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 626860 次
- 性别:
- 来自: 北京
文章分类
- 全部博客 (819)
- java开发 (110)
- 数据库 (56)
- javascript (30)
- 生活、哲理 (17)
- jquery (36)
- 杂谈 (15)
- linux (62)
- spring (52)
- kafka (11)
- http协议 (22)
- 架构 (18)
- ZooKeeper (18)
- eclipse (13)
- ngork (2)
- dubbo框架 (6)
- Mybatis (9)
- 缓存 (28)
- maven (20)
- MongoDB (3)
- 设计模式 (3)
- shiro (10)
- taokeeper (1)
- 锁和多线程 (3)
- Tomcat7集群 (12)
- Nginx (34)
- nodejs (1)
- MDC (1)
- Netty (7)
- solr (15)
- JSON (8)
- rabbitmq (32)
- disconf (7)
- PowerDesigne (0)
- Spring Boot (31)
- 日志系统 (6)
- erlang (2)
- Swagger (3)
- 测试工具 (3)
- docker (17)
- ELK (2)
- TCC分布式事务 (2)
- marathon (12)
- phpMyAdmin (12)
- git (3)
- Atomix (1)
- Calico (1)
- Lua (7)
- 泛解析 (2)
- OpenResty (2)
- spring mvc (19)
- 前端 (3)
- spring cloud (15)
- Netflix (1)
- zipkin (3)
- JVM 内存模型 (5)
- websocket (1)
- Eureka (4)
- apollo (2)
- idea (2)
- go (1)
- 业务 (0)
- idea开发工具 (1)
最新评论
-
sichunli_030:
对于频繁调用的话,建议采用连接池机制
配置TOMCAT及httpClient的keepalive以高效利用长连接 -
11想念99不见:
你好,我看不太懂。假如我的项目中会频繁调用rest接口,是要用 ...
配置TOMCAT及httpClient的keepalive以高效利用长连接
1 写在前面
1.1 名词解释
consumer表示服务调用方
provider标示服务提供方,dubbo里面一般就这么讲。
下面的A调用B服务,一般是泛指调用B服务里面的一个接口。
1.2 拓扑图
大写字母表示不同的服务,后面的序号表示同一个服务部署在不同机器的实例。
2 从微观角度思考
2.1 超时(timeout)
在接口调用过程中,consumer调用provider的时候,provider在响应的时候,有可能会慢,如果provider 10s响应,那么consumer也会至少10s才响应。如果这种情况频度很高,那么就会整体降低consumer端服务的性能。
这种响应时间慢的症状,就会像一层一层波浪一样,从底层系统一直涌到最上层,造成整个链路的超时。
所以,consumer不可能无限制地等待provider接口的返回,会设置一个时间阈值,如果超过了这个时间阈值,就不继续等待。
这个超时时间选取,一般看provider正常响应时间是多少,再追加一个buffer即可。
2.2 重试(retry)
超时时间的配置是为了保护服务,避免consumer服务因为provider 响应慢而也变得响应很慢,这样consumer可以尽量保持原有的性能。
但是也有可能provider只是偶尔抖动,那么超时后直接放弃,不做后续处理,就会导致当前请求错误,也会带来业务方面的损失。
那么,对于这种偶尔抖动,可以在超时后重试一下,重试如果正常返回了,那么这次请求就被挽救了,能够正常给前端返回数据,只不过比原来响应慢一点。
重试时的一些细化策略:
重试可以考虑切换一台机器来进行调用,因为原来机器可能由于临时负载高而性能下降,重试会更加剧其性能问题,而换一台机器,得到更快返回的概率也更大一些。
2.2.1 幂等(idempotent)
如果允许consumer重试,那么provider就要能够做到幂等。
即,同一个请求被consumer多次调用,对provider产生的影响(这里的影响一般是指某些写入相关的操作) 是一致的。
而且这个幂等应该是服务级别的,而不是某台机器层面的,重试调用任何一台机器,都应该做到幂等。
2.3 熔断(circuit break)
重试是为了应付偶尔抖动的情况,以求更多地挽回损失。
可是如果provider持续的响应时间超长呢?
如果provider是核心路径的服务,down掉基本就没法提供服务了,那我们也没话说。 如果是一个不那么重要的服务,却因为这个服务一直响应时间长导致consumer里面的核心服务也拖慢,那么就得不偿失了。
单纯超时也解决不了这种情况了,因为一般超时时间,都比平均响应时间长一些,现在所有的打到provider的请求都超时了,那么consumer请求provider的平均响应时间就等于超时时间了,负载也被拖下来了。
而重试则会加重这种问题,使consumer的可用性变得更差。
因此就出现了熔断的逻辑,也就是,如果检查出来频繁超时,就把consumer调用provider的请求,直接短路掉,不实际调用,而是直接返回一个mock的值。
等provider服务恢复稳定之后,重新调用。
2.3.1 简单的熔断处理逻辑
可以参考Netflix开源出来的Hystrix的代码。
2.4 限流(current limiting)
上面几个策略都是consumer针对provider出现各种情况而设计的。
而provider有时候也要防范来自consumer的流量突变问题。
这样一个场景,provider是一个核心服务,给N个consumer提供服务,突然某个consumer抽风,流量飙升,占用了provider大部分机器时间,导致其他可能更重要的consumer不能被正常服务。
所以,provider端,需要根据consumer的重要程度,以及平时的QPS大小,来给每个consumer设置一个流量上线,同一时间内只会给A consumer提供N个线程支持,超过限制则等待或者直接拒绝。
2.4.1 资源隔离
provider可以对consumer来的流量进行限流,防止provider被拖垮。
同样,consumer 也需要对调用provider的线程资源进行隔离。 这样可以确保调用某个provider逻辑不会耗光整个consumer的线程池资源。
2.4.2 服务降级
降级服务既可以代码自动判断,也可以人工根据突发情况切换。
2.4.2.1 consumer 端
consumer 如果发现某个provider出现异常情况,比如,经常超时(可能是熔断引起的降级),数据错误,这是,consumer可以采取一定的策略,降级provider的逻辑,基本的有直接返回固定的数据。
2.4.2.2 provider 端
当provider 发现流量激增的时候,为了保护自身的稳定性,也可能考虑降级服务。
比如,1,直接给consumer返回固定数据,2,需要实时写入数据库的,先缓存到队列里,异步写入数据库。
3 从宏观角度重新思考
宏观包括比A -> B 更复杂的长链路。
长链路就是 A -> B -> C -> D这样的调用环境。
而且一个服务也会多机部署,A 服务实际会存在 A1,A2,A3 …
微观合理的问题,宏观未必合理。
下面的一些讨论,主要想表达的观点是:如果系统复杂了,系统的容错配置要整体来看,整体把控,才能做到更有意义。
3.1 超时
如果A给B设置的超时时间,比B给C设置的超时时间短,那么肯定不合理把,A超时时间到了直接挂断,B对C支持太长超时时间没意义。
R表示服务consumer自身内部逻辑执行时间,TAB表示consumer A开始调用provider B到返回的时间 。
那么那么TAB > RB + TBC 才对。
3.2 重试
重试跟超时面临的问题差不多。
B服务一般100ms返回,所以A就给B设置了110ms的超时,而B设置了对C的一次重试,最终120ms正确返回了,但是A的超时时间比较紧,所以B对C的重试被白白浪费了。
A也可能对B进行重试,但是由于上一条我们讲到的,可能C确实性能不好,每次B重试一下就OK,但是A两次重试其实都无法正确的拿到结果。
N标示设置的重试次数
修正一下上面section的公式,TAB > RB+TBC * N。
虽然这个公式本身没什么问题,但是,如果站在长链路的视角来思考,我们需要整体规划每个服务的超时时间和重试次数,而不是仅仅公式成立即可。
比如下面情况:
A -> B -> C。
RB = 100ms,TBC=10ms
B是个核心服务,B的计算成本特别大,那么A就应该尽量给B长一点的超时时间,而尽量不要重试调用B,而B如果发现C超时了,B可以多调用几次C,因为重试C成本小,而重试B成本则很高。 so …
3.3 熔断
A -> B -> C,如果C出现问题了,那么B熔断了,则A就不用熔断了。
3.4 限流
B只允许A以QPS<=5的流量请求,而C却只允许B以QPS<=3的qps请求,那么B给A的设定就有点大,上游的设置依赖下游。
而且限流对QPS的配置,可能会随着服务加减机器而变化,最好是能在集群层面配置,自动根据集群大小调整。
3.5 服务降级
服务降级这个问题,如果从整体来操作,
1,一定是先降级优先级地的接口,两权相害取其轻
2,如果服务链路整体没有性能特别差的点,比如就是外部流量突然激增,那么就从外到内开始降级。
3如果某个服务能检测到自身负载上升,那么可以从这个服务自身做降级。
3.6 涟漪
A -> B -> C,如果C服务出现抖动,而B没有处理好这个抖动,造成B服务也出现了抖动,A调用B的时候,也会出现服务抖动的情况。
这个暂时的不可用状态就想波浪一样从底层传递到了上层。
所以,从整个体系的角度来看,每个服务一定要尽量控制住自己下游服务的抖动,不要让整个体系跟着某个服务抖动。
3.7 级联失败(cascading failure)
系统中有某个服务出现故障,不可用,传递性地导致整个系统服务不可用的问题。
跟上面涟漪(自造词)的区别也就是严重性的问题。
涟漪描述服务偶发的不稳定层层传递,而级联失败基本是导致系统不可用。 一般,前者可能会因为短时间内恢复而未引起重视,而后者一般会被高度重视。
3.8 关键路径
关键路径就是,你的服务想正常工作,必须要完整依赖的下游服务链,比如数据库一般就是关键路径里面的一个节点。
尽量减少关键路径依赖的数量,是提高服务稳定性的一个措施。
数据库一般在服务体系的最底层,如果你的服务可以会自己完整缓存使用的数据,解除数据库依赖,那么数据库挂掉,你的服务就暂时是安全的。
3.9 最长路径
想要优化你的服务的响应时间,需要看服务调用逻辑里面的最长路径,只有缩短最长时间路径的用时,才能提高你的服务的性能。
参考:http://www.tuicool.com/articles/mE3y2i
1.1 名词解释
consumer表示服务调用方
provider标示服务提供方,dubbo里面一般就这么讲。
下面的A调用B服务,一般是泛指调用B服务里面的一个接口。
1.2 拓扑图
大写字母表示不同的服务,后面的序号表示同一个服务部署在不同机器的实例。
2 从微观角度思考
2.1 超时(timeout)
在接口调用过程中,consumer调用provider的时候,provider在响应的时候,有可能会慢,如果provider 10s响应,那么consumer也会至少10s才响应。如果这种情况频度很高,那么就会整体降低consumer端服务的性能。
这种响应时间慢的症状,就会像一层一层波浪一样,从底层系统一直涌到最上层,造成整个链路的超时。
所以,consumer不可能无限制地等待provider接口的返回,会设置一个时间阈值,如果超过了这个时间阈值,就不继续等待。
这个超时时间选取,一般看provider正常响应时间是多少,再追加一个buffer即可。
2.2 重试(retry)
超时时间的配置是为了保护服务,避免consumer服务因为provider 响应慢而也变得响应很慢,这样consumer可以尽量保持原有的性能。
但是也有可能provider只是偶尔抖动,那么超时后直接放弃,不做后续处理,就会导致当前请求错误,也会带来业务方面的损失。
那么,对于这种偶尔抖动,可以在超时后重试一下,重试如果正常返回了,那么这次请求就被挽救了,能够正常给前端返回数据,只不过比原来响应慢一点。
重试时的一些细化策略:
重试可以考虑切换一台机器来进行调用,因为原来机器可能由于临时负载高而性能下降,重试会更加剧其性能问题,而换一台机器,得到更快返回的概率也更大一些。
2.2.1 幂等(idempotent)
如果允许consumer重试,那么provider就要能够做到幂等。
即,同一个请求被consumer多次调用,对provider产生的影响(这里的影响一般是指某些写入相关的操作) 是一致的。
而且这个幂等应该是服务级别的,而不是某台机器层面的,重试调用任何一台机器,都应该做到幂等。
2.3 熔断(circuit break)
重试是为了应付偶尔抖动的情况,以求更多地挽回损失。
可是如果provider持续的响应时间超长呢?
如果provider是核心路径的服务,down掉基本就没法提供服务了,那我们也没话说。 如果是一个不那么重要的服务,却因为这个服务一直响应时间长导致consumer里面的核心服务也拖慢,那么就得不偿失了。
单纯超时也解决不了这种情况了,因为一般超时时间,都比平均响应时间长一些,现在所有的打到provider的请求都超时了,那么consumer请求provider的平均响应时间就等于超时时间了,负载也被拖下来了。
而重试则会加重这种问题,使consumer的可用性变得更差。
因此就出现了熔断的逻辑,也就是,如果检查出来频繁超时,就把consumer调用provider的请求,直接短路掉,不实际调用,而是直接返回一个mock的值。
等provider服务恢复稳定之后,重新调用。
2.3.1 简单的熔断处理逻辑
可以参考Netflix开源出来的Hystrix的代码。
2.4 限流(current limiting)
上面几个策略都是consumer针对provider出现各种情况而设计的。
而provider有时候也要防范来自consumer的流量突变问题。
这样一个场景,provider是一个核心服务,给N个consumer提供服务,突然某个consumer抽风,流量飙升,占用了provider大部分机器时间,导致其他可能更重要的consumer不能被正常服务。
所以,provider端,需要根据consumer的重要程度,以及平时的QPS大小,来给每个consumer设置一个流量上线,同一时间内只会给A consumer提供N个线程支持,超过限制则等待或者直接拒绝。
2.4.1 资源隔离
provider可以对consumer来的流量进行限流,防止provider被拖垮。
同样,consumer 也需要对调用provider的线程资源进行隔离。 这样可以确保调用某个provider逻辑不会耗光整个consumer的线程池资源。
2.4.2 服务降级
降级服务既可以代码自动判断,也可以人工根据突发情况切换。
2.4.2.1 consumer 端
consumer 如果发现某个provider出现异常情况,比如,经常超时(可能是熔断引起的降级),数据错误,这是,consumer可以采取一定的策略,降级provider的逻辑,基本的有直接返回固定的数据。
2.4.2.2 provider 端
当provider 发现流量激增的时候,为了保护自身的稳定性,也可能考虑降级服务。
比如,1,直接给consumer返回固定数据,2,需要实时写入数据库的,先缓存到队列里,异步写入数据库。
3 从宏观角度重新思考
宏观包括比A -> B 更复杂的长链路。
长链路就是 A -> B -> C -> D这样的调用环境。
而且一个服务也会多机部署,A 服务实际会存在 A1,A2,A3 …
微观合理的问题,宏观未必合理。
下面的一些讨论,主要想表达的观点是:如果系统复杂了,系统的容错配置要整体来看,整体把控,才能做到更有意义。
3.1 超时
如果A给B设置的超时时间,比B给C设置的超时时间短,那么肯定不合理把,A超时时间到了直接挂断,B对C支持太长超时时间没意义。
R表示服务consumer自身内部逻辑执行时间,TAB表示consumer A开始调用provider B到返回的时间 。
那么那么TAB > RB + TBC 才对。
3.2 重试
重试跟超时面临的问题差不多。
B服务一般100ms返回,所以A就给B设置了110ms的超时,而B设置了对C的一次重试,最终120ms正确返回了,但是A的超时时间比较紧,所以B对C的重试被白白浪费了。
A也可能对B进行重试,但是由于上一条我们讲到的,可能C确实性能不好,每次B重试一下就OK,但是A两次重试其实都无法正确的拿到结果。
N标示设置的重试次数
修正一下上面section的公式,TAB > RB+TBC * N。
虽然这个公式本身没什么问题,但是,如果站在长链路的视角来思考,我们需要整体规划每个服务的超时时间和重试次数,而不是仅仅公式成立即可。
比如下面情况:
A -> B -> C。
RB = 100ms,TBC=10ms
B是个核心服务,B的计算成本特别大,那么A就应该尽量给B长一点的超时时间,而尽量不要重试调用B,而B如果发现C超时了,B可以多调用几次C,因为重试C成本小,而重试B成本则很高。 so …
3.3 熔断
A -> B -> C,如果C出现问题了,那么B熔断了,则A就不用熔断了。
3.4 限流
B只允许A以QPS<=5的流量请求,而C却只允许B以QPS<=3的qps请求,那么B给A的设定就有点大,上游的设置依赖下游。
而且限流对QPS的配置,可能会随着服务加减机器而变化,最好是能在集群层面配置,自动根据集群大小调整。
3.5 服务降级
服务降级这个问题,如果从整体来操作,
1,一定是先降级优先级地的接口,两权相害取其轻
2,如果服务链路整体没有性能特别差的点,比如就是外部流量突然激增,那么就从外到内开始降级。
3如果某个服务能检测到自身负载上升,那么可以从这个服务自身做降级。
3.6 涟漪
A -> B -> C,如果C服务出现抖动,而B没有处理好这个抖动,造成B服务也出现了抖动,A调用B的时候,也会出现服务抖动的情况。
这个暂时的不可用状态就想波浪一样从底层传递到了上层。
所以,从整个体系的角度来看,每个服务一定要尽量控制住自己下游服务的抖动,不要让整个体系跟着某个服务抖动。
3.7 级联失败(cascading failure)
系统中有某个服务出现故障,不可用,传递性地导致整个系统服务不可用的问题。
跟上面涟漪(自造词)的区别也就是严重性的问题。
涟漪描述服务偶发的不稳定层层传递,而级联失败基本是导致系统不可用。 一般,前者可能会因为短时间内恢复而未引起重视,而后者一般会被高度重视。
3.8 关键路径
关键路径就是,你的服务想正常工作,必须要完整依赖的下游服务链,比如数据库一般就是关键路径里面的一个节点。
尽量减少关键路径依赖的数量,是提高服务稳定性的一个措施。
数据库一般在服务体系的最底层,如果你的服务可以会自己完整缓存使用的数据,解除数据库依赖,那么数据库挂掉,你的服务就暂时是安全的。
3.9 最长路径
想要优化你的服务的响应时间,需要看服务调用逻辑里面的最长路径,只有缩短最长时间路径的用时,才能提高你的服务的性能。
参考:http://www.tuicool.com/articles/mE3y2i
发表评论
-
DataStream API 简介
2022-07-19 18:28 185DataStream API 简介 -
WAF安全报表
2022-03-08 20:22 175WAF安全报表 waf应用防火墙详解 -
Arthas 使用的各类方式
2021-11-26 13:56 274引用Arthas 是阿里巴巴开源的 Java 诊断工具。让我们 ... -
DDD(领域驱动设计)
2021-08-23 21:05 517DDD(领域驱动设计)是微服务体系结构的核心和最重要的基础 ... -
分布式系统中一致性哈希算法
2019-09-29 15:19 249https://www.cnblogs.com/jajian/ ... -
微服务架构初探
2018-03-20 21:05 431http://www.iteye.com/news/32932 ... -
说说API的防重放机制
2018-03-06 21:18 991http://www.cnblogs.com/yjf512/p ... -
从架构演进的角度聊聊 Spring Cloud 都做了些什么?
2017-11-03 09:06 473http://www.iteye.com/news/32734 ... -
高并发后端设计-限流篇
2017-07-17 16:25 731系统在设计之初就会有 ... -
高并发系统之限流特技
2017-03-09 15:28 581参考: 高并发系统之限流特技 http://blog.csdn ... -
JProfiler 监控Tomcat
2016-09-08 17:44 522http://jingyan.baidu.com/album/ ... -
理解RESTful架构
2016-08-03 15:49 593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 ... -
跟我学Shiro目录贴
2016-07-19 08:37 335http://jinnianshilongnian.iteye ... -
跟我一起云计算(6)——openAPI
2016-07-15 09:52 440http://www.cnblogs.com/skyme/p/ ... -
Shiro相关资料
2016-07-14 17:29 478官网:http://shiro.apache.org/docu ... -
理解OAuth 2.0
2016-07-06 11:31 463什么是OAuth授权? 一 ... -
架构漫谈(一):什么是架构?
2016-05-15 13:35 405架构漫谈是由资深架 ...
相关推荐
Dubbo服务治理:服务熔断与超时重试 Dubbo服务治理:服务路由与动态配置 Dubbo监控与运维:服务调用监控 Dubbo监控与运维:服务性能分析 Dubbo高级特性:服务版本与分组 Dubbo高级特性:服务降级与熔断实战 Dubbo与...
超时重试和故障恢复机制则增强了系统的健壮性,当调用失败或网络异常时,可以自动重试或者切换到其他服务实例。 在百度RPC框架中,可能会采用HTTP、TCP或其他自定义协议作为传输层基础。这些协议的选择会影响框架的...
3. 限流模式:限流模式主要是提前对各个类型的请求设置最高的 QPS 阈值,若高于设置的阈值则对该请求直接返回,不再调用后续资源。 熔断设计主要包括三个模块: 1. 熔断请求判断算法:使用无锁循环队列计数,每个...
2.5.x版本引入了服务治理功能,如动态配置、熔断、限流等。`ConfigCenter`接口负责管理配置,`Rule`类表示具体的治理规则。这些功能的实现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通过对Dubbo 2.5.x源码的深度学习,我们...
服务容错手段有超时丢弃、重试、过载保护、服务熔断、服务降级等。 服务治理的扩展包括: * 基于版本号的服务管理,可以用于灰度发布。 * 请求的复制回放,用于模拟真实的流量进行压测。 * 给请求打标签用于实时的...
在这个项目中,开发者可以学习到如何将Ocelot集成到自己的应用程序中,以实现服务路由、负载均衡、熔断和限流等功能,提升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稳定性。 首先,**Ocelot** 是一个用C#编写的开源API Gateway,它允许...
\n\n请求高可用通常涉及超时重试、快速重试策略和负载均衡,这些机制能够提高服务的响应能力,降低单点故障的影响。\n\n服务自我保护包括限流、熔断和降级。限流防止服务过载,熔断机制在服务暂时不可用时切断请求,...
6.4 中间件客户端超时与重试 127 6.5 数据库客户端超时 131 6.6 NoSQL客户端超时 134 6.7 业务超时 135 6.8 前端Ajax超时 135 6.9 总结 136 6.10 参考资料 137 7 回滚机制 139 7.1 事务回滚 139 7.2 代码库回滚 140 ...
策略大概分两部分,第一方面从架构层面介绍保障服务稳定性的常见策略(限流,降级,隔离,超时,重试和集群)。第二个方面是从流程方面(code review, 压测,灰度和监控)讲解怎么去保证稳定性。
6. 超时与重试:Dubbo提供了超时机制和重试策略,以应对网络延迟或服务不稳定的情况。 7. 异常处理:当服务调用失败时,Dubbo会进行异常处理,如抛出异常、重试或回退至备用服务。 8. 返回结果:调用成功后,服务...
6. **Polly**:Polly 是一个针对.NET的弹性和重试库,用于处理瞬态故障,如网络中断、超时等。Polly 可以与 Consul 结合,为服务间的通信添加重试、降级等策略,提高系统的容错性。 7. **微服务架构**:微服务架构...
- **熔断与限流**:通过熔断和限流机制,Linkerd 可防止服务过载,保持系统的稳定运行。 - **监控与仪表盘**:提供丰富的监控指标,包括延迟、成功率、错误率等,并有一个直观的 Web UI,帮助运维人员快速定位问题...
包括服务版本管理、服务分组、服务权重调整、服务限流和熔断策略等。2.7.7版本对这些功能进行了优化,提升了服务治理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8. **SPI 扩展机制** Dubbo 使用 Service Provider Interface (SPI) ...
- **超时和重试中间件**:设置请求处理的超时时间,并在失败后自动重试。 4. **源码解读**:通过阅读CloudWeGo的源代码,开发者可以深入理解其内部工作机制,学习如何设计高性能的网络服务、实现RPC框架、优化服务...
除了基础的调用逻辑,消费者还需要参与服务治理,例如动态调整服务版本、控制消费速率、限流、熔断等,以适应不同阶段的业务需求。“dubboprovider”中的相关配置和代码展示了消费者如何参与到这些治理活动中。 ...
- 熔断机制:频繁出现超时后,通过短路掉请求并等待提供者恢复稳定后重试。 - 限流策略:限制并发访问量,防止某一消费者流量飙升对提供者造成过大压力。 Hystrix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11年,当时Netflix的API团队开始...
5. **服务调用**:GoDapr实现了HTTP/GRPC的API接口,支持服务间安全、可靠和高效的调用,提供熔断、限流、重试等服务网格特性。 6. **组件扩展**:GoDapr的设计允许通过插件化组件进行功能扩展,例如日志、监控、...
它可以轻松集成到微服务架构中,实现如重试、超时、降级等策略,以增强系统的容错能力。 这个Demo项目不仅包含了理论知识,还提供了实际的代码示例,对于想要深入理解和实践微服务架构的开发者来说是一份宝贵的资源...
8. **熔断与限流**:通过dubbo-admin,可以实现对服务的熔断策略设置,防止雪崩效应;同时,可以设置流量控制规则,限制服务调用速率,避免系统过载。 9. **服务治理**:包括服务的上下线、禁用启用、重试策略调整...
8. **超时与重试机制**:为防止请求长时间未响应,需要设置超时机制,并设计重试策略,如重试次数、间隔时间等。 9. **容错与熔断机制**:借鉴Hystrix的断路器模式,当服务不可用或性能下降时,能快速失败并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