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次听到Kubernetes的名字是在16年,那个时候Kubernetes还处于和Docker Swarm、Mesos方案的“三国鼎立时代”,Kubernetes由于一系列优势(可扩展、声明式接口、云友好)在这一竞争中崭露头角,最终获得统治地位。Kubernetes作为CNCF最核心的项目(没有之一),是Cloud Native(云原生)落地的底座,目前阿里已经全面基于Kubernetes在开展全站的云原生改造,在1-2年内,阿里巴巴100%的业务都将跑在公有云上。
CloudNative在CNCF的定义的核心是:在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等环境中,通过Containers、Service Meshes、 MicroServices、Immutable Infrastructure、Declarative APIs构建和运行可弹性扩展的且具有高容错性、易于管理、可观察、松耦合的应用系统。可观察性是应用系统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云原生的设计理念中就有一条:面向诊断性设计(Diagnosability),包括集群级别的日志、Metric和Trace。
为何我们需要日志系统
通常一个线上问题的定位流程是:通过Metric发现问题,根据Trace定位到问题模块,根据模块具体的日志定位问题原因。在日志中包括了错误、关键变量、代码运行路径等信息,这些是问题排查的核心,因此日志永远是线上问题排查的必经路径。
在阿里的十多年中,日志系统伴随着计算形态的发展在不断演进,大致分为3个主要阶段:
在单机时代,几乎所有的应用都是单机部署,当服务压力增大时,只能切换更高规格的IBM小型机。日志作为应用系统的一部分,主要用作程序Debug,通常结合grep等Linux常见的文本命令进行分析。
随着单机系统成为制约阿里业务发展的瓶颈,为了真正的Scale out,飞天项目启动:2013年飞天5K项目正式上线。在这个阶段各个业务开始了分布式改造,服务之间的调用也从本地变为分布式,为了更好的管理、调试、分析分布式应用,我们开发了Trace(分布式链路追踪)系统、各式各样的监控系统,这些系统的统一特点是将所有的日志(包括Metric等)进行集中化的存储。
为了支持更快的开发、迭代效率,近年来我们开始了容器化改造,并开始了拥抱Kubernetes生态、业务全量上云、Serverless等工作。在这阶段,日志无论从规模、种类都呈现爆炸式的增长,对日志进行数字化、智能化分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统一的日志平台应运而生。
可观察性的终极解读
在CNCF中,可观察性的主要作用是问题的诊断,上升到公司整体层面,可观察性(Observability)不仅仅包括DevOps领域,还包括业务、运营、BI、审计、安全等领域,可观察性的最终的目标是实现公司各个方面的数字化、智能化。
在阿里,几乎所有的业务角色都会涉及到各式各样的日志数据,为了支撑各类应用场景,我们开发了非常多的工具和功能:日志实时分析、链路追踪、监控、数据加工、流计算、离线计算、BI系统、审计系统等等。日志系统主要专注于数据的实时采集、清洗、智能分析与监控以及对接各类各样的流计算、离线系统。
Kubernetes日志系统建设难点
单纯日志系统的解决方案非常多,相对也比较成熟,这里就不再去赘述,我们此次只针对Kubernetes上的日志系统建设而论。Kubernetes上的日志方案相比我们之前基于物理机、虚拟机场景的日志方案有很大不同,例如:
日志的形式变的更加复杂,不仅有物理机/虚拟机上的日志,还有容器的标准输出、容器内的文件、容器事件、Kubernetes事件等等信息需要采集。
环境的动态性变强,在Kubernetes中,机器的宕机、下线、上线、Pod销毁、扩容/缩容等都是常态,这种情况下日志的存在是瞬时的(例如如果Pod销毁后该Pod日志就不可见了),所以日志数据必须实时采集到服务端。同时还需要保证日志的采集能够适应这种动态性极强的场景。
日志的种类变多,上图是一个典型的Kubernetes架构,一个请求从客户端需要经过CDN、Ingress、Service Mesh、Pod等多个组件,涉及多种基础设施,其中的日志种类增加了很多,例如K8s各种系统组件日志、审计日志、ServiceMesh日志、Ingress等。
业务架构变化,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在Kubernetes上落地微服务架构,在微服务体系中,服务的开发更加复杂,服务之间的依赖以及服务底层产品的依赖越来越多,这时的问题排查将更加复杂,如果关联各个维度的日志将是一个困难的问题。
日志方案集成困难,通常我们都会在Kubernetes上搭建一套CICD系统,这套CICD系统需要尽可能的自动化的完成业务的集成和部署,其中日志的采集、存储、清洗等也需要集成到这套系统中,并和K8s的声明式部署方式尽可能一致。而现有的日志系统通常都是较独立的系统,集成到CICD中代价极大。
日志规模问题,通常在系统初期的时候我们会选择自建开源的日志系统,这种方式在测试验证阶段或公司发展初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当业务逐渐增长,日志量增长到一定规模时,自建的开源系统很多时候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租户隔离、查询延迟、数据可靠性、系统可用性等。日志系统虽不是IT中最核心的路径,但一旦关键时刻出现这些问题都将是非常可怕的影响,例如大促的时候出现紧急问题,排查时多个工程师并发查询把日志系统打爆,导致故障恢复时间变长,大促收到影响。
本文作者:元乙
原文链接:https://yq.aliyun.com/articles/717779?utm_content=g_1000076969
本文为云栖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点击查看原始大小图片](http://dl2.iteye.com/upload/attachment/0132/2836/425c7929-888d-39ec-856d-0ca31fae8a04-thumb.png)
- 大小: 868.2 KB
![点击查看原始大小图片](http://dl2.iteye.com/upload/attachment/0132/2838/e5cdd455-a1b0-3f4a-bee8-295778686efb-thumb.png)
- 大小: 667.9 KB
![点击查看原始大小图片](http://dl2.iteye.com/upload/attachment/0132/2840/aa012d4b-24ce-34bb-9462-af29969a40ba-thumb.png)
- 大小: 627.2 KB
分享到:
相关推荐
Struts2+Hibernate+mysql+eclipse在线考试系统_hy4.zip
【Java】基于rbac思想以及ssm框架(导入jar包的方式)的权限管理项目
AndrewNg机器学习对应PythonJupyterNotebook_hy4
玄武是针对影视特效和动画行业的项目流程管理系统,基于图形图像行业流行的Python开发语言,整合现有CG工作流程,通过_hy4
1.版本:matlab2014/2019a/2024a 2.附赠案例数据可直接运行matlab程序。 3.代码特点:参数化编程、参数可方便更改、代码编程思路清晰、注释明细。
1.版本:matlab2014/2019a/2024a 2.附赠案例数据可直接运行matlab程序。 3.代码特点:参数化编程、参数可方便更改、代码编程思路清晰、注释明细。 4.适用对象: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数学等专业的大学生课程设计、期末大作业和毕业设计。
基于Nestjs的RBAC权限系统开发实战_hy4
【Python】基于rbac权限分配、动态二级菜单、面包屑、批量操作_pgj
SpringBlade3.0架构核心工具包,SpringBlade是一个由商业级项目升级优化而来的SpringCloud分布_hy4
该项目是一款基于Vue框架的uniapp分销商城小程序设计源码,包含1412个文件,涵盖471个JavaScript文件、292个Vue文件、253个Markdown文件、202个JSON文件、43个映射文件、34个SCSS文件、33个微信小程序样式文件、33个WXML文件、22个PNG图片文件、9个WXS文件。该项目适用于构建分销商城小程序,支持微信小程序平台,并集成了多种编程语言和文件类型,以实现高效和灵活的开发需求。
java教务管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系统页面设计良好、内容丰富、功能齐全,适合用做课设学习。含有源码、数据库文件以及项目资料文档,感_hy4
【Python】四川大学微服务健康每日报自动打卡
设计模式学习笔记_hy5
该项目是一个以C++为主要编程语言的算法设计与实现学习资源,包含190个文件,涵盖131个头文件(.h)、41个C++源文件(.cpp)、12个其他文件(.a)、2个文本文件(.txt)、1个Git忽略文件(.gitignore)、1个Markdown文件(.md)、1个C编译配置文件(.cc)、1个Protocol Buffers描述文件(.proto)。这些文件共同构成了一个全面的学习材料,旨在帮助开发者深入理解算法设计原理及其在C++语言中的实现。
使用C++实现的23种设计模式_hy4
医疗器械检测系统源码分享
分布式事务tx-lcn_hy4
分布式事务demo_hy4
本项目是一款基于Vue框架开发的微信表情输入组件源码,共包含25个文件,涵盖13个JavaScript文件、4个Vue组件文件、2个PNG图片文件,以及配置文件、Git忽略文件等辅助文件。该组件旨在为Vue应用提供便捷的微信表情输入功能,适用于各类社交和聊天应用场景。
[译]写给人类的机器学习_hy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