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最近在ITeye上看见一些朋友正在激烈讨论关于Java7.x的一些语法结构,所以笔者有些手痒,特此探寻了7.x(此篇博文笔者使用的是目前最新版本的JDK-7u15)的一些新特性分享给大家。虽然目前很多开发人员至今还在沿用Java4.x(笔者项目至今沿用4.x),但这并不是成为不前进的借口。想了解Java的发展,想探寻Java的未来,那么你务必需要时刻保持一颗永不落后的心。
当然笔者此篇博文并不代表官方观点,如果有朋友觉得笔者的话语是缪论,希望指正提出,笔者会在第一时间纠正博文内容。在此笔者先谢过各位利用宝贵的时间阅读此篇博文,最后笔者祝愿各位新年大吉,工作顺利。再次啰嗦一点,SSJ的系列博文,笔者将会在本周更新,希望大家体谅。
目录
一、自动资源管理;
二、“<>”类型推断运算符;
三、字面值下划线支持;
四、switch字面值支持;
五、声明二进制字面值;
六、catch表达式调整;
七、文件系统改变;
八、探讨Java I/O模型;
九、Swing Framework(JSR 296规范)支持;
十、JVM内核升级之Class Loader架构调整;
十一、JVM内核升级之Garbage Collector调整(时间仓促,后期讲解);
一、自动资源管理
早在7.x版本之前,某些可回收资源比如:I/O链接、DB连接、TCP/UDP连接。开发人员都需要在使用后对其进行手动关闭,如果不关闭或者忘记关闭这些资源,就会长期霸占JVM内部的资源,极大程度上影响了JVM的资源分配。就像内存管理一样,开发人员梦寐以求的就是希望有一天再也无需关注繁琐的资源管理(资源创建、资源就绪、资源回收)。值得庆幸的是7.x为我们带来了一次彻头彻尾改变,我们将再也不必以手动管理我们的资源。
早在Java5.x的时候,Java API为开发人员提供了一个Closeable接口。该接口中包含一个close()方法,允许所有可回收资源的类型对其进行重写实现。7.x版本中几乎所有的资源类型都实现了Closeable接口,并重写了close()方法。也就是说所有可回收的系统资源,我们将再不必每次使用完后调用close()方法进行资源回收,这一切全部交接给自动资源管理器去做即可。
例如Reader资源类型继承Closeable接口实现资源自动管理:
- public abstract class Reader implements Readable, Closeable
当然如果你需要在程序中使用自动资源管理,还需要使用API提供的新语法支持,这类语法包含在try语句块内部。看到这里你可能不禁感叹,try也能支持表达式了,是的7.x确实允许try使用表达式的语法方式实现自动资源管理,但仅限于资源类型。
使用try表达式实现自动资源管理:
- try(BufferedReader reader = new BufferedReader(new FileReader("路径"));)
- {
-
- }
- catch(Exception e)
- {
- e.printStackTrace();
- }
二、“<>”类型推断运算符
Java5.x新增了许多新的功能,在这些新引入的功能中,泛型最为重要。泛型是一种新的语法元素,泛型的出现导致整个Java API都发生了变化(比如:Java集合框架就使用了泛型语法)。
在泛型没有出现之前,我们都是将Object类作为通用的任意数据类型使用。因为在Java语言中,Object类是所有类的超类。但是使用Object类作为任意数据类型并不是安全的,因为在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将Object类型向下转换,在这些转换过程中偶尔也可能出现不匹配的类型转换错误。泛型的出现则很好的解决了Object类型所存在的安全性问题,且泛型还扩展了代码的重用性。
泛型的核心概念就是参数化类型,所谓参数化类型指的就是开发人员可以在外部指定的数据类型来创建泛型类、泛型接口和泛型方法。
使用泛型类型示例:
- 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String>();
通过上述程序示例我们可以看出,笔者定义了一个泛型类型为String的List集合。这样一来List集合的泛型参数将会被定义为String类型。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使用里氏替换原则或者实例化泛型类型时,其实现可以简化泛型类型声明吗?答案是肯定的,在Java7.x中,允许使用运算符“<>”来做类型推断。也就是说你只需要在声明时标注泛型类型,实现时无需重复标注。
使用“<>”类型推断运算符简化泛型语法:
- 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
三、字面值下划线支持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同笔者一样的烦恼,早在Java7.x版本之前,咱们在定义int或者long类型等变量的字面值时,往往会因为其定义的值过长,从而严重影响后续的可读性。如果你也是这么觉得,那么你可以考虑使用Java7.x为字面值操作提供的可读性优化。那便是允许你直接的字面值中使用符号“_”进行切分,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升可读性,还能够清晰的分辨出字面值的长度。当然程序运行时自然会将“_”符号进行提取再做运算。
使用“_”符号进行字面值可读性优化:
四、switch字面值支持
Java一共为开发人员提供了2种多路分支语句,一种是大家常用的if-else,另一种则是switch语句。早在Java7.x版本之前,switch语句表达式值只能定义byte、short、int和char等4种类型,且该语句表达式值只能匹配一个,故不能重复。但是Java7.x的到来允许switch定义另一种全新的表达式值,那就是String类型。
使用String类型作为Switch表达式值:
- switch("a")
- {
- case "a":
- System.out.println("a");
- break;
- case "b":
- System.out.println("b");
- }
五、声明二进制字面值
Java与C语言、C++语言直接相关。Java语言继承了C语言的语法结构,而OMT(Object Modeling Technique,对象模型)则是直接从C++语言改编而来的。所以早在Java7.x版本之前,开发人员只能够定义十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等字面值。但是现在你完全可以使用“0b”字符为前缀定义二进制字面值。
定义二进制字面值:
当然这里笔者需要提示你的是,虽然咱们可以直接在程序中定义二进制字面值。但是在程序运算时,仍然会将其转换成十进制展开运算和输出。
六、catch表达式调整
谈到catch语句的时候,不得不提到try语句,因为它们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关联的关系。在Java程序中捕获一个异常采用的是try和catch语句,try语句里面所包含的代码块都是需要进行异常监测的,而catch语句里面所包含的代码块,则是告诉程序当异常发生的时候所需要执行的异常处理。
谈到捕获异常,在Java7.x之前有2种方式。第一种是采用定义多个catch代码块,另外一种则是直接使用Exception(可恢复性异常超类)进行捕获。但是现在,如果你觉得不想笼统的将所有异常定义为Exception进行捕获,或者纠结于反复定义catch代码块,那么你完全可以采用Java7.x的catch表达式调整。Java7.x允许你在catch表达式内部使用“|”运算符匹配多个异常类型,当触发异常时,异常类型将自动进行类型匹配操作。
使用“|”运算符定义catch表达式:
- try
- {
-
- }
- catch (SQLException | Exception e)
- {
- e.printStackTrace();
- }
七、文件系统改变
既然本章节咱们已经谈到了Java的文件系统(FileSystem),那么必然同样也会关联到I/O技术。其实所谓I/O(Input/Output)指的就是数据输入/输出的过程,我们称之为流(数据通信通道)这个概念。比如当Java应用程序需要读取目标数据源的数据时,则开启输入流。需要写入时,则开启输出流。数据源允许是本地磁盘、内存或者是网络中的数据。
向目标数据源读取数据:
向目标数据源写入数据:
Java的文件系统主要由java.io及java.nio两个包内的组件构成。早在Java7.x之前,文件的操作一向都比较棘手。当然笔者这里提出的棘手,更多的是指向Java API对文件的管理的不便。比如咱们需要编写一个程序,这个程序的功能仅仅只是拷贝文件后进行粘贴。但就是连这样简单的程序逻辑实现,开发人员动则都需要编写几十行有效代码。
使用Java File API操作文件核心示例:
-
- BufferedInputStream reader = new BufferedInputStream(
- new FileInputStream(COPYFILEPATH));
- byte[] content = new byte[reader.available()];
- reader.read(content);
-
-
- BufferedOutputStream write = new BufferedOutputStream(
- new FileOutputStream(PASTEFILEPATH));
- write.write(content);
通过上述程序示例我们可以看出,仅仅只是编写一个简单的文件复制粘贴逻辑,我们的代码量都大得惊人。如果你也认同上述程序的繁琐,那么你完全有必要体验下Java7.x对文件系统的一次全新改变。
Java7.x推出了全新的NIO.2 API以此改变针对文件管理的不便,使得在java.nio.file包下使用Path、Paths、Files、WatchService、FileSystem等常用类型可以很好的简化开发人员对文件管理的编码工作。
咱们就先从Path接口开始进行讲解吧。Path接口的某些功能其实可以和java.io包下的File类型等价,当然这些功能仅限于只读操作。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开发人员可以联用Path接口和Paths类型,从而获取文件的一系列上下文信息。
Path接口常用方法如下:
方法名称 |
方法返回类型 |
方法描述 |
getNameCount() |
int |
获取当前文件节点数 |
getFileName() |
java.nio.file.Path |
获取当前文件名称 |
getRoot() |
java.nio.file.Path |
获取当前文件根目录 |
getParent() |
java.nio.file.Path |
获取当前文件上级关联目录 |
联用Path接口和Paths类型获取文件信息:
- @Test
- public void testFile() {
- Path path = Paths.get("路径:/文件");
- System.out.println("文件节点数:" + path.getNameCount());
- System.out.println("文件名称:" + path.getFileName());
- System.out.println("文件根目录:" + path.getRoot());
- System.out.println("文件上级关联目录:" + path.getParent());
- }
通过上述程序示例我们可以看出,联用Path接口和Paths类型可以很方便的访问到目标文件的上下文信息。当然这些操作全都是只读的,如果开发人员想对文件进行其它非只读操作,比如文件的创建、修改、删除等操作,则可以使用Files类型进行操作。
Files类型常用方法如下:
方法名称 |
方法返回类型 |
方法描述 |
createFile() |
java.nio.file.Path |
在指定的目标目录创建新文件 |
delete() |
void |
删除指定目标路径的文件或文件夹 |
copy() |
java.nio.file.Path |
将指定目标路径的文件拷贝到另一个文件中 |
move() |
java.nio.file.Path |
将指定目标路径的文件转移到其他路径下,并删除源文件 |
使用Files类型复制、粘贴文件示例:
- Files.copy(Paths.get("路径:/源文件"), Paths.get("路径:/新文件"));
通过上述程序示例我们可以看出,使用Files类型来管理文件,相对于传统的I/O方式来说更加方便和简单。因为具体的操作实现将全部移交给NIO.2 API,开发人员则无需关注。
Java7.x还为开发人员提供了一套全新的文件系统功能,那就是文件监测。在此或许有很多朋友并不知晓文件监测有何意义及目,那么请大家回想下调试成热发布功能后的Web容器。当项目迭代后并重新部署时,开发人员无需对其进行手动重启,因为Web容器一旦监测到文件发生改变后,便会自动去适应这些“变化”并重新进行内部装载。Web容器的热发布功能同样也是基于文件监测功能,所以不得不承认,文件监测功能的出现对于Java文件系统来说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提示:
就事论事而言,Java7.x的文件监测功能多少存在一些性能和功能上的缺陷。但随着Java后续版本的迭代,笔者相信会有那么一天,足以让某些整天在论坛上打口水战的“高手”们闭嘴。
如果在程序中需要使用Java7.x的文件监测功能,那么我们务必需要了解java.nio.file包下的WatchService接口。WatchService接口不仅作为监测服务,还管理着具体的监控细节。
我们可以通过使用java.nio.file包下的FileSystems类型,并调用FileSystems类型的newWatchService()方法,从而获取到WatchService接口的对象实例。
获取WatchService接口实例:
- WatchService watchService = FileSystems.getDefault()
- .newWatchService();
文件监测是基于事件驱动的,事件触发是作为监测的先决条件。开发人员可以使用java.nio.file包下的StandardWatchEventKinds类型提供的3种字面常量来定义监测事件类型,值得注意的是监测事件需要和WatchService实例一起进行注册。
StandardWatchEventKinds类型提供的监测事件:
1、ENTRY_CREATE:文件或文件夹新建事件;
2、ENTRY_DELETE:文件或文件夹删除事件;
3、ENTRY_MODIFY:文件或文件夹粘贴事件;
使用WatchService类型实现文件监控完整示例:
- @Test
- public void testWatch() {
-
- Path path = Paths.get("C:/");
- try {
-
- WatchService watchService = FileSystems.getDefault()
- .newWatchService();
-
-
- path.register(watchService, ENTRY_CREATE, ENTRY_DELETE,
- ENTRY_MODIFY);
-
-
- while (true) {
- WatchKey watchKey = watchService.take();
-
-
- for (WatchEvent<?> event : watchKey.pollEvents())
- System.out.println(event.context().toString() + " 事件类型:"
- + event.kind());
- if (!watchKey.reset())
- return;
- }
- } catch (Exception e) {
- e.printStackTrace();
- }
- }
通过上述程序示例我们可以看出,使用WatchService接口进行文件监控非常简单和方便。首先我们需要定义好目标监控路径,然后调用FileSystems类型的newWatchService()方法创建WatchService对象。接下来我们还需使用Path接口的register()方法注册WatchService实例及监控事件。当这些基础作业层全部准备好后,我们再编写外围实时监测循环。最后迭代WatchKey来获取所有触发监控事件的文件即可。
提示:
如果在项目中使用上述程序示例,笔者建议你最好将这段监控代码进行异步化。因为死循环会占用主线程,后续代码将永远得不到执行机会。
八、探讨Java I/O模型
在基于分布式的编程环境中,系统性能的瓶颈往往由I/O读写性决定。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也是众多开发人员首要考虑的优化问题。如果在Windows环境下我们使用阻塞I/O模型来编写分布式应用,其维护成本的往往超出你的想象。因为客户端的链接数量直接决定了服务器内存开辟的线程数量 * 2(包含:接受线程、输出线程),并且这些线程是无法采取线程池优化的,因为线程的执行之间大于其创建和销毁时间。长时间的大量并发线程挂起,不仅CPU要做实时任务切换,其整体物理资源都将一步步被蚕食,直至最后程序崩溃。在早期的网络编程中,采取阻塞I/O模型来编写分布式应用,唯一能做性能优化只有采取传统的硬件式堆机。在付出高昂的硬件成本开销时,其项目的维护性也令开发人员头痛。而且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大部分开发人员会选择将项目部署在Linux下运行。跟Windows内核结构不同的是,Linux环境下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线程概念。其所谓的线程都是采用进程模拟的方式,也就是伪线程。笔者希望大家能够明白,对于并发要求极高的分布式应用,一旦采用阻塞IO模型编写就等于自寻死路。
Java的I/O模型由同步I/O和异步I/O构成。同步I/O模型包含:阻塞I/O和非阻塞I/O,而在Windows环境下只要调用了IOCP的I/O模型,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异步I/O。
Java的I/O模型示例图:
IOCP(Input/Outut Completion Port,输入/输出完成端口)简单来说是一种系统级的高性能异步I/O模型。应用程序中所有的I/O操作将全部委托给操作系统线程去执行,直至最后通知并返回结果。Java7.x对IOCP进行了深度封装,这使得开发人员可以使用IOCP API编写高效的分布式应用。当然IOCP仅限于使用在Windows平台,因而无法在Linux平台上使用它(Linux平台上可以通过Epoll模拟IOCP实现)。
提示:
有过网络编程经验的开发人员都应该明白,在Windows平台下性能最好的I/O模型是IOCP,Linux平台下则是EPOLL。但是EPOLL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异步I/O,EPOLL只是在尽可能的模拟IOCP而已。因为按照Unix网络编程的划分,多路复用I/O仍然属于同步I/O模型,也就是说EPOLL其实是属于多路复用I/O。
简单来说异步I/O的特征必须满足如下2点:
1、I/O请求与I/O操作不会阻塞;
2、并非程序自身完成I/O操作,由操作系统线程处理实际的I/O操作,直至最后通知并返回结果;
早在Java4.x的时候,NIO(Java New Input/Output,Java新输入/输出)的出现,使得开发人员可以彻底从阻塞I/O的噩梦中挣脱出来。但编写NIO的成本较大,学习难度也比较高,使得诸多开发人员望而却步(目前比较成熟的NIO Frameworks有:Mina、Netty)。但理解非阻塞I/O的原理还是非常有必要,先来观察下述采用阻塞I/O模式编写的分布式应用示例:
- @Test
- public void testServer() {
- try {
- ServerSocket server = new ServerSocket(8888);
- Socket clist = server.accept();
- BufferedReader reader = 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
- clist.getInputStream()));
-
-
- System.out.println(reader.readLine());
- } catch (Exception e) {
- e.printStackTrace();
- }
- }
I/O的工作内容我们可以根据其性质划分为2部分:I/O请求和I/O操作。上述程序示例我们采用的是阻塞I/O模型,可以很明确的发现当客户端成功握手服务端后,如果服务端并没有收到客户端的I/O请求,服务端会在reader.readLine()方法处阻塞。直到成功接收到I/O请求后,服务端才会开始执行实际的I/O操作。运用阻塞I/O模式进行分布式编程,为了保证服务端与客户端集合的成功会话,我们不得不为每一条客户端连接都开辟独立的线程执行I/O操作。当然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或许已经没有开发人员会做这么荒唐的事情了。
非阻塞I/O和阻塞I/O最大的不同在于,非阻塞I/O并不会在I/O请求时产生阻塞。也就是说如果服务端没有收到I/O请求时,非阻塞I/O会“持续轮循”I/O请求,当有请求进来后就开始执行I/O操作并阻塞请求进程。Java7.x允许开发人员使用IOCP API进行异步I/O编程,这使得开发人员不必再关心I/O是否阻塞。因为应用程序中所有的I/O操作将全部委托给操作系统线程去执行,直至最后通知并返回结果。
九、Swing Framework(JSR 296规范)支持
笔者其实对Swing非常厌恶,如果可以的话笔者希望Oracle能够废除掉Swing这项技术。早在08年的时候笔者由于项目需要,曾饱受Swing的折磨。繁琐的布局、组件加载优化、冗长代码维护等这些令人痛苦和发指的问题,笔者相信使用过Swing的人开发人员都能发出相同的感叹。
早期的Java GUI(图形用户界面)主要由AWT技术主导,但随着用户对胖客户端技术的丰富度要求逐渐提高,AWT主键逐渐被Swing替代。Swing其实继承于AWT,并提供有更加绚丽的视图组件效果。何况相对于重量级的AWT组件来说,Swing显得更加轻量。
笔者刚才说过,Swing虽然相对于AWT来说组件内容更加丰富,但仍然掩盖不了其繁琐的操作实现。如果对组件性能有过高要求,或者需要实现快速开发,笔者更建议你使用SWT或者JFace技术(无需指望使用IDE工具进行可视化编程,因为这纯粹是吃力不讨好)。因为这2种技术可以看成是Swing的过渡,且相对Swing来说性能和丰富度更加优秀。
既然Java7.x对Swing仍不忘眷顾优化,那希望大家还是支持一下吧。从官方声明可以看出,JSR 296规范的目标是简化Swing的开发难度,且提供有更加丰富的组件资源。如果对于从未接触过Swing编程的开发人员,笔者倒是建议你尝试一下,或许你并不反感。
十、JVM内核升级之Class Loader架构调整
类装载器(Class Loader)属于JVM体系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将Java类型装载进JVM内部的关键一环。它使得Java类型可以动态的被装载到JVM内部解释并运行。
在JVM内部存在着2种类型的类装载器:非自定义类装载器和自定义类装载器 。非自定义类装载器负责装载Java API中的类型及Java程序中的类型,而自定义类装载器能够使用自定义的方式来装载其类型。不同类型的类装载器所装载的类型将被存放于JVM内部不同的命名空间中。
非自定义类装载器由JVM内部3个核心类装载器构成:
1、BootStrap ClassLoader;
2、ExtClassLoader;
3、AppClassLoader;
BootStrap ClassLoader也称为启动类装载器,它是JVM内部最顶层的类装载器。BootStrap ClassLoader主要负责装载核心Java API中的类型。ExtClassLoader负责装载扩展目录下的类型。AppClassLoader则负责装载ClassPath(Java应用类路径)下指定的所有类型。其中ExtClassLoader和AppClassLoader都属于BootStrap ClassLoader的派生类装载器。
在Object内部封装着一个通过JNI(Java Native Interface,Java本地接口)方式调用的getClass()本地方法,该方法返回一个Class类型。对于开发人员而言,允许直接调用其getClassLoader()方法获取类装载器实例。
使用getClassLoader()方法获取类装载器:
- @Test
- public void testClassLoader() throws Exception {
-
- ClassLoader loader = System.class.getClassLoader();
- System.out.println(null != loader ? loader.getClass().getName()
- : loader);
-
-
- System.out.println(CollationData_ar.class.getClassLoader().getClass()
- .getName());
-
-
- System.out.println(this.getClass().getClassLoader().getClass()
- .getName());
- }
通过上述程序示例我们可以看出,System类型是被BootStrap ClassLoader所装载的。但程序的输出结果却是Null,当然这并不代表BootStrap ClassLoader不存在。因为BootStrap ClassLoader并不是采用Java语言编写,而是由C++语言编写并嵌入在JVM内部,所以开发人员无法获取其实例。CollationData_ar类型属于jre\lib\ext目录下的派生类,由ExtClassLoader装载。当前类则由AppClassLoader负责装载。
在此笔者要提示大家,ExtClassLoader和AppClassLoader都是采用Java语言编写。所以ExtClassLoader和AppClassLoader本身也都是Java类型,都会被最顶层的类装载器BootStrap ClassLoader装载,最后才会装载各自管辖范围内的类型。
谈到ClassLoader的架构,我们不得不提及双亲委派模型。在JVM内部,类装载器装载类型所采用的便是双亲委派模型机制。比如AppClassLoader需要将一个类型装载进JVM内部,首先其自身并不会立即装载,而是将目标类型委派给上一级,也就是ExtClassLoader。ExtClassLoader接着再继续委派给BootStrap ClassLoader。在JVM内部最顶层的类装载器就是BootStrap ClassLoader,首先由它负责装载目标类型及其关联或依赖的所有类型。如果BootStrap ClassLoader装载失败,则退回给ExtClassLoader装载。如果ExtClassLoader也无法装载,最后只能退回给AppClassLoader继续装载。最后当AppClassLoader都无法装载的时候,便会抛出ClassNotFoundException异常(开发人员可以在捕获ClassNotFoundException异常的时候重写ClassLoder类型的findClass()方法实现自定义类型装载)。
类装载器架构示例:
类装载器除了需要负责类型的装载,还需要负责验证目标类型的正确性、属性内存分配、解析符号引用等操作。JVM通过装载、连接和初始化一个Java类型,使其可以被运行时的Java应用程序所使用。其中装载就是把二进制形式的Java类型写入进JVM内部。连接则是把已经写入进JVM中的二进制形式的类型合并到JVM的运行时状态中去。然而连接阶段又分成了3个步骤:验证、准备和解析。“验证”步骤确保了Java类型的数据格式,“准备”步骤则负责为目标类型分配所需的内存空间,“解析”步骤负责把常量池中的符号引用转换为直接使用。“验证”和“解析”这2个步骤都是为最后的初始化工作做准备。
类型生命周期示例:
Java7.x在上述ClassLoader架构的基础之上,进行了一些细微调整。在早期开发人员如果想要实现自定义类装载器,恐怕只能实现ClassLoader类型并重写其findClass()方法。但由于findClass()方法是按照串行结构的方式执行,或许是出于对性能和安全的考虑。Java7.x提供了一个拥有并行执行能力的增强实现,这样一来自定义类装载器便可以通过异步方式对类型进行装载。
相关推荐
在这里,我们有1.8和1.7版本的文件,这表示它们分别对应Java 8和Java 7的策略。 2. **备份原始文件**:在替换之前,确保备份原有的`local_policy.jar`和`US_export_policy.jar`,以防万一需要恢复。 3. **替换文件...
标题中的“ZZ_MODIFIED_GEEBINF.ENS.zip”是一个压缩包文件,主要包含一个名为“ZZ_MODIFIED_GEEBINF.ENS”的文件。这个文件是一种特殊格式,用于定义EndNote的引用样式。EndNote是一款强大的文献管理软件,广泛应用...
这个版本引入了许多新特性,如增强的光照系统、新的着色器系统等,极大地提高了游戏开发者的效率。 - **5.x 版本**:该系列版本发布于 2014 年之后,相较于 4.x 版本有了显著的改进和优化。5.x 版本引入了全局光照...
7. 法官判断问题:此题考察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与编程中的问题解决策略相似,如分析线索、排除错误等。 8. 上帝存在论辩:这是一道逻辑谬误题目,与编程无关,但理解和识别逻辑错误对于编写清晰、无bug的代码很...
标题中的"ZZ_MODIFIED_GEEBINF.ENS.zip"是一个压缩包文件,暗示其内容可能包含对EndNote引用样式的一种修改。EndNote是一款流行的参考文献管理软件,它允许用户存储、组织和格式化引用文献。"ZZ_MODIFIED_GEEBINF....
5. **合同续签流程**:通常包括评估当前合同执行情况、对比新报价、分析市场变化、法律合规性检查等步骤。考核表作为决策支持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做出明智的续签决策。 6. **文档安全**:在处理合同等敏感信息时,...
### Unity3D (4.x-5.x) 版本游戏源码:横板跑酷游戏知识点解析 #### 一、Unity3D概述 Unity3D是一款由Unity Technologies开发的跨平台游戏引擎,广泛应用于游戏开发、建筑可视化以及汽车设计等多个领域。它支持...
Unity3D 4.x版本引入了许多新特性,如Light Probes、Occlusion Culling等,而5.x版本则进一步改进了光照系统,引入了High Definition Render Pipeline (HDRP) 和 Lightweight Render Pipeline (LWRP),提升了游戏...
7. 法律和合规性:确认续签合同是否符合法律法规,是否需要更新或添加新的法律条款。 8. 评价与反馈:收集内部团队和其他相关人员对合作伙伴的评价,这可以是定量的评分,也可以是定性的评论。 9. 决策建议:基于...
ZZ Fibo Trader 是一款专为 MetaTrader 5(MT5)平台设计的自动交易专家顾问(EA),其核心在于结合了斐波那契回调线分析和抛物线止损系统,为交易者提供了智能化的交易策略。本文将深入探讨这款EA的设计理念、功能...
- 在下载丛林僵尸游戏源码之前,请确保你的电脑上已经安装了Unity3D 4.x/5.x版本。如果未安装,可以访问Unity官方网站下载最新版或特定版本。 - 下载完成后,打开Unity编辑器,导入项目文件。注意检查项目文件的完整...
7. **线程控制**:为了实现方块自动下落的效果,项目通常会用到Thread类或者Runnable接口来创建新的线程。线程间的同步和通信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例如使用synchronized关键字或wait/notify机制防止竞态条件。 8. *...
zz使用mini开发板PPT教案学习.pptx
zz城市广场业主大会议事规则.docx
ZZ捞底通达信指标公式源码.doc
在不同版本之间,Unity3D引入了许多新的特性和改进。本资源提供了Unity3D 4.x到5.x版本之间的游戏源码,这期间Unity3D经历了一些重要的更新和发展。 #### Unity3D 4.x 版本特性 - **UI系统**:Unity3D 4.x版本引入...
cad标高归零,好用的
一旦驱动被正确地引入,你可以使用Java的`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方法来建立与DB2数据库的连接,然后通过`Statement`或`PreparedStatement`对象执行SQL查询。 在实际开发中,开发者还需要了解JDBC API的...
《DT_ZZ_optimized - MetaTrader 4脚本:深入解析与优化技术》 MetaTrader 4(MT4)是一款广泛应用于外汇、期货和股票交易的交易平台,它提供了丰富的技术分析工具和自动化交易功能。在MT4平台中,用户可以编写...