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vForge 内置功能丰富、模块化可驻的着色器源代码编辑器,复制、粘贴、关键词搜索和编译等该有的工具栏按钮都一应俱全。 编辑器着色器源代码为彩色,符合预期,可反映各种命令,有利于使代码更整洁。
代码编辑器显示相应库中选中着色器的顶点和像素着色器源代码。
工具栏
着色器被选中时,代码编辑器会显示 3 个编辑器选项卡:
第一个选项卡显示了可用于库中所有着色器的源代码。 不同着色器可引用该源代码中各不相同的函数入口点。
第二个选项卡显示顶点着色器的通路专用源代码。
第三个选项卡显示像素着色器的通路专用源代码。
编译着色器时,如果专用源代码可用,库的源代码会被忽略。
预定义代码块
预定义文本块图标可打开一个下拉列表,其内容会根据当前活动的编辑器选项卡动态改变。
选项卡 1 - 库源代码
可用菜单选项如下:
Common Shader Macros(通用着色器宏):
Vertex Shader Macros(顶点着色器宏):
Pixel Shader Macros(像素着色器宏):
Example Plain DX10 ConstatntBufferFrame: cbuffer g_GlobalConstantBufferFrame : register (b0) { float4x4 matP : packoffset(c0); // projection matrix float4x4 matEye : packoffset(c4); // eye matrix float4x4 matInvEye : packoffset(c8); // inverse eye matrix float4 contextCP : packoffset(c12); // context clip planes: near, far, 1/(far-near) float4 contextPPright : packoffset(c13); // context projection plane right float4 contextPPup : packoffset(c14); // context projection plane up float4 contextPPdir : packoffset(c15); // context projection plane direction float4 timer : packoffset(c16); // Time: timer, time difference float4 eyePos : packoffset(c17); // eye position float4 eyeDir : packoffset(c18); // eye direction float4 depthFog : packoffset(c19); // linear depth fog parameter: near, far, 1/(far-near) float4 depthFogCol : packoffset(c20); // linear depth fog color float4 gAmbientCol : packoffset(c21); // global ambient color float4 lightmapMul : packoffset(c22); // lightmap multiplier (skalar) } 选项卡 2 - 顶点着色器
Example Color: #include <Shaders/VisionCommon.inc> // #include <Shaders/VisionCommon.inc> #ifdef _VISION_DX10 cbuffer g_GlobalConstantBufferObject : register (b1) { float4x4 matMVP : packoffset(c4); // model view projection matrix } #else float4x4 matMVP : register(c8); #endif struct VS_IN { float3 ObjPos : POSITION; float4 Color : COLOR; }; struct VS_OUT { float4 ProjPos : SV_Position; float4 Color : COLOR; }; VS_OUT vs_main( VS_IN In ) { VS_OUT Out; Out.ProjPos = mul( matMVP, float4(In.ObjPos, 1.0f) ); Out.Color = In.Color; return Out; } 选项卡 3 - 像素着色器
Example Simple: #include <Shaders/VisionCommon.inc> #ifdef _VISION_DX10 Texture2D <float4> BaseTexture : register(t0); sampler BaseTextureSampler : register(s0); #else sampler2D BaseTexture : register(s0); #endif struct PS_IN { float4 ProjPos : SV_Position; float2 UV0 : TEXCOORD0; }; float4 ps_main( PS_IN In ) : SV_Target { float4 diffuse = vTex2D(BaseTexture, BaseTextureSampler, In.UV0); return diffuse; } 测试编译和日志
您可以随时按下测试编译图标来检查代码的有效性。 编译完成后将显示日志,任何问题和错误都会在其中列出。 鼠标左键单击任意日志条目可展开该项内容,显示报告的更多详情。
提示:着色器日志可固定在编辑器面板中,或收起为代码窗口底部的图标。
预定义符号
为了简化着色器的编写过程,您可以按 CTRL + 空格键查看预定义符号列表,例如数据类型和函数。 然后,您可以选择一个符号,该符号将被插入到代码中。 例如,在文档中添加”float4”的结果如下:
|
相关推荐
6. **源代码分析**:PlayerOpenGL可能是项目的源代码文件夹,其中可能包含主程序文件、着色器源代码文件(通常以`.vert`和`.frag`为后缀)、OpenCV相关的代码以及MFC UI组件的实现。通过阅读这些源代码,可以深入...
**Swift与MetalPetal框架详解** Swift是一种由Apple开发的编程语言,专为iOS、macOS、watchOS...在压缩包文件"MetalPetal-MetalPetal-00f075e"中,包含了MetalPetal框架的源代码和文档,可以供开发者深入研究和实践。
这款编辑器的开源特性意味着它的源代码对公众开放,用户可以查看、学习甚至改进其内部工作原理。 在提供的压缩包文件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关键的源代码文件,这些文件构成了Model Scene Editor的核心功能: 1. **...
KUKA机器人相关资料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利用Matlab实现模拟退火算法来优化旅行商问题(TSP)。首先阐述了TSP的基本概念及其在路径规划、物流配送等领域的重要性和挑战。接着深入讲解了模拟退火算法的工作原理,包括高温状态下随机探索、逐步降温过程中选择较优解或以一定概率接受较差解的过程。随后展示了具体的Matlab代码实现步骤,涵盖城市坐标的定义、路径长度的计算方法、模拟退火主循环的设计等方面。并通过多个实例演示了不同参数配置下的优化效果,强调了参数调优的重要性。最后讨论了该算法的实际应用场景,如物流配送路线优化,并提供了实用技巧和注意事项。 适合人群:对路径规划、物流配送优化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工程师及高校学生。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解决复杂路径规划问题的场合,特别是涉及多个节点间最优路径选择的情况。通过本算法可以有效地减少路径长度,提高配送效率,降低成本。 其他说明:文中不仅给出了完整的Matlab代码,还包括了一些优化建议和技术细节,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算法。此外,还提到了一些常见的陷阱和解决方案,有助于初学者避开常见错误。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Simulink进行自动代码生成,在STM32平台上实现带57次谐波抑制功能的霍尔场定向控制(FOC)。首先,文章讲解了所需的软件环境准备,包括MATLAB/Simulink及其硬件支持包的安装。接着,阐述了构建永磁同步电机(PMSM)霍尔FOC控制模型的具体步骤,涵盖电机模型、坐标变换模块(如Clark和Park变换)、PI调节器、SVPWM模块以及用于抑制特定谐波的陷波器的设计。随后,描述了硬件目标配置、代码生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生成后的C代码结构。此外,还讨论了霍尔传感器的位置估算、谐波补偿器的实现细节、ADC配置技巧、PWM死区时间和换相逻辑的优化。最后,分享了一些实用的工程集成经验,并推荐了几篇有助于深入了解相关技术和优化控制效果的研究论文。 适合人群:从事电机控制系统开发的技术人员,尤其是那些希望掌握基于Simulink的自动代码生成技术,以提高开发效率和控制精度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精确控制永磁同步电机的应用场合,特别是在面对高次谐波干扰导致的电流波形失真问题时。通过采用文中提供的解决方案,可以显著改善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降低噪声水平,提升用户体验。 其他说明:文中不仅提供了详细的理论解释和技术指导,还包括了许多实践经验教训,如霍尔传感器处理、谐波抑制策略的选择、代码生成配置等方面的实际案例。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参考资料。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西门子S7-200 PLC和组态王的机械手搬运控制系统的实现方案。首先,文章展示了梯形图程序的关键逻辑,如急停连锁保护、水平移动互锁以及定时器的应用。接着,详细解释了IO分配的具体配置,包括数字输入、数字输出和模拟量接口的功能划分。此外,还讨论了接线图的设计注意事项,强调了电磁阀供电和继电器隔离的重要性。组态王的画面设计部分涵盖了三层画面结构(总览页、参数页、调试页)及其动画脚本的编写。最后,分享了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如传感器抖动、输出互锁设计等。 适合人群:从事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PLC编程和组态软件有一定基础的读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线中机械手搬运控制系统的开发与调试。目标是帮助读者掌握从硬件接线到软件逻辑的完整实现过程,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大量实践经验,包括常见的错误和解决方案,有助于读者在实际工作中少走弯路。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西门子1200PLC的污水处理项目,涵盖了PLC程序结构、通信配置、HMI设计以及CAD原理图等多个方面。PLC程序采用梯形图和SCL语言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复杂的控制逻辑,如水位控制、曝气量模糊控制等。通讯配置采用了Modbus TCP和Profinet双协议,确保了设备间高效稳定的通信。HMI设计则注重用户体验,提供了详细的报警记录和趋势图展示。此外,CAD图纸详尽标注了设备位号,便于后期维护。操作说明书中包含了应急操作流程和定期维护建议,确保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适合人群:从事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PLC编程、HMI设计和通信配置感兴趣的从业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污水处理厂及其他类似工业控制系统的设计、实施和维护。目标是帮助工程师掌握完整的项目开发流程,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的具体代码片段和设计思路对于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非常有价值,建议读者结合实际项目进行深入学习和实践。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5电平三相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MMC)的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控制系统的构建与仿真。首先,文章描述了MMC的基本结构和参数设置,包括子模块电容电压均衡策略和载波移相策略。接着,深入探讨了VSG控制算法的设计,特别是有功-频率和无功-电压下垂控制的具体实现方法。文中还展示了通过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的具体步骤,包括设置理想的直流电源和可编程三相源来模拟电网扰动。仿真结果显示,VSG控制系统能够在面对频率和电压扰动时迅速恢复稳定,表现出良好的调频调压性能。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电子、电力系统自动化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研究和开发新型电力电子设备,特别是在新能源接入电网时提高系统的稳定性。目标是通过仿真验证VSG控制的有效性,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其他说明:文章提供了详细的代码片段和仿真配置,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重现实验结果。此外,还提到了一些常见的调试技巧和注意事项,如选择合适的仿真步长和参数配对调整。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在一个复杂的工业自动化项目中,如何利用西门子S7-1200 PLC为核心,结合基恩士视觉相机、ABB机器人以及G120变频器等多种设备,构建了一个高效的立体库码垛系统。文中不仅探讨了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协议(如Modbus TCP和Profinet),还展示了SCL和梯形图混合编程的具体应用场景和技术细节。例如,通过SCL进行视觉坐标解析、机器人通信心跳维护等功能的实现,而梯形图则用于处理简单的状态切换和安全回路。此外,作者分享了许多实际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强调了良好的注释习惯对于提高代码可维护性的关键作用。 适用人群:从事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PLC编程、机器人控制及多种通信协议感兴趣的从业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整合多种工业设备并确保它们能够稳定协作的工作环境。主要目标是在保证系统高精度的同时降低故障率,从而提升生产效率。 其他说明:文中提到的一些具体技术和方法可以作为类似项目的参考指南,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复杂的工业控制系统挑战。
KUKA机器人相关资料
java脱敏工具类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自抗扰控制(ADRC)的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SPMSM)双环控制系统的建模与实现方法。该系统采用速度环一阶ADRC控制和电流环PI控制相结合的方式,旨在提高电机在复杂工况下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文章首先解释了选择ADRC的原因及其优势,接着展示了ADRC和PI控制器的具体实现代码,并讨论了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搭建模型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通过对不同工况下的仿真测试,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特别是在负载突变情况下的优越表现。 适合人群:从事电机控制、自动化控制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自抗扰控制感兴趣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高精度、高响应速度的工业伺服系统和其他高性能电机应用场景。目标是提升电机在复杂环境下的稳定性和抗扰能力,减少转速波动和恢复时间。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详细的代码示例和调试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施该控制策略。同时,强调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参数调整、输出限幅等。
java设计模式之责任链的使用demo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两相交错并联Buck/Boost变换器的硬件结构和三种控制方式(开环、电压单环、双环)的实现方法及仿真结果。文中首先描述了该变换器的硬件结构特点,即四个MOS管组成的H桥结构,两相电感交错180度工作,从而有效减少电流纹波。接着,针对每种控制方式,具体讲解了其配置步骤、关键参数设置以及仿真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例如,在开环模式下,通过固定PWM占空比来观察原始波形;电压单环则引入PI控制器进行电压反馈调节;双环控制进一步增加了电流内环,实现了更为精确的电流控制。此外,文章还探讨了单向结构的特点,并提供了仿真技巧和避坑指南。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电子研究的技术人员、高校相关专业师生。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两相交错并联Buck/Boost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细节的研究者,旨在帮助他们掌握不同控制方式的设计思路和仿真方法。 其他说明:文中不仅提供了详细的理论解释,还有丰富的实例代码片段,便于读者理解和实践。同时,作者分享了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有助于避免常见的仿真错误。
第二场c++A组
数控磨床编程.ppt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利用COMSOL软件进行N2和CO2混合气体在热-流-固三场耦合作用下增强煤层气抽采的数值模拟。首先,通过设定煤岩材料参数,如热导率、杨氏模量等,构建了煤岩物理模型。接着,引入达西定律和Maxwell-Stefan扩散方程,建立了混合气体运移方程,考虑了气体膨胀系数和吸附特性。在应力场求解方面,采用自适应步长和阻尼系数调整,确保模型稳定。同时,探讨了温度场与气体运移的耦合机制,特别是在低温条件下CO2注入对煤体裂隙扩展的影响。最后,通过粒子追踪和流线图展示了气体运移路径和抽采效率的变化。 适合人群:从事煤层气开采、数值模拟以及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和技术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优化煤层气抽采工艺的研究机构和企业,旨在通过数值模拟提高抽采效率并减少环境影响。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详细的MATLAB和COMSOL代码片段,帮助读者理解和复现模型。此外,强调了模型参数选择和求解器配置的重要性,分享了作者的实际经验和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基于Bode的引线补偿器设计 计算给定G、相位裕度、交叉频率和安全裕度要求的引线补偿器。 计算给定电厂G、PM和Wc要求的铅补偿器,并运行ControlSystemDesigner进行验证。
KUKA机器人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