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uansusan
  • 浏览: 72475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2
  • 来自: 大连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年中经济报道:中国的世界制造中心地位不会变

阅读更多
    2008年07月23日 08:13:55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上半年全球经济的动荡局面让拉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外需蒙上了一层阴影。据海关统计,我国上半年的贸易顺差同比减少11.8%。除了人民币持续升值和国家对进出口政策调整外,分析认为,油价高企和世界经济放缓也是原因之一。一方面世界经济增长减速造成出口增长放缓,另一方面原油价格暴涨等因素导致了进口额激增。


    同时,东南沿海地区出口企业的经营状况步入窘境。在出口产业密集的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一些工厂陆续倒闭。以广东省为例,今年前5个月,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数达11006家,占全省工业企业的1/4强,亏损额增长了49.3%。外界开始担忧,高油价、劳动力价格高升等因素使“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渐失,而世界经济减速又让全球需求量下降,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地位正在受到冲击。但有专家认为,中国的世界制造中心地位不会变。

    22日,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在第104届广交会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今年下半年在继续坚持贸易结构优化调整的情况下,出口退税政策将针对某些行业、企业的困难作出适时调整。

    高油价改变世界贸易格局

    过去10年里,全世界的制造业正在采取这样一种贸易模式:即基于廉价的交通基础之上,商品被穿梭运送以赚取比较优势,利率空间极窄。产品被运到中国做最后组装,再被运回西方市场。英国《每日电讯报》发文认为这种模式的问题非常明显:自油价飙升以来,一个40英尺长的集装箱从上海运往荷兰鹿特丹的价格已上涨3倍。

    一些分析家认为,高涨的运输成本使远距离运送各种商品的代价过于高昂,各国会转而发展地区贸易。譬如,在美国,由于燃料价格带动海运成本高涨,进口产品更加昂贵。此时一些生产活动就会回归美国本土,还有一些生产活动会从亚洲移至地理位置较近的出口国,即以墨西哥取代中国。

    高油价除了直接提升了运输成本外,也使那些以原油做原材料的下游产品的价格高升。实际上,在高油价的推动下,各国正在推动贸易改革。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告诉记者,目前各国都在推动节约能源技术和贸易的发展;推动治理污染、关系气候产品贸易的发展;推动替代能源贸易和技术的发展。“油价从高位回到低位还将有一个过程,这期间就会使全球产业结构、贸易结构发生很大的改变。”

    美国《商业周刊》的文章称,由高油价带来的运输成本上升正在侵蚀“中国价格”的竞争优势。一些西方公司的高级主管预测,进入美国市场的中国玩具、服装和其他消费品价格在今明两年上涨的速度可能会高达10%。美国政府的数据显示,中国产品的价格从2007年5月起开始连续8个月出现上升。尽管价格比上一年只上升了2.4%,但是一些分析人士说,这种转变令人不安,而且有迹象显示会出现更大幅度的价格上涨。

    但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因为“中国制造”的外销产品多是人民生活中的必需品,所以对必需品价格的有限度调整并不会大范围影响其在世界上的需求量。

    事实上,全球油价高涨对“中国价格”的影响是有限的。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认为,我国物流运输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原油只占到其中的1/4。而且高油价的范围是世界的,不单是中国独有的。

    全球经济放缓不改中国世界制造业中心地位

    上半年我国出口增速在逐步下滑。在世界经济放缓的背景下,已经有人开始惊呼“中国外贸的拐点是否已经出现”?“我国作为一个制造大国,一定会更大程度受到外部冲击,但其实更大的冲击来自我们内部成本的上升。”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宋泓对本报记者表示。

    国际经济形势的严峻有目共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7月17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最新预测》中略微调高了今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至4.1%,但是报告仍然认为发达经济体需求减缓与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通胀率上升使世界经济仍处“艰难时刻”。

    站在漩涡中心的美国在巨额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以及严重的次贷危机影响下面临着极大的经济衰退的可能。受其影响,欧洲央行也同样面临着经济下滑的风险。7月3日,欧洲央行宣布加息25个基点至4.25%这个7年以来最高点,以应对当前4%的高通胀率。而欧盟和美国正是中国前两大贸易伙伴。

    “国际环境不利因素对所有以出口加工产品为主的国家和地区是类似的。比如原材料价格涨了,那么同样需要进口原材料进行出口加工的国家也面临这样一种压力;或者是货币升值。美元贬值,因此人民币对美元在持续升值,但其他国家的货币对美元同时也在升值。”宋泓说。

    他说,更大的冲击来自内部成本的上升,这里面包括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以及政府分阶段减少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退税等等。但我国自身也有很多优势,比方说我们的整体基础设施水平、人员水平,其他发展中国家都没有办法比拟。综合现有的国际和国内的压力,如果国家和企业能够应对得当的话,这种冲击完全可以避免。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宋利芳也表示,国际经济放缓对我国外贸短期之内的影响是必然的,但是现在东南沿海企业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一些企业在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努力。这样的产业调整进行下去,中国的世界制造中心地位不会变。

    商务部:下半年出口较乐观

    22日,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公开对外界表示,根据近期商务系统在国内沿海省份的调研结果,“下半年我国外贸形势将保持合理增长,出口会比较积极乐观。”

    据海关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2341.7亿美元,同比增长25.7%,出口增长21.9%,进口增长30.6%。官方认为,上半年我国外贸走势虽然遇到诸多问题,但总体形势良好。出口增速的放缓与进口速度的提升,主要是国家改善进出口状况的相关政策产生了效果,也符合年初制定的外贸政策目标。

    外需过旺、内需不足是中国经济的固有问题。业内专家也认为,限制“两高一资”等措施的实施使出口增长回落,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正是我国经济该经历的阶段。但目前一些由此牵扯出来的问题已开始显现:内外交困让出口企业压力增大,纷纷倒闭,如纺织等一些出口外向型行业的生存难以为继。宋泓分析,今年上半年出现的问题在下半年会更突出地表现出来,下半年整个出口的态势会进一步放缓,如果不适时出台相应的措施,情况会变得愈发严峻。

    根据商务部研究院市场研究部的分析,目前我国外贸发展主要面临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我国主要出口市场美国和欧洲经济出现衰退,消费需求下降;二是由于经济不景气,一些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回潮,贸易摩擦增加;三是由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因素影响和来自国外的订单的减少,江浙、山东、广东的一些中小企业,主要是加工贸易企业纷纷倒闭或者破产,导致失业,对当地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高虎城说,下半年将适时对某些困难行业和企业的出口退税作出调整。下半年外贸形势会积极乐观,我国将继续坚持贸易结构优化的调整,坚持限制“两高一资”产品措施。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