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新任CEO选择了印度裔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 而非另一个重量级华裔陆奇 ,这在美国华裔群体里成为热点,大家都在分析“为什么印裔的成就高于华裔”?这让我想起多年前我的一个小调查。
“你如何看待华人工程师?”2010年夏当我们在高速上飞驰,我把问题抛向克里。克里是我邻居,思科职员,来自印度。“嗯,”他想了一下,回答我说:“他们都非常聪明,但很少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xw:确实如此,大部分都不会去争取,总是希望别人能主动给予。)
“你觉得是什么原因?”“不是很清楚,”克里皱起眉,“我感觉和民族文化有关,也许是害怕说错话?”(xw:孔融让梨嘛,一直这么教育,但没有分情况,什么都得让,就变成什么都得忍。实际上应该分清楚什么时候该让什么时候不该让)
我正在进行一项问卷式调查。很多人知道,有三类族群构成硅谷主要人才资产,他们是白人、华人和印度人。在硅谷过去50多年经济发展中,这是一个鲜明的“三角矩阵”,他们共同推进硅谷繁荣,却也是这里职场腥风血雨大战的主角。
而我的疑问是:为何“白人>印度人>华人”这样一个职场级别体系能数十年岿然不倒。换言之,每个族群特点是如何支撑这样的职场架构,又如何影响了这三股生力军的职场变迁。
过去一些不完全统计支持了我的设问。对于创业意愿这个问题,约有60%的印度人回答“愿意”,白人比例更高,而宁可选择高级打工身份的内地华人占了70%。这可以说明,华人冒险精神不如另外二者。(xw: 小富即安符合中国的中庸思想,即使在国内大部分人都会这样,另外一个是学校和家庭教育问题,基本是求稳;感觉现在已经改善很多,身边有不少创业的人)
再看看工作岗位情况:执行官角色,内地华人约占10%,印度人则在40%左右;次一级经理,内地华人约占13%,印度人约占26%;而非管理层技术类人员,内地华人约占67%,印度人则为29%。(xw:应该是都想做管理,当官的思想还是比较根深蒂固。下面一段是造成这种结果的一个原因,另外一个是不会建立利益同盟)
另外创业初始资本来源上,约有75%的内地华人主要依赖家族成员、血亲关系以及同学;印度人渠道则更为宽泛,同时体现在同事、朋友、风险投资机构和银行等。这显示,印度人社交能力普遍强于内地华人。(xw:这个确实是挺搞笑的,都说中国人集体意思强,从小也这么教育,但我看到的反而团结的家庭并不多,互相独立,凭自己本身吃饭,觉得这样很有面子;朋友同事之间也是,看起来关系都挺好,但却是没有相互的帮助,有事情的时候都是自保。)
我如此关注中印差异,是因为在硅谷这两个群体同是外来移民,都属“先天失血”。而世纪之交的“千年虫事件”固然是印度科技业崛起的重要机遇,但调查结果显示:语言差距仍是造成上述局面的主因。(xw: 应该是文化的差异)
在沦为英国殖民地前,印度从未统一各区方言。沦为殖民地后,印度本国那些操着不同方言的人相互之间说英语,就像中国各地区人民说普通话一样,这从小训练了他们的英文驾驭能力。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他们的英语华人可能听不懂,但白人听得懂。(xw:其实这个确实挺逗的,一个广东人说普通话,一个说普通话的老外估计很难听明白,但觉得这个并不是他们正在的优势,根本的优势是下面这段)
此外,印度人也显示出与中国人不一样的的职场群体特征,即在外人面前非常团结。举个例子如提拔自己人,印度人会相互“吹捧”,有时甚至会为抢占某个重要部门而专门培养一位内部明星,所有功劳都归他,而当其被提拔后,接下来就是唯“亲”是用。另外如果公司内有印度人发布产品改进或有重大进步,同胞必会发帖祝贺。(xw:这个才是王道,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
在维护同胞利益上,这里有一个案例很能说明问题:一家公司里,某位中东雇员发现印度女员工Z一个严重的程序错误,印度员工A知悉后立即叫来印度员工B,接着,A假装与中东雇员讨论,B则用iPhone向其他印度同胞发消息,后者立即改动代码,掩盖了Z的错误。最终,几个负责人都不知道此事,Z于是被保住了。(xw:什么叫做利益共同体?这是最好的说明。如果是几个中国人之间也这么做,那么他们之间必然有很深的感情基础,否则唯恐避而不及)
此外受西方文化影响,印度人普遍更能“自我吹捧”,50%好的东西会说成90%好。当然,我绝非是在讽刺印度人——相反,我非常欣赏他们,也意识到在不同文化的残酷竞争下,这种自我认识和反省的重要性。
比较之下,华人通常技术能力很强,却失之木讷、缺乏交流、更不轻易表达主见,甚至90%好的东西也会因过分谦虚最后成了50%好。他们通常野心廖廖,缺乏主动性,除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外,很少关心其它事,午餐时故意避开与老板同桌。
而当自己人发布产品改进或取得重大进步时,也很少了解和祝贺,甚至可能有点儿嫉妒。在印度人大显身手的“招人关”上,华人一般平等对待所有族群,甚至不排除有时会排斥同胞。(xw:这个确实有,而且有时候还比较严重,嘿嘿)
当然,近几年情况也在发生变化。比如我就非常欣赏几位就职于Facebook的华人朋友在美国的“圈地运动”,他们将越来越多中国优秀人才介绍到那里,当年李开复离职后谷歌中国人才流向硅谷,Facebook正是主阵之一。(xw:点赞,这就是中国人,知错就该善莫大焉)
感概:
相对而言,在面对竞争的时候,我们确实不太会怎么样面对,也许是从小到大都是在考试中决定命运的,所以养成了靠自己凭本事吃饭的习惯,社会的舆论也这么指引,像什么学霸,像什么一个人辛劳几十年如一日。但在社会中,面对竞争时有很多的办法,团结绝对是必杀技,例如温州人,潮汕人他们绝对是榜样。团结是为了一致,为了变得强大,为了保护自己,所以需要的仅仅是:认同,互助,信誉,利益。不需要所谓的深感情,完全的直白的钱权的交易。
相关推荐
而西方的批评激发了华裔作家的创作热忱,为华裔文学的繁荣注入了新活力。近年来兴起并颇具世界影响力的"文化表征理论"受到了文学和文化研究者关注,为全球文学和文化研究提供了一种崭新视角。在系统、深入研究该理论的...
愤怒小鸟的中国攻略:开卖月饼派遣华裔管家.docx
美国华裔文学由于其边缘性和跨文化性而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作品中对中国文化的重新表述使得华裔作家担当起文化译者的职责。文化翻译的过程不仅迅速构建起他们的文化身份,也是华裔作家对翻译伦理的选择过程。分析美国...
从荷兰殖民时代到苏哈托时代结束,华裔印尼人经历了一系列制度种族主义,以及种族偏见和歧视,但一些学者将苏哈托的新秩序时期描绘为大多数华裔印尼人必须面对的最艰难的处境。当时处理。 如果在苏哈托(Suharto)...
【标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海外华裔新生代的影响 【描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海外华裔新生代文化基因的核心,它不仅塑造了他们的文化身份,也影响着他们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的适应与融合。 【标签】:中华文化,...
【文章标题】揭示了美国名校录取过程中的一个敏感问题,即华裔和其他亚裔学生在申请顶级大学时可能遭遇的不公平待遇。这个问题涉及到美国教育体系的多元化和公平性原则,以及族裔背景如何影响学生的录取机会。 ...
《华裔更新器-地图编辑器源代码》是一款专为石器时代游戏设计的工具,其核心在于提供地图编辑和更新功能。通过分析这个压缩包内的文件,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地图编辑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实现地图数据的读取与编辑。 ...
因此,他们对中国了解和认知不可避免地蒙上了一层神秘朦胧的面纱,但他们为什么还要执意充当中国文化的翻译者和诠释者呢?他们的“文化翻译”杂合文本背后隐藏的象征性权力:话语权的争夺、“解殖民”做出的努力和混合...
这个标题描述了一个26岁的华裔青年郑力行在加拿大的创业故事,他在半年内成功运营了一家名为tastygo的团购网站,吸引了10万名会员。这反映出电子商务中的团购模式在加拿大华人社区的成功应用。 【描述分析】: 描述...
这篇文档讲述了90后华裔企业家Brian Wong的励志故事,他如何从被解雇到创建自己的公司Kiip,成为一位成功的创业者。Brian Wong出生于加拿大,祖籍香港,他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展现出了商业才华。他在14岁高中毕业,18岁...
1. Vue.js是什么? 1). 一位华裔前Google工程师(尤雨溪)开发的前端js库 2). 作用: 动态构建用户界面 3). 特点: * 遵循MVVM模式 * 编码简洁, 体积小, 运行效率高, 移动/PC端开发 * 它本身只关注UI, 可以轻松引入vue...
7. 教育领导力:虽然标题提到的是“第一位华裔校长的诞生”,但文档内容并未直接涉及这个主题,可能是文档的其余部分包含相关信息,比如华人在教育领域的成就、挑战和对教育的贡献等。 8. 文件组织:标题与内容的不...
华裔女孩Jacqueline - Love Story.mp3
1. 钱永健:钱永健是一位美国华裔科学家,以其在化学和生物领域的杰出贡献而闻名,特别是在发现和发展绿色荧光蛋白(GFP)方面的工作。他是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之一,与日裔美国科学家下村修和马丁·查尔菲...
作者引用了一本争议性的新书,书中提出了三个关键因素——优越情结、不安全感和自控力,来解释某些群体(如美国犹太裔、摩门教徒和华裔)为何能取得显著的成功。这三个因素需要平衡,如果过分偏重某一方面,可能会...
这篇文档实际上是对一场关于美国幼儿园教育与华裔家庭观的讲座的观后感,并非直接涉及技术类知识。然而,我们可以从中提取出一些与教育理念和技术应用相关的内容,特别是关于儿童早期教育和家长角色的观点。 首先,...
人工智能生态:新一代AI生态; 人工智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2006年,杰弗里·辛顿出版了《Learning Multiple Layers of Representation》,奠定了人工 智能深度学习的核心技术,获得了2018年图灵奖,被称为深度...
1. **活动名称**:第二届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知识竞赛,旨在加深马来西亚华裔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理解,激发他们学习中华文化的热情。 2. **组织机构**:由中国海外交流协会文教部主办,马来西亚留华同学会承办。...
《我是一名华裔美国士兵》是一部描绘华裔美国士兵在战争中经历与思考的作品,它在读者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共鸣。这篇文学讨论主要围绕书中的主题和作者 usdark 的文字魅力展开,揭示了作品背后关于人性、战争、生活...
美国幼儿园的华裔孩子和家庭观后感范文.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