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njingtou
  • 浏览: 122430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深圳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人体经络

阅读更多

经络是人体的金矿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根基是道,是阴阳,是周易,是八卦;枝和叶则是中医,军事,政治,外交,人伦,内外气功的修炼等。而中医无疑是这其中最具特色的了。如果说中医是传统文化中的国粹,那经络和穴位堪称人体内的金矿脉,渴望健康成长的人们一直在挖掘不止,从古止今,网络穴位对人体健康的伟大作用一直让人感觉既神秘有神往。

从中医古代大医学家对经济的论述中,我们知道了“一切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身体里有关经络的失控”,所以,人的一切疾病都可以叫做“经络治”,它产生的预防作用就叫“经络防”。

经络的作用不仅仅是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更重要的是治“未病”未病就是尚未成形,正在发展中的疾病,如果在疾病未成形的时候拿掉它,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吗?如果等其形成了,甚至等它牢不可破了,再想拿掉它,那就不容易了,那就会吃力不讨好。

总之,人们可以通过针灸、推拿等很多简单、方便、省时的方式来刺激经络和穴位,从而保持人体各个脏腑功能的平衡、和谐,使气血畅通,身心团结,从而提高我们对外来疾病的战斗力。

经络是什么?通俗的讲,经络就是运行气血的线路。它分布在全身的上下里外,如果说我们的身体是一座大厦的话,那么经络就好比是埋伏在大厦墙体里的电线网络,灯火通明的大厦全靠这些网络来通电,一旦电线短路,大厦就会陷入黑暗之中;同样,经络不通了,我们的气血就不能很好的运送到各个脏腑,我们的身体就有问题。

你清楚自己的身体吗?我们全身的经络就好像山川大河,川流不息奔腾无阻,五脏脏腑色彩颜色鲜明,层次分明,如同博物馆陈列的珍贵器物一样,各得其所。你知道阴阳,五行,五色,五味这些听起来很玄的东西跟我们身体的经络有联系吗?

中医很讲究阴阳,经络也不例外。中医上将经络中内属于脏的,跟脏直接相连、关系最紧密的经称为阴经,它与脏对应的腑又有紧密联系,中医称这种关系为络; 内属于腑的,跟腑直接相连、关系最紧密的经称为阳经,同样它络于腑相对应的脏。阳经在四肢的阳面,阴经在四肢的阴面。日常的保健以敲阳经为主。阳代表那些向上的、明亮的、亢进的、强壮的东西;阴则代表向下的、黑暗的、衰退的、虚弱的,和阳相反的一些东西。阴阳是相互依赖的。人们总向往着阳的方面,比如希望自己有用不完的精力,活跃的思维,强壮的身体。但如果懂得阴阳的关系,你就知道必须养足自己的阴,才能得到所向往的阳。只要平时注意养生方法,比如睡眠法、四季睡眠和子午觉、敲经络,就能保持阴阳平衡。


中医的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来归类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人体经络脏腑的有关,同时也与五行相对应,即木、火、土、金、水分别对应肝经、心经、脾经、肺经、肾精,同时也存在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

肝经太旺的人平时都喜欢生气,因为肝经主怒,若是女士的话容易得乳腺增生,因为肝经循行经过乳房;肝经有异常的话同时影响到脾经,又因为土克木,所以同时她也会有消化系统方面的问题,比如腹泻、腹胀或胃痛等。因此有这样症状的人平时主要敲肝经,就是敲腿的内侧,或者推两侧胁肋部,舒理肝气。

另外,青红黄白黑五色分别对应肝经、心经、脾经、肺经、肾经。根据经络与五色的对应关系,建议心经虚的人,即心慌、心悸的人多穿红色的衣服;肺经虚的人,即平常经常感冒的人多穿白色衣服;肝经虚的人,就是平时胆子小,容易被惊吓的人多穿青色的衣服;肾经虚的人,平常怕冷,小便次数多而且清长的人多穿黑色衣服;脾经虚的人,即消化功能不好的人多穿黄色衣服。

在中医理论中,经络与五味的对应为酸入肝经、甘入脾经、苦入心经、辛入肺经、咸入肾经,五味功能性能为酸收,甘缓、苦泻、辛走、咸润。五味选择性地作用于经络,并通过经络传导间接的作用于脏腑。有的人爱吃甜的,有的人爱吃算的,每个人对味道都有偏好,一般情况下不会影响健康。但这种偏好不能太过。如果这个人喜欢吃酸的,但已经有胃痛了,那就少吃了,因为酸属木,旺肝经,木克土而胃属于土的。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高清析人体经络正面图

    可制作1.5米的图,论坛设定一定要超过20字,没办法只得乱写一通了,希望能传上去帮助更多的朋友

    彩色高清中英对照人体经络挂图.doc

    在中医理论中,人体经络学说是核心组成部分,它认为通过经络可以调整气血运行,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经络的研究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中医理论,而是结合了现代解剖学、生理学、生物物理...

    人体经脉图 flash版

    人体经脉图 flash版 想了解人体脉络的可以看看哦

    人体穴位经络大图(超高清版-女生版-医学-强烈推荐).zip

    5. **医学教育与应用**:此类资源广泛用于医学院校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人体经络穴位,同时也适用于中医爱好者、瑜伽教练、按摩师等进行自我学习和提升。此外,家庭用户也可以通过它了解基本的穴位知识,进行...

    人体经络FLASH动画

    《人体经络FLASH动画》是一部集教育与趣味于一身的可视化教材,它将传统中医理论中的经络概念以动画的形式生动呈现,使得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直观易懂。该动画由九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是一个独立的文件,它们详细...

    人体经络图---网页动画

    在IT行业中,人体经络图通常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技术主题,但它可以与网页设计、互动媒体和数据可视化等专业领域相结合。这个"人体经络图---网页动画"项目可能是一个利用网页技术来展示中医理论的创新应用。下面我们将...

    人体经络穴位系统知识详解.doc

    中医理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其中对人体健康影响深远的理论之一便是人体经络穴位系统。经络如同人体内部的高速公路网络,它们不仅贯穿全身、连接脏腑与体表,还形成了一个复杂而有序的经气通道。这些通道负责运输...

    一篇关于人体经络和反射区的科普文章,多图易懂.doc

    本文将通过易懂的方式,向您介绍人体经络与反射区的基本概念,并说明它们与健康之间的密切联系。 首先,人体经络是贯穿全身,连接脏腑与体表的气血运行通道。在中医理论中,经络既是气血运行的基本路径,也是反映...

    瑜伽练习对人体经络的影响

    【瑜伽练习对人体经络的影响】 瑜伽,源自古印度,是一种结合了身心灵的综合性体育运动,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具有理疗康复效果的健身方式。它在中国的发展深受本土文化影响,逐渐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瑜伽健身法。瑜伽...

    人体穴位经络思维导图(全)

    《人体穴位经络思维导图(全)》是一款详尽阐述中医针灸理论与实践的资源,涵盖了人体所有穴位及经络系统。...无论你是中医研究者、针灸师还是对此感兴趣的普通读者,都能从中受益匪浅,深入理解人体经络与穴位的奥秘。

    行业文档-设计装置-一种人体经络教学仪.zip

    《一种人体经络教学仪》的设计与应用 在IT行业中,技术不仅局限于软件开发和网络构建,也广泛应用于各种硬件设备的设计与创新。本篇文档将深入探讨一种人体经络教学仪的设计理念、功能特点以及在中医教育领域的应用...

    人体经络图解说明.doc

    在中医学的浩瀚海洋中,经络学说是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其中对人体经络图解的详细说明,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探索人体内在联系的窗户。在这一理论体系中,肺经与大肠经的关系尤为密切,它们在人体的生命活动中扮演着至关...

    人体经络穴位详解.doc

    【人体经络穴位详解】 人体经络穴位是中国传统医学中重要的理论基础,它涉及中医的针灸、按摩、推拿等多个领域。经络是人体内能量流动的通道,穴位则是这些通道上的特定点,通过刺激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

    人体穴位3D模型 V2011 中文版

    配合压缩包中的“rtxw3dmx”文件,用户将能够更加深入地探索和体验到中医经络穴位的三维世界,进一步提升对人体经络系统的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中医药教育的需求不断增长,这种结合传统知识与现代技术的软件...

    人体的经络和脉络的图像

    【描述】"人体经络图,包括人体各个经络和脉络的图像及这些经络的简图"指出,这个资源可能是一份详细的人体经络示意图,它直观地展示了人体内经络和脉络的分布情况。这样的图谱通常会标注出主要的十二正经、奇经八脉...

    行业文档-设计装置-数字化人体全息经络教学系统显示装置.zip

    这个数字化显示装置将全息技术与人体经络相结合,以三维可视化的方式呈现人体经络系统。它能够精确地模拟出人体的经脉走向、穴位分布,以及与脏腑的联系,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这一抽象的中医概念。此外,该装置还...

    人体科学的新发现与中医经络系统之结构和功能

    本文主要围绕人体经络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发现。在中医理论中,经络是人体内流动气血的路径,由经脉和络脉组成,与身体的生理、病理密切相关。而西方医学长期以来无法用现代...

    论文研究-基于三维扫描的人体穴位识别和投影系统 .pdf

    计算机运用腧穴学方法计算穴位的三维坐标,基于这些数据构建出人体经络的虚拟三维模型,并将其存储于计算机中。最后,计算机通过投影装置将穴位和经络的二维图像投影到被取穴者体表。系统的设计简单直观,操作方便,...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