如:
CREATE PROCEDURE dbo.sp_DataPages
@Sql nVARCHAR(2000),
@PK varchar(50), --主键字段名(可以是任何数据类型;不能,并且也不需要带表名前缀,如:不可以是users.id)
@Order varchar(50), --排序方式(带desc或asc,可以是多个组合;不能,并且也不需要带表名前缀,如:不可以是users.id desc)
@Page int,
@PageSize int = 30
AS
set nocount on

DECLARE @Str nVARCHAR(4000)
if(@Page=1)
SET @Str= 'Select Top '+ CAST((@PageSize) As VARCHAR(20)) + ' * From ('+ @Sql + ') As table1 Order By table1.' + @Order
else
SET @Str= 'Select Top '+ CAST((@PageSize) As VARCHAR(20)) + ' * From ('+ @Sql + ') As table1 Where table1.' + @PK + ' Not In (Select Top ' + CAST((@PageSize*(@Page-1)) AS VARCHAR(20)) + ' ' + @PK + ' From (' + @Sql + ') As table2 Order By table2.' + @Order + ' ) Order By table1.' + @Order
--print @str
--exec (@Str)
EXEC sp_ExecuteSql @Str

set nocount off

GO
或者,使用sql server 2005中的row_number()函数
declare @sql varchar(8000)

set @sql='select *'
+' from'
+' ('
+' select row_number() over (order by id desc) as rowNumber,*'
+' from Users'
+' where id>0 and name<>'''''
+' )'
+' as table1'
+' where rowNumber between '+str((@page-1)*@pagesize+1)+' AND '+str(@page*@pagesize)
+' order by id desc'
--exec (@sql)
EXEC sp_ExecuteSql @sql

(小技巧:将记录总数保为Cache或Session来提高分页性能。)
7、不要禁用 Web 窗体页的缓冲
除非有特殊的原因要关闭缓冲,否则使其保持打开。禁用 Web 窗体页的缓冲会导致大量的性能开销。
启用页面输出的缓冲区(Buffer)
如果Buffer的机制被关闭,可以用下面的方法打开。
使用程序打开页面输出缓存:
Response.BufferOutput = true;
使用@Page开关打开页面输出缓冲机制:
<%@ Page Buffer = "true" %>
使用Web.config或Machine.config配置文件的<pages>节点:
<pages buffer="true"/>
8、设置page的smart navigation属性
smart navigation设置为true能让用户明显的感觉性能提高。启用此属性后对客户端和服务端影响不大.它能智能刷新需要刷新的部分。
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要在代码中设置该属性。
在 .aspx 文件的 @ Page 指令中将 SmartNavigation 属性设置为 true。请求该页时,动态生成的类将设置该属性。
Internet Explorer 5 或更高版本浏览器请求页时(或稍后),智能导航将通过执行下列功能提高用户对该页的操作能力:
消除导航导致的闪烁。
从一页移动到另一页时保持滚动位置。
保持导航之间的元素焦点。
在浏览器的历史记录中只保留最后一页的状态。
智能导航最适用于需要频繁回发,但是其内容在返回时不会发生显著更改的 ASP.NET 页。在决定是否将该属性设置为 true 时,请仔细考虑这一点。

三、c#(或vb.net)程序改进
1、使用值类型的ToString方法
  在连接字符串时,经常使用"+"号直接将数字添加到字符串中。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也可以得到正确结果,但是由于涉及到不同的数据类型,数字需要通过装箱操作转化为引用类型才可以添加到字符串中。但是装箱操作对性能影响较大,因为在进行这类处理时,将在托管堆中分配一个新的对象,原有的值复制到新创建的对象中。
  使用值类型的ToString方法可以避免装箱操作,从而提高应用程序性能。
int num=1;
string str="go"+num.ToString();

2、运用StringBuilder类
  String类对象是不可改变的,对于String对象的重新赋值在本质上是重新创建了一个String对象并将新值赋予该对象,其方法ToString对性能的提高并非很显著。
  在处理字符串时,最好使用StringBuilder类,其.NET 命名空间是System.Text。该类并非创建新的对象,而是通过Append,Remove,Insert等方法直接对字符串进行操作,通过ToString方法返回操作结果。
  其定义及操作语句如下所示:
int num;
System.Text.StringBuilder str = new System.Text.StringBuilder(); //创建字符串
str.Append(num.ToString()); //添加数值num
Response.Write(str.ToString); //显示操作结果

3、使用 HttpServerUtility.Transfer 方法在同一应用程序的页面间重定向
  采用 Server.Transfer 语法,在页面中使用该方法可避免不必要的客户端重定向(Response.Redirect)。
4、避免使用ArrayList。
因为任何对象添加到ArrayList都要封箱为System.Object类型,从ArrayList取出数据时,要拆箱回实际的类型。建议使用自定义的集合类型代替ArrayList。asp.net 2.0提供了一个新的类型,叫泛型,这是一个强类型,使用泛型集合就可以避免了封箱和拆箱的发生,提高了性能。
5、使用HashTale代替其他字典集合类型
(如StringDictionary,NameValueCollection,HybridCollection),存放少量数据的时候可以使用HashTable.
6、为字符串容器声明常量,不要直接把字符封装在双引号" "里面。
//避免
MyObject obj = new MyObject();
obj.Status = "ACTIVE";
//推荐
const string C_STATUS = "ACTIVE";
MyObject obj = new MyObject();
obj.Status = C_STATUS;
7、不要用ToUpper(),ToLower()转换字符串进行比较,用String.Compare代替,它可以忽略大小写进行比较.
例:
const string C_VALUE = "COMPARE";
if (String.Compare(sVariable, C_VALUE, true) == 0)
{
Console.Write( "相同");
}
也可以用str == String.Empty或者str.Length == 0判断是否为空。(注意判断输入数据的长度,可防止sql注入式攻击)
将String对象的Length属性与0比较是最快的方法,避免不必要的调用 ToUpper 或 ToLower 方法。
8、类型转化Int32.TryParse()优于Int32.Parse()优于Convert.ToInt32()。
建议.NET1.1下用Int32.Parse();.NET2.0用Int32.TryParse()。
因为:
Convert.ToInt32 会把最终的解析工作代理给 Int32.Parse;
Int32.Parse 会把最终的解析工作代理给Number.ParseInt32;
Int32.TryParse 会把最终的解析工作代理给Number.TryParseInt32。
9、如果只是从XML对象读取数据,用只读的XPathDocument代替XMLDocument,可以提高性能
//避免
XmlDocument xmld = new XmlDocument();
xmld.LoadXml(sXML);
txtName.Text = xmld.SelectSingleNode( "/packet/child").InnerText;
//推荐
XPathDocument xmldContext = new XPathDocument(new StringReader(oContext.Value));
XPathNavigator xnav = xmldContext.CreateNavigator();
XPathNodeIterator xpNodeIter = xnav.Select( "packet/child");
iCount = xpNodeIter.Count;
xpNodeIter = xnav.SelectDescendants(XPathNodeType.Element, false);
while(xpNodeIter.MoveNext())
{
sCurrValues += xpNodeIter.Current.Value+ ",";
}

10、避免在循环体里声明变量,应该在循环体外声明变量,在循环体里初始化。

C#程序开发要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避免不必要的对象创建

//避免
for(int i=0; i<10; i++)
{
SomeClass objSC = new SomeClass();
}
//推荐
SomeClass objSC = null;
for(int i=0; i <10; i++)
{
objSC = new SomeClass();
}
11、捕获指定的异常,不要使用通用的System.Exception.
//避免
try
{
<some logic>
}
catch(Exception exc)
{
<Error handling>
}

//推荐
try
{
<some logic>
}
catch(System.NullReferenceException exc)
{
<Error handling>
}
catch(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exc)
{
<Error handling>
}
catch(System.InvalidCastException exc)
{
<Error handling>
}
12、使用Try...catch...finally时, 要在finally里释放占用的资源如连接,文件流等
不然在Catch到错误后占用的资源不能释放。

try
{}
catch
{}
finally
{
conntion.close();
}

13、不要用Exception控制程序流程
有些程序员可能会使用异常来实现一些流程控制。例如:
try{
result=100/num;
}
Catch(Exception e)
{
result=0;
}
但实际上,Exception是非常消耗系统性能的。除非必要,不应当使用异常控制来实现程序流程。上面的代码应当写为:
if(num!=0)
result=100/num;
else
result=0;

14、避免使用递归调用和嵌套循环,使用他们会严重影响性能,在不得不用的时候才使用。
15、禁用VB.net和Jscript动态数据类型
应当始终显示地申明变量数据类型,这能够节约程序的执行时间。以往,开发人员喜欢使用 Visual Basic、VBScript 和 JScript 的原因之一就是它们所谓"无类型"的性质。变量不需要显式类型声明,并能够简单地通过使用来创建它们。当从一个类型到另一个类型进行分配时,转换将自动执行。不过,这种便利会大大损害应用程序的性能。
如:
为了获得最佳的性能,当声明 JScript .NET 变量时,请为其分配一个类型。例如,var A : String;

四、使用缓存
1、使用Output Cache缓存数据
提供缓存功能是ASP.net中非常强大的一种功能。曾看到过某些评测说:ASP.net程序的性能比SUN的JSP应用程序性能快上几倍,实际上,该评测程序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使用了很多ASP.net的缓存功能。
  如果你的组件是要在Asp.net应用程序中运行,你只要把System.Web.dll引用到你的项目中就可以了。然后用HttpRuntime.Cache属性就可访问Cache了(也可以通过Page.Cache或HttpContext.Cache访问)。
  有以下几条缓存数据的规则。第一,数据可能会被频繁的被使用,这种数据可以缓存。第二,数据的访问频率非常高,或者一个数据的访问频率不高,但是它的生存周期很长,这样的数据最好也缓存起来。第三是一个常常被忽略的问题,有时候我们缓存了太多数据,通常在一台X86的机子上,如果你要缓存的数据超过800M的话,就会出现内存溢出的错误。所以说缓存是有限的。换名话说,你应该估计缓存集的大小,把缓存集的大小限制在10以内,否则它可能会出问题。在Asp.net中,如果缓存过大的话也会报内存溢出错误,特别是如果缓存大的DataSet对象的时候。
  这里有几个你必须了解的重要的缓存机制。首先是缓存实现了"最近使用"原则( a least-recently-used algorithm),当缓存少的时候,它会自动的强制清除那些无用的缓存。其次 "条件依赖"强制清除原则(expiration dependencies),条件可以是时间,关键字和文件。以时间作为条件是最常用的。在asp.net2.0中增加一更强的条件,就是数据库条件。当数据库中的数据发生变化时,就会强制清除缓存。
  使用 ASP.NET 缓存机制有两点需要注意。首先,不要缓存太多项。缓存每个项均有开销,特别是在内存使用方面。不要缓存容易重新计算和很少使用的项。其次,给缓存的项分配的有效期不要太短。很快到期的项会导致缓存中不必要的周转,并且经常导致更多的代码清除和垃圾回收工作。若关心此问题,请监视与 ASP.NET Applications 性能对象关联的 Cache Total Turnover Rate 性能计数器。高周转率可能说明存在问题,特别是当项在到期前被移除时。这也称作内存压力。
切记:
应该:
应该缓存那些经常被访问、同时变化频率不大的数据
应该缓存整个应用程序都要使用的设置或对象,但这些设置和对象必须在其生存期内不会变化
不应该:
不要缓存个人信息。如果缓存个人信息,其他人很容易取得这些信息。
不要缓存包含基于时间值的页面,否则浏览者将无法理解为何时间总是滞后。
不要缓存用户随时都会修改的对象,如购物车。

ASP.net中常用的缓存方式有:
1)页面缓存(对整个页面进行缓存)
<%//Response.AddHeader("Last-Modified", DateTime.Now.AddHours(-1).ToString("r"));%>
<% Response.AddHeader("Cache-Control", "max-age=86400"); %>
<%//Response.AddHeader("Date", DateTime.Now.AddMinutes(-59).ToString("r"));%>
<%@Page OutputCache VaryByParams="classid;page" Duration="3600" %>
.net2.0中为:
<%@OutputCache VaryByParam="classid;page" Duration="3600" %>
你就可以有效的利用第一次请求里生成的页面输出缓存内容,3600秒后重新生成一道页面内容。这种技术其实也是运用一些低层的Cache API来实现。用页面输出缓存有几个参数可以配置,如上面所说的VaryByParams参数,该参数表示什么时候触发重输出的条件,也可以指定在 Http Get或Http Post 请求模式下缓存输出。
例如当我们设置该参数为VaryByParams="classid;page"的时候,default.aspx?classid=3&page=1 请求的输出都会被缓存起来。没有参数,或不用参数时用none。如果传递的参数不止一个,那么即使字符串参数与值都相同,但排列次序不同,那么在请求页面时,也将生成不同的缓存页。例如default.aspx?first=1&last=1 和default.aspx?last=1&first=1虽然参数完全相同,但由于排列次序不同,将生成两个不同的缓存页。
  许多人都没有意识到当用页面输出缓存的时候,asp.net也会生成HTTP头集(HTTP Header)保存在下游的缓存服务器中,这些信息可以用于Microsoft Internet安全性中以及加速服务器的响应速度。当HTTP缓存的头被重置时,请求的内容会被缓在网络资源中,当客户端再次请求该内容时,就不会再从源服务器上获得内容了,而直接从缓存中获得内容。
  虽然用页面输出缓存不提高你的应用程序性能,但是它能减少了从的服务器中加载已缓存页面内容的次数。当然,这仅限于缓存匿名用户可以访问的页面。因为一旦页面被缓存后,就不能再执行授权操作了。
2)片断缓存(对页面的某一部分,如某个User Control进行缓存)
<%@ OutputCache Duration="60" VaryByParam="TextBox1;TextBox2" %>
在ASP.net中,除了在页面范围内使用缓存,也还可以针对User Control使用Output Cache参数实现对用户控件的缓存。同样的,一个页面中相同类型的控件也可以有多个不同的缓存。可以根据参数来实现不同的缓存。页面缓存和片断缓存可以同时使用。
3)数据缓存
数据缓存是一种强大而又非常简单的缓存机制,它可以在缓存区中为每个应用程序保存各种对象,这些对象可以根据http的请求被调用,但是在各个不同的应用程序中这些对象都是私有的。
数据缓存是通过Cache类来实现的。当应用程序建立时,一个Cache类就同时被建立,缓存实例的生存周期就是应用程序的生存周期,它会随着应用程序的重新运行而重建,通过Cache类的方法,我们可以将数据对象放入缓存区,然后通过关键字匹配寻找并使用这些对象。
Cache类通过一个借口来控制所有需要缓存的内容,包括规定缓存的时间和缓存方式,可以通过如下方法添加缓存对象:
Cache["关键字"] = 关键字的取值;
然后通过下面的方法来访问这个对象:
string mKeyValue = "";
if(Cache["关键字"] != null)
{
mKeyValue = Cache["关键字"];
}
注意Page.Cache和HttpContext.Current.Cache区别:
它们指的同一个对象,在Page里,用Page.Cache,如果在global.asax或自己的类里用:HttpContext.Current.Cache,在有些事件中,由于其没有HttpContext,就用HttpRuntime.Cache。
数据缓存的过期依赖条件
某种意义上,Cache和Application是一样的,都是一种公有的对象。为了取得缓存与数据有效性之间的平衡,可以根据需要对缓存过期策略进行合理的设置。

文件依赖
Cache.Insert ("Mydata", Source , New CacheDependency(Server.MapPath("authors.xml")));
此代码的含义是当authors.xml文件不发生变化的时候,缓存MyData始终有效。

时间依赖
设定1小时后过期,这是一种绝对过期。
Cache.Insert("Mydata",Source,null ,DateTime.Now.AddHours(1),TimeSpan.Zero);

相对过期依赖
当DataSet不再发生变化20分钟以后,缓存过期。
Cache.Insert("MyData",Source,null,DateTime.MaxValue,TimeSpan.FromMinutes(20));
一个示例:
//绝对过期!!!(用来保存公用的,数据量小的数据对象,可以是任何对象)
//设置
if (System.Web.HttpContext.Current.Cache["ok"] == null)
System.Web.HttpContext.Current.Cache.Insert("ok", "data", null, DateTime.Now.AddSeconds(300),System.Web.Caching.Cache.NoSlidingExpiration);
//读取
if(System.Web.HttpContext.Current.Cache["ok"]!=null)
this.Response.Write(Convert.ToString(System.Web.HttpContext.Current.Cache.Get("ok")));
最后要注意:
在Web Form调试期间不能使用缓存,否则你对页面所做的修改在缓存过期之前不会得到显式加载。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调试结束之后,给需要放入缓存的页面、用户控件或对象加上缓存指令。最后建立部署和安装项目,生成安装数据包,这时候就可以到服务器上去发布你的产品了。

详细参考:
http://hi.baidu.com/erics_lele/blog/item/674e46e7622f262cb83820c6.html
http://blog.csdn.net/chengking/archive/2005/10/03/494545.aspx

2、预请求缓存
  虽然Cache API设计成用来保存某段时间的数据,而预请求缓存只是保存某个时期的某个请求的内容。如果某个请求的访问频率高,而且这个请求只需要提取,应用,修改或者更新数据一次。那么就可以预缓存该请求。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
  在CS的论坛应用程序中,每一个页面的服务器控件都要求得到用于决定它的皮肤(skin)的自定义的数据,以决定用哪个样式表及其它的一些个性化的东西。这里面的某些数据可能要长时间的保存,有些时间则不然,如控件的skin数据,它只需要应用一次,而后就可以一直使用。
  要实现预请求缓存,用Asp.net 的HttpContext类,HttpContext类的实例在每一个请求中创建,在请求期间的任何地方都可以通过HttpContext.Current属性访问。HttpContext类有一个Items集合属性,在请求期间所有的对象和数据都被添加到这个集合中缓存起来。和你用Cache缓存访问频率高数据一样,你可以用HttpContext.Items缓存那些每个请求都要用到的基础数据。它背后的逻辑很简单:我们向HttpContext.Items中添加一个数据,然后再从它里面读出数据。
五、配置web.config

1、一定要禁用调试模式
  在部署生产应用程序或进行任何性能测量之前,始终记住禁用调试模式。如果启用了调试模式,应用程序的性能可能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compilation defaultLanguage="c#" debug= "false" / >

2、必要时调整应用程序每个辅助进程的线程数
  ASP.NET 的请求结构试图在执行请求的线程数和可用资源之间达到一种平衡。已知一个使用足够 CPU 功率的应用程序,该结构将根据可用于请求的 CPU 功率,来决定允许同时执行的请求数。这项技术称作线程门控。但是在某些条件下,线程门控算法不是很有效。通过使用与ASP.NET Applications 性能对象关联的 Pipeline Instance Count 性能计数器,可以在 PerfMon 中监视线程门控。
  当页面调用外部资源,如数据库访问或 XML Web services 请求时,页面请求通常停止并释放 CPU。如果某个请求正在等待被处理,并且线程池中有一个线程是自由的,那么这个正在等待的请求将开始被处理。遗憾的是,有时这可能导致 Web 服务器上存在大量同时处理的请求和许多正在等待的线程,而它们对服务器性能有不利影响。通常,如果门控因子是外部资源的响应时间,则让过多请求等待资源,对 Web 服务器的吞吐量并无帮助。
  为缓和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更改 Machine.config 配置文件 <processModel> 节点的 maxWorkerThreads 和 maxIOThreads 属性,手动设置进程中的线程数限制。
注意 辅助线程是用来处理 ASP.NET 请求的,而 IO 线程则是用于为来自文件、数据库或 XML Web services 的数据提供服务的。
分配给这些属性的值是进程中每个 CPU 每类线程的最大数目。对于双处理器计算机,最大数是设置值的两倍。对于四处理器计算机,最大值是设置值的四倍。无论如何,对于有四个或八个 CPU 的计算机,最好更改默认值。对于有一个或两个处理器的计算机,默认值就可以,但对于有更多处理器的计算机的性能,进程中有一百或两百个线程则弊大于利。
  注意 进程中有太多线程往往会降低服务器的速度,因为额外的上下文交换导致操作系统将 CPU 周期花在维护线程而不是处理请求上。

<httpRuntime maxRequestLength="4096"
useFullyQualifiedRedirectUrl="true" minFreeThreads="8" minLocalRequestFreeThreads="4"
appRequestQueueLimit="300"
executionTimeout="45"/>
Configuration setting 默认值 推荐值
-----------------------------------
maxconnection 2 12 * #CPUs
maxIoThreads 20 100
maxWorkerThreads 20 100
minWorkerThreads 50
minFreeThreads 8 88 * #CPUs
minLocalRequestFreeThreads 4 76 * #CPUs
appRequestQueueLimit 1000

3、仔细选择会话状态提供程序
  ASP.NET 为存储应用程序的会话数据提供了三种不同的方法:进程内会话状态、作为 Windows 服务的进程外会话状态和 SQL Server 数据库中的进程外会话状态。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点,但进程内会话状态是迄今为止速度最快的解决方案。如果只在会话状态中存储少量易失数据,则建议您使用进程内提供程序。进程外解决方案主要用于跨多个处理器或多个计算机缩放应用程序,或者用于服务器或进程重新启动时不能丢失数据的情况。

<sessionState
mode= "InProc"
stateConnectionString= "tcpip=127.0.0.1:42424"
sqlConnectionString= "data source=127.0.0.1;Trusted_Connection=yes"
cookieless= "false"
timeout= "20"
/ >
4、 其他
  根据适当的请求和响应编码设置来配置应用程序。ASP.NET 默认编码格式为 UTF-8。如果您的应用程序为严格的 ASCII,请配置应用程序使用 ASCII 以获得稍许的性能提高。

   考虑对应用程序禁用 AutoEventWireup。在 Machine.config 文件中将 AutoEventWireup 属性设置为 false,意味着页面不将方法名与事件进行匹配和将两者挂钩(例如 Page_Load)。如果页面开发人员要使用这些事件,需要在基类中重写这些方法(例如,需要为页面加载事件重写 Page.OnLoad,而不是使用 Page_Load 方法)。如果禁用 AutoEventWireup,页面将通过将事件连接留给页面作者而不是自动执行它,获得稍许的性能提升。

   从请求处理管线中移除不用的模块。默认情况下,服务器计算机的 Machine.config 文件中 <httpModules> 节点的所有功能均保留为激活。根据应用程序所使用的功能,您可以从请求管线中移除不用的模块以获得稍许的性能提升。检查每个模块及其功能,并按您的需要自定义它。

例如,如果您在应用程序中不使用会话状态和输出缓存,则可以从 <httpModules> 列表中移除它们,以便请求在不执行其他有意义的处理时,不必执行每个模块的进入和离开代码。

六、其他
1、适当地使用公共语言运行库的垃圾回收器和自动内存管理
  小心不要给每个请求分配过多内存,因为这样垃圾回收器将必须更频繁地进行更多的工作。另外,不要让不必要的指针指向对象,因为它们将使对象保持活动状态,并且应尽量避免含 Finalize 方法的对象,因为它们在后面会导致更多的工作。特别是在 Finalize 调用中永远不要释放资源,因为资源在被垃圾回收器回收之前可能一直消耗着内存。最后这个问题经常会对 Web 服务器环境的性能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因为在等待 Finalize 运行时,很容易耗尽某个特定的资源。
2、如果有大型 Web 应用程序,可考虑执行预批编译
  每当发生对目录的第一次请求时都会执行批编译。如果目录中的页面没有被分析并编译,此功能会成批分析并编译目录中的所有页面,以便更好地利用磁盘和内存。如果这需要很长时间,则将快速分析并编译单个页面,以便请求能被处理。此功能带给 ASP.NET 性能上的好处,因为它将许多页面编译为单个程序集。从已加载的程序集访问一页比每页加载新的程序集要快。
  批编译的缺点在于:如果服务器接收到许多对尚未编译的页面的请求,那么当 Web 服务器分析并编译它们时,性能可能较差。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执行预批编译。为此,只需在应用程序激活之前向它请求一个页面,无论哪页均可。然后,当用户首次访问您的站点时,页面及其程序集将已被编译。
  没有简单的机制可以知道批编译何时发生。需一直等到 CPU 空闲或者没有更多的编译器进程(例如 csc.exe(C# 编译器)或 vbc.exe(Visual Basic 编译器))启动。
  还应尽量避免更改应用程序的 \bin 目录中的程序集。更改页面会导致重新分析和编译该页,而替换 \bin 目录中的程序集则会导致完全重新批编译该目录。
  在包含许多页面的大规模站点上,更好的办法可能是根据计划替换页面或程序集的频繁程度来设计不同的目录结构。不常更改的页面可以存储在同一目录中并在特定的时间进行预批编译。经常更改的页面应在它们自己的目录中(每个目录最多几百页)以便快速编译。
  Web 应用程序可以包含许多子目录。批编译发生在目录级,而不是应用程序级。
3、使请求管线内的所有模块尽可能高效
  请求管线内的所有模块在每次请求中都有机会被运行。因此,当请求进入和离开模块时快速地触发代码至关重要,特别是在不使用模块功能的代码路径里。分别在使用及不使用模块和配置文件时执行吞吐量测试,对确定这些方法的执行速度非常有用。
4、避免单线程单元 (STA) COM 组件
  默认情况下,ASP.NET 不允许任何 STA COM 组件在页面内运行。若要运行它们,必须在 .aspx 文件内将 ASPCompat=true 属性包含在 @ Page 指令中。这样就将执行用的线程池切换到 STA 线程池,而且使 HttpContext 和其他内置对象可用于 COM 对象。前者也是一种性能优化,因为它避免了将多线程单元 (MTA) 封送到 STA 线程的任何调用。
  使用 STA COM 组件可能大大损害性能,应尽量避免。若必须使用 STA COM 组件,如在任何 interop 方案中,则应在执行期间进行大量调用并在每次调用期间发送尽可能多的信息。另外,小心不要在构造页面期间创建任何 STA COM 组件。例如下面的代码中,在页面构造时将实例化由某个线程创建的 MySTAComponent,而该线程并不是将运行页面的 STA 线程。这可能对性能有不利影响,因为要构造页面就必须完成 MTA 和 STA 线程之间的封送处理。
  推荐的做法是在需要时或者在 Page_Load 方法中构造任何 COM 组件和外部资源。
  永远不要将任何 STA COM 组件存储在可以由构造它的线程以外的其他线程访问的共享资源里。这类资源包括像缓存和会话状态这样的资源。即使 STA 线程调用 STA COM 组件,也只有构造此 STA COM 组件的线程能够实际为该调用服务,而这要求封送处理对创建者线程的调用。此封送处理可能产生重大的性能损失和可伸缩性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请研究一下使 COM 组件成为 MTA COM 组件的可能性,或者更好的办法是迁移代码以使对象成为托管对象。
5、将调用密集型的 COM 组件迁移到托管代码
  .NET Framework 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方法与传统的 COM 组件进行交互。其优点是可以在保留现有投资的同时利用新的平台。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保留旧组件的性能开销使得将组件迁移到托管代码是值得的。每一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决定是否需要迁移组件的最好方法是对 Web 站点运行性能测量。建议您研究一下如何将需要大量调用以进行交互的任何 COM 组件迁移到托管代码。
  许多情况下不可能将旧式组件迁移到托管代码,特别是在最初迁移 Web 应用程序时。在这种情况下,最大的性能障碍之一是将数据从非托管环境封送到托管环境。因此,在交互操作中,请在任何一端执行尽可能多的任务,然后进行一个大调用而不是一系列小调用。例如,公共语言运行库中的所有字符串都是 Unicode 的,所以应在调用托管代码之前将组件中的所有字符串转换成 Unicode 格式。
  另外,一处理完任何 COM 对象或本机资源就释放它们。这样,其他请求就能够使用它们,并且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因稍后请求垃圾回收器释放它们所引起的性能问题。
6、对于广泛依赖外部资源的应用程序,请考虑在多处理器计算机上启用网络园艺
  ASP.NET 进程模型帮助启用多处理器计算机上的可缩放性,将工作分发给多个进程(每个 CPU 一个),并且每个进程都将处理器关系设置为其 CPU。此技术称为网络园艺。如果应用程序使用较慢的数据库服务器或调用具有外部依赖项的 COM 对象(这里只是提及两种可能性),则为您的应用程序启用网络园艺是有益的。但是,在决定启用网络园艺之前,您应该测试应用程序在网络园中的执行情况。
七、性能测试
在对ASP.NET应用程序进行性能测试之前,应确保应用程序没有错误,而且功能正确。具体的性能测试可以采用以下工具进行:
1、Web Application Strees Tool (WAS)
  Web Application Strees Tool (WAS)是Microsoft发布的一个免费测试工具,可以从http://webtool.rte.microsoft.com/上下载。它可以模拟成百上千个用户同时对web应用程序进行访问请求,在服务器上形成流量负载,从而达到测试的目的,可以生成平均TTFB、平均TTLB等性能汇总报告。
2、Application Center Test (ACT)
  Application Center Test (ACT) 是一个测试工具,附带于Visual Studio的企业版中,是Microsoft正式支持的web应用程序测试工具。它能够直观地生成图表结果,功能比WAS多,但不具备多个客户机同时测试的能力。

3、服务器操作系统"管理工具"中的"性能"计数器,可以对服务器进行监测以了解应用程序性能。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基于小生境粒子群算法的配电网有功-无功协调优化MATLAB实现及光伏波动应对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小生境粒子群算法的配电网有功-无功协调优化方法,旨在解决传统粒子群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文中详细展示了MATLAB代码实现,重点介绍了小生境机制的应用,如动态调整小生境半径、自适应变异概率以及跨小生境信息交换等策略。此外,针对光伏出力波动,提出了滑动时间窗和平滑因子的方法来优化储能调度,确保电压稳定并降低网损。实验结果显示,在33节点测试系统上,网损降低12.7%,电压合格率提高8.3%,收敛速度快且稳定。 适合人群:电力系统研究人员、智能电网开发者、MATLAB编程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配电网优化调度,特别是含有大量分布式能源接入的场景。主要目标是提高电网运行效率,降低网损,保持电压稳定,优化储能调度。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详细的代码实现和参数配置建议,便于读者复现实验结果。同时,作者还分享了一些调试经验和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算法。

    Matlab实现K-Means聚类算法:从数据处理到结果可视化的全流程指南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Matlab实现K-Means聚类算法,涵盖从数据加载、标准化、聚类执行到结果保存和可视化的完整流程。文中提供了具体的Matlab代码示例,解释了关键参数如聚类个数K的选择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肘部法则确定最佳K值。同时,强调了数据标准化的重要性,并给出了处理高维数据和保存结果的最佳实践。此外,还讨论了一些常见的错误及其解决方案,如数据未标准化导致的距离计算偏差等问题。 适合人群:具有一定编程基础并希望通过Matlab实现K-Means聚类算法的研究人员、学生和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对数据进行无监督分类的场景,如市场细分、图像压缩、异常检测等。通过学习本文,读者能够掌握K-Means聚类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从而应用于实际数据分析任务。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完整的代码实现,还附带了许多实用的小技巧,如如何避免局部最优解、如何选择合适的K值、如何处理高维数据等。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份非常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MATLAB中使用CNN进行单变量时间序列预测的技术实现与优化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MATLAB及其内置的深度学习工具箱,采用一维卷积神经网络(CNN)构建单变量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的方法。主要内容涵盖数据预处理(如标准化、滑动窗口构造)、模型架构设计(包括卷积层、池化层的选择)、训练参数设定以及结果可视化和性能评估等方面。文中特别强调了针对时间序列特性的优化措施,如调整卷积核大小、引入层标准化等,并提供了具体的代码示例。 适用人群:适用于具有一定MATLAB编程基础和技术背景的数据科学家、机器学习工程师或研究人员,尤其是那些希望探索除LSTM之外的时间序列预测方法的人群。 使用场景及目标:该方法可用于各种具有周期性特点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任务,如气象预报、能源消耗预测等领域。主要目标是提供一种高效、易实现的替代方案,在保证预测精度的同时提高模型训练效率。 其他说明:作者指出,虽然CNN在处理长时间依赖方面不如LSTM,但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短期时间序列预测任务,CNN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此外,文中还分享了一些实践经验,如如何应对常见的预测误差问题,以及进一步提升模型性能的建议。

    集体招聘总结.xls

    集体招聘总结.xls

    基于SMIC 0.18μm工艺的简易锁相环电路设计与实现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SMIC 0.18μm工艺的简单锁相环(PLL)电路的设计与实现。作者通过搭建一个由五个核心模块组成的PLL结构,帮助新手理解锁相环的工作原理。文中具体讲解了环形VCO、电荷泵、环路滤波器和分频器的设计细节及其优化技巧。例如,环形VCO采用7级电流饥饿型反相器串联,电荷泵使用最小尺寸开关管,环路滤波器为简单的RC网络,分频器则采用了经典÷32结构。此外,文章还分享了一些实用的调试经验和常见问题解决方案,如温度补偿、锁定时间和相位噪声的优化。 适用人群:初学者和有一定模拟电路基础的研发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锁相环工作原理和技术细节的学习者。通过动手实践,掌握PLL的基本设计流程和调试技巧,能够独立完成类似项目的初步设计。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理论指导,还结合了大量的实战经验和具体的代码示例,使读者能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员工离职面谈记录表.doc

    员工离职面谈记录表.doc

    tesseract-langpack-chi-tra-4.0.0-6.el8.x64-86.rpm.tar.gz

    1、文件说明: Centos8操作系统tesseract-langpack-chi_tra-4.0.0-6.el8.rpm以及相关依赖,全打包为一个tar.gz压缩包 2、安装指令: #Step1、解压 tar -zxvf tesseract-langpack-chi_tra-4.0.0-6.el8.tar.gz #Step2、进入解压后的目录,执行安装 sudo rpm -ivh *.rpm

    海洋工程技术中AHC主动海浪补偿器的控制算法与程序实现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AHC主动海浪补偿器在海洋平台及其相关装备中的应用。AHC作为一种智能‘稳定器’,通过实时监测海浪运动,利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如PID控制算法)和机械装置,主动调整平台或装备的位置,以抵消海浪的影响,确保相对稳定的作业环境。文中不仅探讨了控制算法的核心原理,还展示了具体的应用实例,如波浪补偿舷梯的设计与实现。此外,文章还涉及了传感器数据处理、执行机构控制等方面的内容,强调了AHC在保障海上作业安全和提高工作效率方面的重要作用。 适合人群:从事海洋工程、自动化控制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以及对智能控制系统感兴趣的读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在复杂海洋环境中保持稳定性的各种海洋平台和装备。目标是通过理解和应用AHC技术,提高海上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 其他说明:文章提供了多个代码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控制算法的具体实现。同时,文中提到了一些实际应用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如传感器数据同步、执行机构的响应速度等问题。

    981ac-main.zip

    981ac-main.zip

    微电网领域中基于下垂控制和动态事件触发的孤岛微电网二次控制技术创新

    内容概要:本文探讨了孤岛微电网二次控制领域的创新技术,重点介绍了下垂控制和动态事件触发机制的应用。下垂控制通过模拟传统同步发电机的外特性,依据功率-频率、电压-无功的下垂关系,实现分布式电源(DG)间的有功和无功功率分配。然而,单纯依靠下垂控制可能导致频率和电压偏差,因此引入了二次控制来消除这些偏差并提高电能质量。文中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事件触发的二次控制策略,该策略只在系统状态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进行通信和控制动作,从而减少通信负担,提升系统效率。此外,文章展示了如何通过动态事件触发机制实现有功功率均分以及处理异步通信一致性问题,确保微电网系统的稳定运行。 适用人群:从事微电网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专业人士,尤其是关注分布式能源系统优化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优化孤岛微电网性能的研究项目,旨在通过创新的二次控制技术提高系统的频率和电压稳定性、功率分配均匀性和通信效率。 其他说明:文中提到的相关研究成果已在多篇学术文献中得到验证,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通过参考文献进一步了解技术细节。

    【制度】员工档案管理制度 (1).doc

    【制度】员工档案管理制度 (1).doc

    电镀生产线中西门子S7-300 PLC控制程序详解及其应用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应用于电镀生产线的西门子S7-300 PLC控制系统的程序设计、硬件配置以及调试过程中积累的实际经验。主要内容涵盖温度控制、条码记录、行车定位、故障排查等方面的技术细节。文中展示了多个关键功能模块的具体实现方法,如PID温度控制、条码数据处理、行车定位判断等,并分享了一些实用的调试技巧和注意事项。此外,还讨论了硬件配置中的重要细节,如模块地址分配、网络拓扑设计等。 适合人群:从事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PLC编程有一定基础的人群。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深入了解和掌握电镀生产线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专业人士。目标是帮助读者理解S7-300 PLC在电镀生产线中的具体应用,提高实际项目的开发效率和可靠性。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提供了详细的程序代码示例,还分享了许多来自一线的真实案例和实践经验,对于解决实际工程中的问题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员工生日关怀方案.doc

    员工生日关怀方案

    工业自动化中基于Python的智能水泵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Python实现一个智能水泵控制系统,涵盖模式切换、故障自动投入、定时轮换和压力调节四大核心功能。首先,通过设置不同模式(如先停后启或先启后停)来满足特定应用场景的需求。其次,在故障自动投入方面,系统能够检测到水泵故障并迅速切换到备用泵,确保连续供水。再次,为了均衡水泵的工作负荷,系统定期进行定时轮换操作。最后,根据管道内的实时压力情况,系统可以自动调整工作的水泵数量,保持恒定的压力水平。此外,文中还讨论了如何通过配置文件灵活调整系统参数,以及采用PID简化版算法进行压力控制的方法。 适合人群:从事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水泵控制有一定了解并希望深入研究的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精确控制多台水泵协同工作的工业环境,旨在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节约能源成本。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详细的代码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所介绍的技术方案。同时强调了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如压力传感器的正确安装和预防措施等。

    基于51单片机protues仿真的多功能万用表设计(仿真图、源代码、AD原理图、流程图)

    基于51单片机protues仿真的多功能万用表设计(仿真图、源代码、AD原理图、流程图) 数字多用表既可以测量电压,也可以测量电流、电阻,功能齐全,使用便捷。 本选题采用8位8路A/D转换器ADC0808和8051单片机设计一台数字多用表,能进行电压、电流和电阻的测量,测量结果通过LED数码管显示,通过安检进行测量功能转换。电压测量范围0~5V,测量误差约为±0.02V,电流测量范围为1~100mA,测量误差约为±0.5mA,电阻测量范围0~1000Ω,测量误差约为±2Ω。 1、通过按键设置测量模式; 2、电压采用直接测量方式;电流使用差压放大测量;电阻使用恒流源把阻值转换成电压。 预计难易程度:难度适中预计工作量大小:8周 1.熟练掌握单片机设计基本原理;熟悉8051单片机的工作原理; 2.熟练掌握Proteus软件的使用方法; 3.利用Proteus软件仿真实现数字多用表的测量功能。

    员工关怀服务建议方案.doc

    员工关怀服务建议方案.doc

    UniApp 开发教程、案例及相关项目资源

    UniApp 是一个使用 Vue.js 开发所有前端应用的框架,开发者编写一次代码,可发布到 iOS、Android、Web(响应式)、以及各种小程序(微信/支付宝/百度/头条/飞书/QQ/快手/钉钉/淘宝)、快应用等多个平台。它结合了 Web 技术的开发便利性和原生应用的性能优势,是跨平台移动应用开发的热门选择。UniApp 是一个强大的跨平台开发框架,支持多种平台和设备。通过本文的介绍,你已经了解了 UniApp 的基本开发流程、开发技巧、实战案例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你在 UniApp 开发中更加得心应手。

    tesseract-langpack-asm-4.0.0-6.el8.x64-86.rpm.tar.gz

    1、文件说明: Centos8操作系统tesseract-langpack-asm-4.0.0-6.el8.rpm以及相关依赖,全打包为一个tar.gz压缩包 2、安装指令: #Step1、解压 tar -zxvf tesseract-langpack-asm-4.0.0-6.el8.tar.gz #Step2、进入解压后的目录,执行安装 sudo rpm -ivh *.rpm

    基于S7-200 PLC与MCGS的恒压供水系统设计及优化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S7-200 PLC和MCGS组态软件构建并优化恒压供水系统。首先,作者讲述了系统的设计思路,包括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如S7-224XP)以及确定基本的控制逻辑(如压力闭环、泵组切换)。接着,深入探讨了具体的编程实现,如梯形图编程用于处理压力传感器信号、PID控制算法的应用及其参数调整。此外,还分享了一些实用的小技巧,例如通过HMI界面进行参数设置和故障排查的方法。最后,强调了系统在现场应用中的表现,特别是在面对突发状况时的有效应对措施。 适合人群:从事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PLC编程和恒压供水系统感兴趣的从业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中小型水厂或其他需要恒压供水系统的场合。主要目标是确保供水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因压力波动带来的设备损坏和水资源浪费。 其他说明:文中不仅提供了详细的理论讲解,还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具体案例分析,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技术和方法。

    COMSOL声学中超声波无损检测模型:基于静电、固体力学及压电效应的应用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COMSOL软件构建超声波无损检测模型,重点探讨了压电材料PZT-5H的特性及其在超声波探头中的应用。文章涵盖了不锈钢材料的力学特性、多物理场耦合(静电场、固体力学、压电效应)的设置方法,以及模型的时间依赖性和结果分析。通过具体的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初始化材料参数、设置边界条件、进行网格划分和求解器配置,最终实现对材料内部缺陷的精确检测。 适合人群:从事无损检测研究的技术人员、COMSOL软件使用者、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深入了解超声波无损检测原理和技术实现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目标是掌握如何使用COMSOL搭建多物理场耦合模型,从而提高材料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详细的代码片段和参数设置指南,有助于读者快速上手并应用于实际项目中。此外,还分享了一些实用技巧,如网格划分、边界条件设置和结果后处理的方法,帮助解决常见问题。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