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ly_971223
  • 浏览: 1283954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北京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理论

 
阅读更多
杨致远的错误,不是输在战略,而是输在了对公司治理基本原理的背离。我们不能忘记,上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伯利和米恩斯提出“委托代理理论”,首倡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理论之后,所有者和经营者分开已经成为现代公司治理的逻辑起点。伯利和米恩斯正是看到了企业所有者兼具经营者的极大弊端,才提出了保留剩余索取权,而将经营权利让渡的卓见,才有了以后的职业经理人阶层。显然,杨致远的失败,不过是给违背这个逻辑起点的多了一个有说服力的典型案例而已。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三权分离还是两权分离?

    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两权分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通常指的是公司的所有权(所有权)和经营权(控制权)的分离。然而,黄申在其论文《三权分离还是两权分离?》中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认为现代公司制度中...

    基于两权分离理论的产业创新平台治理模式分类研究

    本文基于两权分离理论,即所有权与控制权(经营权)的分离,提出了一种新的产业创新平台治理模式分类标准。 首先,文章从产业创新治理模式的内涵出发,明确治理模式是指参与产业创新平台建设、运营的主体(如政府、...

    企业管理的理论知识).doc

    7.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理论**: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经济的发展,企业所有者往往不再直接参与经营,而是委托专业经理人管理。这种分离有利于专业化分工,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8. **公司制特点**:公司制企业是...

    《物权法》中“土地承包经营权”条文设计研究.pdf

    这种权利从农用土地所有权中分离出来,旨在促进土地的有效利用和农民的权益保护。 在中国的物权立法历程中,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曾引起广泛讨论,主要观点分为物权说和债权说。最终,学术界普遍认为土地承包经营权...

    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第五章.pptx

    他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股份公司的出现使得资本家转化为经理,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这预示了现代企业中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化。马克思强调,产权不仅是法律上的规定,更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确保了财产权利持有者...

    企业产权理论与企业制度收集.pdf

    3. 公司制产权制度:为了解决合伙制的不足,公司制企业引入了有限责任的概念,允许众多股东共同持有公司股份,降低了个人风险,同时通过董事会和管理层分离所有权和经营权,使得企业能够适应更大规模的运营和复杂的...

    三权分置体制内涵与存在问题.pdf

    【三权分置体制】是指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将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新型土地管理制度。这一制度旨在激活土地经营权,促进土地在更大范围内流转,赋予农地经营权...

    探寻新的模式--从所有权到国有资本经营体制的创新.doc

    同时,分析了两权分离带来的代理成本、股权分散化对监督机制的影响以及外部监督的角色。 第四章关注国有资本,通过对X维迎模型的评述,讨论了完全放权合约的分配机制和政府体制影响,揭示了权利结构的非对称性。 ...

    管理创新变革从所有权到国有资本经营体制的创新管理.pdf

    企业内部的两权分离带来了代理成本问题,股权分散化增加了资本所有者的监督激励,但也导致了监督资源的需求与供给失衡。作者提出,外部监督机制对于解决这些问题至关重要。 国有资本的管理是本书的核心议题。张维迎...

    企业产权结构与制度课件.pptx

    现代企业制度,尤其是公司制,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股东拥有剩余索取权,董事会和经理层则拥有剩余控制权。公司制的优势在于能够分散风险、筹集大量资本,同时通过专业化的管理团队提高效率。然而,这也带来代理问题...

    基于产权视角的所有者权益会计计量理论的探讨.doc

    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意味着法人财产权成为企业运营的基础,而终极所有权在企业存续期间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所有者权益的会计计量应考虑到这种产权结构,既要反映股东的权益,又要体现企业的独立运营能力。 ...

    国有资产管理作业集答案.pdf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主要针对政资不分、政企不分、产权管理主体多元化和条块分割等问题,改革方向是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同时分离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所有者职能,明确政企职责,实施产权和经营权分离,并...

    公司法人特性、公司法人悖论与公司治理问题的凸显

    在探讨公司治理问题时,伯利和米恩斯提出的两权分离理论,即所有权和经营权(控制权)分离的理论,为研究公司治理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逻辑起点。本文将从公司法人特性和公司法人悖论的角度出发,对现有公司治理理论进行...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会计委派制探讨

    会计委派制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产物。会计委派制的产生,促进了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加强了国有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是在现代企业管理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加强对受托人监督,保证经营者的目标与所有者目标保持一致的...

    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思考【任务书】-2页.pdf

    因此,如何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背景下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防止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是公司治理结构研究的关键问题。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 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理论:定义民营企业和公司治理...

    某公司财务产权制度的规定.ppt

    财产权能的分离是产权理论中的关键概念,它指的是所有权、占有权、经营权等权能在不同主体间的分配。在单一业主企业中,所有者和经营者可能直接分离,但在公司制度下,所有权经历两次分离:原始所有权与法人产权的...

    所有权到国有资本经营体系的创新(word278p.doc

    在《所有权到国有资本经营体系的创新》一书中,作者李笠农以深刻的理论分析和详实的实际案例,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本书围绕所有权、公有制、企业运营及国有资本管理等方面的核心议题...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第一章公司治理基本理论.ppt

    早期的企业形式如业主制和合伙制,其特点是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合一,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司制企业的出现使得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从而产生了公司治理的需求。 公司治理的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