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遭受罕见“飑线”袭击,我的摩托车也被刮倒,损失一个右观后镜

 
阅读更多

我国南方数省遭恶劣天气袭击 5人被雷击死

http://news.sohu.com/20050506/n225447302.shtml

  5月5日下午,福州、泉州遭受到了罕见的“飑线”狂风袭击,市区风力最大达到10级,一小时内气温骤降达10.3℃。“飑线”意为短时间内出现剧烈大风、强降雨和强降温天气。

  闽侯县城街头有广告牌被吹倒在地,该县雪峰一带还出现冰雹天气。市区西洪路一棵直径达20厘米、高达七八米的大榕树被连根拔起;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内一棵百年老树被吹倒并压在一辆小轿车上,所幸无人伤亡。

“飑线”气象学上的名词,好像是温带气旋的冷锋附近的一个狭长区域,里面有一连串的雷暴。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飑线识别算法.pdf

    研究人员基于2008年至2020年河南省郑州和驻马店的雷达数据,构建了一个基于CNN的飑线识别模型。他们通过临界成功指数、公平风险评分、命中率和误判率等指标来定量评估模型的识别效果,并探讨了样本组成比例和网络...

    一次影响苏南地区强飑线的中尺度分析 (1993年)

    1983年4月28日,江苏省苏南地区先后遭受三次强风暴袭击,其中凌晨和下午是飑线,傍晚是强冷锋过境。三次强风暴平均风力6―7级,短时风力8―10级,最大风力11级,伴有雷阵雨,局部有小冰雹。一日之内发生三次强风暴,...

    一次飑线过程的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 (2010年)

    利用NCAR、NCEP和FSL/NOAA等共同研制的WRF中尺度数值模式,对2009年6月3日河南地区发生的一次飑线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利用模式输出的高分辨率资料对该次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WRF模式成功地再现了高低空环流...

    一次强飑线过程的时间剖面分析 (1988年)

    本文通过对单站探空资料的时间剖面分析,讨论了一次强飑线的结构以及对流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滇东北一次飑线过程的中尺度结构特征 (2010年)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综合分析了2007年6月14日发生在滇东北的一次飑线过程。结果表明:飑线发生在700 hPa切变线前和冷锋前暖区中,位于高层冷舌和低层暖舌相叠置的地区,高层冷空气侵入...

    高空冷涡飑线群的中尺度分析 (1984年)

    本文对1982年6月17日的高空冷涡飑线群进行了中尺度天气分析。研究指出,在高空冷涡槽后低空有干暖盖存在,它的地面边界大体同干线一致。白天,近地面层的干线两侧,由于干湿区内增温率不同,造成穿越干线的横向中...

    一次强飑线天气过程分析和龙卷强度级别判定 (2006年)

    通过飑线回波带的组成、移动、变化等分析了这次飑线系统的发展演变过程及其雷达回波特征,重点讨论了飑线与前方线状回波的交汇在飑线发展加强和弓状回波形成中的作用,并指出弱线状回波的存在是由温度和风的不连续而...

    夏季苏北冷湖效应对飑线影响的一个数值模拟研究 (1987年)

    本文应用一个四层静力平衡模式,数值模拟了基本气流流经椭园形冷的湖面时形成的中尺度扰动对流带。数值模拟得到的这些扰动对流带呈相互平行的北北东一南南西走向,并且所模拟的结果能够解释夏季苏北对流单体移近到湖...

    一次飑线过程的雷达回波分析及其反演风场研究 (2012年)

    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中尺度自动气象站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09年4月15日发生在重庆中西部的飑线过程的进行了分析,发现了“逆风区”在预报中具有一定的提前量。同时通过四维变分(4D-VAR)同化方法反演风场...

    边界层辐合线发展成飑线的数值试验①* (2001年)

    利用高分辨率η坐标模式,以一个实际飑线个例的常规资科为初值,通过嵌入一定强度的边界中层尺度辐合线,进行了边界层辐台线型飑线激发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飑线实例的大尺度环境场提供了累积的有效浮力能,小尺度...

    浙江“6 .10”飑线过程中尺度分析 (2009年)

    利用雷达和地面加密观测资料对严重影响浙江省的一次飑线过程进行了中尺度分析 ,结果表明 在飑线的雷达回波出现前几小时 ,浙江西部的天目山和安徽黄山地区形成地面中尺度的地形汇合线和地面中小尺度的涡旋环流 ,地面...

    朝阳地区一次飑线雷达回波演变分析 (2004年)

    朝阳地区一次飑线雷达回波演变分析的研究涉及气象学中的重要概念,包括咆线的定义、发展过程、造成的灾害、形成原因以及使用雷达技术进行观测与分析。咆线天气作为一种极具破坏力的气象现象,常常表现为一系列雷暴...

    北京地区东来飑线的发生和移动特点 (1994年)

    扈忠慈[1]等根据1970――1986年间的146条飑线的统计指出,从外地移入北京地区的飑线,来自西北方向的最多,来自西南方向的次之,来自东北方向的再次之、东来飑线由于其影响北京的次数较少,所以至今对它的活动规律...

    江淮流域长生命史飑线的特征分析与临近预警 (2013年)

    结果表明:飑线的发生需要强位势不稳定层结,且高层有冷空气的不断补充是飑线长生命史维持的主要原因之一;江苏东部的沿海地形为其发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水汽输送条件;强的环境风垂直切变,中高空急流和高空辐散场能...

    一次飑线大风的多种资料分析和临近预报 (2009年)

    利用临沂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SC)观测资料,结合MICAPS资料、加密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MM5模式数值预报产品,对2006年4月28日发生在临沂的一次以灾害性大风为主、有弱降水相伴随、局部还有冰雹发生的飑线天气...

    202201高三地理开学摸底考试卷含解析

    1. 飛線(飑线)的气象学定义:飑线是一种小范围、短暂的强对流天气现象,特点是气压、风速和风向突然变化,伴随气压升高、气温骤降等剧烈天气变化。它由一系列紧密排列的雷暴或积雨云构成,在雷达图像上呈现线状...

    天气学选择问答题.pdf

    6. 影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夏季副热带高压脊是太平洋高压,这是一个暖性、深厚的系统。 7. 副热带高压是暖性深厚系统的一部分,对全球气候有显著影响。 8. 江淮流域的梅雨期通常在6月中旬到7月中旬,这时雨带移到...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