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模式是一个高内聚的模式,其定义为:Encapsulate a request as an object,there by letting you parameterize clients with different requests,queue or log requests,and support undoable operations.(将一个请求封装成一个对象,从而让你使用不同的请求把客户端参数化,对请 求排队或者记录请求日志,可以提供命令的撤销和恢复功能。)
通用类图:
在该类图中,我们看到三个角色:
Receiver接受者角色:该角色就是干活的角色,命令传递到这里是应该被执行的
Command命令角色:需要执行的所有命令都在这里声明
Invoker调用者角色:接收到命令,并执行命令
代码示例:
//通用Receiver类 public abstract class Receiver { public abstract void doSomething(); } //具体Receiver类 public class ConcreteReciver1 extends Receiver{ //每个接收者都必须处理一定的业务逻辑 public void doSomething(){ } } public class ConcreteReciver2 extends Receiver{ //每个接收者都必须处理一定的业务逻辑 public void doSomething(){ } } //抽象Command类 public abstract class Command { public abstract void execute(); } //具体的Command类 public class ConcreteCommand1 extends Command { //对哪个Receiver类进行命令处理 private Receiver receiver; //构造函数传递接收者 public ConcreteCommand1(Receiver _receiver){ this.receiver = _receiver; } //必须实现一个命令 public void execute() { //业务处理 this.receiver.doSomething(); } } public class ConcreteCommand2 extends Command { //哪个Receiver类进行命令处理 private Receiver receiver; //构造函数传递接收者 public ConcreteCommand2(Receiver _receiver){ this.receiver = _receiver; } //必须实现一个命令 public void execute() { //业务处理 this.receiver.doSomething(); } } //调用者Invoker类 public class Invoker { private Command command; public void setCommand(Command _command){ this.command = _command; } public void action() { this.command.execute(); } } //场景类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voker invoker = new Invoker(); Receiver receiver = new ConcreteReceiver1(); Command command = new ConcreteCommand1(receiver); invoker.setCommand(command); invoker.action(); } }
优点
类间解耦:调用者角色与接收者角色之间没有任何依赖关系,调用者实现功能时只需调用Command 抽象类的execute方法就可以,不需要了解到底是哪个接收者执行。
可扩展性:Command的子类可以非常容易地扩展,而调用者Invoker和高层次的模块Client不产生严 重的代码耦合。
命令模式结合其他模式会更优秀:命令模式可以结合责任链模式,实现命令族解析任务;结合模板方法模式,则可以减少 Command子类的膨胀问题。
缺点
命令模式也是有缺点的,请看Command的子类:如果有N个命令,问题就出来 了,Command的子类就可不是几个,而是N个,这个类膨胀得非常大,这个就需要读者在项 目中慎重考虑使用。
相关推荐
命令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的主要目的是将请求者与接收者解耦,使得请求的发起者无需知道哪个对象会执行这个请求,同时也让系统更容易扩展。这种模式在软件工程中广泛应用,特别是在事件驱动和分布式系统中。 ...
命令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将请求封装为一个对象,从而使你可用不同的请求对客户进行参数化,对请求排队或记录请求日志,以及支持可撤销的操作。在软件工程中,这种模式广泛应用在各种场景中,以提高代码的灵活...
命令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将请求封装为一个对象,从而使你可用不同的请求对客户进行参数化,对请求排队或记录请求日志,以及支持可撤销的操作。在iOS开发中,命令模式尤其适用于处理事件驱动的编程场景,因为...
命令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将请求封装为一个对象,从而使你可用不同的请求对客户进行参数化,对请求排队或记录请求日志,以及支持可撤销的操作。在软件工程中,这种模式常用于解耦发出命令的对象和执行命令的...
命令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将请求封装为一个对象,从而使你可用不同的请求对客户进行参数化,对请求排队或记录请求日志,以及支持可撤销的操作。在C#编程中,命令模式常用于实现解耦发送者和接收者,提高代码的...
命令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将请求封装为一个对象,从而使你可用不同的请求对客户进行参数化,对请求排队或记录请求以便支持可撤消的操作。在这个简单的计算器例子中,我们将探讨如何使用命令模式来实现加法、...
在“记事本 使用了策略模式和命令模式”这个主题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两种设计模式以及它们如何应用于记事本软件的实现。 首先,让我们了解策略模式。策略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允许在运行时选择算法或策略。...
命令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将请求封装为一个对象,使得可以使用不同的请求、队列或者日志请求,也可以支持可撤销的操作。在C++中,命令模式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代码,提高代码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命令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将请求封装为一个对象,使得你可以参数化不同的请求,对请求排队或记录请求日志,以及支持可撤销的操作。C#作为.NET框架的主要编程语言,非常适合应用这种模式。本篇文章将深入探讨...
命令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将请求封装为一个对象,从而使你可用不同的请求对客户进行参数化,对请求排队或记录请求日志,以及支持可撤销的操作。在Java中实现命令模式,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定义...
命令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将请求封装为一个对象,从而使你可用不同的请求对客户进行参数化,对请求排队或记录请求日志,以及支持可撤销的操作。在C#编程中,命令模式常用于实现解耦,使得调用者与执行者之间...
命令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将请求封装为一个对象,从而使你可用不同的请求对客户进行参数化,对请求排队或记录请求日志,以及支持可撤销的操作。在Java中,命令模式的应用非常广泛,尤其在需要解耦调用者和接收...
命令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将请求封装为一个对象,从而使你可用不同的请求对客户进行参数化,对请求排队或记录请求日志,以及支持可撤销的操作。在本示例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命令模式的核心概念和实现方式。 ...
命令模式是一种设计模式,它将请求封装为一个对象,从而使我们能使用不同的请求、队列或者日志请求,以及支持可撤销的操作。在本代码demo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一模式的实现及其应用。 命令模式的核心思想是解耦调用...
命令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将请求封装为一个对象,从而使你可用不同的请求对客户进行参数化,对请求排队或记录请求日志,以及支持可撤销的操作。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命令模式的原理、结构和实际应用,并...
命令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将请求封装为一个对象,从而使你可用不同的请求对客户进行参数化,对请求排队或记录请求日志,以及支持可撤销的操作。在Java中,命令模式的应用非常广泛,尤其在需要解耦调用者和执行...
命令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将请求封装为一个对象,从而使你可用不同的请求对客户进行参数化,对请求排队或记录请求日志,以及支持可撤销的操作。在Java编程中,命令模式的应用广泛且实用。 命令模式的核心是将...
命令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将请求封装为一个对象,从而使你可用不同的请求对客户进行参数化,对请求排队或记录请求日志,以及支持可撤销的操作。在C++中,我们可以利用面向对象的特性来有效地实现这个模式。 ...
命令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将请求封装为一个对象,从而使你可用不同的请求对客户进行参数化,对请求排队或记录请求日志,以及支持可撤销的操作。在Java中实现命令模式,我们可以创建一个接口或者抽象类作为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