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uozhonghua2014
  • 浏览: 66023 次
文章分类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人活着的意义__2014思想篇

 
阅读更多
一个人从小到大再到老,总是伴随着快乐并痛苦的活着。
有的人痛苦长,快乐少,命短;有的人痛苦少,快乐长,命长。
在生活中,快乐和痛苦表面看起来好像是自己的命理一样,因此很多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的开始迷信;然而实际是什么呢?
快乐和痛苦之间实则是心灵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因一个人对生活向往的一种自我追求。
很小的时候,听了上辈人说,我们那时候生活条件多艰苦,饭都没得吃,学费更交不起,怎么可能还有条件去读书、学知识呢?!是 的,50年前,天灾人祸都被那一代的人享受尽了,那么我们就可以理解,难道在那样恶劣的生存条件下甘愿放弃开智明理的学习追求吗?(当年的我大概也就是几岁人,心灵反问原话的回忆)现实中,确实绝大多数人放弃了这种在当时看起来十分奢望的追求,却过着一辈子抬不起头的弱势群体的人生。如今,我试着去还原当年的生存环境,(实际上,在我的人生中也存在过一段类似的生存环境)我总有一种感觉是这类人并不是真的要被饿死,如果真的存在被饿死,相对一生来说那么也只是一时的,总有办法去解决暂时的生存困难;而是在他们那一代人中绝大部分从小心智未开启又受严重的传统封建固步自封的思想左右造成了严重的自卑感,从而一次又一次循环的丧失了自我救赎的机会。
然后,如今生存环境比50年前至少
好了100倍,却依然见到还像50年前一样的绝大部分群体,这里包括农民工,知识分子,企业家,公务员。有一部分人认为,生存条件好了,按正常的逻辑,人也应该要先进些了吧!的确,新生代确实因社会整体环境的改善和提高发生了变化,但实际上呢?实际上,却只往前发展了半步!因此这只是充分条件,并非必要条件!那么必要条件是什么呢?这就回到了本质上来了,回到了人的快乐和痛苦只因一个人随着心灵的变化对一生的自我追求和塑造。
——快乐多点,痛苦少点,命长。
一种心灵是,因一件愉快的事而更愉快,但只有自己清楚。比如中了双色球一等大奖,从此以后更加谨慎和宽容。
一种心灵是,因一件糟糕的事而更愉快,但只有自己清楚。比如生死恋人的一次分手,从此以后更加坚忍和理智。
人存活在这个社会的意义,其实根本不需要那么复杂,我们活得简单,往往便是轻松;我们活得自在,往往玩出风采!
2014/6/21 深圳 罗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散文二篇《永久生命》《我为什么而活着》.ppt

    在探讨生命意义的长河中,两篇散文《永久生命》与《我为什么而活着》犹如两颗耀眼的星辰,分别由严文井和伯特兰·罗素这两位思想家所创作,它们照亮了人类探索生命价值的路径。这两篇作品不仅是文学的珍宝,更是灵魂...

    高中语文 专题四 第18课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 我为什么而活着试题 苏教版必修5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学生需要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思考在人类生存中的重要性。 2. **古诗词鉴赏**:虽然文本主要涉及现代哲学思想,但在教学中,可能也会引导学生联想到中国古代诗词中对...

    散文二篇《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而活着》.ppt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无数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都曾试图探讨生命的意义。生命,这个看似简单却又复杂的概念,一直是人们不断探索和思考的主题。在这篇由严文井和伯特兰·罗素共同构筑的散文世界里,《永久的生命》和...

    2020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散文二篇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新人教版

    这篇《我为什么而活着》是英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伯特兰·罗素的一篇散文,选自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品味散文中的情理交融,揣摩深层含义,提升阅读与理解能力。罗素在文中直接表达了他的生活...

    我为什么而活着公开课_精美学习课件ppt

    综上所述,《我为什么而活着》不仅仅是一篇关于个人追求的文章,更是一次深刻的哲学思考,涉及了人生的意义、价值观念以及对知识、爱和同情的理解。通过罗素的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反思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并...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27《有的人》 人教部编版 (含答案).doc

    3. 文章理解:课文通过对比“有的人”来揭示不同人生观的价值,指出有些人活着只为自己,而有些人则为人民服务,后者的生命更有意义。例如,"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描绘了自私自利的统治者,而"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

    初中语文文学讨论美文荐读活着八

    《活着(八)》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学作品,不仅因其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也因为它深刻揭示了生活的真实面貌和社会的复杂性。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一部分,这篇文章不仅是一次文学鉴赏的机会,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和思想...

    人教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有的人PPT学习教案.pptx

    而那些与人民为敌的人,即便肉体还活着,但在精神上已经“死亡”。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诗歌的内涵,让学生思考“死”与“活”在诗中的象征意义。肉体上的生死只是表象,而精神上的生死才是诗中...

    16 散文二篇(1).doc

    在我们的教学中,【散文二篇】是一份珍贵的资料,它包含了两篇关于生命意义探讨的散文,让我们得以深入理解生命的深层价值以及人生的目的。这两篇散文分别是严文井的《永久的生命》和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的《我为...

    《我为什么而活着》说课稿(完整资料).doc.pdf

    1. **文本类型**:《我为什么而活着》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哲理散文,属于思想随笔,作者是罗素。 2. **教材分析**:该文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课文,单元主题为多样化的散文,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

    的高一作文汇编7篇.docx

    在遭遇挫折和困难时,梦想可能暂时被搁置,但作者坚信,只要人还活着,梦想就有可能实现。梦想被赋予了生命的色彩和意义,它不是轻易可以抛弃的东西。这种坚持梦想的态度,对于培养年轻人的韧性和毅力至关重要。 这...

    【教学课件】《我为什么而活着》(部编)

    本篇课件《我为什么而活着》(部编),旨在向学生展示罗素如何通过生活中的三大动力源泉——爱情、知识和对人类苦难的同情——来赋予自己的生命以深远的意义。 爱情在罗素的生活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不同于单纯...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平桥第二中学高中语文《第四专题之我为什么而活着》课件 苏教版必修1

    1. **课程内容**:这节课件主要探讨的是《第四专题之我为什么而活着》,这是一篇关于自我存在意义的思考,引自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的思想。 2. **伯特兰·罗素**:罗素是20世纪的重要哲学家、数学家、社会活动家...

    100篇名家经典散文..doc

    有的则强调个人生活的壮烈,认为只有不畏挑战、敢于搏击,才能真正体验到活着的意义。这些篇章展现了名家们对于生活的不同理解和感悟,也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思考角度。 此外,还有篇章以独特的视角观察世界,提出...

    读书笔记30篇(1500字).doc

    当我们翻开书页,犹如潜入知识的海洋,阅读不仅是对文字的追踪,更是对思想和情感的深刻体验。今日,我愿借文字之力,与诸君共享两部文学巨著《海底两万里》与《活着》的读书心得,这两部作品虽然风格迥异,却同样...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7课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部编版.doc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还会挑选具体的诗句,例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讨,让学生理解“死”与“活”的深层含义。通过这种探讨,学生不仅能够理解诗句表面的意义,还能...

    大学读书笔记2000字以上5篇.docx

    另一部作品《活着》是中国作家余华所著,以主人公福贵的人生经历为主线,展现了一个普通人在战乱、饥荒和变迁中的苦难生活。福贵从一个富家子弟到失去一切,经历了人生的起落,最后在极度困苦中仍保持乐观,这是一部...

    短文两篇学案及练习题2精选.doc

    7. 文眼:文章的文眼可能是指揭示主题或中心思想的关键句子,例如“那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这样。它为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这句话揭示了蝉生命的意义,也是作者对生命态度的体现。 8. 写作技巧:《蝉》的首尾...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5散文二篇练习新人教版20180601126

    这份资料不仅包含了两篇充满人文主义色彩的散文——《永久的生命》和《我为什么而活着》,而且还深入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是学生在语文学习道路上的一次深刻体验,它不仅涉及文本的深入理解,还包括了语文基础...

    (新人教版)(广东专版)2018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5散文二篇习题课件.ppt

    本篇课件聚焦于两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作品——《永久的生命》与《我为什么而活着》,并以此为载体,引领学生们进入一个关于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深刻讨论。 《永久的生命》中,作者通过深刻地描绘生命的两面:一面是时光的...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