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模型学习:深度探究用户需求的why
最近看到一种用户研究的方法叫“攀梯术”,很有启发,原文比较理论,我试着翻译一下。它主要用在一对一深访的场景下,可以探究用户对产品功能/特性的态度背后的原因,即在产品属性(Product Attributes,A)与个人价值(Values,V)之间产生有意义的关联,从而知晓影响用户决策的因素。
回顾一下我总结的“Y模型”,这一步做的就是从“用户需求(A)-用户目标-马斯洛需求(人性、价值观、V)”的探究,而“满足需求的产品”与“让用户尖叫的产品”之间,区别就在于对人性的把握。比如一些汽车,进了中国就开始加长,其实这对于操控是有很大负面影响的,但,老板们喜欢,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结合一个经典案例学习下攀梯术的基本手段——通过一系列直接的探询问句(典型的提问形式是“为什么那对你来说很重要?”“那对你意味着什么?”),从A到V:
研究员:您喜欢哪种口味的薯片?
用户:香蒜味的
研究员:为什么呢?
用户:味道浓
研究员:为什么喜欢味道浓的呢?
用户:这样就不会一次性吃太多了
研究员:一次性吃太多会怎么样吗?
用户:会长胖
研究员:长胖对你意味着什么?
用户:身材不好
研究员:身材好对你来说很重要吗?
用户:我自尊心强,觉得胖了会被人笑话
Over,从A(蒜香味的薯片)到V(社会交往、尊重的需要)
——–
但,实操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各种困难,比如:
用户想不出“为什么”,开始胡编乱造;
越接近V,越抽象,离原本的讨论主题越远,离用户的个人生活越近,会遇到隐私或用户防御的问题;
由于老是要绕着弯儿追问为什么,用户可能觉得你很傻,如何让对方不至于讨厌?
……
这些都是有对策的,首先在准备时:
让访谈环境尽可能舒适放松,准备好饮料零食;
在开始前向用户说明:
1.回答没有对错,只需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即可;
2.如果过程中有一些问题觉得无法回答,可以直接说出来。
然后在访谈过程中,相关论文给出了五个经典技巧和案例,这里我就直接引用了:
——–
第一招,情境唤起:通过让用户假想、回忆(使用产品的)情境,引起他/她的思考。研究员:您说您倾向于在周末与朋友聚会时喝果酒,为什么呢?
用户:因为酒精比较少,但是饱足感强,我就会喝得比较少、比较慢
研究员:为什么跟朋友聚会时,想喝酒精少的酒呢?
用户:不知道啊,没想过
研究员:这样吧,您回忆一下, 最近一次跟朋友聚会时喝果酒的场景是什么时候?
用户:上周末
研究员:当时为什么会选择果酒呢?
用户:我不想喝醉
研究员:为什么不想喝醉呢?
用户:喝醉了就没法跟朋友交流啊,我需要融入朋友圈里
Over,从A( 酒精含量低)到V(融入朋友圈里,归属感,社会交往)
第二招,假设某物或某状态的缺失:让用户思考,某物/状态如果缺失了会如何。
研究员:您说您倾向于下班回家后喝果酒,因为味道醇厚。为什么下班后需要喝味道醇厚的酒呢?
用户:没为什么,辛苦工作后来一杯,让我感觉满足
研究员:为什么下班后喝一杯让你满足的酒很重要?
用户:不知道啊,喜欢就是喜欢
研究员:如果你家里刚好没有果酒,那你会怎么办?
用户:可能喝啤酒吧
研究员:和喝啤酒相比,喝果酒有什么差别?
用户:喝啤酒的话,我可能会一直喝下去。但是果酒的话,一杯就差不多了,就想止口了。
研究员:为什么你不希望一直喝下去呢?
用户:喝多了很容易困,早早就睡去了。那我就没法跟我妻子聊天沟通了。
研究员:与你的妻子沟通,对你而言很重要吗?
用户:当然,家庭和谐很重要啊。
Over,从A(味道醇厚、容易止口)到V(家庭和谐)
第三招,反面攀梯:用户无法说出做某事或想要某种感觉的原因时,可询问他/她不做某些事情,或不想产生某种感觉的原因。
研究员:果酒有12盎司和16盎司两种规格,您更常购买哪种规格呢?
用户:我总是买12盎司的
研究员:为什么呢?
用户:不知道啊,习惯吧
研究员:为什么不买16盎司的呢?
用户:太多了,我喝完一瓶之前,气都跑没了,就只能扔掉
研究员:扔掉啤酒会带来什么问题吗?
用户:让我觉得很浪费钱啊。
研究员:钱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呢?
用户:我负责家庭开支的规划,我有责任不乱花钱。
Over,从A(12盎司)到V(家庭责任)
第四招,时间倒流对比:让用户反思过去,并与现状对比。
研究员:您说您通常在酒吧的时候会喝果酒,为什么呢?
用户:不知道啊,习惯点这个
研究员:和几年前相比,您现在在酒吧的点酒习惯跟几年前有什么不一样吗?
用户:嗯,现在和以前还是不太一样的
研究员:有什么变化呢?
用户:以前念书的时候,基本上就是喝啤酒。
研究员:那现在为什么喝果酒呢?
用户:现在工作了,和同事出去喝酒,喝果酒看起来比喝啤酒好。
研究员:为什么?
用户:果酒的酒瓶设计和包装,显得比较高端。
研究员:这对你而言很重要吗?
用户:反映一个人的形象嘛,显得比较成熟、职业化,拉近和同事之间的距离。
Over,从A(酒瓶设计和包装高端)到V(拉近和同事之间的距离,归属感)
第五招,重定向:沉默;重述确认:用沉默或通过再次询问确认的方式来鼓励用户继续讲。
研究员:您说喜欢果酒里的碳酸,您觉得碳酸有什么好处呢?
用户:没什么特别的吧
研究员:果酒里的碳酸呢?
用户:没什么吧?
研究员:(沉默)
用户:我想起来了,有碳酸的话,口感比较爽。
研究员:爽意味着什么呢?
用户:可以快速止渴啊,特别是刚刚运动完的时候,来一瓶最赞了。
研究员:您刚才提到“赞”,您能具体解释一下这是怎样的感觉呢?
用户:像是一种对自己的犒劳吧,我完成了自己定下来的锻炼目标。
Over,从A(含碳酸)到V(完成目标,自我实现)
小结一下
攀梯术可以应用在任何形式的访谈中,本质上它反映的是一种层层深入的追问手段,从具体的用户需求/产品特性出发,寻找到用户目标以及背后的价值观。攀梯过程对提问者的访谈技巧有着较高要求,最好的方式还是多多练习。
相关推荐
在分析和探讨心智模型在高中生物理深度学习评价中的应用,特别是在静电场学习领域的研究中,文章《基于心智模型研究的高中生物理深度学习评价——以静电场为例.pdf》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概念和研究方法。以下是根据...
在交互设计中,心智模型的研究对设计师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心智模型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用户的心理活动和需求,从而设计出更加人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用户心智模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数据矩阵、过程链接和内容...
为了解决用户使用APP过程中的困难,设计者需要了解用户的心智模型,通过构建高铁出行用户的心智模型,提供能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的解决方案。 MEC理论模型(Means—End Chain Theory)包含属性、结果和价值3个维度,...
《基于心智模型的机器人商务平台目录导航研究》这篇文章主要探讨了如何利用心智模型来优化机器人商务平台的目录导航设计,从而提升用户体验和用户黏性。心智模型是人类对信息、任务或系统的一种心理表征,它反映了...
为了实现指向心智发展的语文深度学习,教师需要采取一系列教学策略,如创设情境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设计开放性问题,激发批判性思考;组织合作学习,促进知识交流与共享;将文化元素融入课堂,增强课程的文化...
学习类模型如“深度学习”强调通过专注、反思和实践来获得持久的理解,而“刻意练习”理论指出通过有目标的、反馈驱动的重复练习可以提升技能。 【决策影响】 心智模型对于决策质量的影响显著,有模型支持的决策...
通过结合微观和宏观心智模型理论分析用户需求,并进行反复的可用性测试对交互界面进行迭代设计,使得系统界面的交互体验不断趋近用户的心理预期。此外,该系统还实现了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两个空间的自由切换,用户...
文献数据库用户心智模型演进的驱动因素主要包括:简单信息检索任务、搜索引擎学习迁移、文献数据库界面引导与提示、自己摸索、复杂信息检索任务、信息检索课程、与同学交流、请教老师、购物网站学习迁移、图书馆信息...
### 通用人工智能与人类心智模型 #### 摘要与背景 本文《通用人工智能与人类心智模型》由Roman V. Yampolskiy(路易斯维尔大学)和Joshua Fox(MIRI研究助理)合作撰写。文章探讨了通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
深度学习强调超越表面的知识技能传授,而是促进学生与已有经验、心智的融合,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文章通过具体案例阐述了如何实施深度学习。 一、了解学生,找准学习真实起点 1. 尊重学生的经验:教学应关注学生的...
深度学习能力框架包括掌握学科核心知识、认知领域(如批判性思维和复杂问题解决)、团队合作、人际交往、有效沟通、学会学习和个人领域(如积极的学习心智和可迁移性)。通过这样的学习模式,学生能够获得更为全面和...
"心智理论可能在大语言模型中自发出现" 心智理论(Theory of Mind,ToM)是指人类社会交往、交流、移情、自我意识和道德判断的核心能力,即将无法观察到的精神状态归咎于他人。这种能力对人类的成功至关重要,但是...
在“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中,教师通过电视剧《亮剑》中的输血视频创设情境,并贯穿教学过程,运用问题驱动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以红细胞凝集简易模型、模拟血型鉴定实验引领学生深度理解知识并进行深度探究,用模拟...
人工智能时代的必备心智素养:计算思维.pdf
品牌心智营销模型图
2023 中国人工智能系列白皮书-心智计算:构建脑与心智启发的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指通过机器或计算机来模拟人类智能所展现出来的智能行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心智计算...
小学阶段的探究更多基于年龄特点,中学则在中高年级更适合开展深度探究,因为学生的心智发展更成熟,能够承受一定的学习压力。 4. 教师角色: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习的组织者...
深度学习是指学生围绕学习主题,将知识与经验、心智相融合,主动构建的学习过程。综合实践活动是现代教育中的个性内容、体验内容和反思内容,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态化空间,学生是这个空间的主导者。深度学习...
例如,在《软件工程》课程中,通过项目导向的任务驱动,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仅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增强了主动探究和行动反思的情感投入,从而实现深度学习的情感层面的提升。 此外,深度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