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ulianwang2014
  • 浏览: 757239 次
文章分类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 bcworld: 排版成这样,一点看的欲望都没有了
    jfinal

互联网进化断代史第三纪—女娲纪

 
阅读更多

互联网进化断代史第三纪女娲纪

-------Internet 3.01997---?)
第四章
作者: 刘锋 原创
(转载引用请标明作者和出处)
在中国神话中,传说在盘古开辟天地之后,大地上并没有人类,是女娲抟捏黄土造了人。她干得又忙又累,竭尽全力干还是速度太慢。于是她就拿了绳子投入泥浆中,举起绳子一甩,泥浆洒落在地上,泥点就变成了一个个的人。
1997年博客的诞生标志了互联网造人工程的开始,我们把这个世纪命名为互联网的第三纪女娲纪,Internet 3.0,女娲纪是互联网当前所处的历史时期,她有两个阶段,第一是造人,第二阶段是确认人的身份即建立信用。我们正处在女娲纪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的过渡期间。
在女娲纪之前,互联网用户的个人角色分散在电子公告牌,新闻类,电子商务类,维基类网站的文章或帖子中。1997年博客的诞生标志了互联网虚拟世界中独立的人开始出现。之后博客将与威客,电子邮件系统,IM个人通讯软件,ctoc个人物品交易区逐步进行融合,当这个组合体完成三维化后,互联网虚拟人的进化才告一段落。这个进化过程将持续到互联网的第五纪。
我们曾经说过“互联网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互联人类的大脑“,但目前互联网不可能通过物理手段直接将线路和信号接驳到人的大脑里,互联网进化到这一阶段产生的一个解决办法是用大脑映射(brain Mapping )作为缓冲,即将人脑的功能映射到互联网中。大脑映射就是互联网虚拟人的另一个称呼。
事实上博客对应了人类大脑中的可共享的知识区。这只是开端,互联网虚拟人的下一步发展是全方位的模仿人类大脑的功能。它将融合可交易知识区,和个人问题区,这是威客的功能,然后融合个人信息隐私区,这是Email的功能,最后会融合个人通讯的功能即IM的功能,随着人这个角色在互联网中的确立,人的信用就成为必要,实名制的呼声将越来越大,facebook.commyspace.com等实名制网站的成功正反映了这一点。
只有信用体系建立,互联网的第四纪-春秋纪中的知识的价值化问题才能解决,从2006年在中国开始兴起的威客之所以发展缓慢,正是因为我们超前了互联网的一个世纪,即在中国,女娲纪还没有成熟,就直接进入了互联网的第四纪-春秋纪,我们虽然在互联网领域第一次走在世界的前面,但碰到的困难和障碍需要我们自己去解决,第一次没有明确和成熟的美国成功案例供我们参考。这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完全有可能在世界还没有意识到互联网的知识价值化问题前建立下一个世纪的规范。
互联网进化断代史第二纪-盘古纪
---Internet 2.0(1983---?)
第三章
作者: 刘锋 原创
(转载引用请标明作者和出处)
在中国的古代神话中,当宇宙还处在混沌中时。慢慢诞生了一个叫做盘古的巨人,他从酣睡中醒来,发现周围一团黑暗,于是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混沌辟开。但盘古也累死了。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我们把1983年开始的电子公告牌分离的时期称为互联网的第二纪-盘古纪,Internet 2.0,电子公告牌作为目前众多互联网创新应用的母体,其担当了互联网盘古的角色,互联网第二纪盘古纪的最大特点就是电子公告牌的功能分离现象。这一现象导致了互联网从混沌开始走向繁荣。
1983Capital PC User GroupCPCUG)通过努力,完成了个人计算机的第1BBS系统——RBBS-PC,后来RBBS-PC赢得了BBS鼻祖的美称。从那以后,产生于互联网混沌期的电子公告牌开始逐渐发生分裂现象,其功能一个个的分离出去,形成互联网众多创新应用。这些创新应用包括新闻类网站,电子商务类网站。博客类网站。智力互动问答类(威客类网站),热点点评(DIGG类网站),维基WIKI类网站,SNS类网站.换客类网站.搜索引擎网站。因该着重指出电子公告牌在功能分离后并未向盘古一样死去。而是继续繁荣。
互联网进化断代史创世纪---混沌纪
-------Internet 1.0 (1969年-1983年)
第二章
作者: 刘锋 原创
(转载引用请标明作者和出处)
混沌是中国古代神话想象中天地未开辟以前宇宙模糊一团的状态。道教称为“元气状态”《淮南子"诠言》:“洞同天地,浑沌为朴。未造而为物,谓之太一”。王充论衡"谈天》:“说《》者曰:‘元气未分,浑沌为一。’”我们将1969年-1983年这段时间划分为互联网的第一纪-混沌纪,Internet 1.0,这一世纪的重要特征是互联网整体发展还很原始,但其中一些原始互联网技术为未来的互联网发展埋下了伏笔。
1969年互联网诞生后的若干年里,它的虚拟空间里仿佛是一个孕育当中尚未成熟的宇宙,漂浮着若干个简单而又核心的功能,他们分别是电子邮件,FTP,电子公告牌,网络游戏。他们的发展历史分别如下: 1969年,当时瑞克·布罗米为PLATO系统编写了一款名为《太空大战》(SpaceWar)的游戏,它可支持两人远程连线,这是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游戏。1971 BBN的Ray Tomlinson发明了通过分布式网络发送消息的email程序。1972年ARPANET的主机开始使用互联网重要的网络服务ftp。1983年Capital PC User Group(CPCUG)通过努力,完成了个人计算机的第1版BBS系统——RBBS-PC,后来RBBS-PC赢得了BBS鼻祖的美称。
互联网进化断代史第零纪--奇点纪
-----Internet 0.0 (1753-1969)
第一章
作者: 刘锋 原创
(转载引用请标明作者和出处)
前言:本文是《互联网进化断代史-Int N.0时代〉一文的第一章,全文纲目请察看《互联网进化断代史-Int N.0时代〉的"序言"
“大爆炸宇宙论”认为:宇宙起源于一个致密炽热奇点,这个奇点体积无穷小,质量无穷大,150亿年前奇点发生了大爆炸,膨胀形成现在的宇宙。在奇点之前,整个宇宙的时间是静止的。
公认的互联网诞生于1969年,在1969年之前,互联网的技术准备一直没有停止,人类至少已经为互联网的诞生工作了216年的时间。这段时间我们就称为互联网的第零纪--奇点记,Internet 0.0。这一世纪的最重要特点就是孕育互联网诞生的各种条件,包括技术准备和理论准备。
1753年2月17日,几乎是在工业革命开始的同时,署名为C"M的作者在“苏格兰人”杂志上发表了一封著名的书信。在信中,他详细地叙述了“电流通信机”的结构以及发报、收报的方法。1837年6月英国人库克获得了电报机专利。这一发明在人类的远程通讯历史上走出了第一步。1876年,Alexander Graham Bell发明了电话,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这使人类大脑的延伸得到质的飞跃。20世纪50年代产生了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方式。——数据通信.
近210年的技术发展使人类大脑的联网成为可能。这一可能的实现就是1969互联网的诞生。1969年,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所组建的计算机网络ARPANE最先实现。最初联网的共有四台计算机,此后整个互联网就从这四台计算机开始膨胀到现在的几百万台服务器和种类繁多的互联网应用。我们把1969年的这四台计算机看作互联网时代的奇点,整个互联网空间就是从这个奇点开始爆发的。在互联网世界的奇点爆炸之前的216年间(1753年到1969年)就是互联网的第零纪-奇点纪。
互联网进化断代史-Int N.0时代
序言
作者: 刘锋 原创
(转载引用请标明作者和出处
我们曾经批判web2.0没有明确的定义,具有很强误导性。因为不能界定web2.0和web1.0的区别,由此延伸出的web3.0,web4.0也就成为空中楼阁。既然我们指出webN.0划分方法的谬误,那如何对互联网发展阶段进行确定,就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我们在《世界上第一个互联网进化示意图》中明确指出,互联网的发展并不是无序和混乱的,互联网的起源和进化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实现人类大脑的充分联网,这一目标产生了强大的拉动力,不断引导互联网向前发展和进化。互联网在进化的不同阶段,其发展的特点会有所不同,而这些特点就成为我们划分互联网进化断代史的根本依据。
互联网进化断代史纲目(以后八章将展开阐述):
1.Internet 0.0,互联网第零纪---奇点纪(1753年到1969年)
特点:互联网诞生前的技术准备期,如电报和摩尔斯码的发明,电话网的开通,计算机的出现,数据交换技术的产生等等。
2. Internet 1.0 互联网第一纪---混沌纪(1969年-1983年)
特点:互联网诞生,一些最基础的原始应用开始萌芽,主要包括电子邮件,Ftp,网络游戏,BBS等互联网原始应用,这些技术的诞生为互联网的此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3.Internet 2.0互联网第二纪—盘古纪(1983年---?)
特点:互联网的原始元素之一BBS 发生功能分离的现象,分裂出新闻类,电子商务类,博客类,威客类,维基类,SNS类,DIGG类,换客类,搜索引擎类等至少九个方向的网站。
4.Internet 3.0互联网第三纪—女娲纪(1997年---?)
特点:互联网造人工程的开始。博客是互联网中人形成的第一步,此后博客将与威客,电子邮件系统,IM逐步融合形成互联网中真正的人。当人出现后,互联网人信用的确立也将是这个世纪的另一大特点。
5.Internet 4.0互联网的第四纪-春秋纪(威客纪)(2005年---?)
特点:互联网度过完全免费共享的时代,知识,智慧开始体现价值,互联网尊重知识的时代开始到来,为了延长人类大脑与互联网接驳时间,无线互联网将超越固定互联网。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移动设备进入互联网。
6Internet5.0互联网的第五纪-战国纪 2012---?)
特点:互联网全面进入三维时代,操作系统,互联网应用与网络游戏融合并三维化,互联网出现众多互联网虚拟王国,为了争夺用户甚至不择手段。野心家和极端宗教分子的介入导致现实世界政府开始关注互联网虚拟三维王国的混乱。
7Internet 6.0互联网的第六纪- 秦纪(统一记) 2017---?)
特点,互联网战国记的混乱导致现实世界政府开始全面介入互联网的管理,政府将建立一个统一和谐的的互联网虚拟三维世界,商业化从互联网虚拟世界的构建上消退,转而进入互联网虚拟世界中进行商业活动,
8Internet 7.0 互联网的第七纪-梦幻纪 2050--?)
特点,经过互联网近一百年的进化,庞大的全球互联网将形成一个类似于人类大脑结构的统一体,它将拥有互联网虚拟大脑神经元,互联网虚拟运动神经系统,互联网虚拟视觉神经系统,互联网虚拟听觉神经系统,互联网虚拟感觉神经系统,互联网虚拟记忆系统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巴丹吉林沙漠第四纪地质研究进展、问题与讨论

    地层断代法通过分析沙漠下伏地层的年代来推断沙漠的形成时期,但由于地层的出露和剥蚀情况复杂,因此研究结果差异很大,有认为是全新世(Q4)、晚更新世(Q3)、中更新世(Q2)、早更新世(Q1),甚至第三纪(Tr)的...

    必学4第三单元第12课苏武传导学案.doc

    - 班固,东汉史学家,著有《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4. **《汉书》特点**: - 体例模仿《史记》,但略有改变,包含纪、表、志、传四个部分。 - 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基于儒家伦理道德。 5. **文章...

    七年级语文知识点整理【新课标人教版】精选.doc

    《汉书》是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班固所著,记载了汉代历史。 除了历史,古代诗词中对女性的描绘也极为丰富,以各种代称象征妇女的美丽和风姿。如“红袖”代表美女的红色衣袖,“红裙”代指穿裙的女子,“红粉”和...

    古代金银器的断代.doc

    古代金银器的断代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工作,它涉及到历史、艺术、冶金等多个领域的知识。金银器的年代鉴定主要依赖于器物的形制、工艺、纹饰以及铭文等特征。以下是对古代金银器断代及其相关知识点的详细解释: 1. ...

    最新专升本必备文学常识.doc

    《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西汉的历史;《后汉书》为东汉的历史记录;《三国志》则是中国三国时期的断代史。 【《春秋》三传】 《春秋》的三传分别是《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分别由...

    1410-全国-中国古代文学史(一).docx

    《汉书》是继《史记》后的第一部断代史;《九歌》是楚辞中的名篇,属于诗歌形式。 3. 诗人与作品:提到了诸如女娲、盘古等神话人物,以及《伐檀》、《采薇》、《公刘》、《七月》等《诗经》篇章,还有《春秋》、...

    ”前三史“所收汉代民谣研究.zip

    《史记》是司马迁编撰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中不仅记载了帝王将相的事迹,还包含了大量民间故事和歌谣。这些民谣反映了汉初的社会状况,如对秦朝暴政的控诉,对刘邦起义的颂扬,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例如,...

    中国电影史PPT学习教案.pptx

    1. **电影史研究的基本框架**:电影史研究包括电影通史、国别史和断代史,追求历史真实,重视原始资料的收集。电影史在探讨人物和作品时需结合其时代背景。 2. **中国电影史的历史分期**:按照社会历史分期,中国...

    工业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趋势和机遇.pdf

    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关键点之一,是发展断代问题。这一问题是指在进行工业互联网转型升级过程中,企业如何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发展路径。中小企业在工业互联网升级过程中,往往面临资金、技术及人才匮乏的挑战。文章强调,...

    第三章第三节郑樵《通志》和马端临《文献通考》.ppt

    他批评班固等人的断代史方法,认为这割裂了历史的连续性。郑樵崇尚实学,反对空谈义理,提倡通过实践和考证来获取知识,批评当时过于追求辞章之美而忽视实质内容的学风。 另一方面,《文献通考》是马端临的作品,...

    2021届江西师大附属高中高三下学期语文5月三模试题.docx

    3. 分类史角度:从目录学分类、刊刻方式、书籍用途等不同方面进行研究,以全面了解书籍在不同文化层次中的作用。 4. 区域史角度:研究如藏书史、刻书史等领域,了解特定区域书籍发展的特点和影响。 在书籍史研究中...

    中国广告史叙史范式研究

    针对目前研究现状,从广告史宏观理论构建、断代史理论构建、媒介技术理论构建、符号理论构建四个角度归纳和总结广告史的研究对象和范畴,明确广告史研究方法和概念体系,确立明晰的广告史研究范式,从而对后世广告发展起...

    初中语文语文常识古代汉语知识大全

    《汉书》则是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班固所著,涵盖了汉代历史。 最后,成语是中文的精髓,如“博古通今”形容学识渊博,“不寒而栗”表示极度恐惧,“不毛之地”指荒芜之地,“陈词滥调”形容语言乏味,“垂涎三尺”...

    教师考编语文学科必考文学常识参考.pdf

    其中,殿试的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三、古代主要节日 古代中国有多个重要节日,例如元日(正月初一)、人日(正月初七)、上元(正月十五)、社日(春分前后)、寒食(清明前两...

    大学语文期末复习课件.docx

    18. 《左传》的作者被认为是左丘明,而《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则是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19. 赋是汉代的一种混合诗歌与散文的文体,介于二者之间,韵散兼行。 20. “小品文”指形式自由、篇幅...

    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论文.doc

    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论文.doc

    导游考试题集附答案.doc

    5. 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汉书》是我国第一部以特定历史时期为限的断代史,由班固撰写。 6. 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是司马光编纂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7. 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

    殷墟甲骨“先用字体分类再进行断代”说评议.pdf

    【甲骨文分期断代方法】李学勤提出的"先用字体分类再进行断代"是一种对殷墟甲骨文的研究方法,它主张在对甲骨进行年代判定之前,先根据其字体特征进行分类。这种方法试图运用考古学中的类型学理论,通过分析字体的...

    很全的文学常识~怕找不到了终稿.pdf

    13. **第一部断代史**:《汉书》,东汉班固所著,详细记录了西汉的历史。 14. **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孙武所著,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瑰宝。 此外,文学史上还有许多著名的组合,如“大李杜”指李白和杜甫...

    互联网时代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创新发展路径探析.pdf

    互联网时代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部分首先探讨了互联网时代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接着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1. 互联网时代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1.1 ...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