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428loveyu
  • 浏览: 30832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2
  • 来自: 西安
文章分类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责任链模式

 
阅读更多

为了使多个对象都有机会处理一个请求(避免请求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耦合关系),每个对象持有对下一个对象的引用,这些对象就形成一条链。请求来的时候沿着这条链传递该请求,直到有个对象处理它为止。例如,在Tomcat容器的设计中,一个TCP请求就是经过这样一条责任链传递下去,一直到最终处理这个请求的Servlet。【哪些对象可以处理请求?与Strut2中的拦截器有何区别?任一对象都可以处理请求,具体哪个对象来处理运行时决定。】所谓的解耦合,就是可以在不影响客户端的情况下,在这条链上增加处理节点。

例如,我们要在GUI应用程序中提供一些帮助信息,为了使这些帮助信息更具针对性和使用性,我们在不同的界面(如主界面、选项卡、对话跨)提供帮助按钮。那么,当用户点击帮助按钮之后,程序该如何处理这一请求才能返回最有用的帮助信息(很显然,处在不同界面需要的帮助也不太相同)?我们使用责任链模式来处理这一问题,这时候,发送请求的对象并不明确地直到谁是最终提供帮助的对象,这样就实现了解耦合(decouple)。


从第一个对象开始,要么亲自处理请求,要么转发给下一个对象,发送请求的对象无法确切直到那个对象处理请求提供帮助,因此我们说该请求有一个隐式的接受者(implicit receiver)。为了沿链转发请求,并保证接受者为隐式的,每个链上的对象都有一致的处理请求的接口和访问链上下一个对象的接口。例如,每个对象都提供一个名为handleHelp()的方法来处理请求,并持有下一对象的引用。

责任链(职责链)的类结构如下:


典型的对象结构如下:

责任链模式的参与者包括Client、Handler、ConcreteHandler

Client:向链上的具体处理者(ConcreteHandler)发送请求。

Handler:定义一个处理请求的接口

ConcreteHandler:处理它所负责的请求,可以访问它的下一对象,如果可以处理请求则处理,否则将该请求发送给下一对象。

Tomcat容器中的设计就采用该模式,从Engine到Host到Context到Wrapper。

管道(pipeline)和Valve

Tomcat通过pipeline和valve来拓展责任链的功能,pipeline就相当于链接各个对象的管道,里面传递的请求则像管道里的水,valve则相当于管道上方的小口子,让我们有机会接触里面的水,做一些额外的事情。



Java实例:

/**
 * 
 */
package designpattern.chain;

/**
 * @author Brandon B. Lin
 *
 */
public interface Handler {

	public Handler getSuccessor();
	public void setSuccessor(Handler successor);
	public String handleRequest(String user, int fee);

}

/**
 * 
 */
package designpattern.chain;

/**
 * @author Brandon B. Lin
 *
 */
public abstract class SuperHandler implements Handler {

	protected Handler successor;
	
	@Override
	public Handler getSuccessor()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return successor;
	}

	
	@Override
	public void setSuccessor(Handler successor)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this.successor = successor;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handleRequest(String user, int fee) {
		return null;
	}

}

/**
 * 
 */
package designpattern.chain;

/**
 * @author Brandon B. Lin
 *
 */
public class ProjectManager extends SuperHandler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handleRequest(String user, int fee) {
		String result = "";
		if(fee<=500) {
			//为了测试,简单点,只同意张三的请求
            if("张三".equals(user))
            {
                result = "成功:项目经理同意【" + user + "】的聚餐费用,金额为" + fee + "元";    
            }else
            {
                //其他人一律不同意
                result = "失败:项目经理不同意【" + user + "】的聚餐费用,金额为" + fee + "元";
            }
			
		} else {
			if(getSuccessor()!=null) {
				return getSuccessor().handleRequest(user, fee);
			}
		}
		return result;
	}

}

/**
 * 
 */
package designpattern.chain;

/**
 * @author Brandon B. Lin
 *
 */
public class DeptManager extends SuperHandler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handleRequest(String user, int fee) {
		String result = "";
		if(fee<=5000) {
			//为了测试,简单点,只同意张三的请求
            if("张三".equals(user))
            {
                result = "成功:部门经理同意【" + user + "】的聚餐费用,金额为" + fee + "元";    
            }else
            {
                //其他人一律不同意
                result = "失败:部门经理不同意【" + user + "】的聚餐费用,金额为" + fee + "元";
            }
			
		} else {
			if(getSuccessor()!=null) {
				return getSuccessor().handleRequest(user, fee);
			}
		}
		return result;
	}

}

/**
 * 
 */
package designpattern.chain;

/**
 * @author Brandon B. Lin
 *
 */
public class GeneralManager extends SuperHandler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handleRequest(String user, int fee) {
		String result = "";
		if(fee<=30000) {
			//为了测试,简单点,只同意张三的请求
            if("张三".equals(user))
            {
                result = "成功:总经理同意【" + user + "】的聚餐费用,金额为" + fee + "元";    
            }else
            {
                //其他人一律不同意
                result = "失败:总经理不同意【" + user + "】的聚餐费用,金额为" + fee + "元";
            }
			
		} else {
			if(getSuccessor()!=null) {
				return getSuccessor().handleRequest(user, fee);
			}
		}
		return result;
	}

}

/**
 * 
 */
package designpattern.chain;

/**
 * @author Brandon B. Lin
 *
 */
public class Client {

	/**
	 * @param arg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组装责任链
		Handler h1 = new ProjectManager();
		Handler h2 = new DeptManager();
		Handler h3 = new GeneralManager();
		h1.setSuccessor(h2);
		h2.setSuccessor(h3);
		
		//測試
		String test1 = h3.handleRequest("张三", 300);
        System.out.println("test1 = " + test1);
        String test2 = h3.handleRequest("李四", 300);
        System.out.println("test2 = " + test2);
        System.out.println("---------------------------------------");
        
        String test3 = h3.handleRequest("张三", 700);
        System.out.println("test3 = " + test3);
        String test4 = h3.handleRequest("李四", 700);
        System.out.println("test4 = " + test4);
        System.out.println("---------------------------------------");
        
        String test5 = h3.handleRequest("张三", 1500);
        System.out.println("test5 = " + test5);
        String test6 = h3.handleRequest("李四", 1500);
        System.out.println("test6 = " + test6);
	}

}


参考资料:

Gamma:《设计模式》

http://www.cnblogs.com/java-my-life/archive/2012/05/28/2516865.html

http://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java/j-lo-tomcat2/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spring责任链模式详解

    责任链模式是软件设计模式中的一种行为模式,它允许将请求沿着处理者对象的链进行传递,直到某个对象处理该请求。在Spring框架中,责任链模式被广泛应用于AOP(面向切面编程)和事件处理等场景。下面将详细阐述责任...

    设计模式之责任链模式源码

    责任链模式是设计模式中的一种行为模式,它允许在对象之间建立一条处理请求的链条,每个对象都包含对请求的处理逻辑,以及将请求传递给下一个对象的能力。这种模式使得请求可以在链上的对象之间传递,直到被某个对象...

    设计模式之职责链模式(ChainOfResponsibilityPattern)

    职责链模式(ChainOfResponsibilityPattern)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主要目的是通过建立一个处理请求的对象链,使得请求可以在链上的各个对象间传递,直到被某个对象处理。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地解耦请求发起者和处理者,...

    责任链模式代码

    责任链模式是一种设计模式,它允许我们把请求沿着处理者对象的链进行传递,直到某个对象处理这个请求。这种模式让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解耦,因为发送者无需知道哪个对象会处理请求,而接收者也无需知道请求来自哪里...

    设计模式 - 职责链模式(C++实例)

    职责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的核心思想是将一系列处理请求的对象组织成一条链,每个对象都包含对请求的处理或传递的责任。在C++中实现职责链模式,我们可以创建一个抽象处理器类,...

    责任链模式Demo

    责任链模式是一种设计模式,它允许我们通过定义一系列处理请求的对象来形成一条链,每个对象都包含对请求的处理逻辑,以及将请求传递给链中下一个对象的能力。这种模式使得我们可以将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解耦,使得...

    设计模式-责任链模式

    责任链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允许我们把请求沿着处理者对象的链式结构进行传递,直到某个对象处理这个请求。这种模式使得我们能够将请求的发送者与接收者解耦,同时也允许在运行时动态地改变处理顺序或添加新的...

    JAVA设计模式之行为模式 责任链模式和状态模式

    本篇将探讨两种重要的行为设计模式: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和状态模式(State Pattern)。 **责任链模式**是一种使多个对象都有机会处理请求的模式,避免请求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耦合。在...

    职责链模式模型代码

    职责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允许我们沿着对象链传递请求,让每个对象决定是否处理这个请求,或者将请求传递给链中的下一个对象。在C#中,我们可以利用类和接口来实现这种模式。让...

    设计模式之责任链模式(Chain)

    责任链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的核心思想是将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解耦,通过将多个处理对象串联成一个处理链,使得请求沿着这个链进行传递,直到被某个对象处理。这种模式使得系统更加灵活,可以在运行时动态...

    责任链模式例子

    责任链模式是一种设计模式,它允许我们通过定义一系列处理请求的对象来解耦发送者和接收者。在责任链模式中,每个对象都是链上的一个节点,可以处理请求的一部分或者将请求传递给链上的下一个对象。这种模式使得系统...

    第17章_职责链模式.ppt

    【职责链模式】是行为型模式的一种,其主要动机是解耦请求的发送者和处理者。在职责链中,多个对象可以接收并处理同一个请求,这些对象形成一条链,请求沿着链传递,直到某个对象负责处理。这种方式减少了对象间的...

    责任链模式小demo

    责任链模式是一种设计模式,它允许我们通过定义一系列处理对象(过滤器)形成一个链,这些对象依次处理请求,而发送者无需知道哪个对象具体处理请求。这种模式将请求的发送者与接收者解耦,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

    【设计模式】之责任链模式1

    责任链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允许将请求沿着处理者对象的链进行发送,而接收者可以在链中的任何位置处理该请求。这种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将处理请求的对象组织成一个链条,每个对象(节点)都包含对下个处理者的...

    责任链模式学习

    责任链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允许我们定义一系列处理请求的对象,这些对象形成一个链,请求沿着这个链传递,直到某个对象能够处理它。这种方式使得我们可以将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解耦,同时增加了系统扩展的...

    设计模式之责任链模式程序

    一、责任链模式 现有 “战士”、“班长”、“排长”、“连长”,“营长”五种角色,当有人要请假时要进行以下处理 1.只能是下级象上级请假(如“排长”只能向“连长请假”) 2.班长可以批准1天内的假期,排长批5天,...

    设计模式之责任链模式Java实现

    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允许将请求沿着处理者对象的链进行传递,直到某个对象能够处理这个请求为止。在Java中,我们可以通过接口和类的组合来实现这种模式。让我们深入探讨...

    设计模式的责任链模式的例子

    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是设计模式中的一种行为模式,它的主要目的是将请求的发送者和接收者解耦,使得多个对象有机会处理这个请求,形成一条责任链。在这个链上,请求会沿着链传递,直到有...

    责任链模式 C++ 实现

    责任链模式是一种设计模式,它允许我们通过定义一系列处理对象(每个对象称为一个节点),将请求在这些对象之间传递,直到被某个节点处理或者传递完整个链条。这种模式的主要优点在于解耦了发送者和接收者,使得系统...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