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优先解决那些可重现的,可重现的bug特别好找,反复调试测试就好了,先把好解决的干掉,这样最节约时间。
2. 对于某些bug没有头绪或者现象古怪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找有经验的同事问一下思路,因为在那种开发多年的大型系统里,经常会反复出现同样原因的bug,原因都类似,改了一处,过一阵子另外一处又冒出来,而且无法根治。
比如:我那个系统里有个特别危险的API,接口参数比较难用,一旦有人用错了某些情况下就会出诡异的现象,解决很简单,找到调用这个API的地方把调用方式写对就好了。为什么不根治呢?因为要保持兼容性不能改接口了。Windows系统里就好多这种烂API。
问下老员工吧,说不定他们都遇到过好多次了。
3. 放大现象,有些bug现象不太明显,那么就想办法增大它的破坏性,把现象放大。这只是个思路,具体怎么放大只能根据具体的代码来定。
比如:美剧《豪斯医生》里有一集,怀疑病人心肺有问题,就让病人去跑步机上跑步,加重心肺负担,从而放大症状。
4. 二分法定位,把程序逻辑一点点注释掉,看看还会不会出问题,类似二分查找的方法,逐步缩小问题范围。
5. 模拟现场,有时候我会问自己,如果我要实现bug描述的现象我要怎么写代码才行?
比如:我遇到一个死锁问题,但是检查代码发现所有的锁都是配对的,没有忘记解锁的地方,而且锁很简单就是一个普通的临界段,保护几行赋值语句而已。这样的代码怎么写才能让他死锁呢?
我想如果让我故意制造这样一个现象,只有在上锁的时候强制杀掉线程了。
既然这样就可以去看看有谁强杀线程了没有。
6. 制作工具,针对某些bug编写一些调试辅助工具。
比如,我那个系统没有完善的崩溃报告,虽然也有dump,但是分析出来的callstack经常不准。于是我为解决崩溃问题编写了个工具,会自动扫描代码,在每个函数入口和出口插入log,以此来定位崩溃点。
7. 掩盖问题,虽然这样做有点不厚道,但是有时不得不这么做。有些bug找不到真正的root cause,但是又要在规定时间内解决,那么我们就可以治疗症状而不去找病因。比如用try catch掩盖一些奇怪的崩溃。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这么干,未来可能会付出更大代价。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号@it51share
====================================================
相关推荐
Mentor说先从找code base中bug开始。但是我感觉我们的codebase好复杂,这几天突然没什么进展。uml之类的也画了不少。想问问前辈们有什么建议? update: 感谢各位分享自己的经验。这段时间略有进展,来说说...
2018年之前, 绝大多数编程都是通过手写所有代码来完成,为了实现某个功能,程序员必须一个字符一个字符的敲出来, 即纯代码。 由于人为的因素较多, 那么必然会产生许多混乱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 会用...
在IT行业中,语言表达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编写文档、交流技术问题或培训新人时。以下是一些基于给定短语和句型的IT知识相关应用: 1) **调大,出现,露面 (turn up)**:在编程中,"turn up"可以比喻为程序...
程序员面对的可能是复杂的逻辑问题,需要一点一滴地排查,找出隐藏的bug,这与社会调查中发现并分析问题的过程异曲同工。 其次,责任感是职业素养的核心。在IT工作中,每一个小错误都可能导致系统崩溃或数据丢失,...
5. 嵌入式C语言的小技巧:文章还讨论了一些嵌入式C语言的小技巧,这些技巧可以提高代码的效率,减少bug,并且帮助程序员更好地与硬件打交道。例如,正确地使用指针、避免数据溢出、对硬件寄存器的操作等。 在前言...
综上所述,全局变量在单片机C编程中的管理是一个精细且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理解并采取谨慎的态度。合理地使用全局变量,可以提高开发效率,而不合理的使用则会使项目陷入泥潭。作为一名程序员,我们不仅要有...
逻辑能力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处理信息、进行决策时不可或缺的关键技能,尤其在IT行业中,逻辑思维能力更是程序员、系统分析师、数据科学家等职位的基础。 文档可能包含了各种逻辑推理题目,例如逻辑判断题...
这一环境的开源特性使得全球的玩家和程序员能够深入地参与到游戏内容的创作中,不断推动游戏的创新和个性化发展。 1. **ArmA脚本语言基础** ArmA的脚本语言基于C++语法,但有一些独特的游戏内特性。它允许开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