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 343285 次
- 性别:
- 来自: 北京
文章分类
- 全部博客 (198)
- HIBERNATE (8)
- JAVA (13)
- 数据库 (24)
- SPRING (1)
- LINUX (0)
- 需求管理 (3)
- 职业提升 (6)
- 团队建设 (1)
- 日常用到语句 (1)
- FLEX (6)
- 用户体验 (3)
- 设计模式 (6)
- weblogic (2)
- PowerDesigner (3)
- HTML (7)
- ANT (7)
- 工具. (1)
- bat (5)
- 存储过程 (1)
- strus2 (1)
- DWR (2)
- jfreechart (4)
- 上线测试优化 (17)
- JVM (9)
- 工具使用 (2)
- 算法 (3)
- 私事 (0)
- 数据库-Oracle session (1)
- 软件开发 (5)
- 产品 (2)
- 项目管理 (4)
- oracle语句 (1)
- IntelliJ IDEA (4)
- GRAILS (10)
- Groovy (1)
- JS (1)
- DUBBO (1)
- JAVA EXCEL (3)
- netty websocket (1)
- kafka (1)
- 秘钥体系 (2)
- golang (6)
- gradle (1)
- spring cloud (0)
最新评论
-
wujt:
...
Grails_数据库逆向工程插件 db-reverse-engineer -
yy8093:
我也遇到这个问题,不过并不觉得是个好的方法。。。。不过最后也确 ...
关于dubbo服务产生异常之:Caused by: com.alibaba.dubbo.remoting.TimeoutException: Waiting s -
wujt:
# ----- Execute The Requested C ...
jconsole基础配置(原创) -
gaowei52306:
你好,请问remotedir="/home/dmwe ...
Ant FTP -
抢街饭:
ant生成日志 在命令行也能看见 怎么去做啊
ant生成日志
HashMap的实现原理 .
1. HashMap概述:
HashMap是基于哈希表的Map接口的非同步实现。此实现提供所有可选的映射操作,并允许使用null值和null键。此类不保证映射的顺序,特别是它不保证该顺序恒久不变。
2. HashMap的数据结构:
在java编程语言中,最基本的结构就是两种,一个是数组,另外一个是模拟指针(引用),所有的数据结构都可以用这两个基本结构来构造的,HashMap也不例外。HashMap实际上是一个“链表散列”的数据结构,即数组和链表的结合体。
数据结构原理讲解:
数组是将元素在内存中连续存放,由于每个元素占用内存相同,可以通过下标迅速访问数组中任何元素。但是如果要在数组中增加一个元素,需要移动大量元素,在内存中空出一个元素的空间,然后将要增加的元素放在其中。同样的道理,如果想删除一个元素,同样需要移动大量元素去填掉被移动的元素。如果应用需要快速访问数据,很少或不插入和删除元素,就应该用数组。
•链表恰好相反,链表中的元素在内存中不是顺序存储的,而是通过存在元素中的指针联系到一起。比如:上一个元素有个指针指到下一个元素,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一个元素。如果要访问链表中一个元素,需要从第一个元素开始,一直找到需要的元素位置。但是增加和删除一个元素对于链表数据结构就非常简单了,只要修改元素中的指针就可以了。如果应用需要经常插入和删除元素你就需要用链表数据结构了。
*C++语言中可以用数组处理一组数据类型相同的数据,但不允许动态定义数组的大小,即在使用数组之前必须确定数组的大小。而在实际应用中,用户使用数组之前有时无法准确确定数组的大小,只能将数组定义成足够大小,这样数组中有些空间可能不被使用,从而造成内存空间的浪费。链表是一种常见的数据组织形式,它采用动态分配内存的形式实现。需要时可以用new分配内存空间,不需要时用delete将已分配的空间释放,不会造成内存空间的浪费。
(1) 从逻辑结构角度来看
a, 数组必须事先定义固定的长度(元素个数),不能适应数据动态地增减的情况。当数据增加时,可能超出原先定义的元素个数;当数据减少时,造成内存浪费。
b,链表动态地进行存储分配,可以适应数据动态地增减的情况,且可以方便地插入、删除数据项。(数组中插入、删除数据项时,需要移动其它数据项)
(2)从内存存储角度来看
a,(静态)数组从栈中分配空间, 对于程序员方便快速,但自由度小。
b, 链表从堆中分配空间, 自由度大但申请管理比较麻烦.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HashMap底层就是一个数组结构,数组中的每一项又是一个链表。当新建一个HashMap的时候,就会初始化一个数组。
源码如下:
[java] view plaincopyprint?
01./**
02. * The table, resized as necessary. Length MUST Always be a power of two.
03. */
04.transient Entry[] table;
05.
06.static class Entry<K,V> implements Map.Entry<K,V> {
07. final K key;
08. V value;
09. Entry<K,V> next;
10. final int hash;
11. ……
12.}
/**
* The table, resized as necessary. Length MUST Always be a power of two.
*/
transient Entry[] table;
static class Entry<K,V> implements Map.Entry<K,V> {
final K key;
V value;
Entry<K,V> next;
final int hash;
……
}
可以看出,Entry就是数组中的元素,每个 Map.Entry其实就是一个key-value对,它持有一个指向下一个元素的引用,这就构成了链表。
3. HashMap的存取实现:
1) 存储:
[java] view plaincopyprint?
01.public V put(K key, V value) {
02. // HashMap允许存放null键和null值。
03. // 当key为null时,调用putForNullKey方法,将value放置在数组第一个位置。
04. if (key == null)
05. return putForNullKey(value);
06. // 根据key的keyCode重新计算hash值。
07. int hash = hash(key.hashCode());
08. // 搜索指定hash值在对应table中的索引。
09. int i = indexFor(hash, table.length);
10. // 如果 i 索引处的 Entry 不为 null,通过循环不断遍历 e 元素的下一个元素。
11. for (Entry<K,V> e = table[i]; e != null; e = e.next) {
12. Object k;
13.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equals(k))) {
14. V oldValue = e.value;
15. e.value = value;
16. e.recordAccess(this);
17. return oldValue;
18. }
19. }
20. // 如果i索引处的Entry为null,表明此处还没有Entry。
21. modCount++;
22. // 将key、value添加到i索引处。
23. addEntry(hash, key, value, i);
24. return null;
25.}
public V put(K key, V value) {
// HashMap允许存放null键和null值。
// 当key为null时,调用putForNullKey方法,将value放置在数组第一个位置。
if (key == null)
return putForNullKey(value);
// 根据key的keyCode重新计算hash值。
int hash = hash(key.hashCode());
// 搜索指定hash值在对应table中的索引。
int i = indexFor(hash, table.length);
// 如果 i 索引处的 Entry 不为 null,通过循环不断遍历 e 元素的下一个元素。
for (Entry<K,V> e = table[i]; e != null; e = e.next) {
Object k;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equals(k))) {
V oldValue = e.value;
e.value = value;
e.recordAccess(this);
return oldValue;
}
}
// 如果i索引处的Entry为null,表明此处还没有Entry。
modCount++;
// 将key、value添加到i索引处。
addEntry(hash, key, value, i);
return null;
}
从上面的源代码中可以看出:当我们往HashMap中put元素的时候,先根据key的hashCode重新计算hash值,根据hash值得到这个元素在数组中的位置(即下标),如果数组该位置上已经存放有其他元素了,那么在这个位置上的元素将以链表的形式存放,新加入的放在链头,最先加入的放在链尾。如果数组该位置上没有元素,就直接将该元素放到此数组中的该位置上。
addEntry(hash, key, value, i)方法根据计算出的hash值,将key-value对放在数组table的i索引处。addEntry是 HashMap提供的一个包访问权限的方法,代码如下:
[java] view plaincopyprint?
01.void addEntry(int hash, K key, V value, int bucketIndex) {
02. // 获取指定 bucketIndex 索引处的 Entry
03. Entry<K,V> e = table[bucketIndex];
04. // 将新创建的 Entry 放入 bucketIndex 索引处,并让新的 Entry 指向原来的 Entry
05. table[bucketIndex] = new Entry<K,V>(hash, key, value, e);
06. // 如果 Map 中的 key-value 对的数量超过了极限
07. if (size++ >= threshold)
08. // 把 table 对象的长度扩充到原来的2倍。
09. resize(2 * table.length);
10.}
void addEntry(int hash, K key, V value, int bucketIndex) {
// 获取指定 bucketIndex 索引处的 Entry
Entry<K,V> e = table[bucketIndex];
// 将新创建的 Entry 放入 bucketIndex 索引处,并让新的 Entry 指向原来的 Entry
table[bucketIndex] = new Entry<K,V>(hash, key, value, e);
// 如果 Map 中的 key-value 对的数量超过了极限
if (size++ >= threshold)
// 把 table 对象的长度扩充到原来的2倍。
resize(2 * table.length);
}
当系统决定存储HashMap中的key-value对时,完全没有考虑Entry中的value,仅仅只是根据key来计算并决定每个Entry的存储位置。我们完全可以把 Map 集合中的 value 当成 key 的附属,当系统决定了 key 的存储位置之后,value 随之保存在那里即可。
hash(int h)方法根据key的hashCode重新计算一次散列。此算法加入了高位计算,防止低位不变,高位变化时,造成的hash冲突。
[java] view plaincopyprint?
01.static int hash(int h) {
02. h ^= (h >>> 20) ^ (h >>> 12);
03. return h ^ (h >>> 7) ^ (h >>> 4);
04.}
static int hash(int h) {
h ^= (h >>> 20) ^ (h >>> 12);
return h ^ (h >>> 7) ^ (h >>> 4);
}
我们可以看到在HashMap中要找到某个元素,需要根据key的hash值来求得对应数组中的位置。如何计算这个位置就是hash算法。前面说过HashMap的数据结构是数组和链表的结合,所以我们当然希望这个HashMap里面的元素位置尽量的分布均匀些,尽量使得每个位置上的元素数量只有一个,那么当我们用hash算法求得这个位置的时候,马上就可以知道对应位置的元素就是我们要的,而不用再去遍历链表,这样就大大优化了查询的效率。
对于任意给定的对象,只要它的 hashCode() 返回值相同,那么程序调用 hash(int h)方法所计算得到的hash码值总是相同的。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把hash值对数组长度取模运算,这样一来,元素的分布相对来说是比较均匀的。但是,“模”运算的消耗还是比较大的,在HashMap中是这样做的:调用 indexFor(int h, int length)方法来计算该对象应该保存在 table 数组的哪个索引处。indexFor(int h, int length)方法的代码如下:
[java] view plaincopyprint?
01.static int indexFor(int h, int length) {
02. return h & (length-1);
03.}
static int indexFor(int h, int length) {
return h & (length-1);
}
这个方法非常巧妙,它通过 h & (table.length -1) 来得到该对象的保存位,而HashMap底层数组的长度总是 2的 n次方,这是HashMap在速度上的优化。在 HashMap构造器中有如下代码:
[java] view plaincopyprint?
01.int capacity = 1;
02. while (capacity < initialCapacity)
03. capacity <<= 1;
int capacity = 1;
while (capacity < initialCapacity)
capacity <<= 1;这段代码保证初始化时HashMap的容量总是2的n次方,即底层数组的长度总是为2的n次方。
当length总是 2 的n次方时,h& (length-1)运算等价于对length取模,也就是h%length,但是&比%具有更高的效率。
这看上去很简单,其实比较有玄机的,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
假设数组长度分别为15和16,优化后的hash码分别为8和9,那么&运算后的结果如下:
h & (table.length-1) hashtable.length-1
8 & (15-1): 0100 &1110=0100
9 & (15-1): 0101&1110= 0100
-----------------------------------------------------------------------------------------------------------------------
8 & (16-1): 0100 & 1111 = 0100
9 & (16-1):0101&1111 = 0101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当它们和15-1(1110)“与”的时候,产生了相同的结果,也就是说它们会定位到数组中的同一个位置上去,这就产生了碰撞,8和9会被放到数组中的同一个位置上形成链表,那么查询的时候就需要遍历这个链表,得到8或者9,这样就降低了查询的效率。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当数组长度为15的时候,hash值会与15-1(1110)进行“与”,那么最后一位永远是0,而0001,0011,0101,1001,1011,0111,1101这几个位置永远都不能存放元素了,空间浪费相当大,更糟的是这种情况中,数组可以使用的位置比数组长度小了很多,这意味着进一步增加了碰撞的几率,减慢了查询的效率!而当数组长度为16时,即为2的n次方时,2n-1得到的二进制数的每个位上的值都为1,这使得在低位上&时,得到的和原hash的低位相同,加之hash(int h)方法对key的hashCode的进一步优化,加入了高位计算,就使得只有相同的hash值的两个值才会被放到数组中的同一个位置上形成链表。
所以说,当数组长度为2的n次幂的时候,不同的key算得得index相同的几率较小,那么数据在数组上分布就比较均匀,也就是说碰撞的几率小,相对的,查询的时候就不用遍历某个位置上的链表,这样查询效率也就较高了。
根据上面 put 方法的源代码可以看出,当程序试图将一个key-value对放入HashMap中时,程序首先根据该 key的 hashCode()返回值决定该 Entry的存储位置:如果两个 Entry的 key 的 hashCode()返回值相同,那它们的存储位置相同。如果这两个 Entry的 key通过 equals比较返回 true,新添加 Entry的 value将覆盖集合中原有 Entry的 value,但key不会覆盖。如果这两个 Entry的 key通过 equals比较返回 false,新添加的 Entry将与集合中原有 Entry形成 Entry链,而且新添加的 Entry 位于 Entry 链的头部——具体说明继续看 addEntry()方法的说明。
2) 读取:
[java] view plaincopyprint?
01.public V get(Object key) {
02. if (key == null)
03. return getForNullKey();
04. int hash = hash(key.hashCode());
05. for (Entry<K,V> e = table[indexFor(hash, table.length)];
06. e != null;
07. e = e.next) {
08. Object k;
09.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equals(k)))
10. return e.value;
11. }
12. return null;
13.}
public V get(Object key) {
if (key == null)
return getForNullKey();
int hash = hash(key.hashCode());
for (Entry<K,V> e = table[indexFor(hash, table.length)];
e != null;
e = e.next) {
Object k;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equals(k)))
return e.value;
}
return null;
}
有了上面存储时的hash算法作为基础,理解起来这段代码就很容易了。从上面的源代码中可以看出:从HashMap中get元素时,首先计算key的hashCode,找到数组中对应位置的某一元素,然后通过key的equals方法在对应位置的链表中找到需要的元素。
3) 归纳起来简单地说,HashMap 在底层将 key-value当成一个整体进行处理,这个整体就是一个 Entry对象。HashMap底层采用一个 Entry[]数组来保存所有的 key-value对,当需要存储一个 Entry对象时,会根据hash算法来决定其在数组中的存储位置,在根据equals方法决定其在该数组位置上的链表中的存储位置;当需要取出一个Entry时,也会根据hash算法找到其在数组中的存储位置,再根据equals方法从该位置上的链表中取出该Entry。
4. HashMap的resize(rehash):
当HashMap中的元素越来越多的时候,hash冲突的几率也就越来越高,因为数组的长度是固定的。所以为了提高查询的效率,就要对HashMap的数组进行扩容,数组扩容这个操作也会出现在ArrayList中,这是一个常用的操作,而在HashMap数组扩容之后,最消耗性能的点就出现了:原数组中的数据必须重新计算其在新数组中的位置,并放进去,这就是resize。
那么HashMap什么时候进行扩容呢?当HashMap中的元素个数超过数组大小*loadFactor时,就会进行数组扩容,loadFactor的默认值为0.75,这是一个折中的取值。也就是说,默认情况下,数组大小为16,那么当HashMap中元素个数超过16*0.75=12的时候,就把数组的大小扩展为 2*16=32,即扩大一倍,然后重新计算每个元素在数组中的位置,而这是一个非常消耗性能的操作,所以如果我们已经预知HashMap中元素的个数,那么预设元素的个数能够有效的提高HashMap的性能。
5. HashMap的性能参数:
HashMap 包含如下几个构造器:
HashMap():构建一个初始容量为 16,负载因子为 0.75的 HashMap。
HashMap(int initialCapacity):构建一个初始容量为 initialCapacity,负载因子为 0.75的 HashMap。
HashMap(int initialCapacity, float loadFactor):以指定初始容量、指定的负载因子创建一个 HashMap。
HashMap的基础构造器HashMap(int initialCapacity, float loadFactor)带有两个参数,它们是初始容量initialCapacity和加载因子loadFactor。
initialCapacity:HashMap的最大容量,即为底层数组的长度。
loadFactor:负载因子loadFactor定义为:散列表的实际元素数目(n)/散列表的容量(m)。
负载因子衡量的是一个散列表的空间的使用程度,负载因子越大表示散列表的装填程度越高,反之愈小。对于使用链表法的散列表来说,查找一个元素的平均时间是O(1+a),因此如果负载因子越大,对空间的利用更充分,然而后果是查找效率的降低;如果负载因子太小,那么散列表的数据将过于稀疏,对空间造成严重浪费。
HashMap的实现中,通过threshold字段来判断HashMap的最大容量:
[java] view plaincopyprint?
01.threshold = (int)(capacity * loadFactor);
threshold = (int)(capacity * loadFactor);结合负载因子的定义公式可知,threshold就是在此loadFactor和capacity对应下允许的最大元素数目,超过这个数目就重新resize,以降低实际的负载因子。默认的的负载因子0.75是对空间和时间效率的一个平衡选择。当容量超出此最大容量时,resize后的HashMap容量是容量的两倍:
[java] view plaincopyprint?
01.if (size++ >= threshold)
02. resize(2 * table.length);
if (size++ >= threshold)
resize(2 * table.length);
6. Fail-Fast机制:
我们知道java.util.HashMap不是线程安全的,因此如果在使用迭代器的过程中有其他线程修改了map,那么将抛出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这就是所谓fail-fast策略。
这一策略在源码中的实现是通过modCount域,modCount顾名思义就是修改次数,对HashMap内容的修改都将增加这个值,那么在迭代器初始化过程中会将这个值赋给迭代器的expectedModCount。
[java] view plaincopyprint?
01.HashIterator() {
02. expectedModCount = modCount;
03. if (size > 0) { // advance to first entry
04. Entry[] t = table;
05. while (index < t.length && (next = t[index++]) == null)
06. ;
07. }
08.}
HashIterator() {
expectedModCount = modCount;
if (size > 0) { // advance to first entry
Entry[] t = table;
while (index < t.length && (next = t[index++]) == null)
;
}
}
在迭代过程中,判断modCount跟expectedModCount是否相等,如果不相等就表示已经有其他线程修改了Map:
注意到modCount声明为volatile,保证线程之间修改的可见性。
[java] view plaincopyprint?
01.final Entry<K,V> nextEntry() {
02. if (modCount != expectedModCount)
03. throw new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final Entry<K,V> nextEntry() {
if (modCount != expectedModCount)
throw new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在HashMap的API中指出:
由所有HashMap类的“collection视图方法”所返回的迭代器都是快速失败的:在迭代器创建之后,如果从结构上对映射进行修改,除非通过迭代器本身的remove方法,其他任何时间任何方式的修改,迭代器都将抛出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因此,面对并发的修改,迭代器很快就会完全失败,而不冒在将来不确定的时间发生任意不确定行为的风险。
注意,迭代器的快速失败行为不能得到保证,一般来说,存在非同步的并发修改时,不可能作出任何坚决的保证。快速失败迭代器尽最大努力抛出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因此,编写依赖于此异常的程序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做法是:迭代器的快速失败行为应该仅用于检测程序错误。
1. HashMap概述:
HashMap是基于哈希表的Map接口的非同步实现。此实现提供所有可选的映射操作,并允许使用null值和null键。此类不保证映射的顺序,特别是它不保证该顺序恒久不变。
2. HashMap的数据结构:
在java编程语言中,最基本的结构就是两种,一个是数组,另外一个是模拟指针(引用),所有的数据结构都可以用这两个基本结构来构造的,HashMap也不例外。HashMap实际上是一个“链表散列”的数据结构,即数组和链表的结合体。
数据结构原理讲解:
数组是将元素在内存中连续存放,由于每个元素占用内存相同,可以通过下标迅速访问数组中任何元素。但是如果要在数组中增加一个元素,需要移动大量元素,在内存中空出一个元素的空间,然后将要增加的元素放在其中。同样的道理,如果想删除一个元素,同样需要移动大量元素去填掉被移动的元素。如果应用需要快速访问数据,很少或不插入和删除元素,就应该用数组。
•链表恰好相反,链表中的元素在内存中不是顺序存储的,而是通过存在元素中的指针联系到一起。比如:上一个元素有个指针指到下一个元素,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一个元素。如果要访问链表中一个元素,需要从第一个元素开始,一直找到需要的元素位置。但是增加和删除一个元素对于链表数据结构就非常简单了,只要修改元素中的指针就可以了。如果应用需要经常插入和删除元素你就需要用链表数据结构了。
*C++语言中可以用数组处理一组数据类型相同的数据,但不允许动态定义数组的大小,即在使用数组之前必须确定数组的大小。而在实际应用中,用户使用数组之前有时无法准确确定数组的大小,只能将数组定义成足够大小,这样数组中有些空间可能不被使用,从而造成内存空间的浪费。链表是一种常见的数据组织形式,它采用动态分配内存的形式实现。需要时可以用new分配内存空间,不需要时用delete将已分配的空间释放,不会造成内存空间的浪费。
(1) 从逻辑结构角度来看
a, 数组必须事先定义固定的长度(元素个数),不能适应数据动态地增减的情况。当数据增加时,可能超出原先定义的元素个数;当数据减少时,造成内存浪费。
b,链表动态地进行存储分配,可以适应数据动态地增减的情况,且可以方便地插入、删除数据项。(数组中插入、删除数据项时,需要移动其它数据项)
(2)从内存存储角度来看
a,(静态)数组从栈中分配空间, 对于程序员方便快速,但自由度小。
b, 链表从堆中分配空间, 自由度大但申请管理比较麻烦.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HashMap底层就是一个数组结构,数组中的每一项又是一个链表。当新建一个HashMap的时候,就会初始化一个数组。
源码如下:
[java] view plaincopyprint?
01./**
02. * The table, resized as necessary. Length MUST Always be a power of two.
03. */
04.transient Entry[] table;
05.
06.static class Entry<K,V> implements Map.Entry<K,V> {
07. final K key;
08. V value;
09. Entry<K,V> next;
10. final int hash;
11. ……
12.}
/**
* The table, resized as necessary. Length MUST Always be a power of two.
*/
transient Entry[] table;
static class Entry<K,V> implements Map.Entry<K,V> {
final K key;
V value;
Entry<K,V> next;
final int hash;
……
}
可以看出,Entry就是数组中的元素,每个 Map.Entry其实就是一个key-value对,它持有一个指向下一个元素的引用,这就构成了链表。
3. HashMap的存取实现:
1) 存储:
[java] view plaincopyprint?
01.public V put(K key, V value) {
02. // HashMap允许存放null键和null值。
03. // 当key为null时,调用putForNullKey方法,将value放置在数组第一个位置。
04. if (key == null)
05. return putForNullKey(value);
06. // 根据key的keyCode重新计算hash值。
07. int hash = hash(key.hashCode());
08. // 搜索指定hash值在对应table中的索引。
09. int i = indexFor(hash, table.length);
10. // 如果 i 索引处的 Entry 不为 null,通过循环不断遍历 e 元素的下一个元素。
11. for (Entry<K,V> e = table[i]; e != null; e = e.next) {
12. Object k;
13.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equals(k))) {
14. V oldValue = e.value;
15. e.value = value;
16. e.recordAccess(this);
17. return oldValue;
18. }
19. }
20. // 如果i索引处的Entry为null,表明此处还没有Entry。
21. modCount++;
22. // 将key、value添加到i索引处。
23. addEntry(hash, key, value, i);
24. return null;
25.}
public V put(K key, V value) {
// HashMap允许存放null键和null值。
// 当key为null时,调用putForNullKey方法,将value放置在数组第一个位置。
if (key == null)
return putForNullKey(value);
// 根据key的keyCode重新计算hash值。
int hash = hash(key.hashCode());
// 搜索指定hash值在对应table中的索引。
int i = indexFor(hash, table.length);
// 如果 i 索引处的 Entry 不为 null,通过循环不断遍历 e 元素的下一个元素。
for (Entry<K,V> e = table[i]; e != null; e = e.next) {
Object k;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equals(k))) {
V oldValue = e.value;
e.value = value;
e.recordAccess(this);
return oldValue;
}
}
// 如果i索引处的Entry为null,表明此处还没有Entry。
modCount++;
// 将key、value添加到i索引处。
addEntry(hash, key, value, i);
return null;
}
从上面的源代码中可以看出:当我们往HashMap中put元素的时候,先根据key的hashCode重新计算hash值,根据hash值得到这个元素在数组中的位置(即下标),如果数组该位置上已经存放有其他元素了,那么在这个位置上的元素将以链表的形式存放,新加入的放在链头,最先加入的放在链尾。如果数组该位置上没有元素,就直接将该元素放到此数组中的该位置上。
addEntry(hash, key, value, i)方法根据计算出的hash值,将key-value对放在数组table的i索引处。addEntry是 HashMap提供的一个包访问权限的方法,代码如下:
[java] view plaincopyprint?
01.void addEntry(int hash, K key, V value, int bucketIndex) {
02. // 获取指定 bucketIndex 索引处的 Entry
03. Entry<K,V> e = table[bucketIndex];
04. // 将新创建的 Entry 放入 bucketIndex 索引处,并让新的 Entry 指向原来的 Entry
05. table[bucketIndex] = new Entry<K,V>(hash, key, value, e);
06. // 如果 Map 中的 key-value 对的数量超过了极限
07. if (size++ >= threshold)
08. // 把 table 对象的长度扩充到原来的2倍。
09. resize(2 * table.length);
10.}
void addEntry(int hash, K key, V value, int bucketIndex) {
// 获取指定 bucketIndex 索引处的 Entry
Entry<K,V> e = table[bucketIndex];
// 将新创建的 Entry 放入 bucketIndex 索引处,并让新的 Entry 指向原来的 Entry
table[bucketIndex] = new Entry<K,V>(hash, key, value, e);
// 如果 Map 中的 key-value 对的数量超过了极限
if (size++ >= threshold)
// 把 table 对象的长度扩充到原来的2倍。
resize(2 * table.length);
}
当系统决定存储HashMap中的key-value对时,完全没有考虑Entry中的value,仅仅只是根据key来计算并决定每个Entry的存储位置。我们完全可以把 Map 集合中的 value 当成 key 的附属,当系统决定了 key 的存储位置之后,value 随之保存在那里即可。
hash(int h)方法根据key的hashCode重新计算一次散列。此算法加入了高位计算,防止低位不变,高位变化时,造成的hash冲突。
[java] view plaincopyprint?
01.static int hash(int h) {
02. h ^= (h >>> 20) ^ (h >>> 12);
03. return h ^ (h >>> 7) ^ (h >>> 4);
04.}
static int hash(int h) {
h ^= (h >>> 20) ^ (h >>> 12);
return h ^ (h >>> 7) ^ (h >>> 4);
}
我们可以看到在HashMap中要找到某个元素,需要根据key的hash值来求得对应数组中的位置。如何计算这个位置就是hash算法。前面说过HashMap的数据结构是数组和链表的结合,所以我们当然希望这个HashMap里面的元素位置尽量的分布均匀些,尽量使得每个位置上的元素数量只有一个,那么当我们用hash算法求得这个位置的时候,马上就可以知道对应位置的元素就是我们要的,而不用再去遍历链表,这样就大大优化了查询的效率。
对于任意给定的对象,只要它的 hashCode() 返回值相同,那么程序调用 hash(int h)方法所计算得到的hash码值总是相同的。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把hash值对数组长度取模运算,这样一来,元素的分布相对来说是比较均匀的。但是,“模”运算的消耗还是比较大的,在HashMap中是这样做的:调用 indexFor(int h, int length)方法来计算该对象应该保存在 table 数组的哪个索引处。indexFor(int h, int length)方法的代码如下:
[java] view plaincopyprint?
01.static int indexFor(int h, int length) {
02. return h & (length-1);
03.}
static int indexFor(int h, int length) {
return h & (length-1);
}
这个方法非常巧妙,它通过 h & (table.length -1) 来得到该对象的保存位,而HashMap底层数组的长度总是 2的 n次方,这是HashMap在速度上的优化。在 HashMap构造器中有如下代码:
[java] view plaincopyprint?
01.int capacity = 1;
02. while (capacity < initialCapacity)
03. capacity <<= 1;
int capacity = 1;
while (capacity < initialCapacity)
capacity <<= 1;这段代码保证初始化时HashMap的容量总是2的n次方,即底层数组的长度总是为2的n次方。
当length总是 2 的n次方时,h& (length-1)运算等价于对length取模,也就是h%length,但是&比%具有更高的效率。
这看上去很简单,其实比较有玄机的,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
假设数组长度分别为15和16,优化后的hash码分别为8和9,那么&运算后的结果如下:
h & (table.length-1) hashtable.length-1
8 & (15-1): 0100 &1110=0100
9 & (15-1): 0101&1110= 0100
-----------------------------------------------------------------------------------------------------------------------
8 & (16-1): 0100 & 1111 = 0100
9 & (16-1):0101&1111 = 0101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当它们和15-1(1110)“与”的时候,产生了相同的结果,也就是说它们会定位到数组中的同一个位置上去,这就产生了碰撞,8和9会被放到数组中的同一个位置上形成链表,那么查询的时候就需要遍历这个链表,得到8或者9,这样就降低了查询的效率。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当数组长度为15的时候,hash值会与15-1(1110)进行“与”,那么最后一位永远是0,而0001,0011,0101,1001,1011,0111,1101这几个位置永远都不能存放元素了,空间浪费相当大,更糟的是这种情况中,数组可以使用的位置比数组长度小了很多,这意味着进一步增加了碰撞的几率,减慢了查询的效率!而当数组长度为16时,即为2的n次方时,2n-1得到的二进制数的每个位上的值都为1,这使得在低位上&时,得到的和原hash的低位相同,加之hash(int h)方法对key的hashCode的进一步优化,加入了高位计算,就使得只有相同的hash值的两个值才会被放到数组中的同一个位置上形成链表。
所以说,当数组长度为2的n次幂的时候,不同的key算得得index相同的几率较小,那么数据在数组上分布就比较均匀,也就是说碰撞的几率小,相对的,查询的时候就不用遍历某个位置上的链表,这样查询效率也就较高了。
根据上面 put 方法的源代码可以看出,当程序试图将一个key-value对放入HashMap中时,程序首先根据该 key的 hashCode()返回值决定该 Entry的存储位置:如果两个 Entry的 key 的 hashCode()返回值相同,那它们的存储位置相同。如果这两个 Entry的 key通过 equals比较返回 true,新添加 Entry的 value将覆盖集合中原有 Entry的 value,但key不会覆盖。如果这两个 Entry的 key通过 equals比较返回 false,新添加的 Entry将与集合中原有 Entry形成 Entry链,而且新添加的 Entry 位于 Entry 链的头部——具体说明继续看 addEntry()方法的说明。
2) 读取:
[java] view plaincopyprint?
01.public V get(Object key) {
02. if (key == null)
03. return getForNullKey();
04. int hash = hash(key.hashCode());
05. for (Entry<K,V> e = table[indexFor(hash, table.length)];
06. e != null;
07. e = e.next) {
08. Object k;
09.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equals(k)))
10. return e.value;
11. }
12. return null;
13.}
public V get(Object key) {
if (key == null)
return getForNullKey();
int hash = hash(key.hashCode());
for (Entry<K,V> e = table[indexFor(hash, table.length)];
e != null;
e = e.next) {
Object k;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equals(k)))
return e.value;
}
return null;
}
有了上面存储时的hash算法作为基础,理解起来这段代码就很容易了。从上面的源代码中可以看出:从HashMap中get元素时,首先计算key的hashCode,找到数组中对应位置的某一元素,然后通过key的equals方法在对应位置的链表中找到需要的元素。
3) 归纳起来简单地说,HashMap 在底层将 key-value当成一个整体进行处理,这个整体就是一个 Entry对象。HashMap底层采用一个 Entry[]数组来保存所有的 key-value对,当需要存储一个 Entry对象时,会根据hash算法来决定其在数组中的存储位置,在根据equals方法决定其在该数组位置上的链表中的存储位置;当需要取出一个Entry时,也会根据hash算法找到其在数组中的存储位置,再根据equals方法从该位置上的链表中取出该Entry。
4. HashMap的resize(rehash):
当HashMap中的元素越来越多的时候,hash冲突的几率也就越来越高,因为数组的长度是固定的。所以为了提高查询的效率,就要对HashMap的数组进行扩容,数组扩容这个操作也会出现在ArrayList中,这是一个常用的操作,而在HashMap数组扩容之后,最消耗性能的点就出现了:原数组中的数据必须重新计算其在新数组中的位置,并放进去,这就是resize。
那么HashMap什么时候进行扩容呢?当HashMap中的元素个数超过数组大小*loadFactor时,就会进行数组扩容,loadFactor的默认值为0.75,这是一个折中的取值。也就是说,默认情况下,数组大小为16,那么当HashMap中元素个数超过16*0.75=12的时候,就把数组的大小扩展为 2*16=32,即扩大一倍,然后重新计算每个元素在数组中的位置,而这是一个非常消耗性能的操作,所以如果我们已经预知HashMap中元素的个数,那么预设元素的个数能够有效的提高HashMap的性能。
5. HashMap的性能参数:
HashMap 包含如下几个构造器:
HashMap():构建一个初始容量为 16,负载因子为 0.75的 HashMap。
HashMap(int initialCapacity):构建一个初始容量为 initialCapacity,负载因子为 0.75的 HashMap。
HashMap(int initialCapacity, float loadFactor):以指定初始容量、指定的负载因子创建一个 HashMap。
HashMap的基础构造器HashMap(int initialCapacity, float loadFactor)带有两个参数,它们是初始容量initialCapacity和加载因子loadFactor。
initialCapacity:HashMap的最大容量,即为底层数组的长度。
loadFactor:负载因子loadFactor定义为:散列表的实际元素数目(n)/散列表的容量(m)。
负载因子衡量的是一个散列表的空间的使用程度,负载因子越大表示散列表的装填程度越高,反之愈小。对于使用链表法的散列表来说,查找一个元素的平均时间是O(1+a),因此如果负载因子越大,对空间的利用更充分,然而后果是查找效率的降低;如果负载因子太小,那么散列表的数据将过于稀疏,对空间造成严重浪费。
HashMap的实现中,通过threshold字段来判断HashMap的最大容量:
[java] view plaincopyprint?
01.threshold = (int)(capacity * loadFactor);
threshold = (int)(capacity * loadFactor);结合负载因子的定义公式可知,threshold就是在此loadFactor和capacity对应下允许的最大元素数目,超过这个数目就重新resize,以降低实际的负载因子。默认的的负载因子0.75是对空间和时间效率的一个平衡选择。当容量超出此最大容量时,resize后的HashMap容量是容量的两倍:
[java] view plaincopyprint?
01.if (size++ >= threshold)
02. resize(2 * table.length);
if (size++ >= threshold)
resize(2 * table.length);
6. Fail-Fast机制:
我们知道java.util.HashMap不是线程安全的,因此如果在使用迭代器的过程中有其他线程修改了map,那么将抛出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这就是所谓fail-fast策略。
这一策略在源码中的实现是通过modCount域,modCount顾名思义就是修改次数,对HashMap内容的修改都将增加这个值,那么在迭代器初始化过程中会将这个值赋给迭代器的expectedModCount。
[java] view plaincopyprint?
01.HashIterator() {
02. expectedModCount = modCount;
03. if (size > 0) { // advance to first entry
04. Entry[] t = table;
05. while (index < t.length && (next = t[index++]) == null)
06. ;
07. }
08.}
HashIterator() {
expectedModCount = modCount;
if (size > 0) { // advance to first entry
Entry[] t = table;
while (index < t.length && (next = t[index++]) == null)
;
}
}
在迭代过程中,判断modCount跟expectedModCount是否相等,如果不相等就表示已经有其他线程修改了Map:
注意到modCount声明为volatile,保证线程之间修改的可见性。
[java] view plaincopyprint?
01.final Entry<K,V> nextEntry() {
02. if (modCount != expectedModCount)
03. throw new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final Entry<K,V> nextEntry() {
if (modCount != expectedModCount)
throw new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在HashMap的API中指出:
由所有HashMap类的“collection视图方法”所返回的迭代器都是快速失败的:在迭代器创建之后,如果从结构上对映射进行修改,除非通过迭代器本身的remove方法,其他任何时间任何方式的修改,迭代器都将抛出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因此,面对并发的修改,迭代器很快就会完全失败,而不冒在将来不确定的时间发生任意不确定行为的风险。
注意,迭代器的快速失败行为不能得到保证,一般来说,存在非同步的并发修改时,不可能作出任何坚决的保证。快速失败迭代器尽最大努力抛出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因此,编写依赖于此异常的程序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做法是:迭代器的快速失败行为应该仅用于检测程序错误。
发表评论
-
不健壮代码的特征及解决办法
2013-01-27 11:33 740不健壮代码的特征及解决办法 1、尽早释放无用对象的引用。好 ... -
Java线程:新特征-锁
2012-12-26 11:29 981Java线程:新特征-锁 在Java5中,专门提供了锁对象,利 ... -
在 Java 中高效使用锁的技巧
2012-12-26 11:26 1077在 Java 中高效使用锁的技巧(一) 锁(lock)作为用于 ... -
利用读写锁写一个缓存系统
2012-12-26 11:24 944利用读写锁写一个缓存系统 01.import java.u ... -
如何聪明地使用锁--java
2012-12-26 11:19 949如 ... -
myEclipse 导入注释模板
2011-12-14 11:25 3668myEclipse 导入注释模板 ... -
javadoc文档标签
2011-12-14 10:14 4559.javadoc可以根据项目代 ... -
转载:Java程序的编码规范
2011-12-01 13:04 777Java程序的编码规范 所有的程序开 ... -
转载:整理出来的一份java编码规则
2011-12-01 13:00 833转载: ... -
通过SPRING配置多个实现类,循环执行中的方法
2011-11-29 03:17 1824自动处理后续代码方法 在接口 定义完成方法 pub ... -
<session-config> 0
2010-08-13 10:36 3491现象: 在访问页面时,网络有点延时的情况下(网络 ... -
JAVA编程小经验
2010-06-05 16:53 979JAVA编程小经 ...
相关推荐
hashmap实现原理.pdf
总结起来,JDK1.8中的HashMap实现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1. 链表散列结构:数组+链表,链表用于处理哈希碰撞。 2. 红黑树优化:当链表长度超过8时,转换为红黑树,减少查找、插入和删除的时间复杂度。 3. 内部...
《Jdk1.8中的HashMap实现原理》 HashMap作为Java编程语言中常用的数据结构,它在Jdk1.8中的实现结合了哈希表、链表以及红黑树的特性,提供高效且灵活的键值对存储功能。本文将深入探讨HashMap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
HashMap底层原理.md
HashMap是Java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数据结构,主要用于存储键值对,其核心原理是通过哈希算法将键映射到数组中的位置来实现快速访问。本文将详细介绍HashMap的底层原理,包括其内部实现结构、关键字段的作用、以及JDK ...
在深入探讨HashMap的实现原理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两个关键的接口方法:`hashCode()`和`equals()`。 根据《Effective JAVA》的建议,当重写`equals()`方法时,也应重写`hashCode()`方法。这是因为在HashMap中,`...
"基于HashMap的用户标签处理兼Java中HashMap实现原理研究" 本文研究了基于HashMap的用户标签处理方法,并对Java中HashMap的实现原理进行了深入研究。HashMap是一种高效的数据结构,可以快速地存储和检索数据。本文...
本教程特点: 1.更适合零基础学员: ·自Java语言起源始,循序渐进,知识点剖析细致且每章配备大量随堂练习,让你步步为营,学得透彻、练得明白 ·拒绝晦涩难懂的呆板教学,宋老师语言生动幽默,举例形象生动深入浅...
HashMap是Java编程语言中最常用的集合类之一,它属于`java.util`包,提供了一种以键值对形式存储数据的数据结构。HashMap的核心在于其高效的数据查找、...阅读“HashMap原理.pdf”文件,可以获得更深入的细节和示例。
在深入理解 HashMap 的实现原理之前,我们先要明白哈希表的基本概念。哈希表是一种通过哈希函数将键(Key)映射到数组索引位置的数据结构,以此实现快速查找。HashMap 在 Java 8 中有以下几个关键特性: 1. **非...
《深入理解Delphi DCL与HashMap实现》 在软件开发领域,数据结构是构建高效算法的基础,对于Delphi开发者来说,DCL(Data Control Library)提供了丰富的数据结构控件库,使得开发者能够方便地在Delphi环境下实现...
根据提供的文件信息,以下是对JDK 8.0中HashMap实现原理的详细知识点介绍: 1. HashMap概述 HashMap是Java集合框架的一部分,它实现了Map接口,用于存储键值对。其核心特点在于基于哈希表的映射机制,能够通过键...
### HashMap原理详解 #### 一、HashMap简介与...通过对HashMap的工作原理及其内部实现细节的深入了解,开发者不仅能够更好地利用这一强大的数据结构,还能在遇到性能瓶颈时采取针对性的优化措施,提升系统的整体表现。
下面将详细讲解`HashMap`的概念、工作原理以及在C++中的STL实现。 HashMap是一种关联容器,它提供了通过键(Key)快速查找值(Value)的功能,通常表现为O(1)的平均时间复杂度。这种数据结构利用哈希函数将键映射到...
### JDK 7.0集合系列解析之HashMap实现原理 #### 一、HashMap概述 HashMap是Java集合框架中Map接口的典型实现之一,主要用于存储键值对(Key-Value)数据。其特性如下: - 线程不安全,方法为非同步方法,因此多...
HashMap类是基于哈希表的数据结构,其核心原理是通过哈希函数将键(Key)映射到数组的索引位置,从而实现快速访问。哈希表的优点在于插入、删除和查找操作的时间复杂度可以达到O(1)的理想状态,前提是哈希函数能够...
HashMap是Java集合框架中的一部分,是一种使用哈希表实现的Map接口。它允许存储key-value对,其中键(key)不能重复,而值(value)可以为null。这个数据结构是Java开发者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之一,因为它在很多场景...
标题"HashMap-master.zip_hash"可能指的是一个关于HashMap实现或优化的项目,其中包含了哈希函数的设计和分析。 哈希表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哈希函数将键(Key)映射到数组的特定位置,使得我们能够以近乎常数的时间...
在Java 1.8中,HashMap的实现采用了数组+链表+红黑树的混合结构,以解决哈希冲突并优化查询效率。本文将深入解析HashMap的put方法,揭示其内部数据添加的原理。 首先,HashMap的数据存储单元是Node类,每个Node包含...
标题 "A simple string hashmap in C.zip" 暗示了一个小型的C语言实现的字符串哈希表项目。这个压缩包可能包含一个或多个源代码文件,用于演示如何在C语言中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哈希表,特别是针对字符串键值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