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adoop有master与slave,Storm与之对应的节点是什么?
2.Storm控制节点上面运行一个后台程序被称之为什么?
3.Supervisor的作用是什么?
4.Topology与Worker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5.Nimbus和Supervisor之间的所有协调工作有master来完成,还是Zookeeper集群完成?
6.storm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7.如何运行Topology?
strom jar all-your-code.jar backtype.storm.MyTopology arg1 arg2
8.spout是什么?
9.bolt是什么?
10.Topology由两部分组成?
11.stream grouping有几种?
Storm是一个分布式的、高容错的实时计算系统。
Storm对于实时计算的的意义相当于Hadoop对于批处理的意义。Hadoop为我们提供了Map和Reduce原语,使我们对数据进行批处理变的非常的简单和优美。同样,Storm也对数据的实时计算提供了简单Spout和Bolt原语。
Storm适用的场景:
1、流数据处理:Storm可以用来用来处理源源不断的消息,并将处理之后的结果保存到持久化介质中。
2、分布式RPC:由于Storm的处理组件都是分布式的,而且处理延迟都极低,所以可以Storm可以做为一个通用的分布式RPC框架来使用。
在这个教程里面我们将学习如何创建Topologies, 并且把topologies部署到storm的集群里面去。Java将是我们主要的示范语言, 个别例子会使用python以演示storm的多语言特性。
1、准备工作
2、一个Storm集群的基本组件
storm的集群表面上看和hadoop的集群非常像。但是在Hadoop上面你运行的是MapReduce的Job, 而在Storm上面你运行的是Topology。它们是非常不一样的 — 一个关键的区别是: 一个MapReduce Job最终会结束, 而一个Topology运永远运行(除非你显式的杀掉他)。
在Storm的集群里面有两种节点: 控制节点(master node)和工作节点(worker node)。控制节点上面运行一个后台程序:Nimbus, 它的作用类似Hadoop里面的JobTracker。Nimbus负责在集群里面分布代码,分配工作给机器, 并且监控状态。
每一个工作节点上面运行一个叫做Supervisor的节点(类似 TaskTracker)。Supervisor会监听分配给它那台机器的工作,根据需要 启动/关闭工作进程。每一个工作进程执行一个Topology(类似 Job)的一个子集;一个运行的Topology由运行在很多机器上的很多工作进程 Worker(类似 Child)组成。
storm topology结构
Storm VS MapReduce
Nimbus和Supervisor之间的所有协调工作都是通过一个Zookeeper集群来完成。并且,nimbus进程和supervisor都是快 速失败(fail-fast)和无状态的。所有的状态要么在Zookeeper里面, 要么在本地磁盘上。这也就意味着你可以用kill -9来杀死nimbus和supervisor进程, 然后再重启它们,它们可以继续工作, 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似的。这个设计使得storm不可思议的稳定。
3、Topologies
为了在storm上面做实时计算, 你要去建立一些topologies。一个topology就是一个计算节点所组成的图。Topology里面的每个处理节点都包含处理逻辑, 而节点之间的连接则表示数据流动的方向。
运行一个Topology是很简单的。首先,把你所有的代码以及所依赖的jar打进一个jar包。然后运行类似下面的这个命令。
- strom jar all-your-code.jar backtype.storm.MyTopology arg1 arg2
复制代码
这个命令会运行主类: backtype.strom.MyTopology, 参数是arg1, arg2。这个类的main函数定义这个topology并且把它提交给Nimbus。storm jar负责连接到nimbus并且上传jar文件。
因为topology的定义其实就是一个Thrift结构并且nimbus就是一个Thrift服务, 有可以用任何语言创建并且提交topology。上面的方面是用JVM
-based语言提交的最简单的方法, 看一下文章:
在生产集群上运行topology去看看怎么启动以及停止topologies。
4、Stream
Stream是storm里面的关键抽象。一个stream是一个没有边界的tuple序列。storm提供一些原语来分布式地、可靠地把一个stream传输进一个新的stream。比如: 你可以把一个tweets流传输到热门话题的流。
storm提供的最基本的处理stream的原语是spout和bolt。你可以实现Spout和Bolt对应的接口以处理你的应用的逻辑。
spout的流的源头。比如一个spout可能从Kestrel队列里面读取消息并且把这些消息发射成一个流。又比如一个spout可以调用twitter的一个api并且把返回的tweets发射成一个流。
通常Spout会从外部数据源(队列、数据库等)读取数据,然后封装成Tuple形式,之后发送到Stream中。Spout是一个主动的角色,在接口内部有个nextTuple函数,Storm框架会不停的调用该函数。
![](http://www.aboutyun.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404/15/225642avl8cwe7bw9nc8fm.jpg)
bolt可以接收任意多个输入stream, 作一些处理, 有些bolt可能还会发射一些新的stream。一些复杂的流转换, 比如从一些tweet里面计算出热门话题, 需要多个步骤, 从而也就需要多个bolt。 Bolt可以做任何事情: 运行函数, 过滤tuple, 做一些聚合, 做一些合并以及访问数据库等等。
Bolt处理输入的Stream,并产生新的输出Stream。Bolt可以执行过滤、函数操作、Join、操作数据库等任何操作。Bolt是一个被动的 角色,其接口中有一个execute(Tuple input)方法,在接收到消息之后会调用此函数,用户可以在此方法中执行自己的处理逻辑。
![](http://www.aboutyun.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404/15/225643wq3b3babkpeqh5z5.jpg)
spout和bolt所组成一个网络会被打包成topology, topology是storm里面最高一级的抽象(类似 Job), 你可以把topology提交给storm的集群来运行。topology的结构在Topology那一段已经说过了,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http://www.aboutyun.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404/15/225643pjbhjccbkt94cmst.png)
topology结构
topology里面的每一个节点都是并行运行的。 在你的topology里面, 你可以指定每个节点的并行度, storm则会在集群里面分配那么多线程来同时计算。
一个topology会一直运行直到你显式停止它。storm自动重新分配一些运行失败的任务, 并且storm保证你不会有数据丢失, 即使在一些机器意外停机并且消息被丢掉的情况下。
5、数据模型(Data Model)
storm使用tuple来作为它的数据模型。每个tuple是一堆值,每个值有一个名字,并且每个值可以是任何类型, 在我的理解里面一个tuple可以看作一个没有方法的java对象。总体来看,storm支持所有的基本类型、字符串以及字节数组作为tuple的值类 型。你也可以使用你自己定义的类型来作为值类型, 只要你实现对应的序列化器(serializer)。
一个Tuple代表数据流中的一个基本的处理单元,例如一条cookie日志,它可以包含多个Field,每个Field表示一个属性。
![](http://www.aboutyun.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404/15/225643g33v6puphpps3r0h.jpg)
Tuple本来应该是一个Key-Value的Map,由于各个组件间传递的tuple的字段名称已经事先定义好了,所以Tuple只需要按序填入各个Value,所以就是一个Value List。
一个没有边界的、源源不断的、连续的Tuple序列就组成了Stream。
![](http://www.aboutyun.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404/15/225644rwcrghywysc7rm4d.jpg)
topology里面的每个节点必须定义它要发射的tuple的每个字段。 比如下面这个bolt定义它所发射的tuple包含两个字段,类型分别是: double和triple。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publicclassDoubleAndTripleBoltimplementsIRichBolt {
privateOutputCollectorBase _collector;
@Override
publicvoidprepare(Map conf, TopologyContext context, OutputCollectorBase collector) {
_collector = collector;
}
@Override
publicvoidexecute(Tuple input) {
intval = input.getInteger( 0 );
_collector.emit(input,newValues(val* 2 , val* 3 ));
_collector.ack(input);
}
@Override
publicvoidcleanup() {
}
@Override
publicvoiddeclareOutputFields(OutputFieldsDeclarer declarer) {
declarer.declare(newFields( "double" , "triple" ));
}
}
|
declareOutputFields方法定义要输出的字段 : ["double", "triple"]。这个bolt的其它部分我们接下来会解释。
6、一个简单的Topology
让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topology的例子, 我们看一下storm-starter里面的ExclamationTopology:
1
2
3
4
5
6
|
TopologyBuilder builder =newTopologyBuilder();
builder.setSpout( 1 ,newTestWordSpout(), 10 );
builder.setBolt( 2 ,newExclamationBolt(), 3 )
.shuffleGrouping( 1 );
builder.setBolt( 3 ,newExclamationBolt(), 2 )
.shuffleGrouping( 2 );
|
这个Topology包含一个Spout和两个Bolt。Spout发射单词, 每个bolt在每个单词后面加个”!!!”。这三个节点被排成一条线: spout发射单词给第一个bolt, 第一个bolt然后把处理好的单词发射给第二个bolt。如果spout发射的单词是["bob"]和["john"], 那么第二个bolt会发射["bolt!!!!!!"]和["john!!!!!!"]出来。
我们使用setSpout和setBolt来定义Topology里面的节点。这些方法接收我们指定的一个id, 一个包含处理逻辑的对象(spout或者bolt), 以及你所需要的并行度。
这个包含处理的对象如果是spout那么要实现IRichSpout的接口, 如果是bolt,那么就要实现IRichBolt接口.
最后一个指定并行度的参数是可选的。它表示集群里面需要多少个thread来一起执行这个节点。如果你忽略它那么storm会分配一个线程来执行这个节点。
setBolt方法返回一个InputDeclarer对象, 这个对象是用来定义Bolt的输入。 这里第一个Bolt声明它要读取spout所发射的所有的tuple — 使用shuffle grouping。而第二个bolt声明它读取第一个bolt所发射的tuple。shuffle grouping表示所有的tuple会被随机的分发给bolt的所有task。给task分发tuple的策略有很多种,后面会介绍。
如果你想第二个bolt读取spout和第一个bolt所发射的所有的tuple, 那么你应该这样定义第二个bolt:
1
2
3
|
builder.setBolt( 3 ,newExclamationBolt(), 5 )
.shuffleGrouping( 1 )
.shuffleGrouping( 2 );
|
让我们深入地看一下这个topology里面的spout和bolt是怎么实现的。Spout负责发射新的tuple到这个topology里面来。 TestWordSpout从["nathan", "mike", "jackson", "golda", "bertels"]里面随机选择一个单词发射出来。TestWordSpout里面的nextTuple()方法是这样定义的:
1
2
3
4
5
6
7
8
|
publicvoidnextTuple() {
Utils.sleep( 100 );
finalString[] words =newString[] { "nathan" , "mike" ,
"jackson" , "golda" , "bertels" };
finalRandom rand =newRandom();
finalString word = words[rand.nextInt(words.length)];
_collector.emit(newValues(word));
}
|
可以看到,实现很简单。
ExclamationBolt把”!!!”拼接到输入tuple后面。我们来看下ExclamationBolt的完整实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publicstaticclassExclamationBoltimplementsIRichBolt {
OutputCollector _collector;
publicvoidprepare(Map conf, TopologyContext context,
OutputCollector collector) {
_collector = collector;
}
publicvoidexecute(Tuple tuple) {
_collector.emit(tuple,newValues(tuple.getString( 0 ) + "!!!" ));
_collector.ack(tuple);
}
publicvoidcleanup() {
}
publicvoiddeclareOutputFields(OutputFieldsDeclarer declarer) {
declarer.declare(newFields( "word" ));
}
}
|
prepare方法提供给bolt一个Outputcollector用来发射tuple。Bolt可以在任何时候发射tuple — 在prepare, execute或者cleanup方法里面, 或者甚至在另一个线程里面异步发射。这里prepare方法只是简单地把OutputCollector作为一个类字段保存下来给后面execute方法 使用。
execute方法从bolt的一个输入接收tuple(一个bolt可能有多个输入源). ExclamationBolt获取tuple的第一个字段,加上”!!!”之后再发射出去。如果一个bolt有多个输入源,你可以通过调用 Tuple#getSourceComponent方法来知道它是来自哪个输入源的。
execute方法里面还有其它一些事情值得一提: 输入tuple被作为emit方法的第一个参数,并且输入tuple在最后一行被ack。这些呢都是Storm可靠性API的一部分,后面会解释。
cleanup方法在bolt被关闭的时候调用, 它应该清理所有被打开的资源。但是集群不保证这个方法一定会被执行。比如执行task的机器down掉了,那么根本就没有办法来调用那个方法。 cleanup设计的时候是被用来在local mode的时候才被调用(也就是说在一个进程里面模拟整个storm集群), 并且你想在关闭一些topology的时候避免资源泄漏。
最后,declareOutputFields定义一个叫做”word”的字段的tuple。
以local mode运行ExclamationTopology
让我们看看怎么以local mode运行ExclamationToplogy。
storm的运行有两种模式: 本地模式和分布式模式. 在本地模式中, storm用一个进程里面的线程来模拟所有的spout和bolt. 本地模式对开发和测试来说比较有用。 你运行storm-starter里面的topology的时候它们就是以本地模式运行的, 你可以看到topology里面的每一个组件在发射什么消息。
在分布式模式下, storm由一堆机器组成。当你提交topology给master的时候, 你同时也把topology的代码提交了。master负责分发你的代码并且负责给你的topolgoy分配工作进程。如果一个工作进程挂掉了, master节点会把认为重新分配到其它节点。关于如何在一个集群上面运行topology, 你可以看看Running topologies on a production cluster文章。
下面是以本地模式运行ExclamationTopology的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
Config conf =newConfig();
conf.setDebug( true );
conf.setNumWorkers( 2 );
LocalCluster cluster =newLocalCluster();
cluster.submitTopology( "test" , conf, builder.createTopology());
Utils.sleep( 10000 );
cluster.killTopology( "test" );
cluster.shutdown();
|
首先, 这个代码定义通过定义一个LocalCluster对象来定义一个进程内的集群。提交topology给这个虚拟的集群和提交topology给分布式集 群是一样的。通过调用submitTopology方法来提交topology, 它接受三个参数:要运行的topology的名字,一个配置对象以及要运行的topology本身。
topology的名字是用来唯一区别一个topology的,这样你然后可以用这个名字来杀死这个topology的。前面已经说过了, 你必须显式的杀掉一个topology, 否则它会一直运行。
Conf对象可以配置很多东西, 下面两个是最常见的:
- TOPOLOGY_WORKERS(setNumWorkers) 定义你希望集群分配多少个工作进程给你来执行这个topology. topology里面的每个组件会被需要线程来执行。每个组件到底用多少个线程是通过setBolt和setSpout来指定的。这些线程都运行在工作进 程里面. 每一个工作进程包含一些节点的一些工作线程。比如, 如果你指定300个线程,60个进程, 那么每个工作进程里面要执行6个线程, 而这6个线程可能属于不同的组件(Spout, Bolt)。你可以通过调整每个组件的并行度以及这些线程所在的进程数量来调整topology的性能。
- TOPOLOGY_DEBUG(setDebug), 当它被设置成true的话, storm会记录下每个组件所发射的每条消息。这在本地环境调试topology很有用, 但是在线上这么做的话会影响性能的。
运行中的Topology主要由以下三个组件组成的:
Worker processes(进程)
Executors (threads)(线程)
Tasks
Spout或者Bolt的Task个数一旦指定之后就不能改变了,而Executor的数量可以根据情况来进行动态的调整。默认情况下# executor = #tasks即一个Executor中运行着一个Task
7、流分组策略(Stream grouping)
流分组策略告诉topology如何在两个组件之间发送tuple。 要记住, spouts和bolts以很多task的形式在topology里面同步执行。如果从task的粒度来看一个运行的topology, 它应该是这样的:
![](http://www.aboutyun.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404/15/225648a4s3a4a4ll2la0l3.jpg)
从task角度来看topology
当Bolt A的一个task要发送一个tuple给Bolt B, 它应该发送给Bolt B的哪个task呢?
stream grouping专门回答这种问题的。在我们深入研究不同的stream grouping之前, 让我们看一下
storm-starter里面的另外一个topology。WordCountTopology读取一些句子, 输出句子里面每个单词出现的次数.
1
2
3
4
5
6
7
|
TopologyBuilder builder =newTopologyBuilder();
builder.setSpout( 1 ,newRandomSentenceSpout(), 5 );
builder.setBolt( 2 ,newSplitSentence(), 8 )
.shuffleGrouping( 1 );
builder.setBolt( 3 ,newWordCount(), 12 )
.fieldsGrouping( 2 ,newFields( "word" ));
|
SplitSentence对于句子里面的每个单词发射一个新的tuple, WordCount在内存里面维护一个单词->次数的mapping, WordCount每收到一个单词, 它就更新内存里面的统计状态。
有好几种不同的stream grouping:
- 最简单的grouping是shuffle grouping, 它随机发给任何一个task。上面例子里面RandomSentenceSpout和SplitSentence之间用的就是shuffle grouping, shuffle grouping对各个task的tuple分配的比较均匀。
- 一种更有趣的grouping是fields grouping, SplitSentence和WordCount之间使用的就是fields grouping, 这种grouping机制保证相同field值的tuple会去同一个task, 这对于WordCount来说非常关键,如果同一个单词不去同一个task, 那么统计出来的单词次数就不对了。
fields grouping是stream合并,stream聚合以及很多其它场景的基础。在背后呢, fields grouping使用的一致性哈希来分配tuple的。
还有一些其它类型的stream grouping. 你可以在Concepts一章里更详细的了解。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 “路由选择” 机制:
Storm的Grouping即消息的Partition机制。当一个Tuple被发送时,如何确定将它发送个某个(些)Task来处理??
l ShuffleGrouping:随机选择一个Task来发送。
l FiledGrouping:根据Tuple中Fields来做一致性hash,相同hash值的Tuple被发送到相同的Task。
l AllGrouping:广播发送,将每一个Tuple发送到所有的Task。
l GlobalGrouping:所有的Tuple会被发送到某个Bolt中的id最小的那个Task。
l NoneGrouping:不关心Tuple发送给哪个Task来处理,等价于ShuffleGrouping。
l DirectGrouping:直接将Tuple发送到指定的Task来处理。
8、使用别的语言来定义Bolt
Bolt可以使用任何语言来定义。用其它语言定义的bolt会被当作子进程(subprocess)来执行, storm使用JSON消息通过stdin/stdout来和这些subprocess通信。这个通信协议是一个只有100行的库, storm团队给这些库开发了对应的Ruby, Python和Fancy版本。
下面是WordCountTopology里面的SplitSentence的定义:
1
2
3
4
5
6
7
8
9
|
publicstaticclassSplitSentenceextendsShellBoltimplementsIRichBolt {
publicSplitSentence() {
super ( "python" , "splitsentence.py" );
}
publicvoiddeclareOutputFields(OutputFieldsDeclarer declarer) {
declarer.declare(newFields( "word" ));
}
}
|
SplitSentence继承自ShellBolt并且声明这个Bolt用python来运行,并且参数是: splitsentence.py。下面是splitsentence.py的定义:
1
2
3
4
5
6
7
8
9
|
importstorm
classSplitSentenceBolt(storm.BasicBolt):
defprocess(self, tup):
words=tup.values[ 0 ].split( " " )
forwordinwords:
storm.emit([word])
SplitSentenceBolt().run()
|
9、可靠的消息处理
在这个教程的前面,我们跳过了有关tuple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就是storm的可靠性API: storm如何保证spout发出的每一个tuple都被完整处理。看看
《storm如何保证消息不丢失》以更深入了解storm的可靠性API.
Storm允许用户在Spout中发射一个新的源Tuple时为其指定一个MessageId,这个MessageId可以是任意的Object对象。多 个源Tuple可以共用同一个MessageId,表示这多个源Tuple对用户来说是同一个消息单元。Storm的可靠性是指Storm会告知用户每一 个消息单元是否在一个指定的时间内被完全处理。完全处理的意思是该MessageId绑定的源Tuple以及由该源Tuple衍生的所有Tuple都经过 了Topology中每一个应该到达的Bolt的处理。
在Spout中由message 1绑定的tuple1和tuple2分别经过bolt1和bolt2的处理,然后生成了两个新的Tuple,并最终流向了bolt3。当bolt3处理完之后,称message 1被完全处理了。
Storm中的每一个Topology中都包含有一个Acker组件。Acker组件的任务就是跟踪从Spout中流出的每一个messageId所绑定 的Tuple树中的所有Tuple的处理情况。如果在用户设置的最大超时时间内这些Tuple没有被完全处理,那么Acker会告诉Spout该消息处理 失败,相反则会告知Spout该消息处理成功。
那么Acker是如何记录Tuple的处理结果呢??
A xor A = 0.
A xor B…xor B xor A = 0,其中每一个操作数出现且仅出现两次。
在Spout中,Storm系统会为用户指定的MessageId生成一个对应的64位的整数,作为整个Tuple Tree的RootId。RootId会被传递给Acker以及后续的Bolt来作为该消息单元的唯一标识。同时,无论Spout还是Bolt每次新生成 一个Tuple时,都会赋予该Tuple一个唯一的64位整数的Id。
当Spout发射完某个MessageId对应的源Tuple之后,它会告诉Acker自己发射的RootId以及生成的那些源Tuple的Id。而当 Bolt处理完一个输入Tuple并产生出新的Tuple时,也会告知Acker自己处理的输入Tuple的Id以及新生成的那些Tuple的Id。 Acker只需要对这些Id进行异或运算,就能判断出该RootId对应的消息单元是否成功处理完成了。
原文:http://www.aboutyun.com/thread-7394-1-1.html
相关推荐
- **内容全面性:**该书籍包含了关于Apache Storm的所有基础知识以及实践指导,从入门到进阶,帮助读者全面掌握Storm的技术细节。 - **学习资源:**提供详尽的教程、示例代码和实践项目,帮助读者快速上手并深入...
JESD79-2F DDR2 JESD79-3F DDR3 JESD79-4D DDR4 JESD79-5C DDR5 JESD209-2F LPDDR2 JESD209-3C LPDDR3 JESD209-4E LPDDR4 JESD209-4-1A LPDDR4X JESD209-5C LPDDR5(X)
COMSOL二维光子晶体角态研究:单胞与超胞能带计算及边界态与角态特性分析,COMSOL二维光子晶体角态研究:单胞与超胞能带计算及边界态与角态特性分析,comsol二维光子晶体角态。 单胞能带,超胞能带,边界态以及角态计算。 ,comsol;二维光子晶体;角态;单胞能带;超胞能带;边界态计算,基于Comsol的二维光子晶体角态及能带边界计算研究
六自由度机械臂抓取动作仿真与代码解析:抓取动画、关节参数变化及轨迹图解详解,六自由度机械臂抓取动作仿真指南:掌握两套代码实现动画与轨迹图模拟学习攻略,六自由度机械臂抓取动作仿真-8 两套关于抓取动作的代码,包括抓取动画、关节角、角速度、角加速度的变化仿真、以及抓取轨迹图 简单易懂好上手~ ,六自由度机械臂;抓取动作仿真;抓取动画;关节角变化;角速度角加速度;抓取轨迹图;两套代码;简单易懂好上手,六自由度机械臂抓取动作仿真演示:代码与轨迹图解
ITC网络广播工具软件
Multisim四位密码锁电路仿真设计:设定、开锁与声光报警功能演示资料包,Multisim四位密码锁电路仿真设计:设定、输入、开锁与报警功能详解,附源文件、原理说明书与演示视频,multisim四位密码锁电路仿真设计 功能: 1.通过拨码开关1进行初始密码设定。 2.通过拨码开关2输入密码,实现开锁判断。 3.如果密码正确,LED绿灯亮,表示开锁。 4.如果密码不正确,LED红灯亮,蜂鸣器鸣叫,声光报警。 资料包含:仿真源文件+原理说明书+演示视频 ,四位密码锁电路、Multisim仿真设计、初始密码设定;拨码开关输入;开锁判断;LED灯显示;声光报警;仿真源文件;原理说明书;演示视频,Multisim四位密码锁电路仿真设计:初始密码设置与智能解锁功能的声光报警展示
俗话说,摸鱼摸的好,上班没烦恼,毕竟谁能拒绝带薪拉屎呢(手动狗头) 这是一个云开发职场打工人专属上班摸鱼划水微信小程序源码,没有后台 直接导入微信开发者工具即可运行,UI简约大气漂亮,只需登录微信公众平台配置完合法域名即可轻松上线。 用户进入摸鱼小程序,可以自由设置薪资,上班时间、下班时间、发薪日、 月工作天数以提醒自己摸鱼,全民打酱油,让自己成为摸鱼冠军,《商鞅摸鱼哲学》 摸鱼不是自我放纵,而是个人实力的积蓄,我们的小目标是晚睡晚起 小程序中的今日待办会提醒用户带薪拉屎和闲逛,下方展示的是距离休息日的天数,距离下一次发工资的天数和节日的天数。
【毕业设计】基于Java的开发的一个集合校园二手交易、拼车、失物招领等功能的app_pgj
个人记录:PICkit3离线烧录流程 使用软件:MPLAB X IDE v5.30 记录时间:20250215
基于Matlab代码的电力系统状态估计与实验仿真研究:扩展卡尔曼滤波和无迹卡尔曼滤波在电力系统动态状态估计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Matlab仿真实验研究: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器与无迹卡尔曼滤波器对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的影响及验证,状态估计 电力系统状态估计 Matlab代码 实验仿真研究 电力系统由于测量值和传输误差,还有测量噪声的影响,会对状态估计产生影响。 因此,需要对嘈杂的测量进行滤波,以获得准确的电力系统运行动态。 本文使用扩展卡尔曼滤波器(EKF)和无迹卡尔曼滤波器(UKF)来估计电力系统的动态状态。 扩展卡尔曼滤波EKF、无迹卡尔曼滤波UKF 利用扩展的无迹卡尔曼滤波器估计了动力系统的动态状态。 对WECC 3机9总线系统和新英格兰10机39总线系统进行了案例研究。 结果表明EKF和UKF都能准确地估计电力系统的动态状态。 ,核心关键词:状态估计; 电力系统状态估计; Matlab代码; 实验仿真; 测量值误差; 测量噪声; 扩展卡尔曼滤波器(EKF); 无迹卡尔曼滤波器(UKF); 动力系统; 动态状态估计; WECC 3机9总线系统; 新英格兰10机39总线系统。,Matlab
springboot在线考试--
台达DVP EH3与MS300 PLC&变频器通讯程序的全面解决方案,台达DVP EH3与MS300通讯程序:稳定可靠的频率控制与启停管理系统,台达DVP EH3与台达MS300通讯程序(TDEH-9) 可直接用于实际的程序,程序带注释,并附送触摸屏程序,有接线方式和设置,通讯地址说明等。 程序采用轮询,可靠稳定 器件:台达DVP EH3系列PLC,台达MS300系列变频器,昆仑通态7022Ni 功能:实现频率设定,启停控制,实际频率读取,加减速时间设定。 资料:带注释程序,触摸屏程序,接线和设置说明,后续有技术咨询。 ,核心关键词:台达DVP EH3; 台达MS300; 通讯程序(TDEH-9); 轮询; 稳定; 频率设定; 启停控制; 实际频率读取; 加减速时间设定; 触摸屏程序; 接线方式; 设置说明; 技术咨询。,台达PLC与变频器通讯程序(带注释、触摸屏控制)
项目资源包含:可运行源码+sql文件 适用人群:学习不同技术领域的小白或进阶学习者;可作为毕设项目、课程设计、大作业、工程实训或初期项目立项。项目具有较高的学习借鉴价值,也可拿来修改、二次开发。 个人账户管理:支持用户注册、登录与个人信息编辑;提供密码找回及账号安全保护措施。 声纹采集:利用麦克风设备录制用户的声纹样本;支持多种录音格式和质量调整,确保采集到清晰、准确的声纹数据。 声纹模板库管理:建立和维护一个安全的声纹模板库;支持声纹模板的添加、删除、更新和查询操作。 声纹比对与识别:运用深度学习算法对输入的声纹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和匹配;实现快速、准确的声纹身份验证。 多场景应用支持:适用于多种场景,如门禁系统、移动支付、远程登录等;可根据实际需求定制开发相应的应用场景。 实时监控与报警:实时监控系统运行状态,包括声纹识别成功率、处理速度等指标;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发出报警信息。 数据分析与报告生成:收集并分析声纹识别过程中的数据,如识别准确率、处理时间等;根据用户需求输出包含详细图表说明的专业级文档供下载打印保存。 社区互动交流:设立论坛版块鼓励用户分享心得体会讨论热点话题;定期邀请行业专家举办线上讲座传授实用技巧知识。 音乐筛选与推荐:集成音乐平台API,根据用户的浏览习惯和情绪状态推荐背景音乐,增强用户体验。 数据可视化:提供交互式的数据可视化面板,使非技术用户也能轻松理解复杂的数据集,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三相与多相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仿真模型的先进控制策略探讨与实现,三相与多相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的Simulink仿真模型与先进控制策略研究,开绕组电机,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仿真模型、simulink仿真 共直流母线、独立直流母线,两相容错,三相容错控制,零序电流抑制,控制策略很多 三相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六相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 五相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五相开绕组电机 ,开绕组电机; 永磁同步电机仿真模型; simulink仿真; 共直流母线; 独立直流母线; 两相容错; 三相容错控制; 零序电流抑制; 控制策略; 六相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 五相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开绕组电机仿真研究:共直流母线与独立直流母线的容错控制策略
【毕业设计】基于Java的开发的网上汽车租赁管理系统_pgj
csv 模块是 Python 的标准库,无需额外安装。 运行结果如下图: ['姓名', '年龄', '城市'] ['张三', '25', '北京'] ['李四', '30', '上海'] ['王五', '22', '广州']
【毕业设计】基于Java+Springboot+Vue的宠物领养系统_pgj
让前端开发者学习“机器学习”!
【毕业设计】基于Java的实现的以宠物为主体的论坛式的APP
大模型应用工具实战2-有好玩的数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