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 7985980 次
- 性别:
- 来自: 广州
-
文章分类
- 全部博客 (2425)
- 软件工程 (75)
- JAVA相关 (662)
- ajax/web相关 (351)
- 数据库相关/oracle (218)
- PHP (147)
- UNIX/LINUX/FREEBSD/solaris (118)
- 音乐探讨 (1)
- 闲话 (11)
- 网络安全等 (21)
- .NET (153)
- ROR和GOG (10)
- [网站分类]4.其他技术区 (181)
- 算法等 (7)
- [随笔分类]SOA (8)
- 收藏区 (71)
- 金融证券 (4)
- [网站分类]5.企业信息化 (3)
- c&c++学习 (1)
- 读书区 (11)
- 其它 (10)
- 收藏夹 (1)
- 设计模式 (1)
- FLEX (14)
- Android (98)
- 软件工程心理学系列 (4)
- HTML5 (6)
- C/C++ (0)
- 数据结构 (0)
- 书评 (3)
- python (17)
- NOSQL (10)
- MYSQL (85)
- java之各类测试 (18)
- nodejs (1)
- JAVA (1)
- neo4j (3)
- VUE (4)
- docker相关 (1)
最新评论
-
xiaobadi:
jacky~~~~~~~~~
推荐两个不错的mybatis GUI生成工具 -
masuweng:
(转)JAVA获得机器码的实现 -
albert0707:
有些扩展名为null
java 7中可以判断文件的contenttype了 -
albert0707:
非常感谢!!!!!!!!!
java 7中可以判断文件的contenttype了 -
zhangle:
https://zhuban.me竹板共享 - 高效便捷的文档 ...
一个不错的网络白板工具
Kano 模型是狩野纪昭教授发明的对用户需求分类和优先排序的一种工具,与产品经理的贴合度非常高,于是这样一个非产品行业的教授所发明的工具,成为了产品经理们的方法论。
Kano 模型的起源
什么是 Kano 模型
简单来讲,Kano 模型是狩野纪昭教授发明的对用户需求分类和优先排序的一种工具,与产品经理的贴合度非常高,于是这样一个非产品行业的教授所发明的工具,成为了产品经理们的方法论。
具体的介绍,由于篇幅有限就不再赘述了,可以自行百度“ kano 模型” 务必要输入完整的关键词,否则会出现“卡农”的搜索结果。
狩野纪昭(Noriaki Kano)是谁
1940 年出生的老人家,日本教育家,作家,咨询顾问,1982 年担任东京大学的教授,2006 年退休。是的,狩野纪昭和互联网、和产品经理没有什么关系。
Kano 模型的诞生背景
在 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狩野纪昭和他的同事以客户满意度为模型设计了一种新的方法论,用于提高企业服务,这个方法论最终以他本人的名字命名 ,换言之 Kano 模型的正统名字是:狩野模式 (Kano model)
20 世纪 70 年代末是什么时候呢?大概在 1979 年,80 年代初也就是 1981 年,我们将范围扩大,Kano 模型的实际诞生时期应该在 1976 年至 1985 年中间的某段时间。
在当时的背景下,互联网尚处于开荒阶段,还未抵达应用阶段(我国在 1994 年实现了与 internet 的全功能连接)这还是那个你所了解并依赖的“Kano模型”吗? 就是这样一个看似与互联网没有关联的 狩野模式 ,现在成为了互联网产品经理的“圣经” 。
Kano模型的定义
现在,你已经知道了,Kano 模型并不是为互联网量身定做的,更不是为产品经理量身定做的方法论,那为什么不把他用在其他地方?
毕竟,这样才会让我们熟练地掌握这个方法,也只有熟练掌握,对 Kano 模型有更深刻的认识时,我们才能在互联网,在我们的产品里,更有效的去应用。
Kano 模型里,将人们对某物的需求定义成了五个层次,包含:基本需求,期望需求,兴奋需求,无差异需求,反向需求。
所谓的兴奋需求,便是我们所谈及的“超出预期”这部分的需求。
来看一下每个层次的定义:
基本需求
也是基础性需求,理所当然的需求,也是用户认为“必须要有”的功能。
简单的来讲,如果“没有”,用户就会很不满意,如果“有”,用户也不会为此感到满意,毕竟,此类型需求属于“理所当然”的需求。
比如说,需求文档,对于产品经理而言,就是这样的基本需求,如果不会,那你的 leader 大概会对你极为不满,如果你会,他也不会为此表扬你。
期望需求
此类型需求与基本需求相反,简单的来讲,就是这么一个意思,如果有,则用户会感到满意,如果没有,用户也不会感到失望。
比如说,需求管理,对于我们来讲,就是属于期望需求,作为产品经理而言,将我们的需求管理的越好,我们的 leader 会越满意,反之,即使你不会管理需求,他也不会对你有所不满,大概就是表现平平之类的吧。
兴奋需求
兴奋需求某种含义上是期望需求的升级版本,有时候我们会提到的超越用户预期,以及 挖掘表面需求背后隐藏的需求,便是指期望需求和兴奋需求的关系。
就以表面和背后来讲,期望需求是指用户表面的需求, 兴奋需求则是指背后的真实需求。
我们仍然以需求文档来举例。
管理需求文档是我们表面的需求,通过对需求文档的管理,让团队效率更高,有更多的需求可被复用,以及需求尽可能少的变更,始终让团队的战斗力发挥有效价值,这个便是让 leader 兴奋的需求。
作为产品经理而言,需求反复,需求变更,遗漏需求,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不仅仅是我们的 leader,即便是对于我们自身而言,如果真的能减少反复,减少变更,同样也会让我们感到兴奋的,难道不是吗?
无差异需求
无差异需求是指有没有都无所谓的这部分需求,不论提供或者不提供,对用户体验无影响,换言之,即使不做,也不会让客户不满意。
这部分需求,往往是我们要避免的 “多余动作”,虽然是这样说,但在工作上,我们却极为容易做出这样的事情。
这个案例算是很经典了,“登录”与“登陆” 当我们在文章里 写到了“登陆”时,如果产生了情绪,这就代表我们在工作中,会经常性的为了无差异的事情耗费时间,毕竟,这样的错别字,并不会影响用户体验。
我需要强调,我们所谓的用户,是指使用某产品的人,以需求文档为例,他在开发过程中起到指引,排查的作用,而不是阅读一篇文章,因此文档里的错别字,在一定范围内是被允许且接受的。
避免无差异需求的原因在于,其会占用我们宝贵且不可再生的资源。
反向需求
是指少数派需求,我们在做需求分析时,需要考虑需求的使用面积,并且在做优先级划分时,也需要按照影响面积来考虑,以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为首要目的,与这个原则相反的,便是反向需求,只满足少部分的需求。
反向需求同时也是无差异需求的升级版本,我们所谓的无差异需求,是做不做都没影响,反向需求恰恰就属于,做了就会产生负面影响。
比如,在需求评审时,我们在会议上讨论某文案内容,或者说某参数的设定,这种便是反向需求。
在我们的 team 里,大部分的成员其实不关心文案也无须关心文案,只有少部分成员会关心这个问题。
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在评审会议里,讨论大部分人关心的议题,比如功能的业务逻辑,或者说为什么要做某功能。
对于一些少部分人关心的问题,类似于文案,可以在会议结束后,单独沟通。
以上五种需求类型,便是我所理解的 Kano 模型的五层需求。
我们以基础需求为原点,向正面挖掘,以期望需求或者兴奋需求为目标来要求自己,并且尽量规避反向需求,无差异需求的误区。
无差异需求虽然是做不做都没有影响,理论上,应该是以无差异需求为原点,而实际上,如果我们真的做了无差异需求,就表示会消耗我们的时间,并且这部分被消耗的时间得不到何种汇报,因此 无差异需求被提出来时,本身就已经产生了负面影响了。
Kano模型对于产品经理
文章的开篇我已经告诉了大家,我们所熟知的 Kano 模型,并非互联网特有的一种方法论,实际上 Kano 模型的适用面积远远超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面积。
在我们讲述五层需求时,如果用某功能的案例,会让大家更容易理解,但这样却违背了我的初心,毕竟这篇文章的初衷是引导大家学习和成长方向,如果能促进大家的自省,那就太棒了。
用Kano模型来反思一下我们的工作:
基础需求:我们要输出需求文档
期望需求:我们要管理需求
兴奋需求:通过需求文档,提高团队开发效率,减少低效时间耗损?(想一想,我们现在所写的需求文档,属于哪个层次?)
无差异需求:写完需求文档后,反复检查三遍,确保没有错别字
反向需求:评审时,我们讨论提示文案应该怎么写
想一想,我们有多少时间耗费在了无差异需求和反向需求里。
最近似乎说了很多次差距产生的原因, 即便是相同的开始时间,相同的结束时间,相同的经历,也可能产生极大的差距。
同样是一年产品时间,并且做的是相同的事情。A 不断的做兴奋需求,而 B 不断的做基础需求,不妨判断一下,谁的成长更快,谁能抓住下一个机会呢?
切忌满足于做基础需求,这样只会耽误你的时间而已,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基础需求和兴奋需求,只是兴奋需求会比基础需求更难挖据,更难发现。
这就像游戏里的难度挑战一样,简易,普通,困难 , 不同难度下,获得的经验和奖励也是不同的。
Kano 模型的起源
什么是 Kano 模型
简单来讲,Kano 模型是狩野纪昭教授发明的对用户需求分类和优先排序的一种工具,与产品经理的贴合度非常高,于是这样一个非产品行业的教授所发明的工具,成为了产品经理们的方法论。
具体的介绍,由于篇幅有限就不再赘述了,可以自行百度“ kano 模型” 务必要输入完整的关键词,否则会出现“卡农”的搜索结果。
狩野纪昭(Noriaki Kano)是谁
1940 年出生的老人家,日本教育家,作家,咨询顾问,1982 年担任东京大学的教授,2006 年退休。是的,狩野纪昭和互联网、和产品经理没有什么关系。
Kano 模型的诞生背景
在 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狩野纪昭和他的同事以客户满意度为模型设计了一种新的方法论,用于提高企业服务,这个方法论最终以他本人的名字命名 ,换言之 Kano 模型的正统名字是:狩野模式 (Kano model)
20 世纪 70 年代末是什么时候呢?大概在 1979 年,80 年代初也就是 1981 年,我们将范围扩大,Kano 模型的实际诞生时期应该在 1976 年至 1985 年中间的某段时间。
在当时的背景下,互联网尚处于开荒阶段,还未抵达应用阶段(我国在 1994 年实现了与 internet 的全功能连接)这还是那个你所了解并依赖的“Kano模型”吗? 就是这样一个看似与互联网没有关联的 狩野模式 ,现在成为了互联网产品经理的“圣经” 。
Kano模型的定义
现在,你已经知道了,Kano 模型并不是为互联网量身定做的,更不是为产品经理量身定做的方法论,那为什么不把他用在其他地方?
毕竟,这样才会让我们熟练地掌握这个方法,也只有熟练掌握,对 Kano 模型有更深刻的认识时,我们才能在互联网,在我们的产品里,更有效的去应用。
Kano 模型里,将人们对某物的需求定义成了五个层次,包含:基本需求,期望需求,兴奋需求,无差异需求,反向需求。
所谓的兴奋需求,便是我们所谈及的“超出预期”这部分的需求。
来看一下每个层次的定义:
基本需求
也是基础性需求,理所当然的需求,也是用户认为“必须要有”的功能。
简单的来讲,如果“没有”,用户就会很不满意,如果“有”,用户也不会为此感到满意,毕竟,此类型需求属于“理所当然”的需求。
比如说,需求文档,对于产品经理而言,就是这样的基本需求,如果不会,那你的 leader 大概会对你极为不满,如果你会,他也不会为此表扬你。
期望需求
此类型需求与基本需求相反,简单的来讲,就是这么一个意思,如果有,则用户会感到满意,如果没有,用户也不会感到失望。
比如说,需求管理,对于我们来讲,就是属于期望需求,作为产品经理而言,将我们的需求管理的越好,我们的 leader 会越满意,反之,即使你不会管理需求,他也不会对你有所不满,大概就是表现平平之类的吧。
兴奋需求
兴奋需求某种含义上是期望需求的升级版本,有时候我们会提到的超越用户预期,以及 挖掘表面需求背后隐藏的需求,便是指期望需求和兴奋需求的关系。
就以表面和背后来讲,期望需求是指用户表面的需求, 兴奋需求则是指背后的真实需求。
我们仍然以需求文档来举例。
管理需求文档是我们表面的需求,通过对需求文档的管理,让团队效率更高,有更多的需求可被复用,以及需求尽可能少的变更,始终让团队的战斗力发挥有效价值,这个便是让 leader 兴奋的需求。
作为产品经理而言,需求反复,需求变更,遗漏需求,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不仅仅是我们的 leader,即便是对于我们自身而言,如果真的能减少反复,减少变更,同样也会让我们感到兴奋的,难道不是吗?
无差异需求
无差异需求是指有没有都无所谓的这部分需求,不论提供或者不提供,对用户体验无影响,换言之,即使不做,也不会让客户不满意。
这部分需求,往往是我们要避免的 “多余动作”,虽然是这样说,但在工作上,我们却极为容易做出这样的事情。
这个案例算是很经典了,“登录”与“登陆” 当我们在文章里 写到了“登陆”时,如果产生了情绪,这就代表我们在工作中,会经常性的为了无差异的事情耗费时间,毕竟,这样的错别字,并不会影响用户体验。
我需要强调,我们所谓的用户,是指使用某产品的人,以需求文档为例,他在开发过程中起到指引,排查的作用,而不是阅读一篇文章,因此文档里的错别字,在一定范围内是被允许且接受的。
避免无差异需求的原因在于,其会占用我们宝贵且不可再生的资源。
反向需求
是指少数派需求,我们在做需求分析时,需要考虑需求的使用面积,并且在做优先级划分时,也需要按照影响面积来考虑,以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为首要目的,与这个原则相反的,便是反向需求,只满足少部分的需求。
反向需求同时也是无差异需求的升级版本,我们所谓的无差异需求,是做不做都没影响,反向需求恰恰就属于,做了就会产生负面影响。
比如,在需求评审时,我们在会议上讨论某文案内容,或者说某参数的设定,这种便是反向需求。
在我们的 team 里,大部分的成员其实不关心文案也无须关心文案,只有少部分成员会关心这个问题。
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在评审会议里,讨论大部分人关心的议题,比如功能的业务逻辑,或者说为什么要做某功能。
对于一些少部分人关心的问题,类似于文案,可以在会议结束后,单独沟通。
以上五种需求类型,便是我所理解的 Kano 模型的五层需求。
我们以基础需求为原点,向正面挖掘,以期望需求或者兴奋需求为目标来要求自己,并且尽量规避反向需求,无差异需求的误区。
无差异需求虽然是做不做都没有影响,理论上,应该是以无差异需求为原点,而实际上,如果我们真的做了无差异需求,就表示会消耗我们的时间,并且这部分被消耗的时间得不到何种汇报,因此 无差异需求被提出来时,本身就已经产生了负面影响了。
Kano模型对于产品经理
文章的开篇我已经告诉了大家,我们所熟知的 Kano 模型,并非互联网特有的一种方法论,实际上 Kano 模型的适用面积远远超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面积。
在我们讲述五层需求时,如果用某功能的案例,会让大家更容易理解,但这样却违背了我的初心,毕竟这篇文章的初衷是引导大家学习和成长方向,如果能促进大家的自省,那就太棒了。
用Kano模型来反思一下我们的工作:
基础需求:我们要输出需求文档
期望需求:我们要管理需求
兴奋需求:通过需求文档,提高团队开发效率,减少低效时间耗损?(想一想,我们现在所写的需求文档,属于哪个层次?)
无差异需求:写完需求文档后,反复检查三遍,确保没有错别字
反向需求:评审时,我们讨论提示文案应该怎么写
想一想,我们有多少时间耗费在了无差异需求和反向需求里。
最近似乎说了很多次差距产生的原因, 即便是相同的开始时间,相同的结束时间,相同的经历,也可能产生极大的差距。
同样是一年产品时间,并且做的是相同的事情。A 不断的做兴奋需求,而 B 不断的做基础需求,不妨判断一下,谁的成长更快,谁能抓住下一个机会呢?
切忌满足于做基础需求,这样只会耽误你的时间而已,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基础需求和兴奋需求,只是兴奋需求会比基础需求更难挖据,更难发现。
这就像游戏里的难度挑战一样,简易,普通,困难 , 不同难度下,获得的经验和奖励也是不同的。
发表评论
-
ISO/IEC9126中软件质量品质小结
2019-02-03 08:00 1498ISO9126软件质量模型,是评价软件质量的国际标准。6个特性 ... -
管理学中的瓜子理论
2018-11-06 16:58 1517管理学中有一个“瓜子 ... -
起点学院的产品经理资料合集
2018-09-04 16:38 3652链接:https://pan.baidu.com/s/1dvM ... -
每日站会的注意点
2018-06-22 21:00 510https://www.uperform.cn/what-to ... -
敏捷中开发中的承诺解析
2018-06-16 10:05 621敏捷中的 promise 和 从com ... -
一页纸项目管理图书和简单模板
2018-06-13 08:27 2797之前听了个讲座,是提到老美的一页纸项目管理,看了下简单易懂,用 ... -
精益画布和商业模式画布
2018-05-16 22:05 32641 商业模式画布,关心的: 1) 重要伙伴 2)关 ... -
(转载)公开,公正,公平,区块链的试金石
2018-02-03 23:39 641https://mp.weixin.qq.com/s/VFz4 ... -
来自腾讯设计师的一篇不错的文章
2017-10-11 11:15 489来自腾讯设计师的一篇不错的文章 《服务设计思维》 https: ... -
走近比特币:一个故事看懂“区块链”
2017-07-08 09:20 562(转),不错的科普文 http://www.4hou.com/ ... -
来自美团的测试模版
2016-05-01 08:44 1163来自美团的测试模版,从各个方面给了不错的范例, 适合中小团队快 ... -
如何对待用户的意见
2014-12-20 19:36 919如何对待用户的意见? 1 根据目标用户考虑,提出要求的用户 ... -
sonarqube笔记之--代码注释行的量度
2014-02-13 14:25 8142在sonarqube中,关于文档方面的度量有以下方面: ... -
sonarqube 笔记1
2014-02-08 14:49 1425sonarqube 笔记1 sonarqube中,对于代码 ... -
高内聚中的LCOM4指标衡量
2013-12-15 11:13 2343经常说的软件“低耦合,高内聚”,哪么如何衡量高内聚呢?其实原来 ... -
一个不错的网络白板工具
2013-05-24 18:46 5945一个不错的网络白板工具http://t.cn/zHqoPT4, ... -
电梯演讲展示产品优势特点
2012-12-29 09:31 1788电梯演讲,其实核心是在短短的时间中,向风险投资人或客户介 ... -
搞IT的就要多交流,国内技术大会小结
2012-06-15 12:40 2搞IT的就要多交流,这个应该成为大家的共同认识,比如国内目前有 ... -
收藏一个结队编程的好工具
2012-05-05 21:06 1370http://xpairtise.sourceforge.ne ... -
viso图转为powerdesign的一个方法
2012-03-25 10:31 3418最近有同使微软的visio图做的数据库图,但为了设计方便,想导 ...
相关推荐
综上所述,Kano模型为产品经理提供了一种结构化的方法论,帮助他们理解和评估用户需求,并做出合理的决策,以达到优化产品设计、提升用户满意度和制定针对性产品策略的目标。产品经理通过熟练掌握并运用这一模型,...
Kano模型是由日本质量专家狩野纪昭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客户需求分析工具,主要用于产品管理和优化。这个模型旨在帮助企业理解不同类型的客户需求,并进行优先排序,从而提升产品的满意度。Kano模型...
【产品方法论:如何确定需求优先级】 在互联网产品经理的工作中,确定需求优先级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面对来自用户、老板、同事等不同角色的多样化需求,如何有效地分配有限的团队资源并确保产品的高效产出,是...
通过以上知识点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BABOK-业务分析指南》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方法论和实践指南,它不仅适用于业务分析师,也适用于项目经理、产品经理、需求工程师等众多角色,对于想要提高产品开发成功率的团队来说...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Matlab构建、优化和应用决策分类树。首先,讲解了数据准备阶段,将数据与程序分离,确保灵活性。接着,通过具体实例展示了如何使用Matlab内置函数如fitctree快速构建决策树模型,并通过可视化工具直观呈现决策树结构。针对可能出现的过拟合问题,提出了基于成本复杂度的剪枝方法,以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此外,还分享了一些实用技巧,如处理连续特征、保存模型、并行计算等,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决策树。 适合人群:具有一定编程基础的数据分析师、机器学习爱好者及科研工作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进行数据分类任务的场景,特别是当需要解释性强的模型时。主要目标是教会读者如何在Matlab环境中高效地构建和优化决策分类树,从而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其他说明:文中不仅提供了完整的代码示例,还强调了代码模块化的重要性,便于后续维护和扩展。同时,对于初学者来说,建议从简单的鸢尾花数据集开始练习,逐步掌握决策树的各项技能。
《营销调研》第7章-探索性调研数据采集.pptx
Assignment1_search_final(1).ipynb
美团优惠券小程序带举牌小人带菜谱+流量主模式,挺多外卖小程序的,但是都没有搭建教程 搭建: 1、下载源码,去微信公众平台注册自己的账号 2、解压到桌面 3、打开微信开发者工具添加小程序-把解压的源码添加进去-appid改成自己小程序的 4、在pages/index/index.js文件搜流量主广告改成自己的广告ID 5、到微信公众平台登陆自己的小程序-开发管理-开发设置-服务器域名修改成
《计算机录入技术》第十八章-常用外文输入法.pptx
基于Andorid的跨屏拖动应用设计实现源码,主要针对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正在做毕设的学生和需要项目实战练习的学习者,也可作为课程设计、期末大作业。
《网站建设与维护》项目4-在线购物商城用户管理功能.pptx
区块链_房屋转租系统_去中心化存储_数据防篡改_智能合约_S_1744435730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指导》实训五-Word-2010的文字编辑操作.pptx
《移动通信(第4版)》第5章-组网技术.ppt
ABB机器人基础.pdf
《综合布线施工技术》第9章-综合布线实训指导.ppt
很不错的一套站群系统源码,后台配置采集节点,输入目标站地址即可全自动智能转换自动全站采集!支持 https、支持 POST 获取、支持搜索、支持 cookie、支持代理、支持破解防盗链、支持破解防采集 全自动分析,内外链接自动转换、图片地址、css、js,自动分析 CSS 内的图片使得页面风格不丢失: 广告标签,方便在规则里直接替换广告代码 支持自定义标签,标签可自定义内容、自由截取、内容正则截取。可以放在模板里,也可以在规则里替换 支持自定义模板,可使用标签 diy 个性模板,真正做到内容上移花接木 调试模式,可观察采集性能,便于发现和解决各种错误 多条采集规则一键切换,支持导入导出 内置强大替换和过滤功能,标签过滤、站内外过滤、字符串替换、等等 IP 屏蔽功能,屏蔽想要屏蔽 IP 地址让它无法访问 ****高级功能*****· url 过滤功能,可过滤屏蔽不采集指定链接· 伪原创,近义词替换有利于 seo· 伪静态,url 伪静态化,有利于 seo· 自动缓存自动更新,可设置缓存时间达到自动更新,css 缓存· 支持演示有阿三源码简繁体互转· 代理 IP、伪造 IP、随机 IP、伪造 user-agent、伪造 referer 来路、自定义 cookie,以便应对防采集措施· url 地址加密转换,个性化 url,让你的 url 地址与众不同· 关键词内链功能· 还有更多功能等你发现…… 程序使用非常简单,仅需在后台输入一个域名即可建站,不限子域名,站群利器,无授权,无绑定限制,使用后台功能可对页面进行自定义修改,在程序后台开启生 成功能,只要访问页面就会生成一个本地文件。当用户再次访问的时候就直接访问网站本地的页面,所以目标站点无法访问了也没关系,我们的站点依然可以访问, 支持伪静态、伪原创、生成静态文件、自定义替换、广告管理、友情链接管理、自动下载 CSS 内的图。
【自然语言处理】文本分类方法综述:从基础模型到深度学习的情感分析系统设计
基于Andorid的下拉浏览应用设计实现源码,主要针对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正在做毕设的学生和需要项目实战练习的学习者,也可作为课程设计、期末大作业。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一个原创的P2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Simulink模型,该模型基于逻辑门限值控制策略,涵盖了多个关键模块如工况输入、驾驶员模型、发动机模型、电机模型、制动能量回收模型、转矩分配模型、运行模式切换模型、档位切换模型以及纵向动力学模型。模型支持多种标准工况(WLTC、UDDS、EUDC、NEDC)和自定义工况,并展示了丰富的仿真结果,包括发动机和电机转矩变化、工作模式切换、档位变化、电池SOC变化、燃油消耗量、速度跟随和最大爬坡度等。此外,文章还深入探讨了逻辑门限值控制策略的具体实现及其效果,提供了详细的代码示例和技术细节。 适合人群:汽车工程专业学生、研究人员、混动汽车开发者及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用于教学和科研,帮助理解和掌握P2混动系统的原理和控制策略;②作为开发工具,辅助设计和优化混动汽车控制系统;③提供仿真平台,评估不同工况下的混动系统性能。 其他说明:文中不仅介绍了模型的整体架构和各模块的功能,还分享了许多实用的调试技巧和优化方法,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