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丝绸业过去和现状
丝绸是中国传统产业,我看过金错刀去农村调研之后写的一篇文章,当年丝绸业被渠道破坏了,而现在只有少数几家苦苦经营,而且相关的人才已经流失的只剩下少数特别老的人了。
我自己在杭州丝绸市场去考察,当时真的是想买一件丝绸的衣服的,价格在200元以内,我就能接受的,可是我逛了几天,最终一件都没有买。没有我喜欢的,可能是我的审美有问题的,我就感觉卖的衣服,有个别的设计是上个世纪70年代的设计。我是80后,不可能买那种衣服的。
我去丝绸博物馆参观了,高端,大气,上档次,可是一件衣服就五百多,一千多,我没有办法买,不要说我现在没有工作,没有收入,就算我正常上班一个月一万块钱,我也不可能买一千多块钱的衣服的。您那设计就是个孤芳自赏的,挂在橱窗里比较好,而我呢是个劳动人民,天天加班,半个月不洗衣服,衣服一泡就是好几天,很多衣服不是穿烂了,而是泡烂了。买了您的衣服,我心疼我的钱的,我实在买不了。
二,丝绸业发展
我参观了博物馆之后,得出一个直观的感受,就是丝绸业的生产和工艺已经非常好了,但是和市场不对接,市场就是需求,市场机制最主要的三个方面就是,供需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博物馆的展品非常的高端,大气,上档次,但是太个色了,不贴近老百姓。我试着出一个主意,丝绸厂家可以参考一下,试试看,看能不能把销量给提升上来,把价格给降下来,进入到普通老百姓的家里。我小时候很金贵的,穿的棉袄是绸子做的,上小学,上初中的时候,穿棉袄的,是丝绸做的,而且是妈妈自己设计,自己缝制的,当时没有人跟我讲过丝绸是中国传统,但是我有我自己的判断的,其他小朋友穿的棉袄是布做的,而我有比对的,我还是觉得我的棉袄穿着比较有面子,周末外面的衣服洗了,直接穿个棉袄在场上玩,过路的人说,你穿的绸子啊,我听了之后,心里很舒服,觉得比较有面子。
我看了丝绸厂家的定位很高端,然后是礼品,礼服这些,这些挺好的,真正日常穿绸子,太个色了,实在受不了。礼服挺好的,你看能不能进入普通老百姓的家里,而不是仅仅盯着少数的贵族,有钱人。北方农村过年氛围很浓厚的,虽然现在比起我小时候,已经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了,但是过节的氛围还是很好的。
第一步,把广告,电影,电视剧里面的所有的丝绸的衣服的资料拿出来,比对,做研究,研究他们的设计的长处,专业的东西,我不懂,我就是觉得广告里面的人穿的绸子,比较贴身,比我妈妈自己设计,自己缝制的棉袄穿着贴身。
第二步,深入到北方农村地区,找过年的氛围浓厚的乡村,考察当地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文化特质。
第三步,把第一步,和第二步考察的结果综合,量身定做一些衣服,主要是针对两岁到五岁的小孩子,和六十岁以上的老人设计过年穿的节日服装,突出节日气氛,喜庆的气氛。价格要便宜的,200元以内要的了。你那丝绸很贵,我估计是产量太低的原因,我小时候,丝绸到处都是,盖得被子都是绸子的,可见丝绸并不贵,价格下降的空间非常大。
春节是传统节日,丝绸是传统产业,两者一结合,也是中华文化的复兴,为民族复兴做贡献,逐步的把外国来的一些洋节给边缘化。
三,丝绸业的未来
未来就是和传统文化相结合,金错刀的文章里面看到说,丝绸业的上游产业被毁灭,是因为被渠道控制,被渠道霸占,这个情况就和2008年的猪肉价格,土豆价格一样,上游产业没有赚到钱,钱全部被渠道赚了。这个情况,后面有考虑的,主要思路是纵横家边缘化。
相关推荐
殷商时代是中国畜牧业发展的又一高峰。甲骨文中的卜辞记录了驯养的多种家畜,其中甚至还包括了大象。商代的商业交易非常发达,家畜的买卖成为了当时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军队的作战方式也得到了革新,出现了驾...
【内容】: 中国的旅游业发展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旅游形式从最初的生存探索之旅到帝王巡游、游学游说。夏商周时期,旅游主体逐渐由帝王诸侯转变为士阶层,而旅游媒介则发展出了包括车、桴和舟在内的交通方式。秦汉和...
1. 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在各个朝代都有显著的进步,特别是陶瓷、丝绸等领域。明朝时期,官窑瓷器的烧造规模巨大,表明政府对手工业品的需求增加,同时也反映了官窑瓷器的工艺水平高超。 2. 丝绸之...
回望历史,夏商周时期作为丝绸发展的重要阶段,为我们揭示了早期中国丝绸文化的起源、发展与深远影响。 夏朝,作为中华文明的起点,虽未留下实物丝绸供后人观赏,但古文献的记载透露出这一时期的丝绸生产已有一定的...
介绍了近年来中国丝绸业改革与发展的现状,并对中国丝绸协会在行业中的地位、作用及今后的建设进行了阐述。
而本次所提到的“海岛中国丝绸文化创意产业园”,则是位于一个小镇,以丝绸文化为核心主题,通过文化创意与产业升级相结合的方式,打造的一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首先,我们从“特色小镇”这一概念入手。特色小镇是...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历程丰富多彩,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创新精神。从夏商周到隋唐,再到辽宋夏金元时期,各个朝代都有其独特的手工业成就。 在青铜铸造业方面,夏、商、周被称作“青铜时代”,商代的青铜器制作...
中国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发展史是一部跨越数千年的辉煌史诗。在这个悠久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的手工业以其独特的发展路径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的一大亮点。从青铜器的铸造、纺织品的织造到瓷器的烧制,中国...
分析近年来在国家“东桑西移”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推动下,广西茧丝业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迅猛发展的历程,以及广西茧丝业的崛起有效缓解了东部地区蚕茧产量逐年减少对中国丝绸业所造成的影响,由此提出了继续实施...
随着时间的推移,苏州成为了中国丝绸生产的重要基地,并在宋朝时期达到了鼎盛。苏州的丝绸产品以质地优良、工艺精湛和设计独特著称,不仅在国内市场享有盛誉,更是远销海外,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商品。 到了明清时期...
《丝绸之路经济带(陕西段)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是一份深度探讨中国陕西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如何利用其丰富的旅游资源,推动旅游业发展的研究报告。这份资料详细分析了陕西旅游产业的现状、优势、挑战以及...
中国古代的手工艺品,如丝绸和瓷器,通过丝绸之路远销亚洲和欧洲。唐朝以后,瓷器成为重要的出口商品,明清时期,瓷器的对外销售量更大,且出现了适应外国市场需求的定制产品,如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的瓷器。 4...
1. 纺织业:古代中国在纺织技术上有显著成就,如丝织、棉织等,其中丝绸业尤为突出,丝绸之路的开通见证了中国丝绸的国际影响力。 2. 冶炼业: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掌握冶铁技术的国家之一,青铜器和铁器的制造技术在...
在中国古代,手工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石之一,展现了中华文明在技术和文化上的辉煌成就。从纺织、冶金到制瓷,手工业的每一次进步不仅体现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也深深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本文将从古代手工业的...
从古代的丝绸和陶瓷出口,到现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对外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这些新兴产业的崛起,不仅为中国对外贸易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推动了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
报告的撰写者拥有专业知识,并对中国丝绸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着深刻的理解。通过这份报告,可以对中国丝绸产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且可以从中获取推动中国丝绸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宝贵经验和启示。
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让中国的丝绸、茶叶等商品远销中亚、西亚甚至欧洲,同时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张骞出使西域标志着这一国际物流通道的正式开启,使中国物流与世界相连。 明代郑和下西洋则是另一个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