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http://blog.csdn.net/opensure/article/details/46715729
跟踪收集算法:
复制(copying):
将堆内分成两个相同空间,从根(ThreadLocal的对象,静态对象)开始访问每一个关联的活跃对象,将空间A的活跃对象全部复制到空间B,然后一次性回收整个空间A。因为只访问活跃对象,将所有活动对象复制走之后就清空整个空间,不用去访问死对象,不需要标记骤,所以遍历空间的成本较小,但需要巨大的复制成本和较多的内存。
标记清除(mark-sweep):
收集器先从根开始访问所有对象,标记活跃对象。然后再遍历一次整个内存区域,把所有没有标记活跃的对象进行回收处理。该算法遍历整个空间的成本较大暂停时间随空间大小线性增大,而且标记结束后,相邻的不可触及对象所占空间会合并在一起,但不会进行整理,将产生越来越多的碎片。
标记整理(mark-sweep-compact):
收集器先从根开始访问所有对象,先标记活跃对象,然后清除未标记的对象,再将堆中活跃对象复制到堆的底部,使活跃对象紧凑的排列在一起,避免碎片产生。
常用GC收集器类型:
1.单CPU串行收集器(Serial Collector)
使用 -XX:+UseSerialGC,策略为:
年轻代串行复制,-XX:MaxTenuringThreshold来设置对象复制的次数。
年老代串行标记整理。
2.吞吐量优先的并行收集器(Throughput Collector)
使用 -XX:+UseParallelGC ,也是JDK -server的默认值, 它不能和CMS配合使用。策略为:
1.年轻代暂停应用程序,多个垃圾收集线程并行的复制收集,线程数默认为CPU个数,CPU很多时,可用–XX:ParallelGCThreads=线程数。
2.年老代暂停应用程序,与串行收集器一样,单垃圾收集线程标记整理。使用-XX:+UseParallelOldGC打开年老代并行垃圾回收的线程数.
可以使用-XX:MaxGCPauseMillis 和 -XX:GCTimeRatio 来调整GC的时间。
-XX:MaxGCPauseMillis=毫秒:指定垃圾回收时的最长暂停时间,如果指定了此值的话,堆大小和垃圾回收相关参数会进行调整以达到指定值。
-XX:GCTimeRatio : 吞吐量为垃圾回收时间与非垃圾回收时间的比值,公式为1/(1+N)。例如,-XX:GCTimeRatio=19时,表示5%的时间用于垃圾回收。默认情况为99,即1%的时间用于垃圾回收。
Parallel Copying Collector用-XX:UseParNewGC参数配置,它主要用于新生代的收集,此GC可以配合CMS一起使用。
Parallel Mark-Compact Collector用-XX:UseParallelOldGC参数配置,此GC主要用于老生代对象的收集(jdk1.6)。
3.暂停时间优先的并发收集器(Concurrent Low Pause Collector-CMS)
使用-XX:+UseConcMarkSweepGC, 主要用于老生代,策略为:
1.年轻代同样是暂停应用程序,多个垃圾收集线程并行的复制收集。
2.年老代则只有两次短暂停,其他时间应用程序与收集线程并发的清除。
采用两次短暂停来替代标记整理算法的长暂停,它的收集周期: 初始标记(CMS-initial-mark) -> 并发标记(CMS-concurrent-mark) -> 重新标记(CMS-remark)-> 并发清除(CMS-concurrent-sweep) ->并发重设状态等待下次CMS的触发(CMS-concurrent-reset)。
它的主要适合场景是对响应时间的重要性需求大于对吞吐量的要求,能够承受垃圾回收线程和应用线程共享处理器资源,并且应用中存在比较多的长生命周期的对象的应用。但CMS收集算法在最为耗时的内存区域遍历时采用多线程并发操作,但对于服务器CPU资源不够的情况下,其实对性能是没有提升的,反而会导致系统吞吐量的下降;
CMS默认启动的回收线程数目是 (ParallelGCThreads+ 3)/4) ,可以通过来设定
-XX:ParallelGCThreads=N 来调整年轻代的并行收集线程数, 年轻代的并行收集线程数默认是(cpu <= 8) ? cpu : 3 +((cpu * 5) / 8).
-XX:ParallelCMSThreads=N调整CMS收集线程数,CMS默认启动的回收线程数目 (ParallelGCThreads+ 3)/4)
-XX:+UseCMSCompactAtFullCollectionCMS是不会整理堆碎片的,因此为了防止堆碎片引起full gc,通过会开启CMS阶段进行合并碎片选项. 为了减少第二次暂停的时间,开启并行remark:-XX:+CMSParallelRemarkEnabled。如果remark还是过长的话,可以开启-XX:+CMSScavengeBeforeRemark选项,强制remark之前开始一次minor gc,减少remark的暂停时间,但是在remark之后也将立即开始又一次minor gc.
-XX:+CMSClassUnloadingEnabled-XX:+CMSPermGenSweepingEnabled一般情况下,持久代是不会进行GC的,通过以上参数进行强制设置。
-XX+UseCMSCompactAtFullCollection 在FULL GC的时候, 对年老代的压缩
-XX:CMSFullGCsBeforeCompaction对年老代的压缩开启的情况下,多少次FULL GC后进行内存压缩,整理
-XX:+UseCMSInitiatingOccupancyOnly 指示只有在old generation在使用了初始化的比例后concurrentcollector启动收集
-XX:CMSInitiatingOccupancyFraction=80默认CMS是在tenured generation沾满68%的时候开始进行CMS收集, 如果你的年老代增长不是那么快,并且希望降低CMS次数的话,可以适当调高此值
-XX:+AggressiveHeap 试图是使用大量的物理内存,长时间大内存使用的优化,CMS收集生效
-XX:+CMSIncrementalMode设置为增量模式, 单CPU情况使用
-XX:+UseAdaptiveSizePolicy 设置此选项后,并行收集器会自动选择年轻代区大小和相应的Survivor区比例,以达到目标系统规定的最低相应时间或者收集频率等,此值建议使用并行收集器时,一直打开。
-XX:MaxGCPauseMillis=100 设置每次年轻代垃圾回收的最长时间,如果无法满足此时间,JVM会自动调整年轻代大小,以满足此值
-XX:GCTimeRatio=19 设置垃圾回收时间占程序运行时间的百分比,公式为1/(1+N),默认情况为99,即1%的时间用于垃圾回收。
JVM GC机制:
在Java语言里面,可作为GC Roots的节点主要在全局性的引用(例如常量或类静态属性)与执行上下文(例如栈帧中的本地变量表)中。如果要使用可达性分析来判断内存是否可回收的,那分析工作必须在一个能保障一致性的快照中进行——这里“一致性”的意思是整个分析期间整个执行系统看起来就像被冻结在某个时间点上,不可以出现分析过程中,对象引用关系还在不断变化的情况,这点不满足的话分析结果准确性就无法保证。这点也是导致GC进行时必须暂停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HOTSPOT使用准确式GC, 从外部记录下类型信息,存成映射表。HotSpot把这样的数据结构叫做OopMap,需要虚拟机里的解释器和JIT编译器都有相应的支持,在类加载完成的时候,HotSpot就把对象内什么偏移量上是什么类型的数据计算出来,在JIT编译过程中,也会在特定的位置记录下栈里和寄存器里哪些位置是引用, 这样GC在扫描时就就可以直接得知这些信息了。HotSpot是用“解释式”的方式来使用OopMap的,每次都循环变量里面的项来扫描对应的偏移量。
解释式: 每次都遍历原始的映射表,循环的一个个偏移量扫描过去,HOTSPOT采用
编译式: 为每个映射表生成一块定制的扫描代码(想像扫描映射表的循环被展开的样子),以后每次要用映射表就直接执行生成的扫描代码。
在OopMap的协助下,HotSpot可以快速准确地地完成GC Roots枚举,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随之而来,可能导致引用关系变化,或者说OopMap内容变化的指令非常多,如果为每一条指令都生成对应的OopMap,那将会需要大量的额外空间,这样GC的空间成本将会变得很高。
所以HotSpot也的确没有为每条指令都生成OopMap,前面已经提到,只是在“特定的位置”记录了这些信息,这些位置被称为安全点(Safepoint),即程序执行时并非在所有的地方都能停顿下来开始GC,只有在到达安全点时才能暂停。
每个被JIT编译过后的方法也会在安全点记录下OopMap,记录了执行到该方法的某条指令的时候,栈上和寄存器里哪些位置是引用。这样GC在扫描栈的时候就会查询这些OopMap就知道哪里是引用了。Safepoint的选定既不能太少以至于让GC等待时间太长,也不能过于频繁以至于过分增大运行时的负荷。所以安全点的选定基本上是以程序“是否具有让程序长时间执行的特征”为标准进行选定:
1、循环的末尾
2、方法临返回前 / 调用方法的call指令后
3、可能抛异常的位置
如何让GC发生时,让所有线程(这里不包括执行JNI调用的线程)都跑到最近的安全点上再停顿下来。HotSpot采用主动式中断,主动式中断的是当GC需要中断线程的时候,不直接对线程操作,仅仅简单地设置一个标志,各个线程执行时主动去轮询这个标志,发现中断标志为真时就自己中断挂起。
对Java线程中的JNI方法,它们既不是由JVM里的解释器执行的,也不是由JVM的JIT编译器生成的,所以会缺少OopMap信息,HotSpot的解决方法是:所有经过JNI调用边界(调用JNI方法传入的参数、从JNI方法传回的返回值)的引用都必须用“句柄”(handle)包装起来。JNI需要调用Java API的时候也必须自己用句柄包装指针。在这种实现中,JNI方法里写的“jobject”实际上不是直接指向对象的指针,而是先指向一个句柄,通过句柄才能间接访问到对象。这样在扫描到JNI方法的时候就不需要扫描它的栈帧了,只要扫描句柄表就可以得到所有从JNI方法能访问到的GC堆里的对象。
内存回收如何进行是由虚拟机所采用的GC收集器所决定的,而通常虚拟机中往往不止有一种GC收集器,目前HotSpot里面就包含有常用的garbage collectors:
· serial collector :针对younggeneration的串行垃圾收集器,使用stop-the-world(就是暂停整个应用程序的执行)的形式,利用单线程通过复制live objects到survivor space或tenured generation的方法来进行垃圾收集。
· parallel scavenge collector :针对younggeneration的并行垃圾收集器,利用多个GC线程来进行垃圾收集,每个线程的GC方法和serial collector一样。
· parallel new collector :针对younggeneration的增强的并行垃圾收集器,以便可以和CMS一起使用。
· serial old collector :针对tenuredgeneration的串行垃圾收集器,使用stop-the-world形式,利用单线程通过mark-sweep-compact的方法进行垃圾收集。
· parallel old collector :针对tenuredgeneration的并行垃圾收集器,利用多线程进行垃圾收集,方法和serial old collector一样。
· parallel compacting collector :对于younggeneration使用和parallel new collector一样的算法,对于tenured generation使用了新的算法(mark-summary-compact),该收集器用来替代parallel new collector和parallel oldcollector。
· concurrent mark-sweep collector :对于younggeneration使用和parallel new collector一样的算法,对于tenured generation使用跟应用程序并发的方式,收集期间也有引起stop-the-world的暂停Mark阶段,也有伴随着应用程序运行的并发 Mark和并发Sweep阶段,降低了应用程序暂停的时间。
可以看出这些垃圾收集器分为3种类型:串行,并行,并发;
相关推荐
### 马士兵JVM调优笔记知识点梳理 #### 一、Java内存结构 Java程序运行时,其内存被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区域,包括堆内存(Heap)、方法区(Method Area)、栈(Stack)、程序计数器(Program Counter Register)以及...
《Monkey老师的JVM调优深度解析》 在Java开发领域,JVM(Java Virtual Machine)是每一个程序员都需要深入了解的关键组成部分。Monkey老师的JVM调优课程,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平台,来深入探究JVM的工作原理...
3. 不稳定参数(不稳定参数):以“-XX”开头,这些是非标准化参数,主要用于JVM调优和Debug。它们可以开启或关闭某些特性,或者对某些特性设置具体的数值。例如,“-XX:+UseConcMarkSweepGC”用于启用CMS垃圾回收器...
JVM调优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它能够帮助我们优化应用程序的性能,减少内存消耗,提高响应速度,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本资料"JVM 调优演示-JVM.zip"包含了一个名为"JVM-master"的项目,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JVM调优涉及到调整一系列参数,以优化应用程序的性能,包括内存分配、垃圾收集策略、线程管理以及编译器优化等。 【描述】"Jvm调优练习-jvm-tuning" 暗示了这个压缩包可能包含一系列实验或教程,帮助用户通过实际...
本教程将深入探讨JVM调优的各个方面,帮助开发者优化Java应用程序的执行环境,确保系统资源得到最佳利用。 首先,我们要了解JVM的工作原理。JVM是一个运行Java字节码的虚拟计算机,它负责类加载、内存管理、垃圾...
这个名为"JVM-subject-master"的项目,很可能是包含了一系列的测试用例、脚本和分析报告,用于模拟不同的工作负载,帮助开发者实践和理解上述的JVM调优知识点。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这个项目,可以提升我们的JVM调优...
"jvm调优学习-optimizeJVM.zip" 文件可能包含了一系列关于JVM调优的学习资料,特别是"optimizeJVM-develop"这个子文件可能涵盖了开发阶段的JVM优化实践。 1. **JVM架构** - 类加载器:负责加载类文件,包括启动类...
进行JVM调优前,我们需要借助一系列的工具来帮助我们了解当前系统的状态和瓶颈所在。常见的测量工具有: - **GC Log**: 用于记录垃圾回收的日志信息,通过分析这些日志可以帮助我们理解GC的行为模式及其效率。 - **...
本篇将围绕“JVM调优”这一主题,深入探讨相关知识点。 首先,我们要理解JVM的基本结构,它主要由类加载器(ClassLoader)、运行时数据区(Runtime Data Area)、执行引擎(Execution Engine)、本地方法接口(Native ...
### JVM实战-JVM调优案例分析与MyEclipse性能调优实战 #### 实验背景与目标 在现代软件开发过程中,提升开发效率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MyEclipse和Eclipse作为主流的集成开发环境(IDE),被广泛应用于Java项目的...
本篇文件内容主要介绍了JVM优化的第三部分,重点围绕Tomcat参数调优、JVM参数调优、JVM字节码优化以及代码优化等几个方面。下面是针对这些知识点的详细解释: 1. Tomcat参数调优 在Tomcat参数调优部分,首先介绍了...
本系列课程从JVM基础到高级实战,老师手把手教你如何进行JVM调优,思路清晰,没有废话,旨在挑战高薪。 课程亮点: 1、基于阿里arthas进行JVM调优; 2、基于代码排查OOM问题,拒绝空讲; 3、总结JVM通用的调优思路;...
### WebLogic JVM调优:利用JVM查找WebLogic内存泄露原因 #### 一、引言 在企业级应用开发和运维过程中,WebLogic作为一个广泛使用的Java应用服务器,其性能优化和故障排查至关重要。特别是在面对复杂的企业级应用...
### JVM_GC调优详解 #### 一、JVM体系结构概览 Java虚拟机(JVM)作为Java程序的运行环境,其内部结构复杂且高效。为了更好地理解JVM_GC调优,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JVM的基本组成部分。 1. **类装载器子系统(Class ...
`JvmTune`项目提供了一系列的JVM调优示例,旨在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实践JVM的优化技巧。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JVM的内存模型。JVM内存主要分为堆内存(Heap)和非堆内存(Non-Heap)两大部分。堆内存主要用于对象...
其次,**JVM调优**是另一个关键环节。Java虚拟机(JVM)的性能直接影响到Spring Boot应用的运行效率。Oracle官方提供了一份JVM调优指南([参考链接]...
**JVM体系结构与GC调优** Java虚拟机(JVM)是Java应用程序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为Java程序提供了跨平台的运行环境。了解JVM的体系结构和垃圾收集(Garbage Collection, GC)机制对于优化Java应用性能至关重要。 **1...
**1.4 JVM调优总结(四)—垃圾回收面临的问题** - 探讨在实际应用中垃圾回收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例如内存碎片化、停顿时间过长等,并讨论如何优化这些问题。 **1.5 JVM调优总结(五)—分代垃圾回收详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