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处:http://developer.android.com/training/articles/perf-tips.html#Myths
本文列出的优化技巧主要是一些微小的性能提升,可能不会给你的程序性能改善产生显著的效果。决定程序整体性能的仍然取决于程序的业务逻辑设计、代码的数据结构和算法,这超出了本文的范围。你需要将这些优化技巧应用到平时的编码过程中,积少成多,也会对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下面是写高效代码的两个基本原则:
1.不要写不需要的代码;
2.不要分配不必要的内存。
android应用程序优化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就是android硬件差异很大。不同的虚拟机、不同的SDK版本。app在不同的设备环境上运行速度和性能自然不同;在有无JIT的设备上也各不相同。因此,为了确保你的app性能在最大范围上的设备都比较高,你应该在最大化的优化你的代码逻辑和性能。
Avoid Creating Unnecessary Objects
创建对象总是有代价的。每个线程的分代GC给临时对象分配一个地址池以降低分配开销,但往往内存分配比不分配需要的代价大。如果你的app创建的对象越来越多,分配的内存也越来越多,就会强制一个周期性的垃圾回收,给用户体验增加小小的停顿间隙。Gingerbread(Android2.3)中提到的并发回收也许有用,但不必要的工作应当是被避免的。
那么,你应该避免产生并不需要的对象实例。下面是一些例子:
1.如果有一个返回String的方法,并且他的返回值常常附加在一个StringBuffer上,改变声明和实现,让函数直接在其后面附加,而非创建一个短暂存在的零时变量。
2. 当从输入的数据集合中读取数据时,考虑返回原始数据的子串,而非新建一个拷贝.这样你虽然创建一个新的对象,但是他们共享该数据的char数组。(结果是即使仅仅使用原始输入的一部分,你也需要保证它的整体一直存在于内存中。)
一个更彻底的方案是将多维数组切割成平行一维数组:
1.int的数组比Integer对象数组要好得多。推而广之,两个平行的int数组要比一个(int,int)型的对象数组高效。这对于其他任何基本数据类型的组合都通用
2.如果需要实现一个容器来存放元组(Foo,Bar),两个平行数组Foo[],Bar[]会优于一个(Foo,Bar)对象的数组。(例外情况是:当你设计API给其他代码调用时,应用好的API设计来换取小的速度提升。但在自己的内部代码中,尽量尝试高效的实现。
通常来讲,尽量避免创建短时零时对象.少的对象创建意味着低频的垃圾回收。而这对于用户体验产生直接的影响。
用静态代替虚拟
如果不需要访问某对象的字段,将方法设置为静态,调用会加速15%到20%。这也是一种好的做法,因为你可以从方法声明中看出调用该方法不需要更新此对象的状态。
Use Static Final For Constants
看看下面类首的声明:
static int intVal = 42;
static String strVal = "Hello, world!";
编译器会生成一个类初始化方法<clinit>,当该类初次被使用时执行,这个方法将42存入intVal中,并得到类文件字符串常量strVal的一个引用。当这些值在后面被引用时,他们通过字段查找进行访问。
我们改进实现,采用 final关键字:
static final int intVal = 42;
static final String strVal = "Hello, world!";
类不再需要<clinit>方法,因为常量通过静态字段初始化器进入dex文件中。引用intVal的代码,将直接调用整形值42;而访问strVal,也会采用相对开销较小的“字符串常量”(原文:“sring constant”)指令替代字段查找。
注:这种优化仅仅是针对基本数据类型和String类型常量的,而非任意的引用类型。但尽可能的将常量声明为static final是一种好的做法。
Avoid Internal Getters/Setters
在源生语言像C++中,通常做法是用Getters(i=getCount())代替直接字段访问(i=mCount)。这是C++中一个好的习惯,因为编译器会内联这些访问,并且如果需要约束或者调试这些域的访问,你可以在任何时间添加代码。
而在Android中,这不是一个好的做法。虚方法调用的代价比直接字段访问高昂许多。通常根据面向对象语言的实践,在公共接口中使用Getters和Setters是有道理的,但在类中一个字段经常被访问的话宜采用直接访问。
Use Enhanced For Loop Syntax
改进for循环(有时被称为“for-each”循环)能够用于实现了iterable接口的集合类及数组中。在集合类中,迭代器让接口调用hasNext()和next()方法。
在ArrayList中,手写的计数循环迭代要快3倍(无论有没有JIT),但其他集合类中,改进的for循环语法和迭代器具有相同的效率。
这里有一些迭代数组的实现:
static class Foo {
int mSplat;
}
Foo[] mArray = ...
public void zero() {
int sum = 0;
for (int i = 0; i < mArray.length; ++i) {
sum += mArray[i].mSplat;
}
}
public void one() {
int sum = 0;
Foo[] localArray = mArray;
int len = localArray.length;
for (int i = 0; i < len; ++i) {
sum += localArray[i].mSplat;
}
}
public void two() {
int sum = 0;
for (Foo a : mArray) {
sum += a.mSplat;
}
}
zero()是当中最慢的,因为对于这个遍历中的历次迭代,JIT并不能优化获取数组长度的开销。
One()稍快,将所有东西都放进局部变量中,避免了查找。但仅只有声明数组长度对性能改善有益。
Two()是在无JIT的设备上运行最快的,对于有JIT的设备则和one()不分上下。他采用了JDK1.5中的改进for循环语法。
结论:优先采用改进for循环,但在性能要求苛刻的ArrayList迭代中,考虑采用手写计数循环。
(参见 Effective Java item 46.)
Consider Package Instead of Private Access with Private Inner Classes
考虑下面的类定义:
public class Foo {
private class Inner {
void stuff() {
Foo.this.doStuff(Foo.this.mValue);
}
}
private int mValue;
public void run() {
Inner in = new Inner();
mValue = 27;
in.stuff();
}
private void doStuff(int value) {
System.out.println("Value is " + value);
}
}
需要注意的关键是:我们定义的一个私有内部类(Foo$Inner),直接访问外部类中的一个私有方法和私有变量。这是合法的,代码也会打印出预期的“Value is 27”。
但问题是,虚拟机认为从Foo$Inner中直接访问Foo的私有成员是非法的,因为他们是两个不同的类,尽管Java语言允许内部类访问外部类的私有成员,但是通过编译器生成几个综合方法来桥接这些间隙的:
内部类会在外部类中任何需要访问mValue字段或调用doStuff方法的地方调用这些静态方法。这意味着这些代码将直接存取成员变量表现为通过存取器方法访问。之前提到过存取器访问如何比直接访问慢,这例子说明,某些语言约会定导致不可见的性能问题。
如果你在高性能的Hotspot中使用这些代码,可以通过声明被内部类访问的字段和成员为包访问权限,而非私有。但这也意味着这些字段会被其他处于同一个包中的类访问,因此在公共API中不宜采用。
Avoid Using Floating-Point
通常的经验是,在Android设备中,浮点数会比整型慢两倍。
从速度方面说,在现代硬件上,float和double之间没有任何不同。更广泛的讲,double大2倍。在台式机上,由于不存在空间问题,double的优先级高于float。
但即使是整型,有的芯片拥有硬件乘法,却缺少除法。这种情况下,整型除法和求模运算是通过软件实现的,就像当你设计Hash表,或是做大量的算术那样。
Know and Use the Libraries
选择Library中的代码而非自己重写,除了通常的那些原因外,考虑到系统空闲时会用汇编代码调用来替代library方法,这可能比JIT中生成的等价的最好的Java代码还要好。典型的例子就是String.indexOf,Dalvik用内部内联来替代。同样的,System.arraycopy方法在有JIT的Nexus One上,自行编码的循环快9倍。
(参见 Effective Java item 47.)
那即是Java标准库和Android Framework中包含了大量高效且健壮的库函数,很多函数还采用了native实现,通常情况下比我们用Java实现同样功能的代码的效率要高很多。所以善于使用系统库函数可以节省开发时间,并且也不容易出错。
Use Native Methods Carefully
native方法并不是一定比Java高效。最起码,Java和native之间过渡的关联是有消耗的,而JIT并不能对此进行优化。当你分配本地资源时(native堆上的内存,文件说明符等),往往很难实时的回收这些资源。同时你也需要在各种结构中编译你的代码(而非依赖JIT)。
甚至可能需要针对相同的架构来编译出不同的版本:针对ARM处理器的GI编译的native代码,并不能充分利用Nexus One上的ARM,而针对Nexus One上ARM编译的本地代码不能在G1的ARM上运行。
当你想部署程序到存在native代码库的Android平台上时,本地代码才显得尤为有用,而并非为了Java应用程序的提速。(参见 Effective Java item 54.)
Performance Myths
在没有JIT的设备上,调用方法所传递的对象采用具体的类型而非接口类型会更高效(比如,传递HashMapmap比Map map调用一个方法的开销小,尽管两个map都是HashMap).但这并不是两倍慢的情形,事实上,他们只相差6%,而有JIT时这两种调用的效率不相上下。
在没有JIT的设备上,缓存后的字段访问比直接访问快大概20%。而在有JIT的情况下,字段访问的代价等同于局部访问,因此这里不值得优化,除非你觉得他会让你的代码更易读(对于final ,static,及static final 变量同样适用)
结语
最后:通常考虑的是:先确定存在问题,再进行优化。并且你知道当前系统的性能,否则无法衡量你进行尝试所得到的提升。
这份文档中的每个主张都有标准基准测试作为支持。你可以在code.google.com“dalvik”项目中找到基准测试的代码。
这个标准基准测试是建立在Caliper Java标准微基准测试框架之上的。标准微基准测试很难找到正确的路,所以Caliper帮你完成了其中的困难部分工作。并且当你会察觉到某些情况的测试结果并想象中的那样(虚拟机总是在优化你的代码的)。我们强烈推荐你用Caliper来运行你自己的标准微基准测试。
同时你也会发现Traceview对分析很有用,但必须了解,他目前是不不支持JIT的,这可能导致那些在JIT上可以胜出的代码运行超时。特别重要的,根据Taceview的数据作出更改后,请确保代码在没有Traceview时,确实跑的快了
相关推荐
谷歌官方发布视频
3. **Android Studio**:Android Studio是Google官方推荐的Android开发集成环境,它提供了代码编辑、调试、性能优化等多种功能。熟悉其快捷键、模板和插件可以提升开发效率。 4. **Android Architecture**:良好的...
- **性能优化技巧(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Tips)**:提供了一系列针对列表视图性能优化的方法和建议。 以上是对本书部分章节的简要概括。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开发者可以更好地掌握Android开发的关键技术和实践...
5. **《Android App Performance: Tips & Tricks》** 作者:Reto Meier 这本书专注于Android应用的性能优化,提供了许多实用的技巧和建议,帮助开发者创建高效、流畅的应用。 6. **《Head First Android ...
scratch少儿编程逻辑思维游戏源码-Pyorovania.zip
scratch少儿编程逻辑思维游戏源码-弹力猫.zip
scratch少儿编程逻辑思维游戏源码-地心引力.zip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金枪鱼群优化算法(TSO)和支持向量机(SVM)的混合算法模型——TSO-SVM,在多变量时间序列预测中的应用。文中详细解释了TSO-SVM的工作原理,即通过模拟金枪鱼群觅食行为来优化SVM的参数,从而提升预测性能。同时提供了具体的Matlab代码实现步骤,包括参数初始化、模型训练和预测。实验结果显示,TSO-SVM相较于传统SVM方法,显著提升了预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并展示了良好的泛化能力。 适合人群:对机器学习尤其是时间序列预测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和技术开发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需要进行多变量时间序列预测的研究项目;②希望利用自然启发式优化算法改善现有SVM模型效果的技术团队。 其他说明:推荐使用Libsvm工具箱配合Matlab 2018B及以上版本,仅限于Windows 64位操作系统。
内容概要:本文深入探讨了机器视觉技术,重点介绍了OpenCV和Qt在工业相机采集及图像处理中的应用。文中详细讲述了卡尺工具、找线、找圆、颜色检测、模板匹配及形状匹配等关键技术的具体实现方法,并特别强调了海康工业相机采集与基于形状的模板匹配界面的开发。此外,形状匹配算法已被封装成DLL,方便直接调用。通过实际案例和技术解析,帮助读者全面掌握机器视觉系统的构建。 适合人群:对机器视觉感兴趣的初学者、有一定编程基础的研发人员、从事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机器视觉技术及其应用场景的专业人士,旨在提升图像处理能力,优化工业自动化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提供理论知识,还附有示例代码,便于读者动手实践并加深理解。
scratch少儿编程逻辑思维游戏源码-Billy奇妙之旅.zip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模型开发(MBD)的BMS电池管理系统应用层软件模型。首先概述了BMS的核心任务,即确保电池的安全与高效运行,涉及充电、放电控制、实时监测和电池均衡管理。接着重点讨论了SUMlink电池管理系统策略模型,该模型通过收集和处理电池的数据(如电压、电流、温度),并运用多种算法(如SOC估算、SOH评估)来优化电池性能。文中还阐述了BMC CVS内部通讯协议DBC的作用,确保各模块间数据传输的准确性与效率。最后,介绍了AUTOSAR标准在BMS系统中的应用,特别是针对MPC5644A芯片的底层Build工程,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可靠性。此外,提到了INCA A2L标定文件的应用,用于配置和调整系统参数,以满足不同需求。 适合人群:从事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的技术人员,尤其是对MBD方法、通信协议和AUTOSAR标准感兴趣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BMS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技术细节的专业人士,旨在提高他们对该领域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 其他说明:通过对代码的具体分析,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BMS的工作流程及其各个组件间的协作关系。
少儿编程scratch项目源代码文件案例素材-深海困境.zip
少儿编程scratch项目源代码文件案例素材-去吧泡泡糖.zip
KEPServerEX6-6.17.269.0,最新版
scratch少儿编程逻辑思维游戏源码-第二个循环.zip
少儿编程scratch项目源代码文件案例素材-手里剑.zip
少儿编程scratch项目源代码文件案例素材-山地跳跃.zip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Informed RRT*算法及其在机器人路径规划领域的应用。文章首先解释了该算法相较于传统RRT*算法的优势,即通过将采样范围限制在由起点和终点构成的椭圆区域内来提高搜索效率。接着,文中提供了具体的代码实现,包括椭圆采样的核心公式、路径优化的rewire步骤以及动态调整邻居半径的方法。此外,还讨论了路径队列管理和椭圆区域随路径优化动态更新的重要性。通过这些技术手段,Informed RRT*能够在找到初始路径后显著加快优化速度。 适合人群:对机器人路径规划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工程师及学生。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高效路径规划的实际应用场景,如自动驾驶汽车、无人机飞行路径规划等。目标是在复杂环境中快速找到从起点到终点的最佳路径。 其他说明:建议读者在理解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提供的代码进行实验,以便更好地掌握算法的工作机制。同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测试算法性能,观察其自适应能力。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COMSOL有限元软件的变压器辐射传热数值分析方法。首先,解释了变压器内外辐射传热的基本机理,包括热量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的方式传递,重点在于辐射传热的作用及其数学描述。接着,逐步引导读者从零开始构建有限元仿真模型,涵盖模型参数确定、网格划分、材料属性定义、边界条件设置、传热方程设定、仿真运行及结果分析等多个步骤。最后,探讨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如不同因素(温度、材料属性、几何形状)对辐射传热的影响,以及该模型在电力电子设备和热管理系统的潜在应用。 适合人群:电气工程专业学生、初学者和技术爱好者,尤其是对有限元仿真和变压器辐射传热感兴趣的群体。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有限元仿真技能的人群,旨在帮助他们理解变压器辐射传热机制并能独立完成相关仿真项目。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理论知识,还附带了详细的视频教程和仿真模型,使学习过程更加直观易懂。
scratch少儿编程逻辑思维游戏源码-Scratch 奔跑.z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