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3.0 注解注入详解
一、各种注解方式
1.@Autowired注解(不推荐使用,建议使用@Resource)
@Autowired可以对成员变量、方法和构造函数进行标注,来完成自动装配的工作。@Autowired的标注位置不同,它们都会在Spring在初始化这个bean时,自动装配这个属性。要使@Autowired能够工作,还需要在配置文件中加入以下
Xml代码
<bean class="org.springframework.beans.factory.annotation.AutowiredAnnotationBeanPostProcessor" />
2. @Qualifier注解
@Autowired是根据类型进行自动装配的。例如,如果当Spring上下文中存在不止一个UserDao类型的bean时,就会抛出BeanCreationException异常;如果Spring上下文中不存在UserDao类型的bean,也会抛出BeanCreationException异常。我们可以使用@Qualifier配合@Autowired来解决这些问题。如下:
1). 可能存在多个UserDao实例
Java代码
@Autowired
@Qualifier("userServiceImpl")
public IUserService userService;
或者
Java代码
@Autowired
public void setUserDao(@Qualifier("userDao") UserDao userDao) {
this.userDao = userDao;
}
这样,Spring会找到id为userServiceImpl和userDao的bean进行装配。
2). 可能不存在UserDao实例
Java代码
@Autowired(required = false)
public IUserService userService;
3. @Resource注解
JSR-250标准注解,推荐使用它来代替Spring专有的@Autowired注解。@Resource的作用相当于@Autowired,只不过@Autowired按byType自动注入,而@Resource默认按byName自动注入罢了。@Resource有两个属性是比较重要的,分别是name和type,Spring将 @Resource注解的name属性解析为bean的名字,而type属性则解析为bean的类型。所以如果使用name属性,则使用byName的自动注入策略,而使用type属性时则使用byType自动注入策略。如果既不指定name也不指定type属性,这时将通过反射机制使用byName自动注入策略。要使@Autowired能够工作,还需要在配置文件中加入以下:
Xml代码
<bean class="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CommonAnnotationBeanPostProcessor" />
@Resource装配顺序:
a.如果同时指定了name和type,则从Spring上下文中找到唯一匹配的bean进行装配,找不到则抛出异常
b.如果指定了name,则从上下文中查找名称(id)匹配的bean进行装配,找不到则抛出异常
c.如果指定了type,则从上下文中找到类型匹配的唯一bean进行装配,找不到或者找到多个,都会抛出异常
d.如果既没有指定name,又没有指定type,则自动按照byName方式进行装配(见2);如果没有匹配,则回退为一个原始类型(UserDao)进行匹配,如果匹配则自动装配;
4. @PostConstruct(JSR-250)注解
在方法上加上注解@PostConstruct,这个方法就会在Bean初始化之后被Spring容器执行(注:Bean初始化包括,实例化Bean,并装配Bean的属性(依赖注入))。它的一个典型的应用场景是,当你需要往Bean里注入一个其父类中定义的属性,而你又无法复写父类的属性或属性的setter方法时,如:
Java代码
public class UserDaoImpl extends HibernateDaoSupport implements UserDao {
private SessionFactory mySessionFacotry;
@Resource
public void setMySessionFacotry(SessionFactory sessionFacotry)
{
this.mySessionFacotry = sessionFacotry;
}
@PostConstruct
public void injectSessionFactory()
{
super.setSessionFactory(mySessionFacotry);
}
}
这里通过@PostConstruct,为UserDaoImpl的父类里定义的一个sessionFactory私有属性,注入了我们自己定义的 sessionFactory(父类的setSessionFactory方法为final,不可复写),之后我们就可以通过调用 super.getSessionFactory()来访问该属性了。
5. @PreDestroy(JSR-250)注解
在方法上加上注解@PreDestroy,这个方法就会在Bean初始化之后被Spring容器执行。其用法同@PostConstruct。和@PostConstruct 区别在于:@PostConstruct注释的方法将在类实例化后调用,而标注了 @PreDestroy 的方法将在类销毁之前调用。
6. @Component注解 (不推荐使用)
只需要在对应的类上加上一个@Component注解,就将该类定义为一个Bean了。Spring还提供了更加细化的注解形式:@Repository、@Service、@Controller,它们分别对应存储层Bean,业务层Bean,和展示层Bean。目前版本(2.5)中,这些注解与@Component的语义是一样的,完全通用,在Spring以后的版本中可能会给它们追加更多的语义。所以,我们推荐使用@Repository、@Service、@Controller来替代@Component。
7.@Scope注解
在使用XML定义Bean时,我们可能还需要通过bean的scope属性来定义一个Bean的作用范围,我们同样可以通过@Scope注解来完成这项工作:
Java代码
@Scope("session")
@Component()
public class UserSessionBean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 ...
}
二、配置启用注解(注意以下配置需要使用spring2.5的头文件,在spring3.0中不适用)
1.使用简化配置
Spring2.1添加了一个新的context的Schema命名空间,该命名空间对注释驱动、属性文件引入、加载期织入等功能提供了便捷的配置。我们知道注释本身是不会做任何事情的,它仅提供元数据信息。要使元数据信息真正起作用,必须让负责处理这些元数据的处理器工作起来。
AutowiredAnnotationBeanPostProcessor和CommonAnnotationBeanPostProcessor就是处理这些注释元数据的处理器。但是直接在Spring配置文件中定义这些Bean显得比较笨拙。Spring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方便的注册这些BeanPostProcessor的方式,这就是,以下是spring的配置。
Xml代码
<beans xmlns="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mlns:context="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context"
xsi:schemaLocation="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spring-beans-2.5.xsd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context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context/spring-context-2.5.xsd">
<context:annotation-config />
beans>
将隐式地向Spring容器注册了
AutowiredAnnotationBeanPostProcessor 、
CommonAnnotationBeanPostProcessor 、
PersistenceAnnotationBeanPostProcessor
RequiredAnnotationBeanPostProcessor
这4个BeanPostProcessor。
2.使用让Bean定义注解工作起来
Xml代码
<beans xmlns="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mlns:context="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context"
xsi:schemaLocation="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spring-beans-2.5.xsd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context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context/spring-context-2.5.xsd">
<context:component-scan base-package="com.kedacom.ksoa" />
beans>
这里,所有通过元素定义Bean的配置内容已经被移除,仅需要添加一行配置就解决所有问题了——Spring XML配置文件得到了极致的简化(当然配置元数据还是需要的,只不过以注释形式存在罢了)。的base-package属性指定了需要扫描的类包,类包及其递归子包中所有的类都会被处理。
还允许定义过滤器将基包下的某些类纳入或排除。Spring支持以下4种类型的过滤方式:
过滤器类型 | 表达式范例 | 说明
注解 | org.example.SomeAnnotation | 将所有使用SomeAnnotation注解的类过滤出来
类名指定 | org.example.SomeClass | 过滤指定的类
正则表达式 | com\.kedacom\.spring\.annotation\.web\..* | 通过正则表达式过滤一些类
AspectJ表达式 | org.example..*Service+ | 通过AspectJ表达式过滤一些类
以正则表达式为例,我列举一个应用实例:
Xml代码
<context:component-scan base-package="com.casheen.spring.annotation">
<context:exclude-filter type="regex" expression="com\.casheen\.spring\.annotation\.web\..*" />
context:component-scan>
值得注意的是配置项不但启用了对类包进行扫描以实施注释驱动Bean定义的功能,同时还启用了注释驱动自动注入的功能(即还隐式地在内部注册了AutowiredAnnotationBeanPostProcessor和CommonAnnotationBeanPostProcessor),因此当使用后,就可以将移除了。
3.
是不支持spring的@Transcation和EJB的Spring's @Transactional or EJB3's @TransactionAttribute annotation。用此配置可以达到目的。
4. 使用@Scope来定义Bean的作用范围
在使用XML定义Bean时,我们可能还需要通过bean的scope属性来定义一个Bean的作用范围,我们同样可以通过@Scope注解来完成这项工作:
Java代码
@Scope("session")
@Component()
public class UserSessionBean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
...
}
分享到:
相关推荐
内容概要:本文主要探讨了SNS单模无芯光纤的仿真分析及其在通信和传感领域的应用潜力。首先介绍了模间干涉仿真的重要性,利用Rsoft beamprop模块模拟不同模式光在光纤中的传播情况,进而分析光纤的传输性能和模式特性。接着讨论了光纤传输特性的仿真,包括损耗、色散和模式耦合等参数的评估。随后,文章分析了光纤的结构特性,如折射率分布、包层和纤芯直径对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镀膜技术对光纤性能的提升作用。最后,进行了变形仿真分析,研究外部因素导致的光纤变形对其性能的影响。通过这些分析,为优化光纤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适合人群:从事光纤通信、光学工程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深入了解SNS单模无芯光纤特性和优化设计的研究项目,旨在提高光纤性能并拓展其应用场景。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详细的仿真方法和技术细节,还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强调了SNS单模无芯光纤在未来通信和传感领域的重要地位。
发那科USM通讯程序socket-set
嵌入式八股文面试题库资料知识宝典-WIFI.zip
源码与image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探讨了物流行业中路径规划与车辆路径优化(VRP)的问题,特别是针对冷链物流、带时间窗的车辆路径优化(VRPTW)、考虑充电桩的车辆路径优化(EVRP)以及多配送中心情况下的路径优化。文中不仅介绍了遗传算法、蚁群算法、粒子群算法等多种优化算法的理论背景,还提供了完整的MATLAB代码及注释,帮助读者理解这些算法的具体实现。此外,文章还讨论了如何通过MATLAB处理大量数据和复杂计算,以得出最优的路径方案。 适合人群:从事物流行业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路径优化感兴趣的开发者和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优化车辆路径的企业和个人,旨在提高配送效率、降低成本、确保按时交付货物。通过学习本文提供的算法和代码,读者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这些优化方法,提升物流系统的性能。 其他说明: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算法,建议读者参考相关文献和教程进行深入学习。同时,实际应用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参数调整和优化。
嵌入式八股文面试题库资料知识宝典-C and C++ normal interview_8.doc.zip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基于灰狼优化算法(GWO)的城市路径规划优化问题(TSP),并通过Matlab实现了该算法。文章详细解释了GWO算法的工作原理,包括寻找猎物、围捕猎物和攻击猎物三个阶段,并提供了具体的代码示例。通过不断迭代优化路径,最终得到最优的城市路径规划方案。与传统TSP求解方法相比,GWO算法具有更好的全局搜索能力和较快的收敛速度,适用于复杂的城市环境。尽管如此,算法在面对大量城市节点时仍面临运算时间和参数设置的挑战。 适合人群:对路径规划、优化算法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学生以及从事交通规划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研究和开发高效的路径规划算法;②优化城市交通系统,提升出行效率;③探索人工智能在交通领域的应用。 其他说明:文中提到的代码可以作为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但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算法参数和优化策略。
嵌入式八股文面试题库资料知识宝典-Intel3.zip
嵌入式八股文面试题库资料知识宝典-2019京东C++.zip
嵌入式八股文面试题库资料知识宝典-北京光桥科技有限公司面试题.zip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探讨了十字形声子晶体的能带结构和传输特性。首先介绍了声子晶体作为新型周期性结构在物理学和工程学中的重要地位,特别是十字形声子晶体的独特结构特点。接着从散射体的形状、大小、排列周期等方面分析了其对能带结构的影响,并通过理论计算和仿真获得了能带图。随后讨论了十字形声子晶体的传输特性,即它对声波的调控能力,包括传播速度、模式和能量分布的变化。最后通过大量实验和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并得出结论指出散射体的材料、形状和排列方式对其性能有重大影响。 适合人群:从事物理学、材料科学、声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声子晶体尤其是十字形声子晶体能带与传输特性的科研工作者,旨在为相关领域的创新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其他说明:文中还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强调了声子晶体在未来多个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
嵌入式系统开发_USB主机控制器_Arduino兼容开源硬件_基于Mega32U4和MAX3421E芯片的USB设备扩展开发板_支持多种USB外设接入与控制的通用型嵌入式开发平台_
e2b8a-main.zip
少儿编程scratch项目源代码文件案例素材-火柴人跑酷(2).zip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HarmonyOS分布式远程启动子系统,该系统作为HarmonyOS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打破设备间的界限,实现跨设备无缝启动、智能设备选择和数据同步与连续性等功能。通过分布式软总线和分布式数据管理技术,它能够快速、稳定地实现设备间的通信和数据同步,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操作体验。文章还探讨了该系统在智能家居、智能办公和教育等领域的应用场景,展示了其在提升效率和用户体验方面的巨大潜力。最后,文章展望了该系统的未来发展,强调其在技术优化和应用场景拓展上的无限可能性。 适合人群:对HarmonyOS及其分布式技术感兴趣的用户、开发者和行业从业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HarmonyOS分布式远程启动子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细节;②探索该系统在智能家居、智能办公和教育等领域的具体应用场景;③了解该系统为开发者提供的开发优势和实践要点。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介绍了HarmonyOS分布式远程启动子系统的核心技术和应用场景,还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阅读本文,用户可以全面了解该系统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提升设备间的协同能力和用户体验,为智能生活带来新的变革。
嵌入式八股文面试题库资料知识宝典-C and C++ normal interview_1.zip
少儿编程scratch项目源代码文件案例素材-激光反弹.zip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COMSOL相控阵检测技术在有机玻璃斜楔上放置16阵元进行工件内部缺陷检测的方法。首先阐述了相控阵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特别是通过控制各阵元的激发时间和相位来实现声波的聚焦和扫描。接着,重点解析了横孔缺陷的反射接收波,解释了波的折射现象及其背后的物理原因。最后,通过实例展示了COMSOL模拟声波传播过程的成功应用,验证了该技术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适合人群:从事固体力学、无损检测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相控阵检测技术和COMSOL仿真感兴趣的读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精确检测工件内部缺陷的研究和工业应用场景,旨在提高检测精度和效率,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其他说明:文中提到的声速匹配现象有助于理解波在不同介质间的传播特性,这对优化检测参数设置有重要意义。
少儿编程scratch项目源代码文件案例素材-极速奔跑者.zip
嵌入式八股文面试题库资料知识宝典-微软_interview.z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